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远别离》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 2025-08-13 16:30:41

李白《远别离》诗歌鉴赏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帝尧曾经将两个女儿(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嫁给舜。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这个传说,使得潇湘洞庭一带似乎几千年来一直被悲剧气氛笼罩着,“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一提到这些诗句,人们心理上都会被唤起一种凄迷的感受。那流不尽的清清的潇湘之水,那浩淼的洞庭,那似乎经常出没在潇湘云水间的两位帝子,那被她们眼泪所染成的斑竹,都会一一浮现在脑海里。所以,诗人在点出潇湘、二妃之后发问:“谁人不言此离苦?”就立即能获得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接着,承接上文渲染潇湘一带的景物:太阳惨淡无光,云天晦暗,猩猩在烟雨中啼叫,鬼魅在呼唤着风雨。但接以“我纵言之将何补”一句,却又让人感到不是单纯写景了。阴云蔽日,那“日惨惨兮云冥冥”,不象是说皇帝昏聩、政局阴暗吗?“猩猩啼烟兮鬼啸雨”,不正象大风暴到来之前的群魔乱舞吗?而对于这一切,一个连一官半职都没有的诗人,即使说了,又何补于世,有谁能听得进去呢?既然“日惨惨”、“云冥冥”,那末朝廷又怎么能区分忠奸呢?所以诗人接着写道:我觉得皇天恐怕不能照察我的忠心,相反,雷声殷殷,又响又密,好象正在对我发怒呢。这雷声显然是指朝廷上某些有权势的人的威吓,但与上面“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相呼应,又象是仍然在写潇湘洞庭一带风雨到来前的景象,使人不觉其确指现实。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这段议论性很强,很象在追述造成别离的原因:奸邪当道,国运堪忧。君主用臣如果失当,大权旁落,就会象龙化为可怜的鱼类,而把权力窃取到手的野心家,则会象鼠一样变成*的猛虎。当此之际,就是尧亦得禅舜,舜亦得禅禹。不要以为我的话是危言耸听、亵渎人们心目中神圣的上古三代,证之典籍,确有尧被秘密囚禁,舜野死蛮荒之说啊。《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载:尧年老德衰为舜所囚。《国语·鲁语》:“舜勤民事而野死。”由于忧念国事,诗人观察历史自然别具一副眼光:尧幽囚、舜野死之说,大概都与失权有关吧?“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舜的眼珠有两个瞳孔,人称重华。传说他死在湘南的九嶷山,但九座山峰联绵相似,究竟何处是重华的葬身之地呢?称舜墓为“孤坟”,并且叹息死后连坟地都不能为后人确切知道,更显凄凉。不是死得暧昧,何至如此呢!娥皇、女英二位帝子,在绿云般的丛竹间哭泣,哭声随风波远逝,去而无应。“见苍梧之深山”,着一“深”字,令人可以想象群山迷茫,即使二妃远望也不知其所,这就把悲剧更加深了一步。“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斑竹上的泪痕,乃二妃所洒,苍梧山应该是不会有崩倒之日,湘水也不会有涸绝之时,二妃的眼泪又岂有止期?这个悲剧实在是太深了!

诗所写的是二妃的别离,但“我纵言之将何补”一类话,分明显出诗人是对现实*有所感而发的。所谓“君失臣”、“权归臣”是天宝后期*危机中突出的标志,并且是李白当时心中最为忧念的一端。元代萧士赟认为玄宗晚年贪图享乐,荒废朝政,把政事交给李林甫、杨国忠,边防交给安禄山、哥舒翰,“太白熟观时事,欲言则惧祸及己,不得已而形之诗,聊以致其爱君忧国之志。所谓皇英之事,特借指耳。”这种说法是可信的。李白之所以要危言尧舜之事,意思大概是要强调人君如果失权,即使是圣哲也难保社稷妻子。后来在马嵬事变中,玄宗和杨贵妃演出一场远别离的惨剧,可以说是正好被李白言中了。

诗写得迷离惝恍,但又不乏要把迷阵挑开一点缝隙的笔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这些话很象他在《梁甫吟》中所说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轰震天鼓。……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不过,《梁甫吟》是直说,而《远别离》中的这几句隐隐呈现在重重迷雾之中,一方面起着点醒读者的作用,一方面又是在述及造成远别离的原因时,自然地带出的。诗仍以叙述二妃别离之苦开始,以二妃恸哭远望终结,让悲剧故事笼括全篇,保持了艺术上的完整性。

