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文学艺术价值最高,思想意义最深远,内容最丰富,反映当时社会最真切的是“风”,亦称“国风”或“十五国风”;特别是反映青年男子爱情生活的诗,在“国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诗大多数是民歌,一般来说都充满了诚挚、热烈、纯朴、健康的感情,《邶风·静女》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静女》这首诗写的是一对青年恋人,相约在城隅相会的有趣情景,它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展示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诗画场景,极具特色。
全诗是模拟男孩的口吻,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手法写成的,说是“我”接到了一个淑静美丽的姑娘的密约,邀“我”到人烟稀少的城边约会。“我”兴冲冲如时而至,来到约定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心爱的姑娘,正在焦急之时,发现心爱的姑娘,是故意和“我”捉迷藏。心爱的姑娘见“我”心神不定,抓耳挠腮,赶忙现身,而且送给“我”彤管茅草,使我心喜异常……,诗很短,情节也不复杂,然而写出了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密约相会的全过程,表现了男青年在等待恋人的急迫和相见时的欢娱,诗歌通过戏剧性的情节,把静女的天真活泼和顽皮之状,男孩的憨厚、纯朴和痴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鲜活动人。诗分三章,第一章写男青年赴约等候时的急迫心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文静,娴淑的少女。“姝”,容貌漂亮的女孩。“俟”,等候,等待。“城隅”,城边的角落。“爱”“薆”,隐蔽、躲藏的意思。“搔首”,用手挠头。“踟躇”,来回走动,心神不定的样子。 这章的意思是: 文静的姑娘招人爱, 约我城边来相会; 躲着不见捉迷藏, 急得我抓耳挠腮心发慌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小伙子赴约时的满怀喜悦和等待时的焦急无奈,而正是这种喜悦和焦急的变化和交替,方显示出了恋爱的甜蜜和诱人!
第二章写恋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证爱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娈”,容貌俊俏。“贻”,赠与。“彤管”,红色的管形乐器。“炜”,红而发光。“说”和“怿”,都是高兴,喜欢的意思,“女”同“汝”,诗中既指彤管,又指静女,语意双关。
全章的意思是: 娴静的姑娘多俊丽,
赠我管乐红彤彤; 彤管与人皆俏美, 叫我如何不喜欢!
这里,诗人省略了这一对男女恋人会面后所爆发出来的欢乐情景的细节描写,而是剪取了一幅他们在情深意密处,静女把红亮发光的管乐送给心上人,心上人激动异常的动人画面,将俏美而调皮的小姑娘的娇顽可爱和憨厚、纯情的小伙子的惊喜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真是令人神往不已。
第三章写的是女子在赠送彤管之后,又赠送爱情的象征——茅草,男孩更是惊喜莫名。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牧”,放牧的地方,这里指郊外、野外,“归”为“馈”,赠送。“荑”,初生的嫩芳草。“洵”,真确实、实在。贻,赠送。
全章的意思是: 郊外采茅送给我,我爱茅草美异常; 不是茅草异常美,而是美人情太深。
恋爱中的小伙子真是纯真可爱,憨态可掬!姑娘在野外采来的几根茅草,在小伙子的眼中却是如此非同寻常,美女所赠,草也成了仙株!这就是爱的力量,这就是情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我们的先民的纯朴而浪漫的爱情表达方式。
我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著称于世,文明礼仪自古以来就贯穿于我们先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爱情的表达亦是如此,既大方又泼辣,更不失含蓄和浪漫。
从《诗经》的许多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古时的青年男女,在表达爱意之时,是极富含蓄浪漫意蕴的,以动物的相依相从表爱情,以植物花卉的柔润芳香表爱情,更有以音响的和谐悦耳表爱情,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诗经》的首章《关雎》,就是以水鸟和鸣代夫妇谐乐,以荇菜(一种水草)的柔顺润美来比拟女子的容貌和品性之美,如《周南•桃夭》中的桃花之艳喻出嫁女子的美貌,如《卫风•氓》中,用桑叶和鸠来喻妇人,所以才在此诗中,有女子馈赠彤管,荑草的举动,这一举动的含意是十分明晰的,因此才有男孩的激动和惊喜。也只有这样的爱的表达,才能显示爱情的纯真!因此,我们在领悟此诗的文词之美时,还应该领悟本诗中的意境、情感之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青年人更应该学习树立我们古人的这种纯美爱情观!
