浅谈涂装作业安全现状及安全管理的落实论文

发布时间: 2025-08-16 12:28:17

浅谈涂装作业安全现状及安全管理的落实论文

论文关键词:涂装安全危险有害因素

论文摘要:我国涂装作业安全形势令人担忧,涂装作业过程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本文着重分析涂装作业现状,指出涂装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我国涂装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上,涂上有机涂料用于装饰、修饰构件,其作业过程涉及待涂构件涂覆前处理、涂料涂装、涂层干燥固化、涂层打磨等作业过程。由于涂装作业使用油漆、稀释剂等有机涂料,同时使用传送设备、加热设备等,导致火灾、爆炸、职业危害、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等事故频发,其安全生产形式不容乐观。

(一)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之时无视安全存在,心存侥幸心理,有意回避法律、法规对安全的相关规定,缩减安全投入,铤而走险,致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落后,具体表现在:1.经营管理者或安全管理人员未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专业安全知识及管理能力欠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未制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主要经营者、安全管理人员、部门主管、从业人员等安全职责不明确,安全状况处于失控状态,没有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的行动准则。3.新进员工没有经过“三级”教育培训,直接进入生产岗位进行单独作业,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技能,加之本身文化素质较低,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盲目蛮干、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时有发生。4.涂装作业多数为小型化工企业,其管理方式依然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没有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缺少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

(二)生产厂房布局不合理,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就目前形势而言,多数涂装作业厂房租自当地村民,厂区建筑物布局不合理,特别是甲类危险化学品仓库、涂装作业厂房与宿舍楼仅有一墙之隔;甲类危险化学品仓库设在涂装作业厂房内;厂房之间无明显的防火分隔等。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远不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涂装作业使用油漆、稀释剂等有机溶剂,其作业场所属于甲类场所,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7-1992)等标准的要求,落实作业场所防爆设施。但是,目前涂装作业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开关、排风扇等多数不防爆,在涂装时产生的过热或火花,均可能成为引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另外,涂装作业场所为可燃气体混合物积聚场所,正常情况下,应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用于检测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预先控制的目的,但是,目前很少企业在涂装作业场所装设可燃气体浓度检查报警器,增大了涂装作业场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再次,涂装作业场所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消火栓、防毒口罩、防静电工作服等消防器材和劳动防护用品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也是安全设施投入不足的见证。

(三)危险有害因素众多,事故频发

1.火灾、爆炸。涂装作业过程在涂料涂装时,使用的油漆、稀释剂属于危险化学品,其主要成分为正己烷、2-丁酮、乙酸乙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此类溶剂闪点较低,易挥发,在作业场所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挥发出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火花、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等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涂装作业过程中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普遍存在。

2.职业危害。涂料涂装作业过程使用的有机溶剂及其蒸气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属于刺激性、麻醉性的低毒物质。吸入蒸气或皮肤接触,都可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工作人员作业时未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或违章操作、或不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都可能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此外,在涂覆前处理、涂层打磨过程中形成大量粉尘,粉尘在空气中弥漫、扩散,严重威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局部接触或吸入粉尘,会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病变;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职业卫生问题较为突出。最近几年来职业危害向多样化发展,在过去不常见的职业危害屡屡发生,如放射性夜光涂料肝损伤、电泳涂料致周围神经炎、甲苯二异氰酸致职业性哮喘等。

3.机械伤害。涂装作业过程中,大批量待涂工件使用地轨车、悬挂链、地面链、积放式输送链、积放式升降机等机械设备实现机械化传送,工件传送过程机械设备转动部位如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存在缺陷、缺少安全警示标志、连锁系统不配套、在事故及检修等特殊情况下,均存在机械伤害的可能。

4.触电伤害。涂装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线路及照明器具等均存在直接接触电击及间接接触电击的可能。此外,在检修作业过程中,如未能对高压电缆进行放电或者验电,就冒然进行检修作业,就有被电击的危险;再如在对电气设备或线路的检修作业过程中没有对正在检修的电气设备或线路挂临时接地线,可能因联系不到位,会突然送电而造成正在电气设备上检修的作业人员而发生电击事故。 除上述危险有害因素外,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灼烫等事故在涂装作业过程时有发生,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是一个涂装作业发展的基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是涂装作业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础,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保证作业人员在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活动。只有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生产才能正常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预防为主”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工作必须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应主动排查、综合治理各类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深化安全教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公司安全生产教育。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第一负责人,生产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其相关职责如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等。此外,还应加强公司安全教育,通过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公司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生产特点、工艺流程,了解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等,全面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大安全投入,标本兼治

