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猴子下山》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 、通过 学 习 歌曲《小猴子》, 使学生 能在感受动物形象中演唱。
2、让学生 参与音乐实践,使学生能主动地、轻松地表现歌曲。用其他艺术手段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3、通过学习《小猴子》使学生更加喜欢小猴子,更加热爱我们的小动物。
二、教学重点:能在感受动物形象的同时演唱歌曲《小猴子》。
三、教学难点 :小朋友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幻灯片2)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我们知道,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咦!森林里好热闹!小鸟在枝头欢乐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讲故事:猴子捞月亮(出示幻灯片3)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猴子们在井里看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4)
生:回答。
二、教授儿歌:
导入:森林中渐渐恢复了平静,一只小猴子百无聊赖的靠在大树上嘴里姑姑叨叨,我们走进一听,哦,念儿歌啊,我们也会!小猴子听了很不服气,我的儿歌念的最好了,你们哪能和我比!我们小朋友服不服气?(学生自由回答)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子念的是什么儿歌呀?(出示幻灯片5)
1、老师讲解念儿歌的注意点
2、老师示范念儿歌
3、小朋友们分句学念儿歌
4、小朋友们一起完整的念儿歌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学的真快!这首儿歌将小猴子的特点全都展现出来了!小猴子爱吃什么?小猴子翻跟斗是不是很厉害?
三、歌曲新授:
导入:师:小猴子听了说,虽然念的很好,可还不是和我学的!哼!
师:听了小猴子的话,老师为大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为这首儿歌配上优美的旋律,把它唱出来看你服不服气!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出示幻灯片6)
1、老师讲解歌曲注意点:1)、歌曲的间奏
2)、歌曲反复记号及演唱方法。
2、欣赏歌曲《小猴子》并回答问题:这首歌曲给你的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3、(出示幻灯片7)讲解学唱的要求。
4、老师范唱全曲。
5、学生分句学唱歌曲并加动作演唱歌曲。
6、完整演唱
师:老师觉得小朋友们学的真好!真快!小猴子这下终于服气了!而且还很佩服小朋友们!他赶忙跑去向他们的猴子大王报告,猴子大王是哪个啊?(学生自由回答)猴子大王听了很高兴,他说,小朋友们居然为他的猴子后孙创编了一首这么好听的歌曲!
四、音乐活动。
1、师:他为了感谢小朋友孙悟空也想给我们小朋友表演一个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子大王孙悟空的表演!同时同学很注意看看孙悟空的本领(播放幻灯片8)
师:猴子大王悟空的本领是很高强的!他还为歌曲配上了很多动作,在我们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那我们也来为我们的《小猴子》配上自己的动作吧!
五、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的很有想象力,大家的表演也十分的精彩,老师仿佛真的看见花果山脚下一群小猴子在欢乐的玩耍!当我们今天也玩的十分尽兴了,孙悟空派了一个猴子叔叔送我们出大森林,临走的时候,猴子叔叔对小朋友说:小朋友再见!那我们小朋友也对猴子说一声再见吧!(听着《小猴子》的歌曲声欢乐的走出教室)
拓展阅读
1、最新幼儿园教学设计方案小班
1、了解圣诞节的吉祥物,知道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日。
2、通过制作圣诞礼物,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
材料:幼儿用各色银笔,橡皮泥,棉花等。
一、导入。
1、谈话:你们喜欢过圣诞节吗?为什么?
2、教师: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爷爷会来给小朋友送圣诞礼物,你们开心吗?
3、你们猜猜圣诞老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放在哪里的?
4、看看这样的圣诞袜能放礼物吗?怎么办?
二、观察圣诞袜。
1、教师:看看漂亮的圣诞袜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花纹,颜色。
2、花纹:黑笔宝宝画了什么花纹啊?
3、教师演示。
(1)撕去袜统上的双面胶,粘上棉花(小块粘)。
(2)用黑笔宝宝画上袜统下的花纹、周围的花纹、中心花纹。
(3)用银笔宝宝点缀,画上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4)用颜色排队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5)用颜色排队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6)撕去袜子后面的双面胶。
(7)找到另一半的朋友粘起来。
三、创作表现。
1、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圣诞袜?
2、教师重点指导。
(1)粘棉花时,要一小块一小块粘。
(2)画花纹时,要画得大些,鼓励幼儿创造想象不同的花纹。
(3)先画花纹再装扮。
(4)颜色和材料的运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你们只有圣诞袜的一面,里面不能放礼物,怎么办?
四、作品展示。
幼儿带着自己做的一面圣诞袜去找好朋友“圣诞老爷爷”给小朋友送礼物,体验制作圣诞袜的快乐。
文档为doc格式。
。
2、最新幼儿园教学设计方案小班
1.练习排队齐步走。
2.经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
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必须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两人结冰。
1.鼓励幼儿不怕冷地,勇敢的参加体育活动。
2.听信号进行走、跑、跳的动作练习,发展幼儿灵活的反应本事。
二、活动准备:检查幼儿的穿戴。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练习动作,并听教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教师喊:“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
2.教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3.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改变口令,如“两人结冰”“三人结冰”等,幼儿必须两人或三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接触,表示冻结在一齐了。
规则:
教师说结冰时,幼儿必须停止各种动作,原地不动,谁动了,暂停游戏一次。
3、最新幼儿园教学设计方案小班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帮到各位。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可塑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自信,对其一生都有影响。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的正是自尊和自信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自信的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我根据大班幼儿的这些特点设计了《我就是我》的教育活动。
整个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借助课件讲故事,引导幼儿发现动物们各自的本领,帮助伤心难过的青蛙寻找优点,从而感知、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我就是我,谁也代替不了”的道理。
第二个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在别人面前讲述自己的本领,多方面展现自己的特长;第三个环节,组织孩子们召开“赞美会”,引导幼儿发现其他小朋友身上的优点,让每个孩子感受赞美和被赞美的快乐。
最后,让孩子们随音乐自由、大胆的展现自己,并大胆的告诉别人“我喜欢我自己”,让自己更加的自信!
