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菜》相声剧本
郭:刚才是烧饼跟曹鹤阳
于:您的徒弟
郭:俩人说的节目是于老师新寿
于:我?
郭:您教给他们的
于:不,那您教的
郭:我教的我怎么不会呢
于:人家自己创作的(观众喊于老师我爱你)
郭:(说观众)真不嫌脏。你看看,你看看,祝你们幸福
于:嗨
郭:谢谢吧,你们老这么热情,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于:是
郭:五月三号,能来这么多人,特别的高兴
于:嗯
郭:今天咱们都别走啊,尽量多说一点,让你们乐呵乐呵
于:对
郭:先听相声,听完相声,那几个姑娘带着于老师,你们走哈
于:记一下我的电话
郭:138,后头随便
于:这叫什么号码
郭:这说明什么呢,大伙喜欢您
于:没错
郭:相声它未必是庙堂文化
于:嗯
郭:但是是民间扎根在草根里面的艺术
于:哎,喜闻乐见,挺好
郭:适合老百姓听
于:是挺好
郭:尤其咱们大伙,我也不知道您各位什么身份
于:嗯
郭:站在我这角度看,咱们都是一家人
于:哦
郭: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是平头百姓
于:哦
郭:也有我这样的光头百姓
于:光头百姓?
郭:烫头百姓
于:嗨,什么头型不得是百姓啊
郭:但是,于老师比我身份还要高一些
于:怎么见得呢
郭:因为我,从我父亲往上倒,我们家都是正常人
于:呃,我们家都不正常啊是吗
郭:不是,我没说好,我们家都是正经人
于:哎,嗨,还不如正常人呢,不是,我们家都不正经的啊
郭:我们家都是普通人
于:我们家也是普通人
郭:您家里可不普通
于:怎么呢
郭:书香门第,宦官之后
于:啊,宦官之后
郭:咱也不知道在朝里什么身份
于:不能叫宦官之后
郭:这叫什么
于:官宦之后
郭:官宦之后,你的曾祖,那还了得吗
于:昂
郭:想当初,在清朝的皇宫里边,跟末代皇帝溥仪一起生活过几十年
于:哦,这么长时间
郭:厉害啊,末代皇帝溥仪啊。
于:嘿
郭:溥仪是跟着他曾祖长起来的
于:真的?
郭:哎呀,溥仪让你曾祖伺候的无微不至
于:照顾
郭:照顾的非常好,咱也不懂那个级别,据说相当于当年的李莲英
于:哎,太监呀
于:你刚知道啊是怎么着
郭:我哪懂这个去啊
于:您还不懂
郭:反正挺有身份的,因为后来溥仪写了一本书,叫《我的前半生》
于:这书很有名啊
郭:啊,书里还提到过你的曾祖
于:哦,还有过他一笔
郭:说小时候跟着一起长起来的,你曾祖看见这个书,很难过
于:是吗
郭:没想到皇上还记得我
于:怀旧
郭:人写了《我的前半生》,自己也想写本书
于:哦
郭:摊上了纸,拿好了笔
于:写吧
郭:叫《我的下半身》
于:下半身?
郭:写了有三天,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于:那就是下边没什么呗,我还不明白吗
郭:你这样说有意思吗
于:废话,您这太缺德了知道吗
郭:脑子不好,没想起来写什么东西
于:不知道写什么好
郭:哎,到你祖父就了不起咯
于:怎么呢
郭:他祖父,因为那会正是民国嘛
于:哦
郭:刀兵四起,狼烟滚滚,军阀混战
于:生逢乱世
郭:老百姓惨着呢,祖父说了:我不念书了
于:那干嘛
郭:我要练武
于:哦,弃文习武啊
郭:练武,往小的说强身健体,往大了说,保家为民
于:那也是
郭:不管是南方或是北方,这些个武术名家对你祖父都是非常的认可
于:哦,都承认他
郭:当然了,主要活动在北方
于:是
郭:北京地区,一提起你祖父来,都挑大拇哥
于:真的啊
郭:有一个外号,他叫冷面杀手
于:哦,就这么厉害
郭:简称冷面杀手
于:哦那要是全称呢
郭:朝鲜冷面杀手
于:嗨,说了半天这是一吃货呀这个
