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多样的情趣多彩的生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19:20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多样的情趣多彩的生活》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了解生活中的情趣分为雅和俗;并了解各自作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生活情趣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和区分高雅和庸俗生活情趣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学会品味生活情趣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方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到高雅生活情趣对生活的益处。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高雅生活情趣和庸俗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并认识到高雅生活情趣的作用和庸俗生活情趣的危害。

教法设计:案例分析 启发引导

学法设计:感悟交流 思考探究 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①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有哪些?②如何从容面对考试?

2.导入:展示图片,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二.新授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47页材料,思考:

①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小峰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②生活中,一个人的情趣表现在那些方面?

提示:①丰富了知识,学到了本领,开阔了眼界,发展了智力, 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毅力,等等。 ②兴趣,爱好,消遣,玩赏等方面。

2.教师展示图片资料,扩充:什么是情趣?

3.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情趣(人是要有点生活情趣的,没有情趣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健康,文明,向上的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4.庸俗的生活情趣的影响:是不是所有的情趣都可以使我们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吗?那么下面这些呢?(展示图片)

学生思考探究,得出结论:(庸俗的生活的消极作用)

①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②甚至有害与身心健康。

5.探究活动:①观察下列图片,说说哪些是高雅的生活情趣,哪些庸俗的生活情趣?

②辨别:(判断一种情趣是高雅还是庸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喜欢唱歌?

上课时在下面小声唱歌?

喜欢雕刻?

在课桌上面刻字?

看书?

沉迷校园青春小说?

6.学生自读教材49—50内容,讨论: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人生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教师点拨,引导:

①能使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精神享受,从而提高生活品味,提升生命质量。

②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多的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可以拓宽我们的学习和活动领域,能开阔视野,发展想象力,做事更加持久、专注,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

7.课堂活动:

①请看下面几个小例子,看是高雅的情趣还是庸俗的生活情趣。

(1) 喜欢看小说,常常熬夜,导致第二天上学睡觉?为什么?

(2) 双休日写完作业后,和同学们一起去踢球,锻炼身体?为什么?

(3) 利用电脑上网学习,查资料?为什么?

(4) 上网打游戏,浏览黄色网页?为什么?

②健康快乐对对碰(连线)

三.课堂小结:

1.不同情趣的特点及影响

1.联系当地社会风气、文化氛围及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讨论分析哪些情趣是高雅的,哪些是庸俗的,为什么?

2.谈自己读到一本好书、欣赏一幅妙画后的感受,以及集邮、收藏、养鱼等各种兴趣爱好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五.作业设计:

1.《成长资源》21页填空题。

2.非选择题第9题。(不抄材料,只抄题作答即可)

拓展阅读

1、《回顾拓展一》

华罡

材分析:

此次“交流平台”要引导交流以内容:一是对西部的认识感受;二是文章的表达方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要紧密地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第一个交流的内容即本组专题──走进西部,要引导结合四篇课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对祖国西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西部大开发建等方面的了解和感受。在交流时还可借助图文资料。第二个交流的内容是两篇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草原》的寓于景,景交融;《白杨》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师应有意识地在每篇文章的过程中,指导在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基础上,发现上述表达方。在此次交流过程中,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体会,并鼓励在今后习作中尝试运用。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习,交流课内外的动,在交流中积累习方,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交流在课内外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发展的看或者建议,激发努力习、建西部的豪

3.从课文中汲取写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培养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5.引导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重点难点:

会总结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习所得,不断改进习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习的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1.搜集有关西部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诗词有关的味语文故事。

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西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徜徉,草原的风光,丝绸之路的广倪,白杨树的高大挺拔,无一不给读者留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习了这组课文,你有哪些体会哪些收获。

2.进行自由地交流。

3.在师的引导,可以抓住以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1)首先谈谈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可以从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到西部的建开发,直至对西部的未来及发展作以大胆的想象。

(2)谈谈对这组课文的写作手的认识。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借物言志,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者的品质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联系上文,联系经验,理解个别字词语的含义等。)

4.除此之外,在习上你还有其他的收获,说一说和同们共同分享。,

【回忆本组课文内容,产联系,互动交流习成果,品尝收获的感受】

二、日积月累

引入。

师感朗读《浪淘沙》,边听边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可以让同们猜猜作者。

介绍唐代诗刘禹锡。很都知他,可以让同们把知的和同们说一说。

【在师感朗读的基础上,初步感受,激发习乐

2.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来的。

师可以引导感受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追求)。

3.指导有感地朗读、背诵。

4.引导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通过到课外查找诗词,及对这些诗词进行背诵和朗读,不仅可以增加对诗词的积累,同时也助于语文视野的开阔。】

第二课时

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些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一个“,”可以通用全篇,或通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师出示这则故事。

【利用故事,引入本课

2.读文中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可以抓住以几个方面交流。

在什么场合家忘写了“间”字?

