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从军行》的诗意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23 11:32:37

李白诗词《从军行》的诗意赏析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年代】:唐

【内容】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拓展阅读

1、《时扈在凤翔·其一》唐

作者:唐·岑参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我皇在,兵马日浩浩。

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

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

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

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

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

注释:

①至德二载(757)作于凤翔(今陕西凤翔)。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攻陷长安。七月,肃宗在灵武即帝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二月,肃宗至凤翔。同年六月前,作者自北庭归抵凤翔。六月,经杜甫等举荐,任右补阙,此即作于授职后。:犹营。指随肃宗驻扎在凤翔的队(御营)。扈:随天子车驾的人。

②四十:约举成数而言。岑是时四十三岁。

③胡兵:指安史叛

④五陵:指唐五陵,即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陵,睿宗桥陵。

⑤二京: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

⑥浩浩:盛大貌。

⑦胡雏:胡儿,指安史叛

⑧恳:请求。

⑨咸阳败:至德元载十月,宰相房琯自请将兵收复两京,分官为南、北、中三。中、北在咸阳的陈涛斜(在今陕西咸阳市东)遇贼将安守忠,大战惨败,官死伤四万余人。琯自率南战,又败。事见《通鉴》卷二一九。

⑩丰镐:丰(津)水和镐水。

11、碍:遮蔽。乡国:指长安。

12、空:只。

13、豁:敞开。

14、块然:孤独之状。

15、苍昊:苍天。

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

岑参的`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2、《赠孟浩然》

朝代:唐代

原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参考翻译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句: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首:头,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止”。

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

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人的敬慕之情。

的律,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于律,犹为古之遗,情深而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为近焉。”(《纬》)该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人形象。“红颜”对“首”,概括了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义上的崇仰,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其形象与情之美。而整个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作者介绍

(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人,被后人誉为“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文千余篇,有《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3、《曹丕·秋胡》爱情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 尔何所之? 乃在大海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踌躇。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秋胡》属《相和歌·清调曲》。秋胡,是春秋时鲁国人,娶妻三月即外出*,三年以后归家,在郊外遇到一位采桑的女子,十分爱悦,送她黄金,被女子严辞拒绝。回到家里,才知采桑女就是他的妻子。其妻不堪此辱,投沂水而死。后人哀而赋,作《秋胡》。曹丕这首虽袭用此题却与秋胡故事无关,写的是一位热恋中的青年男子怀念情人的情景。

对于坠入爱河的青年男女来说,似乎没有比幽期密约更为快乐、也更为销魂的事;也没有比爱人失约更令人焦灼、令人苦恼的了。正因为如此,当中的这位青年男子“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时,他内心翻腾着怎样的感情波澜,一切有过爱情生活体验的读者是不难想见的。这一开头一下子便把读者带到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引进主人公剧烈的感情漩涡里。

期而不至的巨大失望使之“嘉肴不尝,旨酒停杯”,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饮食,其心绪不宁、无精打采自不言而喻。

天空掠过的飞鸟,使他忽发奇想,如果能托它给爱人捎句话该有多好,告诉她如此长久的等待已使自己无法忍耐。“寄言飞鸟,告余不能”这一近乎天真的幻想中,读者感受到的不只是他的焦灼,更有那一片痴情。

兰花、桂枝,这些散发着沁人芬芳的香花香草,自古以来就是表达爱情的美好赠物。然而此时此刻,当他兴致勃勃地“俯折兰英,仰结桂枝”准备送给心上人,却是“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他的心情是如此沮丧,香花香草在他的眼里也失去了往日的芳香和光彩。

这丢不开、剪不断的情思,引起他的悠悠遐思:佳人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迟迟不来?不论她是到天涯还是海角,我都要追随而去,而且要请海神向她致,把象征着坚贞爱情的明珠寄赠给她。“尔何所之? 乃在大海隅。灵若(海神名)道言,贻尔明珠”四句,虽系虚拟想象之,却将中主人公炽热的情怀和对爱人的忠诚表露无遗。

眼看夕阳就要落山,夜晚即将来临,他一次又一次踮起脚跟引颈而望,仍然不见爱人的踪影。他坐立不安,徘徊踌躇,失望和焦虑使他禁不住发出痛苦的呻吟:爱人,你快些来到我的身边吧!再要不来,连片刻都难捱了。就在这痛苦的心声中戛然而止。

这首用赋的铺陈手法,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等待情人时特有的情感和心态,形象地表现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美好爱情,使读者中获得审美享受。此还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主人公眼前所感受到的强烈痛苦中,我们不仅可以想象出他们幽会时的巨大欢乐,一位令人如此爱慕和相思的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也栩栩如生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4、商隐《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翻译

《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出自唐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商隐。古全文如下: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子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颂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前言】

《韩碑》是唐代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作者在中赞同韩愈《平淮西碑》的观点,主张加强*集权,对平叛统一予以高度的评价,认为国家的治乱主要归结于宰相的政绩,中高度赞扬了宰相裴度的丰功伟绩,含蓄的批判了愬自私自利的为。

【注释】

元和:唐宪宗年号。

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列圣:前几位皇帝。

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

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

封狼:大狼。

貙(chū)、罴(pí):野兽,喻指叛将。

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度:即裴度。

都统:招讨藩镇的事统帅。

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愬(sù)武古通:愬,愬;武,韩公武;古,道古;通,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