郭:这要碰见那辣白菜,那就没完了啊
于:好嘛,辣萝卜都不成
郭:了不得了
于:朝鲜冷面杀手
郭:虽然说有能耐,但是不欺负百姓
于:这有什么可欺负的呀
郭:除暴安良
于:哦,真会武术
郭:听说这哗比如说来一帮腐官,赶着几车的金银财宝
于:嗯嗯
郭:他祖父骑着马就去了,到那把枪掏出来
于:哦
郭:把手都举起来,我只劫财,你们要保命
于:哦
郭:哎呀,都怕,一提他的名字都怕,朝鲜冷面杀手来啦
于:行了行了,就把手举起来就完了嘛
郭:一听这马蹄声音:呱唧呱唧呱唧···就知道你祖父来了
于:哎,我祖父踩着泥来的,呱唧呱唧的干嘛啊
郭:马蹄子踩在地上有泥呀,啪唧啪唧
于:哎嗨,踩的更深了
郭:把手举起来,不要你们的命。都是求财,一天能抢好几番
于:哦
郭:哎,今抢着,明又去了啊把腿给我举起来
于:拔腿举起来?这还是求财吗
郭:这是劫色
于:哎,嗨,您别胡说八道啊
郭:好吧,事都过去了
于:压根就没这事
郭:这是他祖父,后来到了他父亲(拍自己)
于:您别往您自个那拍行吗,说话就说话,别那么多动作
郭:嘿,他父亲(晃身子)
于:你晃悠什么呀,一说到自个跟那晃什么
郭:咱得有一手势嘛
于:哪有手势啊
郭:于谦的父亲(双手挥开)
于:没这么些人
郭:今天是你父亲包场
于:没有这手势
郭:你父亲有男有女的啊,各种装束都有啊
于:嗨
郭:挺好,这老爷子后来就是做学问嘛
于:哦
郭:做学问,搞研究,一直到于谦
于:我这辈
郭:哎,说的相声,虽然是说的相声,但是在我这个行业里边,我觉着您超过我们所有的同仁
于:哎哟,那可不敢当
郭:实话实说啊,说相声的谁有钱,他最有钱
于:嗨,有什么钱呢
郭:郭德纲还没辙的时候,人家就家财万贯
于:不敢这么说
郭:拍电视剧
于:那倒是拍过
郭:拍电影,拍广告
于:昂,拍过几个
郭:好多企业跟他都熟,这一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于:嗯
郭:很多产品都找他
于:对
郭:请他来做形象大便
于:哎,不像话,形象大便像话吗
郭:应该是
于:形象大使(屎)
郭:你告诉我区别在哪
于:那也得这么说,废话,照你那么说,我成模仿秀了我
郭:可塑性强
于:没听说过
郭:别捣乱啊
于:那也是形象大使
郭:把手举起来
于:哎嗨,玩去
郭:有钱是真的,那会我们都没犯遮呢,人家就了不得了
于:不敢
郭:家里边有钱库
于:嚯,还钱库
郭:单有一间房子装钱的,我去过,打开门一进屋一瞧,哎哟我的天哪
于:怎么了
郭:由打地上码到这(一人高),一打一打的,都是新票
于:全是钱
郭:粉红色的新票,一屋子
于:嘿
郭:每一张上边都印着玉皇大帝
于:哎,全是冥币呀
郭:我的天呀,这得烧到什么时候
于:哎嗨,也就烧着玩嘛那玩意
郭:很了不起,做买卖人家最早
于:哎,比别人早几年
郭:好多人都说郭德纲也干餐饮,也做服装,那是这几年
于:刚干
郭:人家干饭馆那什么时候了,多早,九十年代就干过饭馆
于:是
郭:对不对,那会我还给人写过字
于:哎,他给我提过字
郭:我那字也不值钱,那会就上杆子呗,是吧
于:客气
郭:同行都不错,师哥开买卖了,开饭店
于:是
郭:写两块匾送给他了
于:还两块
郭:挂在饭点里边,东墙一块,西墙一块
于:怎么写的呢
郭:那边写的是客似云来
于:怎么讲
郭:客人像云彩一样那么多都上这来
于:嘿,吉祥话
郭:客似云来
于:这边怎么写的
郭:万里无云
于:哎,没人呐,这像话吗您这个,您这打灯谜呢你这个
郭:后来这饭馆就不干了
于:那是,一人没有我还干什么
郭:人还纳闷怎么不干这个了
于:那是啊
郭:但是对人家来说不叫事
于:不指着这个
郭:就是玩,交朋友。到后来,开了一个宠物乐园
拓展阅读
1、我的老师好相声剧本
(相声演出者:A、B两人一边上台一边争说着“我的老师好!”“我的老师好!”)
