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0 13:21:45

《挑山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快与慢”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与一位挑山工相遇、接触、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他们登山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首先写“我”登山时看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写“我”与一位挑山工交谈,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后写下山后画了一幅登山画,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励自己不断向前。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理解能力。

3.通过人物外貌,体会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挑山工的话,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教学难点

理解挑山工的语言;体会课文最后一句中“它”的含义。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资源准备

(一)设计思想

1、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2、以读为本,读中悟理悟情。读,是语文课堂的基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

3、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注重学生自主理解、体验。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略)

一、师生浅谈单元主题“快与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集中学习重点生字词。

五、梳理文脉,概括主要内容。

六、认识挑山工们登山特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七、了解作者关于挑山工的“不解之谜”(学习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挑山工》。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挑山工是一群从事挑货上山的人。本文作者冯骥才为他们既写了一篇文章又创作了一幅画,通过阅读课文、欣赏图画,让我们初步认识了解了这群人。

2.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

诵读平衡朴素健美哲理

包蕴陡直攀谈憨厚登攀

咧开嘴光溜溜沉甸甸黑黝黝

腾云驾雾不解之谜心悦诚服意味深长

3.回顾作者的“不解之谜”。

师:挑山工泰山上随处可见。作为作家和画家的冯骥才登山时却把目光投向最不起眼、最普通的挑山工。这源于作者登山时留心了一个现象,他感到奇怪,成为了他心头的一个不解之谜。同学们,你们知道他的谜是什么吗?

师引导学生回顾挑山工登山的情形强调“谜”点。

二、精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1.引人新授内容。

师:要想解开这个谜,我们得走近他们、深入了解他们,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作者有幸在泰山上结识了一位挑山工,在登山途中几次相遇,还进行了一番亲切交谈,最后不解之谜终于解开了。

2.初读,整体(3—5自然段)把握。

师:找找读读文中描写这个挑山工的内容,看看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这个挑山工?

生交流反馈。

教师梳理:外貌、语言。

【设计意图】对这一部分先整体把握,为后续的理解体会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奠定基础。

3.细读外貌,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请画出文中描写挑山工外貌的语句,体会他的形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可在书旁或稿纸上做批注,可以是几个词语或句子。

师生交流。

课件出示——

(1)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2)……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3)他浓眉一抬,咧开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

师引导概括:健美、朴实等。

【设计意图】认识了解人物,大都从直观外貌入手。由表及里,由易到难,这是认识规律。此处,可以通过文本阅读渗透写法指导——描写人物,外貌是重要内容。

4.精读“语言”,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1)师:这位挑山工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语言,他的一番话让“我”心悦诚服,消除了疑问。我们来看看他对“我”讲了哪些话。找找、读读、体会体会、做做批注。

(2)师生交流。

课件出示——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么,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思考——

a.“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请把这句换一种说法(变为陈述句)。

b.“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

找出文中与之相对应的句子。

c.“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么,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体会、概括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d.“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请结合课文内容,想想游客与挑山工还存在哪些方面不一样?

【设计意图】这是课文理解的重难点。教师设计几个问题,有条理,有层次地分解了理解难点,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速度并不慢”的原因和体会出挑山工的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精神。

师生交流,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师引导总结: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慢就是因为他们他们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5.体会最后一自然地的“它”的含义。

6.教师总结全文。

7.回顾全文,填空练习,领会文章主题。

课件出示:

回顾课文内容,动脑填一填

挑山工一番话让我(),让我明白了他们的登山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原因。虽然他们(),虽然他们(),但是他们()、()、();可不像我们游人()、(),一路上时而饱览壮丽的山色,时而()时而(),怎不被落在后面挑山工赶上、超过?

是呀,真正的“快”、最终的“快”,往往就取决于这种精神态度——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脚踏实地地去努力。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此处设计让教学由点回到面,由局部回到整体;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让学生感悟“快与慢”的辩证关系,并受到思想启迪。

三、欣赏泰山风景,升华情感。

课件出示数幅风景图画,激发对挑山工钦佩、赞美之情。

四、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读,起于疑,得于思,成于写。“写”是阅读理解的物化,“写”促进学生将美好思想情感不断内化。

(三)板书设计

挑着重担

挑山工路程多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速度并不慢

三、课堂反馈

教学设计适应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课堂交流顺畅,互动频繁。学生成功掌握阅读重难点,课堂教学效果佳,基本达成预定目标。

拓展阅读

1、研组

一、指导思想

期我校研组本着以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继续以深化课堂和*为主题,以全面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各年级备课组为依托,充分发挥研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扎实有效开展研究,重点探讨作模式与方法,培养生写作的能力。

二、作目标

1、营造快乐课堂,让生快乐习、体验习的快乐。

2、全体老师争优秀示范师。

3、创低年级特色课堂,1-2年级生识字量达20xx字以上;中高年级继续抓好新课堂,搞高阅读量,一期阅读达字,每日一记,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