在落实安全管理组织,深化安全教育之时,应加强安全投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就目前涂装作业的情况而言,其经营者多数是私人老板,在经营过程中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对陈旧设备、不配套的安全设施不舍得投钱更新、改造,致使涂装作业过程中生产设备、安全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涂装作业过程发生各类事故的根本原因。这种只关注眼前经济效益的做法,深藏了难以预测的安全隐患,隐患不清除,一切经济效益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在涂装作业过程中,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大安全投入,做到标本兼治,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论

为了涂装作业安全稳定发展,建议广大经营管理者认真落实文中提出的对策措施和建议,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除的萌芽状态,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郑海晖,浅谈化工行业安全形势及安全管理的落实[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6):184-185.

[2]彭冬芝、郑霞忠,现代企业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许文,化工安全工程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拓展阅读

1、高中教学目标

一、从“三纲”(大纲、课标、考纲)看高中教学教什么 1、2002年版《语教学大纲》规定了8条:

⑴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内容来源) ⑵能有意识地考虑写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写态度) ⑶提倡自由,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写个性) ⑷要观点鲜明,内容充,感情真挚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排结构。(内容要求)

⑸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地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要求)

⑹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规范、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要求) ⑺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成果。(训练要求)

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章。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训练指标)

2、2003年版《语课程标准》(验)规定了9条:

⑴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内容来源)

⑵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感,培养科学性精神。(写态度)

⑶书面表达要观点鲜明,内容充,感情真挚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排结构。在表达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新思维。(内容要求)(与02年大纲第4条对调)

⑷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写个性与写素材积累)

⑸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要求)(表达要求)(与02年版第6条合并)

⑹能独立修改自己的章,结合所学语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展示和评价写成果。(训练要求)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训练指标)(将02年版第7、8条合并)

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新增口语交际训练的一般要求)

⑻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新增口语交际训练的较高要求)

⑼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或辩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品,能准确地把握品内容,传达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力。(新增口语交际训练的高级要求) 3、由以上两个“大纲”不难看出高中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⑴写内容:来源于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情感真,态度真挚。(源自①②)

体要求:有个性、有创意,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但以议为主。(源自③④)

⑶特别注意:要讲究章的结构,要讲究章的语言。(源自③⑤)

⑷训练途径:多写多改;有一定速度;口语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相结合。(源自⑥⑦⑧⑨)

4、2006年北京考纲要求——根据题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 ⑴能写议、记叙、说明常用应用 ⑵中心明确,内容充,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⑶能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抒情等表达方式 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⑸鼓励写思想深刻、材料新颖、有采、有创意的章 二、我校法简介

1、议、记叙、散并重;以议训练为主,兼顾其他体;高一重点为记叙和叙事散,高二重点为议,高三重点为抒情散和哲

2、从练笔入手,调动学生写积极性;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练笔与摘抄相配合;练笔与命题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3、注重体意识的培养,内容、语言、结构三项并举。 附:一次练笔讲评

三、评价一篇优劣的标准(高考会考议的评价标准)

1、一类(会考44分以上,百分制88以上;高考51分以上,百分制85以上) 会考:观点鲜明,分析深刻并与事例紧密结合;语言准确流畅得体;结构完整严禁。(基准分46)

高考:紧扣题,观点鲜明;材料精当,说充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基准分55) 2、二类(会考37-43分,百分制74以上;高考38-50分,百分制63分以上) 会考:观点明确,分析较深刻,能与事例较好结合;语言准确连贯,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有调。(40)

高考:符合题,观点明确;材料较充,说较充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清楚。(44)

3、三类(会考30-36分,百分制60以上;高考25—37,百分制42分以上) 会考:观点基本明确,有分析并与事例基本一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基本清楚。(34)

高考:基本符合题,观点基本鲜明;有一定的材料,说不够充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基本清楚。(31)

4、四类(会考29分以下,百分制58分以下;高考24分以下,百分制40以下) 会考:审题有明显偏差或观点不明确,没有分析,事例不足以证明观点;病句较多;结构不够完整,条混乱。(26)

高考:偏离题,观点不明确;材料贫乏,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结构不完整,条混乱。

