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当兵的人杂文随笔
2015年,我当兵到了西藏**年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驻守”边防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与战友们同吃同住了,毕竟已经进入老兵之年,如果这次战斗打响,我还活着回家,下次我得找机会,一定再来到这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那儿有我的青春,有我的同胞兄弟,我的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我最亲爱的战友们。
我十八岁就来到了雪域高原,为祖国站岗放哨,内心有一种”后面就是祖国”的感觉,真是太神圣了,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这些天,只要一有空,我就拿出女朋友的照片吻着说“晓凤,你的老公,不!未来的老公,齐智勇,现已提升为班长,正在日夜练兵,修筑工事,防止印军入侵,晓凤,我估计战斗即将打响,印军狂妄自大,声称他不是1962年的印军,哈,哈,哈……1962年我仅仅七七九0部队,一个团,战斗英雄陈代富他们,就把那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要不是谈判,非打到他们首都新德里不可。晓凤,两年多来,我在西藏*的官兵身上看到的一切深受感动,我们边防团的领导班子,齐刷刷清一色黝黑的面孔,乌青的嘴唇,让人感到一阵鼻酸,让人肃然起敬!谁都知道,这是高原反应留给他们的沧桑,可谁又知道这沧桑背后给他们留下了多少辛酸,而辛酸后面正是他们留给祖国不是用嘴说的,而是用血肉之躯写上的忠诚。西藏*的领导班子,可能是全军军以上领导班子人数最多的,为什么?他们必须要有备用**,一位**出现了情况,另一名**挺身顶上去。他们常年身上带着三大宝:药丸、大衣、墨镜。必备的药丸是,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生物学家断言,4000米以上不适合人类居住;4500米以上是生命禁区。我们的官兵们不是一天两天经受着这些煎熬,他们是长年累月啊!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缺氧情况下工作,在西藏工作十年以上的官兵,80%的人血红蛋白成倍增高,60%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高原心脏病。我亲眼看到一位*副政委心动过缓,每分钟才跳30多次,他是戴着起搏器在工作,说准确点,是在拼命。心脏病、高血压对西藏*的官兵们来说是常见病,他们是在透支着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这些桩桩件件,可他们从未向组织表白,向家人提起,来部队前两月,我还想打电话叫我哥向村上乡上为我老母亲要求解决她低保,可看到这一切我脸红了,不想与哥打电话了,与这些常年驻守边防,默默无闻的这些官兵相比,我羞愧万分,如此渺小,还想入*,我够格吗?
那天,我是含着热泪听完军分区张政委作完报告。他讲了我参军在这支部队的一些光荣的英雄事迹,和他的前身就是英雄的18军,参加过西藏平叛,中印反击作战,如今镇守着祖国的西南大门。他们豪迈的誓言是,“绝不把祖国的领土守丢”!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宁可前进一歩死,不可退后半步生。我们的官兵常年巡逻在祖国的雪域高原,用忠诚的脚步丈量着祖国的每一寸山河。自分区组建以来,先后有600多名官兵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定格在祖国的雪域高原上,其中有30名官兵倒在了巡逻的路上和执勤的前沿哨所,逢年过节不能与家人团聚,高原无信号只能握着家人照片悄悄私语,他们当中有前来检查指导工作的西藏*司令员张贵荣将军,有率队执行任务的高明诚团长和为躲避泥石流、掩护战友而牺牲的少数民族战士古怒。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当他们殉职时,岁数分别是49岁、39岁、19岁,这是一种巧合,他们只差一岁就会迈入人生新的历程;但这更是一种必然,我们的将士们生生死死都守护着、拥抱着我们亲爱的祖国。