A:我的老师年纪轻,有蓬勃的朝气。我们一看她就打心眼里喜欢。
B:我的老师年纪大,有丰富的经验,我们一看他就打心眼里崇敬。
A:我的老师有双大大的眼睛,充满着智慧。
B:我的老师有双小小的眼睛,可是你心里想什么,他一看就明白。
A:我的老师有银铃般的嗓子,唱起歌来可动人啦!
B:我的老师嗓子有点沙哑,可是说起话来特别幽默风趣,让人百听不厌。
A:我的老师最爱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就像我们可亲的大姐姐。
B:我的老师最爱和我们讲故事,谈历史,说宇宙,就像一位知识老爷爷。
A:我的老师看见我跌倒了,就会把我扶起来,亲切地安慰我。
B:我的老师看见我跌倒了,就会对我说:“小男子汉,跌倒算什么”,鼓励我自己爬起来。
A:我的老师在我生病的时候,给我送来鲜花,还有一盒最动听的音带,使我忘记了病痛,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B:我的老师在我生病的时候,给我送来了药,还给我讲他过去和病痛作*的经过,使我增加了勇气,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A:我的老师看见我有了进步,总是热情地表扬我。
B:我的老师看见我得了奖,总是对我说:“奖状代表昨天,今天从零开始
2、搞笑的双人相声剧本《签字》搞笑的相声剧本
甲:老兄啊,几日不见,你憔悴了不少,怎么啦?
乙:别提了,背透了!
甲:是吃饭噎住了,走路绊住了,还是刷钱耍掉了。
乙:比这还要糟!
甲:家里遭贼了?
乙:你家里才会遭贼!说出来丢人,我进去了。
甲:进哪儿了?
乙:唉,实在没法说,派出所!
甲:你耍流氓了?年会小品
乙:你才耍流氓了。
甲:拦路抢劫?
乙:你想到哪儿了?我救人了!
甲:你总不是包庇罪犯吧?
乙: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素质就那么低吗?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学法用法,对*不能姑息养奸,这一些起码的觉悟我还是有的!
甲:那警察是上月球上转晕了,好坏不分就把你关进去了?
乙:我的面包车让警察扣了!
甲:肯定是黑车,或是三无产品,或是车上放有嗨洛因。该关!
乙:我发现你这个人总是自以为是,什么都知道。好!先不说这些,我先考考你!
甲:天下的事没有我不知道的!
乙:2008年我国在第29届奥运会上取得了几块金牌?
甲:小儿科。告诉你,我国一共拿到51块金牌,占世界第一!
乙:中国夺得第一金是谁?
甲:陈燮霞。
乙:男的还是女的?
甲:女的。
乙:我咋说你咋这么熟呢?原来是你陈阿姨!
甲:这就是你不对了,她没有我岁数大,我问她喊阿姨?我吃错药了?
乙:别耍赖!奥运会一结束,你就追着陈燮霞喊,“阿姨,等等我!阿姨,等等我!”你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追上人家,上气不接下气说开了。
甲:我说什么?
乙:“阿姨,请您签名!”
甲:你别说,我这一招真灵,陈大侠大笔一挥,刷刷刷给我签字了!
乙:她写的什么?
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你天天都过儿童节!
乙:人家把你当作幼儿园的小朋友了!
甲:管他小朋友还是大朋友,我有冠军的签字,你有吗?
乙:当然有了,不过我点背,又弄丢了!
甲:是有些点背,一字千金的东西丢了,又进去了一回,双喜临门呐!
乙:嗨!别提了!那天我**回家,在半道上我看见一位老太婆倒在血泊中,肇事司机早已溜之大吉,我顾不了很多,慢慢抱起老人,放到了我的车上,直接把她送到了人民医院,我要**走时,医生拦住我了。
甲:应该拦!你不明不白送来个昏迷不醒的人,医院敢放你走吗?后来呢?
乙:家属来了。
甲:这不就好办了吗?
乙:更糟了!家人都说是我把老人撞到了,你说冤不冤?
甲:你可以找证明人啊!
乙:当时四下就我一人,我是拴住日头也说不清啊!
甲:不过不要紧,老人醒来就会还给你一个清白的!
乙:更说不清了,她醒来对她家属说是一个面包车撞的。
甲:喔,你开的就是一个面包车。
乙:她说那辆面包车是蓝色的。年会小品剧本
甲:那你的面包车是什么颜色?