2、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系毕设计工

(2013级本科2017届)

一、总则

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把学生专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二、选题 时间 第7周周一2016.10.10 第7周周二2016.10.11 第9周周二2016.11.25 第9周周三2016.11.26 注意: ? 如果需要变动毕方向指导教师,必须经过原指导教师同意,并经本系批准。 ? 选题确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需在开题答辩前由学生填写“唐山师范学院毕变更选题申请表”,经指导教师同意、系主任批准,报教务处审批备案后方可变更。 ? 未通过审核的学生不得进入毕开题阶段。 班级 13社工 13物本 13保本 学生数 班主任 40 68 51 王洋 司洁萌 花翠 负责人 王倞 冯清利 董银霞 指导教师 备注 排 由各负责人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规定并选择指导教师。各负责人通知学生与指导教师电话联系具体的见面指导时间。 指导教师每人指导学生人数按排执行。 由各负责人将学生名单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后交给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与所负责的学生联系,组织学生进行选题、调研、献查阅等工 各负责人组织本组相关人员进行选题证。通过证的选题继续查阅资料,撰写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未通过证选题由指导教师按照证意见继续指导修订选题。 各负责人负责上交科研秘书本组选题登记表。未通过学生的选题待通过后再补交。选题延迟不得超过两周。 王倞(组长) 王学茹 尹新瑞 每人指导8个 吴琼(组长) 张少卿 刘冰怡(0) 冯清利(组长) 客海生 王晓婷 每人指导10李阳 个,李阳指导8柴天姿(组长) 鲁丽丽 张勇 个 董银霞(组长) 辛冬丽 张幸 每人最多指导刘俊萍(组长) 王丽娜 李梦佳 9个 三、开题报告和献综述 时间 16周周二前 2016年12月13日前 16周周二上午10点 学委收齐开题报告、献综述打印稿各一份,按1

排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撰写开题报告、献综述 2016年12月13日 16周周二下午 12月13日 16周周三上午10点 12月14日 16周周六周日 2016年12月17-18日 四、献综述和外翻译 1、献综述

照学号顺序整后交科研秘书 科研秘书组织系内第一次审查 学委从科研秘书处取回相关件,学生进行整改 学生将改正后的开题报告、献综述打印稿各4份,随身携带到开题答辩场,交给答辩秘书下发各位评委。 是学生撰写毕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字数应在2000字以上。

2、外翻译资料要尽可能与所做课题紧密联系,避免翻译资料选取的随意性,译字数不少于2000汉字,译须经教师批改并同意。格式按本系毕的格式要求撰写,原在前,译在后,原和译不分页,并按本系毕有关要求订。 注意: ? 外翻译应在毕最后完成之前完成。外翻译应和毕正式稿同时上交。具体上交时间参阅相关模板。 ? 献综述的撰写应和毕开题报告书同期完成。 ? 未完成毕开题报告和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开题答辩。 五、毕开题答辩 16周周六周日 2016年12月17-18日 17周周二 17周周三 19周周二 2017年1月3日上午9点 19周周三 2017年1月4日 各开题组长自行组织本答辩组开题答辩 各开题答辩小组组长提交所有开题材料给科研秘书(包括一各班学委负责于到科研办公室领回需要重新修改的相关各班学委收齐部修改后的开题报告、献综述交科研工办公室, ,系内进行第三次审查 公布第一次开题答辩结果 教师下发任务书 2016年12月20日上午9点 份开题报告书和献综述),系内进行第二次审查 2016年12月21日上午9点 件 16周周六周日2016年12月17-18日进行开题答辩。各开题答辩小组组长自行组织本答辩组开题答辩。学生需要携带的答辩件有:自己使用的开题报告书和献综述打印稿1份、相关献原件或复印件5份。(注意:需要另外提供各位评委每人一份开题报告书和献综述)

17周周二上午9点2016年12月20日,各开题答辩小组组长提交所有开题材料给科研秘书(包括一份开题报告书和献综述)。

17周周二下午2016年12月20日,科研秘书组织对开题材料进行审阅。对于不符合

2

规范的件退还学生进行修改。

17周周三上午9点2016年12月21日,各班学委负责于到科研办公室领回需要重新修改的相关件。

19周周二上午9点2017年1月3日,各班学委收齐部修改后的开题报告、献综述交科研工办公室。

19周周三2017年1月4日公布第一次开题答辩结果。对于通过开题答辩的学生的开题报告和献综述,科研秘书统一存档保;对于第二次审查不合格整改后的开题报告和献综述,系组织第二次开题答辩。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限期改正,并推迟进入答辩。