什么叫风华正茂?这就是风华正茂!什么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什么叫*忠诚?这就是*忠诚!我在张国华将军女儿撰写的《雪域长歌》歌声中,我灵魂受到冲洗。那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让我深深感到,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晓凤你应为我骄傲,为我自豪!如果这次战*,我没啥要求,只希望你把你送给我这张照片,找人用电脑制作刻在我坟前,让我永远,永远看到你,军号又响了,亲爱的,你的兵哥哥要军训了,拜拜!”我对着照片说完后匆匆去了连队。不到西藏不知道祖国山河的壮美,不到西藏不知道空气的稀缺可贵,不到西藏不知道我们驻藏官兵的艰苦,不到西藏不知道我们驻藏官兵的可爱!我到了西藏,到了基层连队,到了前沿哨所,到了中印边防第一线……我看到了、感觉到了,我把那首浩气迴荡的《鹰胆鸽魂》连同我的爱送给了我最亲爱的凤、送给了我未来的妻子,那天在宣誓会上,我第一个走上讲台。当我致辞时,声音哽咽了,我说……我说……我太激动了,看了下台下官兵,我昂起头,拍着胸坚定地说“咱军人都应该是鹰派”,但是真正的“鹰派”我今天找到了,这就是你们,在世界屋脊上翱翔的雪域雄鹰!向镇守在祖国边防战线上的雪域雄鹰,我的兄弟,我的战友,向你们致敬!为雪域雄鹰放歌!我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把控不住自己了,两行热泪滚滚流出,浸湿了我上衣包内的晓凤,一想到晓凤送我到部队时对我说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我讲得口如悬河,刹哪间,随手拈来唐代诗人王昌龄那首悲壮苍凉的边塞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台下突然掌声连连!打击侵略者,保卫我领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拓展阅读
1、伤雨杂文随笔
她终于和他分手了,分手那天天上下着细雨。两人就这么折腾了大半年,三年的感情最后还是落幕了。当时她哭的很伤心。作为一个朋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她。
之前她告诉过我,关于她和他男友之间的事情,站在一个男人的角度来判断,我得出的结论她男友是深爱她的。平时对她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以至于分手的时候,他让她忘掉自己,在以后没有他的日子里,要把自己照顾好,改改自己任性的脾气。
这次他已经决意离开了,她知道自己是留不住他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哭泣着对他说:谢谢你,那就这样吧。你想回来就回来,不想回来也没什么关系。感情原本就不能勉强。
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一个人,可当我们伤害了深爱我们身边那个人之后,你便懂得如何去爱了。而这个时候深爱我们的那个人也走了,再也回不来了。
爱人这个本领是喜欢我们的人教给我们的。如果用不到自己喜欢的人身上,那你还不如把这个本领忘掉。分手之后各自安好是最后的结果。
当她男友听到她抽泣的哭声,最后无奈地告诉她:别等我了,你就把我当认识了一个渣男吧!让她以后在感情上看人看准点。
世间很多没有结局的感情,在我来看都是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因为这个社会当中,有很多的人和事情当我们不放心,为了寻求心里的那份踏实的感觉,我们就把心思放在房子存款积蓄上。因为只有这样,即使有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就像爱人离开了你,朋友背叛了你。我们至少还有住的的地方,有吃的东西,不至于一无所有流浪街头。
五月夜晚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沉了很多,看不见天上的月亮和星星,点滴的湿滑让脸上感觉一片冰凉。半夜从睡梦中醒来,窗外还在下着雨,雨点从窗口的纱网飘进来,滴在玻璃上像泪一般。
天空的夜色被黑暗笼罩着,最清晰的就是路旁闪烁的霓虹灯。还有街道上来来往往行驶的车辆。