4、按时高质量的完成校规定的各种常规作。

三、作要求及措施

结合校实行课改方案,继续深化我校课堂*。在新期里,我们要做到备课要精心,上课要认真。

1、各师认真拟定好划和辅导生的划。在中,要特别重视对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补差的作。

2、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3、挖掘材的精髓,努力追求课堂的新境界。本期,我校研组努力追求课堂的新境界,挖掘材的精髓,集思广义,进行研活动,把课吃透、吃准、吃精。使课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人关怀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充满魅力的课堂,充满智慧的课堂。

4、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同时做好听课记录及听后反思

5、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多参加校内外的专题讲座、材培训、交流和观摩等活动

6、提高广大师的素养。

师要锤炼自己的言,让自己的课堂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生示范。师要博览群书,真正成为生的良师益友。师还要会写育笔记,作好育反思。育家第多惠斯说:“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育别人。”要想成为研究型师,首先要成为爱读书的师,多读书、Ф梁檬椋形成丰厚的化积淀,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让书香伴随师一路同行。

四、各月活动安排:三月份

1、集体备课。

2、研讨课安排

3、组织研组的听、评课活动。

4、新年亮相课:作探讨安排

5、常规检查四月份——五月份

1、继续开展作探讨,安排探讨课的开展。

(1)、

一、二年级写字比赛。

(2)、

三、四年级钢笔字比赛。

(3)、

四、五年级作竞赛。

3、常规检查

4、进行期中考试。

5、各年级结期中测试情况,明确后半期的目标。

六月份:

1、检查生作业和案。

2、各年级制订期末复习划。

3、组织1--5年级期末测试。

5、师收集有关资料及心得,并上交论或案例。

6、复习课展示,进行全面复习。

7、期末复习考试。

2、研组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县*《在平阳三年行动》精神,根据平阳县育局和市研院、市育院的作要求,着力推进育质量提升程和育十大行动划,强化“培训、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职责,围绕提高质量和师专业成长两大任务,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品质育,规范行为,深化育功能,使管理细致化、深入的研究有效化、课堂实践常规化。加强科素养与校本培训,汇总新情况,发现新问题,研究新做法,加强导处自身建,提升我校办水平。

二、主要

1、规范管理。继续落实科组活动规范以及生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的同时,落实校的特色项目()建。在规范、科、有效的管理中,追求质量与特色的发展。 同时根据《平阳县中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合作实际,认真制定常规管理各个项目优化方案。

2、狠抓师队伍建。本期严格按照青年师培养方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师徒结对、写随笔、开展师优秀博客评比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新师的培养力度。

3、研究制定质量监控体系。本期如何提高20%生的业质量是作的重点,因此研究制定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有效的提高质量方案,做好后进生转化作最终体现在师专业发展与业质量上。本期继续开展“经典古诗词”诵读、英朗读等形式的班级考核活动,致力营造“我读书、我快乐”的习氛围。

4、保证研。本期开展同课异构研活动,采取一人一课的形式,鼓励年轻老师走上公开课舞台,力求研讨活动的正常有效地开展,努力提升师“”和“研”的能力。

5、营造书香氛围。通过校图书室、室外书吧、班级图书角建,以渲染浓厚的书香氛围,逐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阅读习惯。

6、继续开展课题研究。以“从问题到课题”为途径,坚持“抓住两头,当好中介;深入实践,调研分析;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引领校领导、师向草根科研(以切口、真研究、扎根实际为特征)转变。

7、开展科素养与校本培训作。继续实施以“科研兴科研兴校”战略,从我校育*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开展科素养与校本培训,提升师自身素养。

8、争创品质。配合各科室完成本校各类验收。

三、具体措施

1、常规管理。

根据校制订的常规管理各个项目优化方案,有效开展各项常规作。做好“备课、上课、作业和生辅导”。

备课:积极鼓励师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搜索、整合和利用。本期备课的操作流程:要备足课时,龄6年内(含6年)的及新科目的师必须写详案,龄6年以上12年(含)以下的师详案不少于材课时数的50%。龄12年以上的师详案不少于材课时数的10%,层次高、经验丰富的老师可采取活页批注式备课。电子备课要结合书头备课做到:通读材。(不能一课备一课)通读《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课本上的备课。阅读《师用书》与他人成功的案例与有用的做法。(师手中要有一定量的参考资料)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优势,撰写生成预案。

上课:课堂研讨活动与常规课相结合。继续以校长为首,组织中层领导与研组长深入师课堂,开展听课鼓励跨科听课,落实“阳光课堂”抽听随堂课和“四招研”活动,必须做到真实有效记录。

2、狠抓科素养与校本培训,发展研能力。

期,务处还承担着对科素养与校本培训作研究、指导、服务的重要任务。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提升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亦在课堂。校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研讨活动、信息技术、先进师经验交流、师心理健康培训等等活动,加快师的专业成长。

3、提高质量。

期的目标还是全面提高后进生的习质量。因此,本期重点是后进生的辅导作。期初校将各班后20%生近年来的业表现做成一份图表,让师更清晰的看到生的问题所在,以便师制定出有效的跟踪式帮扶措施。