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宗闵。

司马:指韩愈。

虎貔(pí):猛兽。喻勇猛善战。

蔡:蔡州。

贼:指叛将吴元济。

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不訾(zī):即“不赀”,不可估量。

事:州郡官自举的僚属。

为辞:指撰《平淮西碑》。

稽(qǐ)首:叩头。

蹈且舞:指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手舞足蹈的一种礼节。

金石刻画:指为钟鼎石碑撰写铭文。

大手笔:指撰写国家重要文告的名家。

职司:指掌管文笔的翰林院。

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颐,指面颊。

公:指韩愈。

斋戒:沐浴更衣。

濡染:浸沾。

点窜:同涂改为运用的思。

尧典、舜典:《尚书》中篇名。

清庙、生民:《经》中篇名。

破体:指文能改变旧体,另一说为书的一种。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旗在寒风中飘扬。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随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司马韩愈,十四万大,龙腾虎跃陷阵冲锋。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韩愈在朝堂拜舞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文句奇特语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韩愈的《平淮西碑》,歌颂了平叛战争,突出宰相裴度的战略决策之功,着眼于宣扬唐朝廷削平藩镇割据的战略方针,表现出独特的*卓见。段文昌重撰的碑文,对愬的功绩叙述充分,但在大处方面逊于韩碑。商隐在这首中极力推崇韩碑,一再强调裴度的决策、统帅首功,功不可灭,体现出他将国家治乱归于中枢是否得人的一贯主张,强烈的向往对宪宗和裴度在伐叛战争中的明断果决和相互信任,而对宪宗后来信谗推碑之举不无微

这首叙议相兼,而以叙事为主。描写了裴度奉命任统帅讨平淮西叛镇,韩愈奉命撰碑及推碑的过程。

的开头以平叛战争的缘起;最后一段,是对韩碑的热烈赞颂。这首气势磅礴。一开始,就渲染宪宗的“神武”和平叛的决心,显示出一种雄健的气势。“誓将上雪列圣耻”一句,将眼前的平叛战争和安史之乱以来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联系起来,表明此役关系到国家的中兴。接下来写淮西藩镇长期反抗朝廷,突出其嚣张跋扈的气焰,以反衬下面裴度平淮西之功的不同寻常。

第二段开头四句,承接开篇四句,先点出宰相裴度,暗示“上雪列圣耻”的关键在于“得圣相”。随即直入本题,叙述裴度统兵出征,简明直率,毫不拖泥带水。接下“愬武”四句,麾下武将文僚一直叙述到勇猛的士兵,表现裴度的最高统帅形象和猛将精兵如云的宏大声势。

第三段开头两句,承上启下,平蔡过渡到撰碑,是全篇的枢纽。奉命撰碑的过程,不但写了宪宗的明确指示,韩愈的当仁不让,而且写出宪宗的颔首称许,韩愈的稽首拜舞,韩愈受命之后,作者再用详笔铺写撰碑、献碑、树碑的过程。“点窜”二句,用奇警的语言写出韩碑高古典重的风格,“ 句奇语重”四字,言简赅,揭出韩碑用之深刻。紧接着又写推碑和人对这件事的感慨。写推碑,直言“谗之天子”;抒感慨,盛赞“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认为韩碑自有公正评价,推碑磨字也不能消除它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影响。

最后一段,描绘韩碑关系到国家中兴统一事业,赞美它的不朽。开头四句将“圣皇及圣相”的功业与“公之斯文”紧密联系起来,强调韩碑具有记述歌颂统一大业功勋。最后以“传之七十有三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收束全篇,说明韩碑流传千古的不朽价值。

这首既表现了不入律的七古笔力雄健的特点,又吸收了韩以文为,多用“赋”的经验,形成一种既具健举气势,又有条不理地叙事、议论的体制。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诗词《从军行》的诗意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8204.html

热门阅读

  1. 如何写学习计划书
  2. 爱情的离别的诗句
  3. 超搞笑结婚短信祝福语参考
  4. 冬天的诗句
  5. 服装厂实习周记范文
  6. 小学一年级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7. 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8. 超越轮回现代诗歌品读
  9. 关于圣诞节的美好祝福语
  10.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设计
  11. 微小说经典语录
  12. 端午节送给同学的祝福短信整理
  13. 自许封侯在万里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陆游《夜游宫》赏析
  14. 公司3妇女节活动方案范文
  15. 201年愚人节整人祝福语精选
  16. 猴年春节祝福语句子精选15句
  17. 浅谈工程建设现场签证费用管理工学论文
  18. 经典的高考顺利短信祝福语201
  19. 从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看整合的论文
  20.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
  21. 形象塑造班会教案
  22.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范文
  23. 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读后感范文
  24. 《小池》教案范文
  25. 感恩节发给顾客的经典祝福短信
  26. 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27. 物业公司品质管理处环境管理主任的竞聘演讲稿
  28. 童话故事《超级邮寄公司》
  29. 思乡之情的诗句六年级
  30. 2016新年贺卡祝福语
  31. 为运动员加油的正能量句子
  32. 与众不同记叙文
  33. 201年七夕情人节祝福语句
  34.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35. 杜牧《长安秋望》
  36. 魔力的解释及造句
  37.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北大演讲稿范文
  38. 美好得情人节祝福语
  39. 上半年关于工会的活动计划
  40. 小学生迎国庆优秀演讲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