下学期第一周周六进行第二次开题答辩。

19周周三2017年1月4日,在学生开题答辩通过并公示后,教师立即下发任务书。指导教师组织学生继续进行调研、献查阅,指导学生进行撰写等工

七、2016-2017-2学期工排 阶段 2016-2017-2学期时间 第5周周二2017.3.21 (1-3稿指导教师应在当周评阅指导完毕,并要求有详细批改记录) 第6周周二2017.03.28 第8周周二2017.04.11 第9周周二2017.04.18 第5周周二2017.03.21 排 学生交给指导教师第1稿 学委收齐批阅过的1稿按学号顺序统一交科研工办公室;各负责人将中期检查统计表交科研工办公室(纸质本和电子本),系内进行第四次审查。 学生交给指导教师第2稿 体学生在7阶梯进行格式辅导。由科研秘书负责。 学生交给指导教师第3稿 学委上交科研工办公室下列件,系进行定稿 第10周周五上午9点 2017.04.28 第五次审查: 1、成稿打印稿1份 2、教师批阅修改的1-3稿原稿件 3、指导记录表1份 3

4、外翻译1份 第11周周一上午9点 2017.05.01 第12周周二上午9点 2017.05.9 第12周周二下午 2017.05.9 第12周-第14周 各答辩小组组长到科研工办公室领取并分发本小组成员 评委老师利用14天时间进行评阅并签署评审意见和打分 评委老师上交评审表打印稿(指导教师评阅 第14周周二下午 评阅意见和专家评阅意见)以教师答辩时准备提问的问题(每名学生最少1个问题)给本组组长。系将抽查相关件。 系组织进行复议和第六次审核,确定进入一第14周周三-周四 第14周周五 批、二批答辩的学生名单,周五公布进入第一批和第二批答辩的名单 公布进入第一批和第二批答辩的名单 各答辩小组组长上交各种答辩材料(包括下发的),算出最终成绩。 公布答辩结果,答辩组长按照要求组织老师答辩 第15周周二到周四 填写学生成绩单。 院级优秀填写相关件 第15周周五到周日 第15周周六 第16周周二 争议复议期3天 进行第二批答辩,当天公布成绩 指导教师整档案 以教研室为单位上交毕所有材料包括档案袋、答辩排表、电子版、指材料上报 第16周周五 导教师情况一览表、综合情况一览表、工总结、开题答辩排表、开题答辩总结、成绩汇总表、中期检查统计表、学生选题一览表) 学委领回审查后发给学生修改,定稿打印 学委将一式四份交科研工办公室 第14周周六2017.05.27 进行毕第一批答辩。 第15周周一上午9点 4

3、小米集团公司考勤系统设计与

1

本人所呈交的毕(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者签名: 日期:

(设计)者完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设计)的部或部分内容。*的(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2

注 意 事 项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 2)原创性声明

3)中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主体部分:引言(或绪)、正、结 7)参考献 8)致谢

9)附录(对支持必要时)

2.字数要求:工类设计()正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科类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译(复印件)。 4.字、图表要求:

1)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须用A4单面打印,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档 5.订顺序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译(复印件)次序

3

学生姓名 专 院(系) 毕设计()题目 任务与要求 信息工程学院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共 周 张磊 学号 计算机应用 完成时间段 指导教师单位 职称 院(系)审核意见 4

日 期 工 内 容 执 行 情 况 指导教师 签 字 教师对进度计划 施情况总评 签名 年 月 日 本表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5

设计()中期检查记录表

设计()题目: 学生填写 学生姓名: 专: 指导教师姓名: 毕设计()题目工量 毕设计()题目难度 毕设计()题目涉知识点 毕设计()题目价值 学生是否按计划进度独立完成工任务 职称: 饱满 大 丰富 很有价值 一般 适中 比较丰富 一般 不够 不够 较少 学号: 价值不大 检查 教师填写 学生毕设计()工进度填写情况 指导次数 学生工态度 其他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认真 一般 较差 院(系)意见 检查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1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解决际问题。员工考勤信息是企信息的重要部分。面对大量的企考勤信息,采用人力处将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且数据的准确性低。

