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客中作》诗意赏析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作”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拓展阅读
1、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五》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诗人在江头伫望:南向则潮迫浔阳,西向则浪阻长安,东向更泼墨乌云,层云迭起。这首诗就借津吏手之东指,预示着一场更大风暴的来临。
诗人用了寓主于宾、藏答于问的手法。字面上只写了横江驿管理津渡的小吏的迎问,而抒情主人公在风浪前徘徊瞻顾,于不得渡时犹欲渡的情态可知。字面上,没有正写诗人欲渡江的急迫心情,却借津吏的惊问“郎今欲渡缘何事”道出。郎,对朝廷*的泛称。这里化用梁简文帝《乌栖曲》 “郎今欲渡畏风波”的陈述为迎问之词,其中有对抒情主人公的关注,也有对如此风波尚欲行的惊奇。提顿间更添含蓄之致。《楚辞·渔父》曾借渔父和屈原的问答来说明屈子宁葬鱼腹而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这里有问无答,但是从津吏“如此风波不可行”的谆谆切嘱中,即可以想见诗人欲犯风波而济的执著之心。
诗人从南而西,而东,所感受到的,只是越来越迫近的险恶的风暴,它既是安史之乱前夕社会氛围在诗人心灵中的投影,又是诗人生命力受阻时**乱心态的反映。他预感到唐代的危机,在忧患前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对于自身力量的自信又和动乱社会中贤才无用武之地的压抑感相矛盾,这使得他产生了欲渡愁风波的悲哀。“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郁情欲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比兴互陈,反复唱叹,而中藏之欢愉惨戚,隐跃欲传。其言浅,其意深也。” (沈德潜《说诗晬语》)其是之谓乎!
2、中秋赏月的诗词佳句 中秋节文案
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8、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9、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1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1、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3、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5、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16、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7、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8、玉笙吹彻,此时情意谁解?——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19、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0、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3、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5、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26、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8、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29、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1、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3、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4、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35、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6、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9、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0、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41、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2、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3、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44、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45、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6、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7、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8、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9、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0、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51、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2、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53、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4、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56、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7、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8、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9、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0、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艾青诗集艾青诗歌诗词赏析
《太阳的话 》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yàn)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niuni 3声2声)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
4、盛唐之中的他关于李白作文600字
14岁的他,诗卷香满股;15岁的地,仗剑过江湖。
——题记
青鸟欢歌,掠过窗前,声若天籁、缕缕散落、香脆如泉。
隐隐约约,有人拔剑而长歌,大笑而去。顺滚滚逝之长江,穿巴峡,越巫峡,过洞庭,下扬州。长安醉酒,挥豪金殿,尽显仙气。国舅磨墨,力士起靴,嘲尽天下权贵;云游天下,望川而吟银河飞流,观海而悼沧海涛山,豪侠少年。舞剑高歌。偕支而吟盏。不舍孤帆万里……自九天而降。豪情万丈,倚诗仗酒,行便天下,伴着史册的馨香走过。告诉我这么个道理:“人生得意是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这就是李白。
李白,他是可以在荣华贵与隐没江湖中选其一的,他是可以在皇帝面前放纵高力士为己脱鞋的。他是可以在酒醉之后豪壮写下《将进酒》的。
755年,安史之乱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是时候了,他诵道:“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是啊,他回想他的前半生,是苦,是痛,是泪,不论他的妻子,儿女,他的生半经历都是苦涩的。
但是李白又何尝不是有所重大贡献呢?
如果没有李白。《全唐诗》就薄了点,中华成语就少了点,世俗粗豪迈就降热烈了点。回眸唐朝。李白包了半个盛唐。
当犯了难时。我们会说“长让破浪会有时”:当我们受挫时,我们会说“我辈岂是蓬蒿人”:当我们失败时,我们会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就无从所知黄河从哪儿流来?庐山瀑布有多高?酒醉的豪迈有多爽?敬亭山的雄壮有多大。
如果没有李白,敬亭山,洞庭湖,庐山瀑都该降一格,就算你是个不解唐诗。厌倦唐诗词的人,当我念上“床前明月光”时,你还会条件反射般地念出“疑是地上霜”。
李白,真正地影响了我们。他是唐朝真正的一个谪仙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