乙:蓝色的。她说她看见车牌号最后一个数字是4。
甲:那你车牌号的最后一个数字是多少?
乙:也是4。
甲:这些事咋让你都赶上了?于是交警抓你了?
乙:交警把我的车开走了,我进去要车啊,那是我谋生的饭碗啊!
甲:交警肯定不会把车随便给你!
乙:可是我车已经要回来了!
甲:你交了罚款?
乙:一分没交!
甲:你有熟人?
乙:没有!
甲:那我就不明白了,你一没有熟人,二没有负担老太太的*费,轻而易举就把车开回来了,这就怪了!
乙:一点不怪!那位肇事司机自首了!
3、节约用水相声剧本勤俭节约相声剧本
甲:你说这过日子精打细算,好不好?
乙: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老祖宗就让我们要勤俭持家。
甲:可是现在有些人丢了这光荣传统,大手大脚,大吃大喝。
乙:你说起大吃大喝来,现在许多有钱人可成了风气,一顿饭吃上万。
甲:这风气我看不好,再说咱国家还没到那么富裕得不得了,贫困地区的孩子还上不起学,一般地区的老人还看不起病。
乙:是啊,生活水平差距太大了,有人说城市富人一顿盛宴能顶贫困地区一个户吃十年的饭,这话一点也不玄。
甲:农村过日子的户就靠省吃俭用这么点点滴滴地过起来的,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一点一点的挣,一元一元的攒涓涓之水汇成河,粒粒之粟聚成箩,用在儿女身上,什么上学求职,修房盖屋,娶妻抱子等等等等。
乙:是呀,你对农村这么了解,因为你是刚从农村出来的呀。
甲:现在我的父母还在农村生活呢,他二老就是这么过的。
乙:哟,难怪你过日子这么节俭质朴,原来是遗传呀。你讲一下你父母怎么过的日子,让我学一下好吗?
甲:我父母不如我二伯,我二伯人家那才真叫省吃俭用。
乙:你二伯是怎么过的呢?
甲:不好意思,我不想说。
乙:勤俭节约是好事,这有啥不好说的?
甲:不是,我说了这事有贬我二伯的形象,他是有点太那个了。
乙:太哪个了?说出来让我学一下嘛。
甲:你可别学,他的行为有点……
乙:你就讲嘛。
甲:他有点……
乙:什么?
甲:太抠门了。
乙:农村过日子的人,十个就有九个是抠门。好日子就是一点点、一天天抠出来的。你二伯不坑不骗,不贪不占,哪能叫丢人寒酸。
甲:我说你可能不信,我二伯七十多岁了,这大岁数他自己说进县城赶集才五趟。
乙:你家离县城远?
甲:不远,才十华里。
乙:那为啥不进城呢?
甲:我二伯说,赶集一是耽误功夫,二得花钱。
乙:是怕花钱呀。
甲:这不前两天我父亲来电话说我二伯这个事,说二伯的儿子顶了他两句,他一气之下就说不过了,一大早就进了城。
乙:这是第六趟进县城了。
甲:我二伯这次可真生了气,也动了真格的,带的钱还真的不少。
乙:看来这次是要花点钱了。
甲:我二伯在道上边走边说:“我这辈子容易吗,你娘死的早,我是又当爹又当娘,一辈子像头戴上笼嘴的牛,光知干活不知吃点,你小子还敢顶撞我,这日子没法过了,不给小东西省了,到城里下馆子大吃大喝,吃它个天昏地暗,喝它个迷迷糊糊。”
乙:对,省吃俭用一辈子了,也该享受一次了。
甲:二伯到了县城,就背着个手到处溜达起来,他什么也没买,他觉着什么也不该买。这样转悠着,不一会天近中午,二伯早饭也没吃,这时肚子的咕噜声是一阵接一阵地提要求了。二伯就走进了一家包子铺。
乙:看来是吃顿包子。
甲:到了里边接着就又出来了。
乙:为啥?
甲:一问价钱太贵了,这么一口一个的小包子三毛钱一个,这不就是说一口三毛钱,这包子虽小巧玲珑雪白秀气,但好看不抵用,就是吃个八分饱还不得二十个,得六块钱呢。现在的麦子六毛钱一斤,这八分饱就得十斤麦子钱。他想要半个尝,人家没卖给他。他还说*的包子宰人的面,要想发财开饭店。这包子万万吃不得,吃不得。
乙:他还不过了,就想吃半个小包子呀,真是够抠门的。连包子舍不得吃,他想吃什么?