拓展阅读
1、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原文 译文 注释 赏析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②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③岂不尔思,子不我即!④
【注释】 ①东门:郑国城门。《毛传》:“东门,城东门也。”墠(shan善):土坪、平地。古谓“筑土为坛,除地为墠。”又,“墠”亦通“坛”。茹藘(ru lu如驴):茜草,其茎蔓生,根红色,可作染料。《郑风·出其东门》第二章有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缟衣茹藘,聊可与娱。”此章以缟衣指素色上衣,以“茹藘”指红色佩巾,皆以代指女子。据此章“茹藘”之用法,可猜知“茹藘在阪”乃暗示女子住处。阪(ban板):土坡。
②迩(er尔):近。③栗:栗树,子肥甘美可食。《诗经》以“山有×,隰有×”咏言爱情(或夫妻)生活,皆以“山有×”喻男、“隰有×”喻女。例如《唐风·山有枢》即以“山有漆”喻男、“隰有栗”喻女。据此可以推知,此“东门之栗”一句乃暗示女子住处。践:排成行。《诗集传》:“践,行列貌。”又《韩诗》“践”作“靖”,亦即好、善之意。“有靖家室”犹云“好好人家”。④尔思:思尔、思你。子:指男方。不我即:不即我,不来找我。即,就、靠拢。
【译文】 东门有坪平展展,茜草萋萋坡上攀。她家房舍居近处,可她人儿甚遥远! 栗树长在东门外,房舍齐齐作一排。哪里是我不想你,嫌你自己不前来!
【集评】 明·钟惺:“《秦风》所谓‘伊人’六句,意象飘渺极矣,此诗以‘其室则迩’二句尽之。必欲坐以淫奔,冤甚、冤甚!”(《评点诗经》,《诗经直解》卷七)
明·孙鑛:“(其室则迩)两语工绝。后世情语皆本此。”(《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
清·姚际恒:“‘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较《论语》所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逸诗)所胜为多。彼言‘室远’,此偏言‘室迩’,而以‘远’字属人,灵心妙手。又八字中不露一‘思’字,乃觉无非思,尤妙。‘思’字于下章始露之。‘子不我即’,正释‘人远’,又以见人远之非果远也。”(《诗经通论》卷五)
今·郑振铎:“《东门之墠》一诗的‘其室则迩,其入甚远’、‘岂不尔思,子不我即’,与《青青子衿》一诗的‘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少女的有所念而羞于自即,反怨男子之不去追求的心怀,写得真是再好没有的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总案】此为一篇情歌,取男女对答形式。首章咏男方情意殷殷,却又怕女方难求,便不禁有“室迩人远”之叹;次章咏女方情意尤切,却只怨男方不主动,便又有“子不我即”之怨。情思纯朴自然,明朗却又含蓄,十分耐人寻味。《诗序》解此诗:“《东门之墠》,剌乱也。男女有不待礼而相奔者也。”《郑笺》则进一步指言:“此女欲奔男之辞。”这都是汉儒诗教。清人姚际恒为女子辩护:“此诗自《序》《传》以来,无不目为淫诗者。吾以为贞诗亦奚不可。男子欲求此女,此女贞洁自守,不肯苟从,故男子有‘室迩人远’之叹。”(《诗经通论》)其实姚氏此说,仍未脱出诗教之贞淫问题范围。此诗第二章明言,此女急盼男子主动前来,双方早就互为意中人,这同“贞洁自守,不肯苟从”不是一回事。至于此诗为女辞?为男辞?或男女对答之辞?一向有所争议,而实以男女对答之辞为是。诗两章,皆兴体。首章“茹藘在阪”,次章“东门之栗”,皆为女子之象征,是为象征性起兴。姚际恒《诗经通论》注两章:“兴也。”
2、《诗经·秦风·蒹葭》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水边生长的多年生草木植物。蒹:荻苇。葭:芦苇。苍苍:深绿色。秋天芦苇变成深青的颜色。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凝成霜。所谓:所说的,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意中有所指的那个人。一方:另一边。溯:逆流而上。洄:曲折迂迴的水道。溯迴: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去。阻:险阻,指道路难走。长:遥远漫长。游:指直流的水道。宛:宛如,好像。凄凄:凄清寒冷的样子。(11)晞:干。(12)湄:水草交接的地方,即岸边。(13)跻(ji):升高。这里是说道路险峻,需要攀登而上。(14)坻:水中的小块高地。(15)采采:芦花白灿灿的样子。(16)已:停止。这里是“干”的意思。(17)涘:水边。(18)右:这里指道路迂回曲折的意思。(19)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鉴赏导示】
《蒹葭》是一首怀念恋人的诗歌,是《诗经》中表现男女情爱诗作中不可多得的优秀篇章之一,将一个痴情男人的心理和感受表现得真实、曲折,而且十分动人。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位想象中的女子,表现了男主人公对想象中的女子的痴情,苦苦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感受。
此诗与《关雎》同为表现爱情题材的诗作,但风格上却有所不同,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诗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主人公且行且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水中的陆地上。第二章、第三章仍写主人公苦苦追寻,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了主人公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了主人公感情的绵长与持久。诗中写秋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描绘出的场景迷茫、朦胧:水边芦苇丛生,那个美丽的伊人(姑娘)时隐时现。诗歌中写男主人公对美丽的姑娘的爱也是朦胧的。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走了长长的一段路后,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他并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求她,终于看到了她站在河水中的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主人公跟那个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他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看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这种朦胧的美。
托物起兴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的又一特点。诗的每一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主人公的相思交融在一起来渲染气氛,使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的艺术*力。诗中的小洲、河流等,都是场景中的实物,而“伊人”则是想象中虚构的人,是虚写。每章都先写秋景,写心上人的路远难寻,结尾却用“宛在”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显然,这描写的是一种想象,而这一想象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了一位痴情者的心理状态,描绘了他对恋人的强烈感情。
