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17 09:59:33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2、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在除法中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点拨、巩固。

教学内容:第60页例2。

课前准备:课件、本子。

一、导入:

2、复习:(1)9。5-3。6÷5+0。18 (2)1。3×(8。2-7。32) (课件2)

二、新授:

例2 计算6。9 ÷ (课件3)

1、 读题。

2、 讨论:(1)你发现了什么?(A。有+、×、÷三种运算符号;B、括号有中括号与小括号)(2)根据刚才的发现,你准备怎样来运算这道题目?(突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3、 计算:请学生在本子上操练后,选一位学生的练习投影在银幕上。

6。9 ÷

=6。9 ÷

=6。9 ÷0。54

=12。777……

4、 评价:让学生评价,重点突出——(1)运算顺序(2)计算中的发现———本题答案是循环小数。

5、 出示下列一句话: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如果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课件4)

根据上述新的知识,例2的运算结果应该是“12。78”。但是,“12。78”是取商的近似值,因此,“12。78”前应该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6、 出示下列第二句话:

切记:在运算过程中,除到哪一位的商是无限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时,应该在那一位上用“≈”。 (课件5)

因此,例2的运算应该是——

6。9 ÷

=6。9 ÷

=6。9 ÷0。54

≈12。78 (课件6)

(二)试练:3。6÷(0。5+0。3×4) (课件7) (试练后让学生联系新知识进行评价,其中突出运算过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两位小数)

(三)做一做:12。6÷ (课件8) (做完后让学生联系新知识继续评价,其中进一步突出运算过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两位小数)

二、 判断:(课件9)

5× 25÷3-(2。6+3。44)

=5× =25÷3-6。04

=5×46。6 =8。3-6。04

=233 =2。26

操作顺序——先计算,再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其中突出第二题的第二步应该是,在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时,必须用“≈”。即运算过程为:

25÷3-(2。6+3。44)

=25÷3-6。04

≈8。33-6。04 (进行直接取换)

=2。26 (课件10)

三、 游戏:(选项)

1、 0。8× (课件11)

A、 =0。8× B、=0。8×

C、=0。8×

2、 ×0。9 (课件12)

A、≈ ×0。9

B、≈×0。9 、

C、≈ ×0。9

操作中,要求学生:(1)先独立计算,(2)再小组讨论 ;(3)然后全班交流。每一步必须突出本教时讲的新知识。

四、 列式计算: (课件13)

3。8与6。5的和除2。9,再乘6。7,积是多少?

计算完后,选一位学生的练习投影在银幕上,请他讲这样列式与计算的依据。

五、 应用题: (课件14)

一次,小明到农贸市场上去,看到青菜每千克1。2元,又听到3千克黄瓜2元的叫卖声,他想,每千克黄瓜比青菜便宜多少呢?

计算完后,选一位学生的练习投影在银幕上,让同学进行评价。

六、 小结:(操作中以学生为主对本教时进行小结)

通过本教时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再次打出课件4、课件5)

七、练习:

1、 第61页2中下面3题 2、第61页第3题

拓展阅读

1、人版六年级上上册《分

内容:

P75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目标:

1.让生结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主动体会整律在分中同样适用,能律进行有关分的简便计,体验简便的优越性。

2. 让生在理解顺序和简便计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

难点:

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场景图: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的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生列式计结。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生自主列出综式。

生交流,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式都属于。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

想想该怎么?让生尝试计

生计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的?

师指出:分顺序和整顺序一样。

三、中体验,把整律推广到分

1.讨论:这两个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哪一个?为什么?

使生明确地二个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所以计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式有何联系?

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律在分中同样适用。

、练习巩固,正确计

1.做练一练第1题。

生先说说顺序,再计。反馈时让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生说说应用了什么律或性质,为什么要这样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式解答。

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生直接写出得,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生自主完成

后全班交流。

2、年级年级三步计应用题 精品

课题 三步计应用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13 本时为第 1 时 备课日期 9月 16 日 1.使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应用题的量关系,初步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应用题。 2.使会利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量关系;使生掌握分析应用题从条件开始想起和从问题开始想起的两种分析方法,提高目标 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应用题的量关系,初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应用题。 重难点 投影片 准备 内容 一、复习引新 二、习新课

过程设计 注 师生活动 备1.解答复习题(1) 出示复习题,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明理 由。 指出: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板书:根据条件求问题) 2.解答复习题(2) 出示复习题,生口答说量关系式。 指出:根据要求的问题,可以想量关系式, 找出需要的条件。(板书:根据问题想条件)。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了用根据条件想问题以及根据问题找条件的方法来分析、解答两步计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用这两种方法来习解答三步计应用题。(板书课题) 1.习例1 (1) 出示例1,生读题。 (2) 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 画出线段图。 (4) 根据线段图,思考:第一步要先求出什么?第二步呢?第三步呢? (5) 把分步列式并成综式。 (6) 生自己看书上的有关内容,质疑问难。 2.习“想一想”。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想一想”。 (2) 生进行尝试练习。 (3) 引导生比较例1与“想一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做“练一练”的题。 指名生用两种思路说一说,这道题可以怎 样想?然后指名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六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做在练习本上。集 体讲评。 生在三年级时已经 过类似的题目,所以起来比较轻松,完成得也比较好。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9 月 23 日

课题 三步计应用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13 本时为第 2 时 备课日期 9月 16日 使生进一步认识三步汁应用题的量关系。会解答^ 两种方法解答的三步计应用题的计;问铆题方法,提高分析推@ 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目标 使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应用题的量关系,初步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应用题。 重难点 Pp幻灯片 准备 内容 基本训练 二、新课

