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新闻发布会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1、布置学生预习语文园地四里口语交际的提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要求。
2、布置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广泛搜集各类新闻,并按类把收集到的新闻以新闻稿的形式作好记录。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这个信息社会里,
生活产生新闻,新闻充实生活。时时处处我们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师生参与
1、(师)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
2、(生)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B、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力。C、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D、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E、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新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次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我知道大家都准备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收集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4、学生按照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新闻。教师**指导。
三、全面互动
1、大家推选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各小组推选代表作为新闻发布人。每个板块选二个代表上台发布新闻。
2、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上台宣布:小小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提出相关要求:
每个版块的二个代表分别发言,每个代表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答问时间。
3、按照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的顺序,各板块代表依次上台发布新闻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四、求异创新
1、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点评、指导。
2、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3、新闻发言人就同样的内容进行求异创新发言。
4、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
5、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五、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哪些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利用精彩十分和班队活动课的时间经常进行,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关注新闻,收集新闻,撰写新闻报道,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拓展阅读
1、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1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买卖活动、
2、理解人们在买卖活动时的不同心理及考虑问题的不同方式。
1、较厚的纸张,大小以能够让学舌果农按照比例1:1的比例画出T恤衫为宜
2、彩笔
制作活动
1、以图启发。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84~85页,然后问学生的想法。
2、学生制作活动,提出体验活动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制作、买卖背心活动。学生要自己设计、制作、定价。
3、教师**,提醒学生,利用这单元学过的内容帮助他们这次活动。
销售和*活动:
1、作完毕厚,组织学生进行买卖活动体验。要求:不许*自己制作的产品。
2、买卖结束厚,请学生谈谈感想。制作时怎样想?*时怎样想?
3、。归纳出进行生产和买卖的体会。
布置作业:
就本次活动写一感想,要求包括对生产者和*者两种角色的体验。
2、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使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消除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而在教师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长;通过美化教室这一活动,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审美品味,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
难点:
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审美品味,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一、导入
师:我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是怎样的?你喜欢它吗?
二、讨论交流
(1)学生先想一想,写出三个喜欢自己学校的理由。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确实,教室有许多值得我们喜欢的地方和理由,但是我们的教室里肯定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们有没有觉得?
(1)学生想一想,写一写,教室中有哪些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交流
师:既然有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们想改变吗?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学生讨论交流改变的方法。师:你知道我们学校的校徽是怎样的吗?你能画出来吗?学生画一画并说说含义。
三、设计打扮自己的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更加美丽?那么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些,每个小组都拿出自己的方案。
(1)学生分组讨论
(2)课堂交流
(3)动手实践。
四、小结
师:同学们,教室是我们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在这里学知识,学做人的道理,我们大多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我们是教室的主人,我们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教室环境,使我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课后小结;学生能发现教室的美丽和不足,说起来滔滔不绝,但是到实践,差别就大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会说的多,会做的少。
五、课后小节
本节课目标明确,以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观看录像、动手实践等形式,懂得教室的美如何去创造,寓教于乐之中,既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了明理、激情、导行的教学目的,激发了他们对教室的爱、对学校的爱、对童年生活的爱。教师从始至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每一个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认识到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消除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而在教室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长,课堂呈现出生命活力。
其次,本节课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师生齐动手、创设新环境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素质、特长的机会,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主动探究,整个过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新思维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强化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审美品位,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3、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生产与生活由
1、吃穿用哪里来
2、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3、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组成。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了解工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形成“生产”概念,从而建立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观察日常生活使用的某件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并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3、了解生产的发展与人们需求变化的相互关系,并知道人们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的强度。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将农业和工业方面整合为一个单元,目的事使学生立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能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社会生活本身。
2、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大家对生活中各种物品越来越要求多样化和便利化。
3、本单元体现了课程*的总体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课时分配:共有3课每课两课时共计6课时
4、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
重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己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
3、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
三、家乡的骄傲
1、在学生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2、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1、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2、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五、美丽的传说
1、听老师讲“飞来峰的传说”,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家乡的传说。
六、浓浓的家乡情
1、古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他们写了不少有关思乡之情的作品。欣赏古诗《静夜思》
2、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吧。
3、学生各自练写。
4、写后交流
七、课堂小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