雨滴从天空淅淅沥沥落下,没有音乐,打在地上滴嗒的响声就像是一切开始与结束时的宣告,如此短暂、那样尽致。午夜时分,天地间本该一片静谧,可是你听雨声、却感觉有一个伤心人在那里哭泣。
曾经,看见一位朋友因为情感受伤坐在公园一个角落抽泣无声,眼泪划过清秀脸颊,伴随着那场雨湿了衣衫。终于发现,原来眼泪还可以这样宽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那些曾经深爱着我们的人,在这样的眼泪中,都可以被全部包容。
此刻自己感觉内心无比沉痛,我们曾经都那样深深地爱过,可我们爱的人却也全都无一幸免地从生命中流走,很难做到可以挽留些什么。
六月是一个适合旅行的节日,晚上下班之后,走在街头看见一个小区在放焰火,一道道美丽的火光升上夜空,幻化出一幕耀眼夺目的瞬间,看着五颜六色的烟火,在脑海中久久停留,那稍纵即逝的永恒,正如很多年前那一个个的片段。
雨声,到底是像谁的哭泣?此时正在阅文你,是否有有过这样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心情?抑或是曾经在我们生命中遇见过无法留住的'那些人呢?远远近近,惶惶忽忽,隐隐约约,这声音我们都曾听到过,可我们也仍然都还一直没有忘却。
到底是回忆的过程太美好,还是遗忘的时间太漫长?很多人,很多事,都已经远离了曾经,在生命长河流过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又能抓住些什么呢?我们遗失的那个人又会不会再回来呢?
很多年前,跟她遇见的那些片段,或远或近地又在眼前浮现出来。记得那些时候,那些羞涩,那些邂逅。那些时间,天空中经常可以看到焰火闪烁,某个特定的节日,在稍微逗留之后,已经像是远离了千年。
那些季节,天空也是经常地飘起小雨,可那时的雨没有泪,也没有那样的哭泣,那些雨珠飘到艳丽的花朵上,胭脂的颜色,玫瑰般娇媚。
可那些曾经,我们又都没有抓住,光阴的荏苒在我们的指缝中悄然溜走,当初玫瑰般的娇媚如今也只剩下胭脂鲜艳般的眼泪。
或许如果当初没有那些遇见,我们也就不会如此伤感;如果没有那些细雨,我们现在也就不会落泪。雨轻敲门窗,房间座灯昏昏欲暗,听不到远处的呢喃,只有窗外渐渐明亮起来的天空,天空依旧泛白,空气中的氤氲又渐渐在身边飘散开来。
不知何时耳边多了一首伤雨的歌曲:
听着窗外落雨淅淅沥沥
一声声击打在我的心底
千丝万缕缠绕着相思不语
还有那一幕幕动人往昔……
小雨轻轻地诉说着心事
一次次让我心激起涟漪
仿佛又听到你的温柔细语
回头望却找不到你踪影
太多太多的话无从说起
面对这场意外无奈别离……
2、为家人付出的外公生活随笔散文
要评价一个人,就要长期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如果他每天早出晚归,对时间把握得很紧,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勤奋的人。
我的外公就是一位勤奋的人。
2009年的夏天,母亲因为工作忙,将5岁的我交给外公外婆,请他们帮忙照看。母亲把我交给外婆后就走了。我哭着打量着眼前陌生的环境,地面是由一块一块黑色的石头拼成的,墙壁是黄土,屋顶是砖瓦块,有一点点露光,屋架是一根根光滑的木桩,整个房子朴素干净。屋旁有些植物,有开花的,也有不开花的。
天黑了,星星跳出来了,外公也回来了,外婆把熟睡的我放在床上。过了一会儿,我睡醒了,我听到楼下有声响,就开始大哭大叫,紧接着是一连串的脚步声。外婆把我从床上抱起,我终于看到了外公:他的眼睛格外黑,身材很瘦,皮肤上有许多皱纹,还有不少黑色的斑点,胳膊上的肌肉凸出,我猜想外公的力气一定很大。
吃过晚饭,外婆去洗碗了。我更仔细地观察着外公的活动,只见他走到门外,拎进一大捆松树枝,坐在地板上,一丝不苟地拣起来。他把短的拣在一旁,长的则用刀劈成数段,整理好以后也没有休息一会儿,又帮外婆烧火去了。
第二天早晨,我发现外公不见了,问外婆,才知道他又去给菜浇水了。我刨根问底后才知道家里的'蔬菜、稻谷、柴火等都是由外公一个人打理。
过了两三个月,母亲接我去城里上学,从此我和外公暂时分别了。
又过了三四年,大约是在2013年,放暑假,深圳太热,母亲便送我回乡下避暑,我又一次见到了外公。
外公打算烧些酒来卖钱,便去很远的地方运了好多荞麦回来,家里被烧酒味熏得透不过气来,大家只得往外跑。过了几天,外公上山去了,我也跟着跑上山,我看见外公在那里剪一些发黑的叶子(后来才知道那是在剪茶叶),目不转睛,动作娴熟。
2015年以后,我们回老家的次数多了,外公又在帮我们建新房子。虽然很辛苦,但外公却忙得很开心呢!