因此,开发一个界面友好,易于操的员工信息软件进行自动化处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同时,人事考勤系统是一切应用系统的典范,它具有一切应用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与生活紧密结合,具体直观,开发应用简单,不失一般性。

考勤系统的特点是从企考勤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考勤相关的数据统一起来,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企考勤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考勤规划和政策。

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部过程。运用数据流图,ER图,程序流程图等对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共分为前言、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技术、关键技术解决,结六部分。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开发工具选择JAVA、JSP、JavaScript、Html语言,采用Tomcat服务器技术,后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0。

关键词:JSP,JAVA,SQL Server 2000数据库,B/S模式

2

Abstract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computers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use computer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Employee attendan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ttendance information on the face of a large number of enterprises, using manpower to tackle the waste of a lot of tim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the low accuracy of the data.

Therefore, developing a user-friendly, easy-to-employ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for automated processing of a larger social relevance. At the same time, personnel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is a model for all applications, it has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 systems, system structu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real life, concrete intuit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imple, without loss of generality.

Enterprise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attendance from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point of view, with a centralized database will be almost all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attendance-related data together to form an integrated source of information. User-friendly interface, powerful reporting tools, analytical tools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llows businesses Attendance Management staff to get rid of the heavy daily work and concentrate from a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business planning and policy appraisal.

The thesis has introduced the analysis of the system, and its design and exploit. With the data flow chart, ER chart and program flow chart,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system has been illustrated in detail. Th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parts: introduction, demand analysis, system design, development technique, key technology and the conclusion. The exploit mode is B/S, and the development tools are JAVA, JSP, JavaScript and Html. It takes the Tomcat as its server, and the backstage supporter"s database is finished by SQL Server 2000.

KEY WoRD:JSP JAVA SQL Server 2000 database B/S mode

3

目录

第一章 绪 .......................................................... 6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7

2.1问题分析 .............................................................. 7 2.2方案选择 .............................................................. 7 2.3任务概述 .............................................................. 8 2.4功能需求概述 ......................................................... 8 2.5运行环境 .............................................................. 9

2.5.1硬件环境 ......................................................... 9 2.5.2软件环境 ........................................................ 10

第三章 系统概念与结构设计 ................................................ 11 3.1 功能划分 ............................................................ 11 3.2 系统结构设计 ........................................................ 11 3.3系统功能模块 ........................................................ 12 第四章系统设计 .............................................................. 14

4.1指导思想 ............................................................. 14 4.2系统层次模块图 ...................................................... 14 4.3系统流程图 .......................................................... 15 4.4数据流程图 .......................................................... 16

4.5功能模块设计 ........................................................ 16

4.5.1系统模块 .................................................... 16 4.5.2部门 ........................................................ 18 4.5.3公告 ........................................................ 19 4.5.4员工 ........................................................ 21 4.5.5留言 ........................................................ 23 4.5.6个人考勤 ........................................................ 25 4.5.7考勤 ........................................................ 26 4.5.8请假 ........................................................ 27

4.6数据库设计 .......................................................... 28 第五章 开发技术的 ...................................................... 30

5.1开发技术介绍 ........................................................ 30

5.1.1B/S模式其优势 ................................................. 30 5.1.2 Web应用程序开发环境—JSP技术 ................................... 32 5.1.3Java简介 ........................................................ 32 5.1.4 Tomcat应用服务器 ............................................... 34 5.1.5 SQL server 2000 ................................................. 37

4

5.2数据访问接口 ........................................................ 39 第6章 关键技术解决 ........................................................ 40 6.1 JSP企考勤配置说明 .......................................... 40

6.1.1.JDK的与配置 ............................................... 40 6.1.2.Web应用程序测试环境ToMcAT的与配置 ......................... 41

6.2 JSP与数据库的连接 ................................................. 41 结 ........................................................................ 43 致 谢 ........................................................................ 44 参考献 ..................................................................... 45

5

第一章 绪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时,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软件也渐渐走入规模不同的各种企单位中。企在对竞争日趋强烈的代社会在不断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对员工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考勤也就成为了一个大众化的课题。

考勤系统是为了解决员工考勤的而设计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初步考勤系统的智能化,提高考勤效率,工人员能够在各个岗位上的工态得到时的反馈,而系统所需的工人员的数量少,效率高。