诗人是明明有许多话急于要讲的。但他知道即使是把喉咙喊破了,也决不会使唐玄宗醒悟,真是“言之何补”!况且诗人自己也心绪如麻,不想说,但又不忍不说。因此,写诗的时候不免若断若续,似吞似吐。范梈说:“此篇最有楚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辞意反复行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而有遗音。”(据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转引)这是很精到的见解。诗人把他的情绪,采用楚歌和**体的手法表现出来,使得断和续、吞和吐、隐和显,消魂般的凄迷和预言式的清醒,紧紧结合在一起,构成深邃的意境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拓展阅读

1、赠郭将军 赠郭将军

作品介绍

《赠郭将军》的作者是,被选入《全唐》的第168卷第18首。此当作于安史之乱以后、作者晚年时期。全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得宠将军的形象,表达了潇洒豪放的感情。

原文

作者:唐·

将军少年出武威⑴,入掌银台护紫微⑵。

平明拂剑朝天去⑶,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⑷,美人腾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⑸,相逢且欲醉春晖⑹。

注释

⑴武威:唐代的凉州,今甘肃地区。

⑵银台:为唐代皇宫的宫门名称之一,翰林、学士院皆在银台门内。唐人韩偓《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银台直北金銮外”,可见银台门内为翰林学士供职之所。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

⑶平明:天大亮时,唐朝卢纶《塞下曲》:“平明寻羽,没在石棱中。”

⑷临风:形容人像玉树一样风度潇洒,秀美多姿。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常用玉树临风形容男士帅气。

⑸畴昔:以前,过去,日前。《礼记·檀弓》:“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⑹春晖:春光。

译文

郭将军英雄出少年,来至武威郡,入掌皇宫近卫军,是天子身边的人。

黎明时分,你拂剑上朝廷;日暮时刻,你醉酒信马,垂鞭而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声响入云;娇妾舞姿轻盈,舞裙飘飘,向月腾飞。

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犹如梦境一般,今日咱们又相逢了,且借这大好春光痛醉一回。

武威是唐朝军队与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作战的主战场之一。首联说郭将军从此地发迹,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起护卫皇帝的重任。这两句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功勋卓著而且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颔联两句说郭将军早上擦拭宝剑去上朝,晚上喝醉酒垂着马鞭回家,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工作顺利而且生活惬意。颈联两句写将军心爱的儿子玉树临风潇洒地吹着玉制的笛子,姬妾对着月亮翩翩起舞,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儿子很帅而且姬妾更美。尾联说,过去的豪雄事迹如同在梦中一般,此时既然碰见了就要喝个够,充分表现了豪迈、直爽的性格以及其中一贯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701年2月28日-762),字太,号青莲居士,唐朝人,有“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将进酒》等篇,有《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词频道”的全集栏目。

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168_18贈郭將軍

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銀台護紫微。

平明拂劍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歸。

愛子臨風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羅衣。

疇昔雄豪如夢裏,相逢且欲醉春晖。

2、的悲伤古代词及

相送

[南北朝] 何逊

客心已百念,

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

风初起。

开头两句写人临时那种长期飘泊异乡的惆怅孤独之情。“客心”谓异乡作客之心;“百念”,谓百感交集。何逊一生仕途并不亨通。他先在扬州刺史、建安王萧伟幕中掌记室,“后荐之武帝,与吴均俱进俸。后稍失意……自是疏隔。”(《南史》本传)遂迁安成王萧秀幕中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中丁母忧归。后又除庐陵王萧续幕府记室。大约四十岁左右即死去。故其作客异乡,当与仕途坎坷有关。所谓“百念”,诸如异地思乡之愁,羁旅行役之苦,仕途渺茫之忧,人情冷暖之感,友朋难舍之念等,皆在其中。不难想见,其心情已经够沉重了,更何况而今又将孤身一人再度千里奔波飘游方呢!眼前尚有朋友饯行送,联句慰勉;顷刻之间,就将茕独孤舟,餐风饮露了。“孤游”,既突出自己征途中的孤独寂寞,又包含着对友朋的无限惜之情。两句通过“已”、“重”二字构成递进关系,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复杂感情的重量,而与送者临依依难舍之情也就隐然蕴藏在字里行间。

三四两句,既是写分手时江上的实景,又是借景寓情,含有象征意义。江天忽然浓云密布,烟霭黯然笼罩江面,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乍起,江水顿时涌起滚滚浪。这云暗天低,烟波浩渺之景,恰与人此刻百感交集,愁绪茫茫之情相切;这狂风巨浪,暴雨将临,不仅是人心潮澎湃的感情外化,而且还形象地象征着、预示着旅途中等待着他的将是江上风雨一般的无穷无尽的艰难险阻、严峻考验。