甲:二伯又转了起来,又转进一个糕点铺,那点心在一个个大盒子里放着,花样各异,光泽鲜亮,五颜六色,香甜扑面而来,只馋得二伯一个劲地咽唾沫,说话都不敢张大嘴,怕哈喇子流出来:“多少钱半斤?”那卖点心的是个中年妇女,用甜甜的口气答:“杂花称六元。”
乙:什么叫杂花?
甲:就是各盒子抓一点包在一起。我二伯一愣说:“我问半斤”。
乙:那卖点心的咋答的?
甲:“我说的就是半斤。”
乙:就是十二元一斤。
甲:我二伯扫了一圈盒子,半斤点心就六块钱,这不十斤 麦子钱,这点心是什么做的,是金子,这么贵,我二伯狠了狠心说:“我买半两吧。”“半两卖不着”,卖点心的女人不高兴地回答。我二伯又叨念着,哼,县里的东西就是贵,这点心吃不得,吃不得。
乙:他口口声声还不过了,就买半两点心呀,是够抠门的。连点心舍不得吃。那么他又去哪了?
甲:走了不远,见一炸油条的店面就在前边,门口炸油条的一对青年男女像是小夫妻,男的是面板,女的是油锅,油条在油里蹦跳着,翻滚着,香香的,味飘向四周,我二伯使劲抽了两下鼻子。
乙:这是想吃油条。
甲:二伯见案板后边一间屋里坐着不少吃油条的人,他们都端着热气腾腾的浆子碗,用筷子夹着根金黄色的油条在碗里泡好后就往嘴里大口地送着,我二伯眼都直了,他又咽了三口唾沫,就去到锅旁。刚想问价,见掌拒的身后墙上一个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了一行字。
乙:什么字?
甲:喝浆子不收费。我二伯认识几个字,心想,不收费还不就是不要钱,净弄这洋闪。想着迈着四方步背着手进了屋。
乙:这次是真吃了。
甲:紧接着后边传来男掌柜的声音:“大爷,要多少油条?”
乙:你二伯怎么答的?
甲:我二伯也没答话,学着那些食客拿一大碗到大锅里盛了碗豆浆不管热不热就送到嘴上。只觉得一股香喷喷、黏乎乎、甜滋滋的暖流直沁心脾,可能是饿极了的缘故,他没离锅台就咕咚咕咚地喝了个底朝天。接着又盛了一大碗,边往桌边去边喝,真上口,真舒服,真痛快,没等坐下又喝了一碗,他又转回身向锅台走去。
乙:这是还喝呀。
甲:这时掌柜的又吆喝起来:“刚进屋的老大爷,你要多少油条?”
乙:这是问他称多少油条吃。
甲:“多少钱一斤?”我二伯在锅旁边盛边问。“三块。”掌柜的回答。我二伯一听心里一惊,城里的什么东西都不便宜,就又说:“不忙。”说着又将一碗喝了底朝天。
乙:这一连就喝了三大碗了。
甲:掌柜的虽不在屋里,但眼角是扫屋里每个人的动作的,他见我二伯一连喝了三碗还不说吃油条的事,心里着实不悦。从开店以来也碰过不少这种主儿,可是人家也称上二两油条做样子喝浆子,那人家喝个饱咱也说不出啥来。可是这老家伙看来不吃油条还喝起来没完没了啦。俺小两口起早贪黑、风里雨里、受苦受累地做个小买卖挣个钱容易吗,这老家伙哪是喝浆子呀,这明明是喝俺那血呀。小掌柜的可真气坏了,大声吆喝:“老……
乙:哎,这老是啥意思?
甲:他这次不叫老大爷了,想叫老家伙。但没叫出来,就说:“老……你到底吃多少油条?”
乙:你二伯一定得称上点油条,也充充样子了。
甲:我二伯听外边一吼,又一下子想起自己的儿子顶撞他的事来了,那气又上来了,便自言自语地说:“不过了,再来碗”。
乙:那小掌柜的说啥?
甲:他啥也没说,一下子蹿进屋里,一把夺过我二伯的碗说:“你不过,俺得过。这浆子不能再来碗了。”
乙:你二伯已是喝了四碗了吧?
甲:四碗下肚,肚子也鼓起来了,他也喘着粗气瞪着眼冲小掌柜的说:“你门口小黑板上不是写着喝浆子不收费吗,不收费啥意思,不就是不要钱吗。”
乙:是呀,你二伯问得对。
甲:小掌柜的气冲冲地辩解说:“那是吃油条时才不收费,可你没吃油条呀。”
乙:你二伯咋说的?