考勤系统是一个企事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的决策者和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考勤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人事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员工的上下班等信息,这种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诸如效率低,*性差等,而且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不断发展,其强大的功能已经被人们深刻认识,它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用. 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企考勤信息进行,具有着人工无法比拟的优点,它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可减少更多的人力物力,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企的考勤效率,也是企考勤科学化、正规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一个企考勤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其特有的技术意义和意义。

6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问题分析

考勤系统是一个企事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的决策者和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考勤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人事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员工的上下班等信息,这种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诸如效率低,*性差等,而且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开发一个企考勤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其特有的技术意义和意义。

考勤系统拟采用B/S模式,三层结构设计。涉静(动)态网页编写(熟悉HTML、cSS、JavaScript)、程序设计(ASP、PHP、JSP或其它语言基础)、数据库应用(SQL server、MySQL的使用、SQL语言、调优)、数据库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用户界面设计、美化、档编写(软件开发计划、用户手册等设计内容都要形成字)等各方面知识;以团队组织、项目,帮助档的编写、部分的测试等。

2.2方案选择

开发企考勤系统,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采用B/S模式,选择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选择JAVA、JSP、JavaScript、Html为应用程序开发工具,运用Tomcat服务器技术,整个系统完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进行设计。

B/S模式有以下优点:

(1)开发成本维护成本降低。由于B/S架构软件只在服务器端(Server)上,网络人员只需要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完通过WWW浏览器,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

7

(Browser),所有的学生端只有浏览器,网络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

(2)良好的性能,防火墙技术可以保证后台数据库的性。所有学生端请求都是通过DBMS来访问数据库,从而大大减少了数据直接暴露的风险。因此系统的架构就采用了B/S设计模式。

2.3任务概述

考勤系统主要系统、部门、公告、员工、个人考勤、考勤、留言等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操方式进行了网络化模式。

2.4功能需求概述

(1) 用户类别:登录系统的身份定为二种,一是员(企领导),二是般普通员工,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可以使用本系统的资源。

(2) 权限:系统需要经过有效的身份验证可以登录。用户的身份不同,使用的系统资源也不同。普通员工可以进行个人考勤查询,同时还可以有系统公告的功能;员(企领导)可添加公告、员工信息、查询修改员信息、进行留言、请假、考勤,可以对员工考勤进行查询操,可以对系统发布公告等信息,可控制整个系统的登录功能(控制系统)的登录,拥有整个系统的部使用权限。

(3) 用户留言:员、普通员工可以在本系统中进行发表意见,并可以查看留言记录。

(4) 控制系统:领导可对普通员工用户进行控制,看是否可以登录。 (5) 部门:领导对本企的部门进行添加、查询的功能。 (6) 公告编辑:领导对本系统中的所用子级用户进行发布公告编辑。 (7) 个人考勤: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考勤(上班,下班)。

(8) 留言:本系统使用者可以进行发表意见,并可以查看留言记录。

8

(9) 请假员可以以员工的请假信息进行操(准请假和不准请假)。

(10)

考勤员可以对员工的部考勤进行查询的功能操

但普通员工只能对自己的考勤有查询的功能。

(11)

员工员对普通员工有查询与添加的操功能。

2.5运行环境

系统对运行的环境的要求:

2.5.1硬件环境

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的最低配置是由建立站点所需的软件来决定的,在最低配置的情况下,服务器的往往不尽如人意,在的硬件性能已经相当出色,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因此通常应给服务器端配置高性能的硬件。

本网络系统服务器端的配置如下:

(1)处器:Inter Pentium 4 1.6GHz 或更高 (2)内存:256MB (3)硬盘空间:80GB (4)光驱:cD-RoM 48X (5)显卡:SVAG显示适配器。

用户端

因为学生端主要用于浏览和操数据,所以对学生端的硬件要求不高,不过在的电脑很高的性价比,因此需要的配置应该高于下面的配置:

(1)处器:Inter Pentium 1.0GHz 或更高

9

(2)内存:32MB (2)硬盘空间:40GB (4)光驱:cD-RoM 48X (5)显卡:SVAG显示适配器。

2.5.2软件环境

服务器端

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网络协议:TcP/IP

web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5.0/Personal Web Server 数 据 库:Mircrosoft SQLserver2000 浏 览 器: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 用户端

系统:Windows 98/2000/XP 网络协议:TcP/IP

数 据 库:Mircrosoft SQLserver2000 浏 览 器: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

