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8-16 12:28:1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阅读答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 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杨花纷纷,子规悲鸣”等只可得1分)

(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3、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悲苦哀怨 的心情。

4、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 C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6、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答案:“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

7、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答案: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8、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暮春 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9、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

忧虑和愤懑。表想了真挚、纯洁的友谊。

10.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11.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12.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朋友离别之际的深情,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要把情谊寄与明月一直追随朋友而去,此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两句意境相近。

15.“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答案:(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前一问2分,后两问各1分。

16.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2分)

17.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分)

答: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18.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答: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19、“杨花落尽子规啼,”除了暗示“王昌龄左迁”的时令,还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意象“杨花”、“子规”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因朋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凉而充满了深深的担忧之情。

21.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龙标被贬之地的偏远?

答:“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答出一句1分,共2分。

2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答: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23、李白有很多写友情的诗作,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指明是写给哪个友人的。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给汪伦。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别孟浩然

【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

⑷与:给。

⑸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作。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拓展阅读

1、链接和课文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什么共同点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感情的,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环境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千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心理活动:没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一一只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脸色苍,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是他来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啦?

抱过来啊?....他会接我的!那也括该,我自作自受.....揍我顿也好 !

人物对话: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

居西蒙*。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桑娜沉默了。

吧,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勤劳而善良的人。

2、链接和课文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什么共同点

,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二十只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第一句中,二十只右表示蜜蜂的数量是不准确的,作者也没准确地査清楚。好像表示猜测,说明蜜蜂寻找家的方向的行为是作者猜测的。第二句中,大概表示猜测,作者并不确定。第三句中,两点四十分是个准确的数字,体现了观察的细致和严谨。

作者用这些或猜测或准确的词句,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文中类似的词句还

1.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2.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

3、冬日怀

冬天[唐]杜甫寂寞的书房,最终会一个人思考。寻更佳术传,不忘角度弓诗。

在短暂的棕色霜下,丹太阳和月亮也迟到了。因为升兴没去,鹿章鱼是空的。 《传》:“金汉宣子聘用,公共享受。韩善者授角弓。大家都很享受,赛季燕、嘉淑

《后汉书》:“庞德带着妻子上了鹿文山,不反对摘药。”

-

[顾陈参考]这首诗是天宝史载动作。全家都说美观,是个错误。姚顺:早在开始,齐、鲁班两次,一开始去云梦,进入齐、鲁、山竹溪,进入吴,这是天宝三年前明皇没召唤的时候。(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Millian)洛阳,流量,歌曲,复杂的齐,鲁,南裕华,湿婆,再入吴后,天宝三年后,翰林都回来的时候。杜志淮氏,4年冬天,福裕东吴之行,《集序》点云“江东日落云”后5年是春天。其《春日怀》问题云为“刘强东兼”,即五年春天。

孤独的书房,最终向着独自思考的。再找歌手展,不忘《送孔巢父诗》点。短暂的棕色霜,丹日月晚。因为升兴没去,鹿文琪是空的。

(上、上、上、上、下、下、下、下[股东]群众不忘太,刘桂武不忘汉善。所以歌手,《角弓》词。短短的棕色两句,自伤漂泊。也鹿文记,即前诗“拾气象妖草”的意思。)。

早餐时:“悠闲的房间怎么会寂寞。”宝诗:“书房看黎明。” 《角弓》:“最终开采绿色。一时:“岂非阿尔斯。“刘新诗:”看不到更多的结尾。点击《诗》:天津韩善子聘礼,共享品,韩子富《传》。享受延禧,加纳无铅,仙人技艺,萝卜说。“淑不敢封这棵树,也不会忘记《角弓》。然后傅《角弓》,[肿]把这件事翻译成两句话。 《甘棠》:短棕色两句话,单词贫穷精制药,也就是以前的诗“苦药资金不足,清理森林痕迹”。[股东] 《杜臆》:旁边短棕色。一作换一作。《战国策》:书生不能是短棕色。司马贞说:又短又丑。楚,炮台也是。《史记》:嘎嘎没完没了。《贡禹传》:亵渎棕色。楚,都是音垂直的。魏文玲:“衣服或短棕色没尽头。”唐人两用。如果小陵说的是“短褐风下霜,单月晚了”和“江湖飘短棕,霜雪弥漫”,那就对了,不认为是大目。陆亨诗:“走避风霜。” 《命论》:药上面的人是9圈团。陶暂时:“太阳和月亮不晚。” 《*传》:黛安多剜出小溪,子在下雪的晚上丧命,突然迷上了,“乘兴而来,兴致勃勃地回来,何必穿?”说。 (温斯顿。)”[张元洲] 《世说》:天宝楚客游会址,与吴允隐居。所以才胜兴区。 《旧唐书》:庞德公带着妻子登上鹿文山,摘了药也不回来。这家《后汉书》点。”秋风起,谁认为秋风悲伤。《秋天名言》)山将日落,水适宜清澈。烟归碧海,大雁蓝天晚。失去了各种万里,茫然失措。“单城式《无祠赠杜补阙》叫杜甫阙,即杜子美,这首诗是这首诗,加上迟来的字。那句话是对是错。公若时尚布衣,其投拾,德干元间。及补阙,拾得,其他官衔,怎能强如傅耶?