4、开拓展性课程。

课程打通,兴趣活动走入课堂。组织师开不同的实践课程。由各年级生自主报名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此外,还聘请社会上的手艺品制作、传统武术能手来校上课,使传统化流传下来。

班级技能考核,考查不一样的育数据。校开展期技能考核以来,技能考核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本期要注重过程性的技能培训,结合发展中心开展的项目评,进一步提高技能考核的时效性。

快乐书虫,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旅行。为此结合校读书馆,开展快乐书虫读书系列活动。并结合校为师开辟的休闲书吧,鼓励全体师(特别是班主任)参与其中。此外开展师读书交流活动。

3、研组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打造“导课堂”为目标,在研室的引领下,以划为指导,结合本研组的实际情况,以课堂为中心,研组团队建为关键,努力提高质量。以生为本,培养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升生的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作措施

(一)加强习,提升理论水平

1、认真参加校组织的培训和听课活动,做好记录,并及时写下反思或课后评议。

2、结合研组课题研究,选择相关内容习,做好记录。

3、组织组内师订阅习《师》《论坛》等刊物,与时俱进,感受新的理念,及时运用到自己的中。

(二)提高研组活动质量,服务于

1、认真组织每周研组活动,探讨交流,集思广益。

2、确定习时间:每周四下午,人人参加,形成人人发言的氛围。

3、开展主题探讨和同伴互助活动,及时在校园博客中展示。

4、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评课,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评课能力。

5、积极、主动配合执公开课的老师,共同钻研,提高课堂的质量。

(三)在阅读中通过多元评价,提高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根据高段的特点,在时注意写作方法的渗透指导,真正让阅读和写作找到结合点,及时有效地提高生的习作水平。

1、认真上好每节课。统一阅读内容与自选阅读内容相结合,师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及指导生做好阅读笔记。

2、坚持不懈地抓生的课外阅读,每月进行读书能手的评比,家校形成合力,真正激发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四)各项常规

1、把好质量关,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订正讲解,好每一位生。

2、认真备课,钻研材。

3、实施分层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练习的

4、组员间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及时沟通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困难。

5、努力兼顾两头,保证合格率,提高优良率。故事比赛。

5、确定本期开展的生层面的主题活动。

三月份:

1、讨论制定第二单元“走进童年”主题相关的活动。

2、班容班貌评比。

3、读书沙龙:“群阅读”

4、参加“亲近母”培训活动

四月份:

1、读书沙龙:如何指导生做好有效阅读。

2、加强组内观课议课。

3、生“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4、参加县“单元整组”培训活动。

五月份:

1、抽查组内老师的电子备课,总结得失,提出修改意见。

2、讨论生课外阅读存在的情况,商讨改进措施。

3、组内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4、组织生参加六一艺汇演排练。

六月份:

1、制定复习划,组内分,编制复习专项训练。

2、写好各类总结,迎接校常规检查。

3、生“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展示活动。

4、做好本年级的质量评估与分析。

5、商讨暑假习任务的安排。

永嘉实验五年级

20xx年3月10日

4、一年级《看书》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写“我”和爸爸、妈妈在看书。课有两幅插图,与课内容一致,有助于生理解课

本课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在具体的言环境中认识生字。

1.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理解课内容。

2.知识目标: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九个字,会写“又、手、书、本”四个字。

3.情感目标:培养生从爱看书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难点:指导生掌握“手、书”两个字的书写。

具准备

插图、录音带。

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拿出各种各样的书,激发生:你看过这些书吗?平时在家里,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些什么书?谁来告诉老师?

2.告诉生:读书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也来习以《看书》做题目的课

板书“看书”,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拼读准确了,再往下读。

2.再读课,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读得不好的可请,或者问问老师。

3.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当老师,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然后再把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5.指名分节读课,看谁读得正确。并想想:中写了谁在看书?

三、看图

(一)读第一节课

1.看图一:图上画的`是谁?(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2.他们手上的书像什么?出示第一段课,读一读,看看课是怎样写的,看谁找得最快。

3.指导朗读。

师:看他们读得多认真啊!你们能这么认真地读书吗?

(1)自由练习读。先一句一句地读好,再连起来读。

(2)组互读,看谁读得好。

(3)老师范读,生评一下老师,说说老师读得好不好。

(4)表演读,看谁最勇敢,读得好。

(5)练习背诵第一节课

(二)读第二节课

1.看图二,妹妹在干什么?谁来描述一下?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爸爸、妈妈和“我”的书各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后评价。

(2)听录音(或师范读),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读的。

(3)自由练习读,多读几次,读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4)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读句子,说句子。

爸爸看_______书,妈妈看_______书,我看_______。我的书_______。

(6)背诵全

四、拓展延伸

师: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组交流。

五、词写字

1.再读课,把你喜欢的词画出来,写在词花篮里。

2.重点指导“手”“书”两个字,其余两个字可以先自己练习,再指导。

六、师总结

点击查看更多《挑山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lisun.cn/articles/1677.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