送行留这类,一般多是以情结出主旨,或惜,或劝勉,或叮咛、或祝愿。试看《何逊集》中此类篇什亦多如是。如《赠江长史》:“安得生羽毛,从君入宛许?”《送韦司马》:“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沈助教》:“愿君深自爱,共念悲无益。”《临行与故游夜》:“相悲各罢酒,何日同促膝?”《送褚都曹》:“本愿同栖息,今成相背飞。”这是何逊为朋友送行。至于他留赠为他送行的朋友,则如《赠韦记室黯》:“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相送联句》三首结尾云:“一朝事千里,流涕向三春。”“愿子俱停驾,看我独解维。”“以我辞乡泪,沾君送衣。”无不以抒情结出主旨。唯这首以景作结,不仅以写江上实景见工,并且景中寓情,物我融一。比兴之意优游不竭,耐人寻味。堪称具一格。陈祚明评何“经营匠心,惟取神会。”(《采菽堂古选》卷26)沈德潜亦称其“情词宛转,浅语俱深。”(《古源》卷13)殆指此类。

联句源于相传汉武帝与臣僚共作的《柏梁台》,但每人各作一句;晋代贾充夫妻联句,则人各二句;自陶渊明与愔之、循之联句,才发展为人各四句。南北朝时,联句之风盛行,鲍照、谢朓、范云、庾肩吾等人所作皆夥。与联句相对,凡无人续作或续而未成,则仅存的四句便称为绝句。“绝句”之名粱代始正式出现,何逊正当其时。此篇不仅两联对仗精妙,且词句精炼、风格清新,短短四句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味,对现在的描写,又有对未来的忧虑,包孕丰厚,已开唐人五绝气象。唯所押为仄韵,而平仄尚未完全规范,则又带有格律草创阶段的痕迹。

3、秋浦语音138句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秋浦:在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西南。唐时是著名产铜、银的地方。

2、缘:因为。

3、秋霜:秋天的霜,这里用来形容发。似个:这个。

译文

我头上的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得像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解析

这首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人怀才不遇的苦衷。首句“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中有形的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这首大约作于唐玄宗--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人愁生发,鬓染秋霜呢?

4、的悲伤古代词及

送魏万之京

[唐]

朝闻游子唱,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因慕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识他,并把自己的文让他编成集子。临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送他。魏万比颀晚一辈,然而从此看,两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可能就写于洛阳。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人对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5、的雄心壮志的

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帝城》

2、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I楼饯校书叔云》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1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1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I楼饯校书叔云》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15、孤帆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18、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帝城》

2、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I楼饯校书叔云》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1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1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I楼饯校书叔云》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15、孤帆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18、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远别离》诗歌鉴赏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3202.html

热门阅读

  1. 李白《远别离》诗歌鉴赏
  2. 三好一满意心得体会范文
  3. 有关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
  4. 2016年精品圣诞节平安夜祝福语
  5. 安徒生童话《肉肠签子汤》
  6.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优秀教学设计
  7.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自荐信范文
  8. 我的样貌五年级作文
  9. 沁园春 丁酉岁感事赏析
  10. 三年级学生教师节的祝福语
  11. 欢乐春节手抄报素材
  12.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读后感范文
  13. 四月缅怀先烈手抄报
  14. 圣诞节的美好祝福语
  15. 有关描写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
  16. 好朋友生日英文的祝福语
  17. 杜牧《秋夕》的赏析
  18. 最新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
  19.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20. 2016年父亲节微信朋友圈祝福语
  21. 小学3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22. 《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23. 关于2016猴年春节祝福语
  24. 过年回家的心情的经典语录
  25. 形容家的温暖的句子
  26. 爱满天下师德之魂的演讲稿
  27. 祝贺哥哥新婚快乐的祝福语
  28. 描写父亲变老的经典句子
  29. 个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30. 县医院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31.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多样的情趣多彩的生活》教学设计
  32. 关于大学生联通公司的实践报告
  33. 励志话剧剧本《现实与梦想的差别》
  34. 爱国诗句有哪些
  35. 等腰梯形教学反思范文
  36. 朋友生日祝福语有哪些
  37. 劳务的合同协议范本
  38. 篮球赛新闻稿
  39. 单位新春贺词
  40. 燃气公司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