外公啊!您为我们家人的生活付出了许多。在以后的日子里,就让我们多为您付出,您就好好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吧。
3、记住这个人随笔散文
琵琶青涩凄清的声音给人以怀古的联想;
那个声音,给我以爱的力量。
人世匆匆几十载,春花秋月怎能等闲过?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耳边充塞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或许,那个声音将不被人记起――脚步声。
爸爸有独特的脚步声,那声音永远很有节奏,似钢琴键上优美的滑音,如琵琶弦中“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清脆。鞋底与地面的每一次接触都体现一种艺术感。曾经,我竟没发现原来那脚步声中有爱的味道。
“快睡吧!”爸爸轻轻走进我的房间,慈祥地说道,顺手又给我铺好床。我点点头,说:“嗯,一会就睡”。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离我而去。看着那铺好的被子,闻着被子上释放的香味,我感觉那脚步声里有关怀的味道。一阵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那脚步声如同一股潺潺的流水流过我的心间,滋润我干涸的心。
夜里,我被噩梦惊醒,朦胧中听到一串轻轻的,细细的,带着满心的小心与稳重,朝我的房间走来。我吓得闭起了眼。一阵轻轻的开门声,我悄悄地把眼睛睁开一点,黑暗中我看到一个高达的身躯替我轻轻盖上刚被我挣开的被子,一切都是那么娴熟,仿佛每天都会做。接着,他又蹑手蹑脚地离开,虽然很轻,但我听出那有节奏的声音,是爸爸。我被父爱的暖流紧紧包围,顿时泪如雨下。我听得出脚步声中的关怀与小心,它如一股夏日的凉风,给我送来凉爽,使我的心平静而又炽热,感动而又奋进。
爸爸每天都会送我上下学。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最期待的就是能听到走廊上传来熟悉的旋律,他会给我不安的心以放松。寒假里我去学校补习,快放学时,外面下起了鹅毛大学,同学们都出去感受冬天里白色的纯美,我却暗暗揪起了心,爸爸会来吗?我不禁反复问自己。课回答却总漂泊不定:“会”、“不会”、“会”……放学了,同学们都嬉笑着走掉了,只有我在教室里着急地等待,在我几乎绝望,准备一个人回家时,那熟悉的脚步声传来,那么急切,似乎都乱了节奏,我不禁一阵欣喜,出门一看,真是爸爸,他浑身都是雪啊!头发都白了,真像一个雪人!他满怀歉意地说:“回去给你拿雨披所以迟了。”说着,从怀里拿出那个带着他温暖体温的雨衣。我再也忍不住,扑进他的怀里,紧紧地抱着他。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我今天终于见证这句话,父爱给我以幸福的力量!
现在,我坐在考场中,看着题目,首先就想到那爱的声音,因为只有有了爱的脚步声才有灵魂!
爸爸,我爱您!