疏忽了这个“间”字,会有什么后果?

又是怎解的围呢?

【通过习这个故事,使感受到标点符号的作用,在中,师也可随机点点诗词的不同之处】

4.资料补充。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性吝啬,聘请书先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书先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书先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引导说一说读后的感受,进一步说明了标点符号的作用。)

5.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②过路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④今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训练的思维,进一步使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6.小结。

标点符号,在语文的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1.搜集关于标点符号的味故事。

2.背诵《浪淘沙》。

一、交流平台

二、日积月累

三、味语文

“日积月累”时,我先让自己读通读顺,然后相机指导。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只让粗枝大意,没有串讲,最后让熟读成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语文《语文园地六》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习,激发搜集整理信息的兴,培养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们,在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的句子。

日积月累(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习,大家在综合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的表达方

2.习作:

a.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描绘来)

b.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习园地”中,请同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文字、画面或照片。

3、《狼》

三阳中熊燕

〈一〉、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

3、正确认识和动物的关系,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过程

本课的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

一、境导入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自成果展示

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

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

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一个同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翻译课文

①交流自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师进行指导。

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

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理清故事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主要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

要求:用第一称复述故事。用第一称,能使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节的起伏。

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来展开想象。如: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比如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步骤:1、小组讨论,选择角度,试着复述;

3、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师准备了一个视频动画,根据的需要,他们复述故事时可以播放,让一边看动画一边讲。

五、角度谈启发

1.从屠夫的角度谈启发;

2.从狼的角度谈启发;

3.从原文角度谈启发

六、课外延伸,辩思狼性

“引发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是本单元的“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师可以这引导:“这篇文章非常动地表现了狼狡诈的一面,其实,现实中的狼还有另一面,比如母爱、、智慧等。那么类对狼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动物的关系到底是怎的呢?请同们课后搜集一些文章阅读,读后写一篇读后感说一说你对狼的认识。

推荐网上阅读以文章:

1、姜戎《狼图腾》

2、贾平凹《怀念狼》3、毕淑敏《母狼的智慧》

熊燕

4、《丝绸之路》

华罡

材分析: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动描绘了两千前中国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分析:

课文讲述的内容代久远,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知识,给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感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我课前布置了查找资料了解一相关知识,为习本课做好准备。

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

2、能力目标:有感朗读课文,培养自读勾画批注的能力,充分地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使之感受到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过程。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3、感目标:感受他的坚韧、英勇、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4、美育目标:激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

重点难点:

习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怎的精力。

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险阻,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课件,视频,课前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课前同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师**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给予鼓励。

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丝绸之路的资料,使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

2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测:

﹙2﹚那是一条怎的路?

﹙3﹚围绕丝绸之路发过哪些故事?

………

【课外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丝绸之路的资料,使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这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引起习的兴。)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过的方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了些什么?

(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师指导明确以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们的神态表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么的绚丽夺目,使惊讶、赞叹……

(使同们知我国被外国称为“丝绸之国”,中国丝绸再外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习3―7自然段: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小组内交流,师**。

3、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明确以内容:

(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怀。

(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通过这一部分的,要让感受到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所付出的艰辛,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4、指导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

(3)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来。

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类文发展的纽带。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四师总结,明确文章主旨

们,通过习课文我们知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

五品读文章,置留作业,激起热爱西部之

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好处,也是中国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少,把他们不知的讲一讲,他们会夸奖你的。

1请你仿写文中这的词语。

如栩栩如、()、( )、 ( )、( )

( )、 ( )、( )、 ( )、( )。

2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用----标出。

摹写句子:

﹙2﹚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导游,你能介绍一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吗?现在你就带着小朋友走向世界各地,向它们介绍一。把你的导游词写来。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你,时应以自读自悟为主。先让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认识字,了解课文内容。在引导认真读书,交流。

点击查看更多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多样的情趣多彩的生活》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1695.html

热门阅读

  1. 2018好听的森系唯美意境陌陌签名
  2. 会长的发言稿
  3. 豆子的旅行的童话故事
  4. 四年级《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课件
  5. 201年关于清明节的祝福语
  6. 《圆圈拼贴画》教案
  7.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的纪实故事
  8. 感恩节祝福语短信集锦
  9. 企业成立60周年诗歌
  10. 关于七夕节的祝福语
  11. 《麦哨》的教学设计
  12. 春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13. 最新回民开斋节祝福语微信
  14. 幼儿园教师随笔
  15. 管理寓言故事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