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43:10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和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地摆放物体。

3.引导幼儿养成边操作边大声地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娃娃5个,皮球3个,标记图。

2.学具相同动物卡片若干套,标记图,相同圆片,相同方片,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啦?

二.集体活动。

1.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的摆放物体。

教师出示标记图:有许多娃娃要做游戏,请小朋友帮他们排好队。第一个娃娃排在哪里?

2.学习--对应地并排放物体。(难点)

娃娃想玩皮球了,请你们给一个娃娃发一个。皮球,皮球放哪里呢?皮球放在红线的下面,一个皮球和一个娃娃要对整齐。

3.学习对应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

他是怎样给娃娃发皮球的?(一个娃娃一个皮球)娃娃和皮球哪个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小组活动。

1.第一组,喂小动物。

先把盘子里的小动物排在红线上,再喂每只小动物一份点心,再说说动物和点心哪个多,哪个少。

2.第二组,圆片和方片哪个多。

先把圆片片排好队,再给每上个圆片片送一个方片片做朋友,送完以后,说说因片片多还是方片片多。

3.第三组,送片片回家。

先看看片片的家里是什么标记,再送片片回家。

四.活动评价(略)

拓展阅读

1、幼儿园: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图片幅、纸制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的`图形)

2、白兔头饰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

活动过程:

、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朋友,昨天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白兔造了间新房子。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师:房身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铺路

1、名大幼儿扮演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

师接电话,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朋友,你们都听到了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起帮助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

师;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兔跳,沿着铺好的路去探望受伤的白兔。

2、幼儿园优质课《白天和黑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认识白天和黑夜。

2、能用空间思维观察事物,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忙把幼儿在白天和黑夜活动的照片带来幼儿园。

2、用硬纸板做的大转盘个,转盘中间有根指针。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认识白天和黑夜。

2、活动难点: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3、指导要点:通过借助幼儿生活经验,提供幼儿熟悉的'生活用品,帮助幼儿认识白天和黑夜,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活动过程

1、从生活经验中感知并理解白天和黑夜。

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在白天和黑夜自己活动的照片。师请幼儿说说上面的事情是发生在白天还是黑夜。

2、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

大转盘游戏:将在白天和黑夜活动的照片粘贴在大纸盘的格子里,请幼儿转动纸盘,当纸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停在哪张照片上,就请幼儿说说照片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发生的事情。

3、巩固练习,进步感知白天和黑夜。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认识白天黑夜》。

评价要素

1、能否正确地区分白天和黑夜。

2、是否喜欢观察事物,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活动建议

1、大转盘游戏可以延伸到区域,由名幼儿转转盘,另名幼儿按指针所指的照片说说照片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发生的事情。

2、请家长带孩子观察在白天和黑夜人们都在做些什么。

本次活动在设计思路上考虑到幼儿生活既是习、习既是生活的特点,认识白天、黑夜来开展活动。在设计活动形式时,我力求在避免活动枯燥化的前提下,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主体,自始至终贯穿游戏,以生活场景——转盘游戏——模仿游戏等环节,让幼儿从生活中多方面来理解白天、黑夜的时间概念。

3、三年级上册第单元例文

三年级的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长含义,并且掌握了定的计算能力,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电手段,指导生直观的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生自己动手、动脑,组合作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成果展示出来,培养了生的动手、语言表达、合作交流能力。

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空间观念。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周长算理的理解。

、创景激趣,引出问题

师:同们,我们校的花坛美丽可爱,吸引了好多同的视线,有的同禁不住要进入花坛欣赏花草,那样会损害这美丽的景色,为此,我们校打算给他围上护栏,护栏每米8元,需要多少钱呢?如何来算呢?要是个正方形花坛,你会算吗?(出示课件图画:长方形花坛实物图)(生齐答)

结果:需要先算出它的周长然后再乘以8,就是所花的钱

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自主探究,归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应用结巩固

师: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如何来算呢?好,今天我们来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忆忆(回顾旧知)

师:同们,前面我们已经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什么是图形的周长,看屏幕,谁知道他们的边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周长?(课件出示不同色彩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生举手回答)

结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围成个图形周的长度是周长。(师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

(二)试试(探究新知)

1、师:同们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屏幕上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吗?(出示课件: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组合作探究)

探究结果:有三种方法。

(1)6+4+6+4=20(厘米)

(2)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

(3)(6+4)×2=20(厘米)

2、师:同们,哪种方法最简单呢?(问题明显,齐答)结论:(6+4)×2=20(厘米)最简单

3、师:这几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组讨论)(讨论出结果之后出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讨论结果:“6”表示长方形的长,“4”表示长方形的宽,“2”

表示两条相等的长边和两条相等的宽边,“20”表示周长。

由此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师板书此公式)

(三)展展(拓展应用)

1、师:我们习了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能计算出屏幕上边靠墙,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的院子的护栏的周长吗?(演示课件动画)(组合作探讨)

探讨结果:院子护栏周长=(8×4)—8=24(米),因为院子边靠墙不用护栏,所以要减去边的长度。

2、师:同们如果两个图形拼在起组成新的图形,那么新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两个图形周长的相加吗?请看大屏幕,你能算出这两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吗?(演示课件动画)(组合作研讨)

研讨结果: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周长是(2+1)x2=6(厘米)。生要明白:两个图形拼在起组成新的图形的周长不是两个图形周长的相加

三、结巩固

1、周长是围成图形周的长度。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4、三年级上册第单元例文

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的加、减法。

2、培养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生的习热情,激发生兴趣,感知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的加、减法。

师准备:

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

、准备练习

1、引导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生完成算算。

**、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生。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加减两位的算法。

二、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组讨论,选出个记录员,算共要花多少钱?

(5)组织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赛。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加两位的算法。

1、引导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引导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

3、引导生完成应用题。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师引导下,总结所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要求生完成日记的填写。

今天的习你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6251.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