整个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以提高自己与别人交流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我就是我,谁也代替不了。
2、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能大胆的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
3、在宽松的氛围中,提高自己与他人交流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花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你喜欢你自己吗?喜欢自己的什么地方?
二、结合课件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前半部分。
师:(神秘状)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出示青蛙课件)。
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找出青蛙的优点)。
青蛙也是这么想的,今天,小青蛙在池塘边……它忍不住哭了起来。(结合课件讲故事)。
师:青蛙为什么会难受?他真得很没用吗?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师:青蛙有这么多的本领,他不应该难受呀!谁来安慰安慰它。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山羊笑着对青蛙说:……我们大家都喜欢你。
师:(老师高兴的情绪)你们猜猜,现在青蛙会是什么表情呢?
讲故事至最后,问:现在青蛙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呢?山羊对它说了什么?
师:山羊不仅知道自己的本领,还知道观察别人的优点。那么野鸡、小松鼠有哪些本领呢?
师: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青蛙当然也有。最后青蛙是怎么对自己说的?
三、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本领。
1.幼儿相互交流。
师:你喜欢你自己吗?想想自己有哪些什么本领?请与你的小伙伴说一说,让他们更加喜欢吧。
2.幼儿轮流说说喜欢自己的理由。
师:看来小朋友的本领还真不少,说都说不完。这样吧,每个人把你的本领说给大家听听。
(教师追问幼儿——自己有哪些本领?会为自己做什么?还能为别人做什么事情等。)请现场幼儿展示(如:跳舞、唱歌、武术),老师及时鼓励。
“中国杜鹃之乡”是古镇柴桥拥有的一项美誉。一进柴桥镇,山上田里,花木场一片连着一片,村村落落仿佛点缀于大花园中。幼儿在这个大环境下对花花草草也非常的感兴趣,为了使幼儿更加了解我们镇的特色,我们决定以此为切入口,开展活动。
活动一:美丽的杜鹃花。
活动目标:
1.感受杜鹃盛开的美丽景象,初步观察认识杜鹃花的特点。
2.大胆与农民交流,运用语言表达所见所闻。
活动准备:
1.选择杜鹃盛开的时候开展活动,与花木场联系确定参观地点。
2.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项。
3.让幼儿知道参观的要求,想好自己要了解的问题。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引导幼儿在花木场里观察杜鹃,初步认识杜鹃并感受杜鹃花的美。
二、问一问。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向花木场的员工提问,了解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三、说一说。
幼儿相互交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杜鹃花,教师做纪录。
四、画一画。
回来后请幼儿将自己看到的杜鹃化画下来。
活动二:品种繁多的杜鹃花。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观察、纪录的方法区分西鹃和毛鹃的不同之处。
2.观看感知品种繁多的杜鹃花。
活动准备:
课件。
2.西鹃、毛鹃实物。
3.幼儿人手一张纪录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使幼儿感知品种繁多的杜鹃花。
教师边观看边介绍杜鹃花的品种,并渗透柴桥是“中国杜鹃之乡”。
二、区分西鹃和毛鹃的不同。
1.教师介绍西鹃和毛鹃。
2.出示纪录纸,明确观察目的,了解纪录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花瓣和叶子。
4.利用纪录表,大家一起讨论、总结西鹃和毛鹃的不同。
三、教师总结,区分不同杜鹃花的主要方法。
活动三:杜鹃花的种植。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象,初步了解杜鹃花的种植方法。
2.尝试种植杜鹃花,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向家长了解种植方法。
2.种植需要材料:花盆、泥土、木棒、绳、小铲。
3.种植录象片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观看录象,了解杜鹃花的种植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1.现在你知道杜鹃花是怎么种出来的吗?
2.引导幼儿讲述种植的过程。
三、出示实物,分组进行种植活动。
1.同组幼儿商量、确定用什么方法进行种植。
2.选择适宜材料,共同进行种植活动。
3.整理、打扫环境。
四、总结种植情况,并引导幼儿在日常中的护理。
1.制定护理轮流表。
2.引导幼儿进行纪录。
4、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案设计
1、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统计材料,引导学生将整理后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并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体现统计的过程。
2、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体现统计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看看今天对我们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二、新授
1、出示统计表:
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统计表
项目 合计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 数量(处)
(1)观察统计表,明确各项目名称。
(2)出示中国的部分世界遗产名录,阅读,并完成统计。
(3)独立补充统计表。
(4)汇报。
2、出示统计图:
(1)观察,一个单位长代表几处?(理解1个单位长代表几。)
(2)独立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3)在中国的世界遗产中,你知道北京有几项吗?(根据统计资料回答。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
(1)试一试,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记录下来并填入统计表中。
(2)合作交流,调查,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后反思
学生在课堂中能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统计材料,将整理后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并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体现统计的过程,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
数学一日一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