宏迈《酉阳杂俎》韵:、杜子美、布料时一起旅行杨松、宋,是施主会心脏的朋友。因为是杜集考试,其名称是大和品赠女作,凡属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篇。关于太和紫米市,些看不见。狗头的谏言性为货主史公,可能弯在蜀,也可能不再回到东周。所谓鲍勃阿尔山带头的曹操,也是做好事的人写的耳朵。

今天考试:太集中发昭陵的两张,一张是《容斋随笔》,一张是《鲁郡石门送杜》,都是时时刻刻都要回应的,也不是很出色,可以看到两个*情结,宿旷野,杜奎。天宝之后,菅官进蜀,两年越多,诗学就越精密,可惜太看到耳朵。所以,如果更多的礼物回,那推服务少陵,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倾销耶!

-邱赵敖《沙丘城下杜》 -杜甫(712-770年),字艾梅、汉、本襄阳人贾浩、昭陵老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一起被称为“杜”。为了区别于其他两位诗人尚恩和杜牧,即“小重做”,杜甫和一起被称为“大杜”,杜甫经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刻,被后人称为“诗城”,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人随后接机、杜公学,还称他为杜少陵、杜楚堂。

杜甫创作了《杜诗详注》 《春望》 《北征》 《三吏》 《三别》等名著。建元两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躲避战乱,生活相对稳定,但仍心旷神怡,心怀国事。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的一面,从名著《饮中八仙歌》中很容易看出杜甫豪爽的干运。

杜甫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承认思想。他着“军妖纯赏,再风俗纯赏”的宏伟抱负。杜甫在世时名声并不突出,但后来名声传开,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保存了约1500首诗,大部分聚集在《杜工部集》。

4、链接和课文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什么共同点

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体会这样写的

◇太阳离我们约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约一百三十万各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主要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列数字: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作比较、列数字: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举例子、列数字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者更容易理解,从而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者更明,增强说服力。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说服力的依据。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点击查看更多《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阅读答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5207.html

热门阅读

  1. 2015有关人物品格的谚语
  2. 赞美春雨的古代经典诗句
  3. 关于结婚的对联
  4. 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赏析
  5. 淘气鬼小明小学生作文400字
  6. 李白《观放白鹰两首》全诗翻译
  7.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翻译赏析
  8. 有关赞美祖国的诗歌
  9. 201年祝高考成功的祝福语集锦
  10. 细数2018年万圣节幽默祝福短信
  11. 元宵节祝福语100句
  12. 有关于梅花的古诗句
  13. 冰心散文《山中杂记》第25章 力构小窗随笔
  14. 生活中有太多小情绪而快乐才是主旋律散文
  15. 关于生日的祝福短信摘抄
  16. 员工旅游心得参考范文
  17. 李煜经典诗词
  18. 有关个人的工作计划
  19. 军训手抄报素材
  20. 一个但是两种人生美文摘抄
  21. 格林童话《生命之水》
  22. 新的一年新的计划作文500字
  23. 201伊斯兰回族开斋节祝福语
  24. 小小新闻发布会教学设计
  25. 最新新居入伙祝福语短信
  26. 端午节祝福语短信有哪些
  27. 2016年国际劳动节祝福短信
  28. 有关思念的诗句
  29. 课文《借钢笔》教案
  30. 《小画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1. 欢乐春节手抄报资料
  32. 难忘的圣诞节500字作文
  33. 春天的美文摘抄
  34. 城市规划应届毕业生的自荐信范文
  35. 狐假虎威的造句
  36. 塑钢窗加工合同模板
  37. 人生励志经典语录
  38. 中秋佳节的赏月作文
  39. 201年鸡年迎新春祝福语大全
  40. 课文《马拉松》教学设计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