过程设计 注 师生活动 备把量关系式说完整。 1.1行杉树的棵树十1行杨树的棵=( ) 2.每行杉树的棵X 3=( ) 3.每行杨树的棵X 3=( ) 1.例2、 (1)出示例2.让牛默读题日,然后说出题日的条件和 提问:杉树和杨树各栽了3行是什么意思? 线段囤怎样Imi? 生回答后.师画出线段图。 (2)用第一种方法解答。 提问:按照例1的解题思路,要求杉树和杨树 先要求出什么? 生回答后,自己在书上列式解答。 指名生说出分析过程,在生说出分析过程的同时,师出 示板书:

3行杉树的棵树十3行杨树的棵=杉树和杨树 (3)讨论第二种解法。 师在线段图上表示杉树棵和杨树棵的第 色。引导生观察线段图。 提问;线段图中上面第一段的红色部分表示什么?下面第一段 的红色部分表示什么?这两段红色部分起来表示什么?求出了 一行杉树和一行杨树的棵后,再怎样求栽的杉树和杨树一共有 多少棵?(用手势表示一共的棵是这样的3部分) 按照这样的方法,要先求什么?怎样求呢?(板书式和结果。) 接下去怎样呢?请大家在书上把题目做完。 指名说出每一步求的各是什么。 要求生完整地说一说这一题的分析过程。可以从条件开始 说,也可以从问题开始说。(先由老师带着说,再指名成绩较好的 生说,然后由同间互相说) 在生说出分析过程的同时,老师出示板书: 1行杉树和1行杨树的棵X 3=3行杉树和3行杨树共有的 棵 要求生列出综式。 生口答综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要在式中加上括号? (4)组织比较。 提问;第一种解法是几步计?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求 什么?第二种解法是几步计?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这两种方法的解题过程有什么不同? 引导生比较两种解法的综式。 提问:34X 3表示几十几?20X 3表示几个几: 个20表儿个几?(3个44) 提问:(24~20)X 3表示3个多少Y(2

三、巩固练习

个44) 所以两种解法的结果怎样?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说明:第一种解法式表示3个44是多少,第二种解法式 也是表示3个44是多少,计结果相同。但因为解题思路不同,解 法也不同,第一种解法先求出杉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出杉树 和杨树共有多少棵,用三步计;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1行杉树和 l行杨树有多少棵,再求出杉树和杨树共有多少棵,用两步计。 2.讨论。 把问题改成“栽的杉树比杨树多多少棵”。出示完整的题目。 提问;用第——种解法,应该怎样解答: 指名十说出分析过程,集体列式解答。再指名说‘说式中 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提问:用第二种解法,应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 指名生说出分析过程,集体列式解答。再指名说‘出式中 每—步所表示的意思。 比较:这道改编后的题和例2比,第一种解法在解题思路上有 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第三步计不一样?两题的 第二种解法在解题思路—l: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Y为什么 第一步计不一样? 3.结。 今天我们继续习了三步计应用题。(板书课题)今天习 的例题因为栽杉树和杨树的行相同,因此有两种解法,一种解法 5/J 是用三步计,另一种解法是用两步计, 意选择一种解法。 1.量关系训练。 把量关系式说完整。 (1)1盒皮球和1盒乒乓球的个X 5=(

3、年级下册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边形边的特征,会给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生的空间观念,激发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平行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能应用平行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法:主动探究法。

法:作交流法

黑板、生、老师准备图形。

1课时

一、预习检查

把“预习”中的问题逐一解决。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1.拿出不同的边形具模型

2.同们把这些不同的边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边形分类)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30页上面分一分的8个图。回答下面问题。

1、给这8个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

总结: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边形叫平行边形;只有()组对边平行的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边形?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点拨升华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边形叫做平行边形。独立思索组交流总结方法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选择。

(1)当一个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那么它一定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边形

(2)当一个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它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边形

(3)当一个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个角都是直角时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边形

2、完成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求出这个边形的内角和。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边形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平行边形

梯形:

课后反思:

平行边形,北师大,,创新,黑板

点击查看更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5699.html

热门阅读

  1. 早安心语带图说说
  2. 论弟子规的五年级作文
  3. 装船管理员个人简历
  4. 面试其实就是讲故事
  5. 201年幼儿园元旦祝福语大全简短
  6.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7. 形容睡莲的句子
  8. 计算机培训的心得范文
  9. 一年级教学反思范文
  10. 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探究论文
  11. 201年送花祝福语简短
  12. 有关春雨的优美句子大全
  13. 写出秋天的景象的诗句
  14. 关于国庆节经典祝福签名
  15. 关于高中生的学习计划范文
  16. 2019最新元宵节祝福短信
  17.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18. 201年恭贺新年的短信祝福语
  19. 三毛文集的读后感范文
  20. 关于大学生讲解员的社会实践报告
  21. 秋天诗句配图
  22. 我的家乡敦煌随笔
  23. 北京市加工合同的模板
  24. 做智慧的学习者演讲稿范文
  25. 青春奋斗的励志语录
  26. 童话故事《查拉姆》
  27. 夕搞笑祝福语
  28. 清明节经典诗歌朗诵稿范文
  29. 道路桥梁工程的实习报告
  30. 喜迎国庆、欢度中秋系列活动总结范文
  31. 《人琴俱亡》语文教案设计
  32. 端午之艾散文
  33. 201春节祝福语集锦
  34. 外国名著《八十天环游地球》的读后感450字
  35. 201年贺岁春节对联
  36. 家乡的那片海三年级作文
  37. 情人节暖人感动祝福语
  38. 送给女同学的生日祝福短信精选
  39. 201年情人节浪漫语录
  40. 王进喜的故事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