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喜欢听、读古诗《小池》。
2.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1.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小池》图片。
3.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图谱。
教学过程:
一、幼儿背古诗《春晓》,教师:刚才我们背的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二、教师出示《小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的画,你们来看一下,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蜻蜓、荷花、树、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会在春天开,但有一种花它是夏天才开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荷花)山上有一个洞,从洞里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儿跟读)泉水静静地流着,池塘边的树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现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角叶伸出水面,你看那调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你们说这景色美不美?
三、幼儿学念古诗。
1.教师“我们古代的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幅美景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小池》”教师念一遍古诗。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边讲解边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听古诗《小池》VCD一遍。
4.幼儿和老师边看图谱边诵读。
5.幼儿跟随VCD边拍手边诵读数遍。
四、教师带幼儿欣赏幼儿园的景色。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拓展阅读
1、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范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1、2。
目标2。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现在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图。
2.观察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独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汇报。
得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1:1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交流。
强调:必须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再算出实际的面积。
5.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6.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标出来。
(1)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先求出平面距离,然后再在图中标出。
(3)进行计算。
7.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活动二、试一试
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妈妈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
(1)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进行计算。
活动三、练一练
1.完成32页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提出问题。
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1)独立计算。
(2)汇报,全班交流。
(3)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四、实践活动
1.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算一算。
(1)量出北京和台北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
(2)量出乌鲁木齐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2.找一张中国地图,用▲表出你家乡的大致位置。
(1)估一估在地图上你的家乡与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
(2)放暑假时,你打算从()到()去旅游,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
3.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卧室的平面图。
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
课后小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和问题。
2、小雨沙沙美术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灯,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通过描绘灯,感受灯的功能美和装饰美,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灯的形式美,体验参观、欣赏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所喜欢的灯的造型、色彩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18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图片上有许多灯,你知道它们的功能吗?
2.请给它们分分类:
3.你喜欢的有哪些?为什么?
二、欣赏图片:
1.古代的灯有什么特点?现代的灯呢?
2.分析它们的材料、功能、装饰方法。
三、灯是黑暗中的亮眼睛,
灯是夜晚开放的鲜花,
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四、知识窗:
走马灯是古代江南一种观赏用的花灯。灯中的轮子上贴有人骑马的剪纸,点上蜡烛后空气流动,骑着马的"小人就动起来了。
五、造型设计与表现:
1.凭记忆或图片画出你所喜欢的灯。
2.注意各种灯的形状、色彩、功能。
3.突出主题,可不用添加背景,也可适当添加背景。
六、作业、练习:
七、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1.你认为自己画得怎么样?为什么?
2、你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感受灯的功能美和装饰美,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提高审美哪里,加强学生的探索性。
教学:重点:认知古今中外的灯的基本知识,感受其装饰美;大胆表现,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突出个性,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内容:
一、启发导入:
1.上节课我们画了灯具,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设计一盏灯呢?
2.人类已经造成了无数
美丽的灯,还有更美更新奇的灯,
等待小朋友去设计制造。
二、欣赏作品:
1.(课本图片欣赏)
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2.作品用了什么材料?怎样制作的呢?
三、不同的制作方法:
1.纸工:选取各式纸张,通过拼、接、折、剪等方法塑造灯的造型。
2.废旧材料组合:如铜丝、泡沫、纸盒等组装,塑造灯的立体造型。
3.泥塑:通过搓、揉、捏、切灯方法来设计、制作。
四、制作活动:
1.独立制作或协同合作
2.选择不同的材料用自己所擅长的表现手法。
五、展示、评价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自己的作品。
2、发表对同学作品的看法。
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范文
新课程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教材122页(总复习)9、10题
1、建立本学期所学的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概念,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2、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换算,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良好的认真审题、质疑问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区别
掌握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
图片、小黑板和检测卡等等。
1、出示情境图片(动物王国),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一位才是我们班的动物小博士!好吗?(出示动物信息,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填空)。
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
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
2、小组汇报交流:得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主要有由情景图片引到问题情境中去,有图片资料转入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然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小结并揭题:
上面这些小动物的本领都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来表示?(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这些单位。我们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单位?谁来说一说?(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板书课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lisun.cn/articles/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