我今年???岁了,我喜欢看书,又爱提问题,老是让老师答辩不出。为了满足我的'求知欲,爸爸便送我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我很喜欢,一有空就钻进书堆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由于爱看书,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不过字写得太糊涂,请你见谅,我会改正的。
“我不会比别人差,只要我努力,就会超越别人。”这句话成了我的口头禅。
这还得从一件事说起,我班xx考了一百分,而我只考了九十分,我非常沮丧,但我想起了老师的教诲: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找出失败的原因。于是,我顿时精神倍增,决定刻苦学习。
为了能超越别人,我制订了一个计划,马上开始实行了。
从此以后,我勤奋多了。在球场上很少看到我的身影,在书房中,却遍布着我的足迹,我始终相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有时邻居家小孩找我玩,要是从前,我早冲上去了,可是现在,我不但自己努力,也告诉他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他只好悻悻离去。
有时我读累了,想趴下睡一会儿,但“一定要赢”的信念使我像苏秦刺股一样努力,妈妈非常心疼,但我总是斩钉截铁地说:“不,我不会这样半途而废,轻言放弃。”但有时累得趴下了,我休息一会儿又开始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终究结出硕果,我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双优的好成绩,并在“三好生”的名单上占到了一席之地。但我仍提醒自己,有了成绩是*不能骄傲的,如果松懈,就又会考“鸭蛋”。所以,我认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并非无道理。
这就是我,一个争强好胜,又爱看书的xxx,虽说不帅(漂亮),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的人你们喜欢吗?如果喜欢,和我交个朋友吧!我们一同前进。
4、与你相见恨晚杂文随笔
王英琦在看社戏一文中说:戏剧中,我的偏好在青衣花旦。我喜爱青衣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瘟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我也时常幻想一幅画面,青衣穿着华丽的戏服,立在舞台*,惊鸿一瞥、轻启朱唇、轻移莲步,细腻柔婉的声音袅袅地萦绕耳畔。
在我的家乡人们普遍喜欢听豫剧,而小时候的我是不大喜欢的。高一的时候,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两段经典的京剧四郎探母和三岔口,让我对戏曲的印象有所改观,产生了好感。此后在家里也偶尔观看戏曲频道。喜欢戏曲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文字的热爱。 每当看到好的戏文,就工工整整地誊写在摘抄本,寻章摘句就是最初的接触。 久而久之听的剧种也多了起来,昆曲、黄梅戏、和越剧都会听听。雪小禅说:如果说京剧是端正正的一个官派男子,昆曲是婀娜多姿的女子,河北梆子是那撒了野的村妇,越剧是受了气的'小媳妇,秦腔是那失了疯的男人......
大一上学期社团纳新,在犹豫一番后,还是随心地参加了戏曲社团,不去理会他人异样的眼光。时常去地下室里,跟着视频学习并且可以看到现场伴奏。新生十几个人开始学的都是花旦,一个月后,很多人都找到了假声,我还是找不到,特别沮丧。后来学长学姐的建议是让我改学老旦,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当。我非常不乐意,因为对青衣和花旦的执念,实在不愿意唱老气横秋的角色。不过也乖乖地学了一阵子,寒假期间,自己又偷偷学着花旦,自认为较之前有所进步。戏曲就这样融入了我的平淡的生活,这个业余爱好让我受益匪浅,我的音量逐渐放大,有勇气在别人面前开唱,每次开嗓后都感到神清气爽。 在众多角色中,最钟爱的是杜丽娘,柳腰花貌天然好,聪慧更温柔。千娇百媚,一时半霎,不离心头。这首词形容她也是极佳的。
她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坚贞,多愁善感的情性和诗意浪漫的情怀,让我为之倾倒,久久地盘桓在我的心头。汤显祖 青衣水袖半遮颜,台上风光喝彩间。演尽红尘千万事,却为过客未曾欢。伶人演着人世间的悲欢,善恶分明的故事中,感受到人性美好的一面。恨不相逢年幼时。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