甲:“你上边也没写吃油条呀?”
乙:是呀,你二伯没怎么进城,可能不懂得吃油条的规矩,但是话又说在了理上。
甲:小掌柜没话说了,我二伯又问:“哎,我不与你理论了,你这块方便的地方在哪里呀?”
乙:这是?
甲:你想呀,我二伯一下子喝了这么多水能不小解吗。
乙:小掌柜怎么说的?
甲:他在气头上能好好说话吗,“你随便。”我二伯一听也烦了“这啥话,能随地大小便吗?”
乙:你二伯又说在点子上。
甲:我二伯边说边捂着个肚子跑了。这时小掌柜的一看小黑板上的字,接着气呼呼地一把将小黑板扯了下来。
乙:别扯下来呀。
甲:干啥?
乙:你过日子随你大伯的抠劲,你也钻这个空子,也不花一分钱去蹭顿豆浆喝呀。
甲:去你的吧。
4、回家感人小品剧本
作者:刘杨
作者:刘杨
张三机场指挥中心工作人员。
老婆:张三妻子。
老妈:张三母亲。
场景:张三家客厅。有沙发,茶几,饮水机等。
(张三提着旅行包疲惫上)
张三:加班一礼拜,出差又在外,关键时候手机又坏,今天回家,我那老婆呀,肯定作怪。唉!不是审判就是交代,管她的,习惯成自然咯。哦,到了。(放下包,掏出钥匙开门,小心翼翼进,摄手摄脚行)
老婆:站到。
张三:嗯?…(稍作犹豫)
老婆:站倒!(高声并拍打茶几)
张三:啊!完了,完了!
(惊吓而滑倒,老婆哼哼过去,张三害怕地)
老婆:你,你!还晓得回来呀!你不是*员吗?不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吗?你继续呀,你战斗呀,回来搞哪样?
张三:(一脸无奈,憨厚地)嘿嘿!老婆,这,我没办法呀!
老婆:没办法?就你觉悟高,是吧,嗯!(高声)你以为你是哪个呀!你以为你真是孔繁森啦!
张三:老婆,我…
老婆:我,我什么我?你给我起来吧。
(拧着张三耳朵往茶几方向走)
张三:哎哟!老婆,轻点,轻点。
老婆:站好!单位不是你的家吗?回来干什么啦?(高声)你逛公园啦,你!
张三:老婆,我,我。
老婆:说呀,你说呀!
张三:老婆,我,我…是“家外有家。”
老婆:(高声)什么?家外有家!好呀,怪不得你不想回家!你家外有家,我让你家外有家,我让你家外有家。(转身拿着鸡毛掸子追打张三,张三围着茶几躲避)
张三:不是呀,老婆!我…我…停!(张三右手食指顶住左手掌心做暂停示意)
老婆:你,你!(用鸡毛掸子指着张三,气喘吁吁)。
张三:老婆,你,你误会我了。
老婆:误会你了,你不打自招?家外有家,你给我说清楚,还有一个家在哪点?
张三:唉!你这是搞哪样嘛!单位是家,这儿(指)也是家,这不就是家外有家吗?
老婆:好!我问你,你,这些天你死到哪点去了?
张三:我到北京出差了。
老婆:出差,我还不晓得你出差呀?我是问你为哪样不打个电话?
张三:我怕你不高兴,再说,我手机坏了。
老婆:早不坏晚不坏,偏偏出差坏,我看是和哪个狐狸精约会了吧!你给我老实交代。
张三:好好,我交代,老实交代。这个(指鸡毛掸子并从老婆手中取下放到茶几上),老婆,你消消气,坐下来听我慢慢交代。来,先整杯水,压压惊。(扶老婆坐下,倒水并放老婆面前)。
老婆:少来这套!快交代!(高声)
张三:好,我交代!(立正,然后拿出准备好的交代材料,庄重、机械而流畅地宣读)一号中午到北京,住机场宾馆,宾馆戒备森严,*没有*陪。
老婆:哪样?你还想*陪?(站起)
张三:哪敢!老婆,我哪敢啦。(扶老婆坐下)
老婆:我量你也不敢,继续。
张三:(流畅,一气呵成)午饭后睡觉、睡觉起来开会、开完会后吃饭、吃完饭后吹牛、然后看电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4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