10

第三章 系统概念与结构设计

3.1 功能划分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为需求抽象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要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搞清楚了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形成了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在我们就是说要把系统“做什么”的逻辑模型变换为“怎么做”的物模型,即着手系统的需求。首先,我们需要描述的是系统的总的体系结构。接着在一步步的向下进行描述。

功能划分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设计成由多个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的结构。由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就可以单独地被解、编写、测试、排错和修改,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在模块之间扩散蔓延,提高了系统的质量(可维护性、可靠性等)。因此,大大简化了系统研制开发的工

总体设计主要是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划分(子系统)、机器设备(包括软、硬设备)的配置、数据的存贮规律以整个系统规划等方面进行合排。系统设计工应该自顶向下地进行。

系统设计的工复杂又细致,总体设计阶段需要进行系统模块结构设计,要将一个大系统分解成不同层次、多个模块组成的系统,在详细设计阶段要在模块结构设计的基础上,给出每个模块方法的细节,并对模块的输入、输出和处过程详细描述,以便在系统施阶段进行程序设计时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11

3.3系统功能模块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上项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系统的模块划分不能是任意的,应尽量保持其独立性。是为了降低系统和复杂性,提高可读性、可维护性。也就是说,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即尽量做到提高模块的独立,为设计高质量的系统结构奠定基础。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划分子系统,然后确定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模块结构图。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将一个系统划分成多个子系统。 (2)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成多个模块。

(3)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其调用关系。 (4)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

该方法适合于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特别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转换成模块化结构系统,该方法具有它的优势。在使用过程中可将结构化设计方法与结构化分析(SA)方法编程阶段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SP)前后衔接起来。

系统功能模块化的优点:

(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清晰,区别明显,易于操。 (2)操界面友好,简单易懂适合不同层次的操人员。 (3)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操简单、快捷。 根据该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可的模块组织结构。

12

如图3.1所示:

请假 留言 考勤 个人考勤 用户登录 员工 部门 系统 图 3.1 系统层次模块图

13

4.1指导思想

系统功能设计本着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原则,要求用,且符合用户提出的合需求。系统设计在不违反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便于系统的不断升级。

4.2系统层次模块图

图4.1 系统层次模块图

请假 留言 考勤 个人考勤 用户登录 员工 部门 系统 14

4.3系统流程图

员(企领导)

系 统 资 考勤信息 考勤 查询 图4.2 系统流程图

信息 个人考勤 查询 退出 普通员工 用户信息 源模块 15

点击查看更多浅谈涂装作业安全现状及安全管理的落实论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5196.html

热门阅读

  1. 幼儿园小班《妈妈想你啦》活动计划
  2. 《清澈的湖水》优秀教案范文
  3. 室内装修环保检测协议书
  4. 游山西村陆游阅读答案
  5.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总结
  6. 谦恭是一种智慧美文
  7. 欢乐除夕500字作文
  8. 用真诚的态度做真正相信的事演讲稿
  9. 春节对联二十字
  10. 大班体格锻炼计划
  11. 秋天来了散文
  12. 南京教育旅行社实习报告及实习体会
  13.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读后感
  14. 早安说说心情短语句子
  15. 最新经典的万圣节祝福语大全
  16. 银行特约商户协议书
  17. 结婚祝福语50条
  18. 企业的月安全总结范文
  19. 搞笑的八一建军节祝福语汇总
  20. 描写春天花朵的诗句
  21. 描写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
  22. 席慕容散文好句精选15句
  23. 我爱你可是晚了情感美文
  24. 流觞之水原文以及练习题答案解析
  25. 201年温馨周末祝福语
  26. 捐赠仪式发言稿
  27. 描写春天的相关古诗带翻译
  28. 浪漫的生日祝福语
  29. 结婚流程策划文案应该怎么做
  30. 安徒生童话《神方》
  31. 动物寓言故事《与狮子赛跑》
  32. 开学第一课四年级作文
  33. 辗转的回报哲理故事
  34. 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的语录
  35. 社团招新策划范例
  36. 天罗地网的解析及造句
  37. 《鸿门宴》最新教学设计范文
  38. 经典哲理美文摘抄
  39. 1句最温情横溢的感恩节祝福语
  40.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2 22:14:33
本页面最近被 38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吉林,TA在页面停留了 14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