【鉴赏要点】
意境苍茫,充满诗意。动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结构。虚实结合的手法。
3、短文关于优美文艺有诗意的经典说说赏析
一、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逢。
二、青石铺就的长巷,飘散着古城淡淡烟火,偶有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这是一座闻着风都可以做梦的城,我们时常会被一些细小的柔情与感动潜入心底,忘了自己其实也只是小城的过客。
三、世间百态,必定要亲自品尝,才知其真味;漫漫尘路,必定要亲历亲为,才知晓它的长度和距离。
四、停留是刹那,转身即天涯。
五、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六、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
七、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
八、有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就被写成了昨天;有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
九、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种无意,更能魂牵梦萦;一段简约,更可以维系一生。
十、一剪薄弱的光,也要骄傲的捧出辉煌。
十一、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
十二、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十三、在茫茫世海里追逐,寻找所谓的归宿,其实人又何曾有真正的故乡,都只是暂将身寄,看几场春日芳菲,等几度新月变圆。
十四、她知道自己有一个强大阴郁的内心,虽然时时都想趋光而去,但时时又能往黑暗中堕去。因此她珍惜心中每一个愿景。
十五、你驶离这座城市的时候,天好像黑了。原来送别是这么容易天黑。
十六、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某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十七、如果我们守不住约定,就不要轻许诺言,纵算年华老去,还可以独自品尝那杯用烦恼和快乐酿造的美酒。
十八、尝尽人生百味,方知人间冷暖。
十九、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二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当你想逃避的时候就会躲进去。有的人躲的时间长,有的人躲的时间短,而我却一直没有走出去。
二十一、有多少繁花满枝,就会有多少秋叶零落。
二十二、但见星星如火,终抵不过内心的寒凉。
二十三、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水迷离。
二十四、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你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莫如将一切交付给时间,它会让你把该忘得忘记,让你漫不经心地从一个故事走进另一个故事里。
二十五、真正的平静,不是避**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往往将人伤得措手不及。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些转身,真的就是一生,从此后会无期,永不相见。
二十六、跌宕起伏的一生,回眸只是云淡风轻,不是自己太执着过往,而是红尘千变万化。
二十七、诗意江南有着黛瓦白墙,微风细雨。你无需涉水而行,只踱步在轻烟长巷,就可以邂逅一份纯净的美好。
二十八、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二十九、曾几何时,我们做了世上那最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朵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
三十、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过客,有些人与之邂逅,转身忘记;有些人与之擦肩,必然回首。
三十一、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有时候,寂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
三十二、许多人都在潜移默化的时光里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熟悉又陌生,陌生又熟悉。
三十三、我多想拥抱你,可是你我之间相隔时光之里,你我之间人来人往。
三十四、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三十五、多少情缘匆匆来去,到最后,我们都成了那个拾捡往事的人。
三十六、如何才能做一个不惧孤独的人,千山万水独自走,看众生芸芸无尽欢欣,而你却甘愿清淡自持。
三十七、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像你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三十八、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既知如此,又何必聚散两依依。
三十九、谁给我一个指南针,让我戒掉昼夜不分;谁给我一座孤坟,让我安静缱绻此生。
四十、你默默地转向一边,面向夜晚。夜的深处,是密密的灯盏。它们总在一起,我们总要再见。再见,为了再见。
四十一、想逃离那一场场世俗,想想自己却也是那世俗的一份子。
四十二、其实谁都没有错,都是命定的缘分,来的时候无法躲避,走的时候也无法挽留。
四十三、万家灯火,看得太多,只会更寂寞。
四十四、本是追梦年龄,又怎可过于安静,枉自蹉跎流光。
四十五、寂寞是听见某个熟悉名字,不小心想起某些故事;孤独是路过我身边的影子,笑着对我说似曾相识。
四十六、没有谁说过一生只能爱一个人,亦没有谁说过,重新开始是对过去的背叛。
四十七、有时候在想,人最多情,也最无情。爱的时候海誓山盟,许下天荒地老。厌的时候,恨不能立刻从生命中抽离,一刀两断,再无瓜葛。
四十八、我们都是人生场景中的过客,这段场景走来了一些人,那段场景又走失了一些人。
四十九、别轻易放弃梦想 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五十、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五十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触碰。总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让岁月的青苔覆盖,不见阳光,不经雨露,以为这样,有一天伤口会随着时光淡去。
五十二、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五十三、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五十四、生命里面很多事情,沉重婉转至不可说。我想你明白。正如我想我明白你。
五十五、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五十六、年轻的时候,不管不顾的挥霍今生,到了老时,则希望透支来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6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