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自治州维护稳定、“访惠聚”、“去极端化”三项重点任务推进会召开后,在各县引起强烈反响,记者就如何落实*,采访了各县统战、政法、宣传、组织部门的相关领导。
博湖*副*、政法委*朱军说,在今年的*维稳工作中,我们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摸清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点、隐患点,查找薄弱环节,把十大风险点细化为41个风险小点,消除隐患,堵塞漏洞;专门组建村(社区)“揭盖子、挖幕后”工作专班,深入细致地走访群众;常态化地抓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清查管理;落实自治州“七个行业安全防范标准”,加强各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的帮教转化实效,严格落实帮教转化责任,认真按照“一人一组一方案”,落实帮教管控措施,严防出现漏管失控,确保帮教转化实效。
博湖**、宣传部部长苏凯说,按照“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的要求,做到“五把钥匙”(思想武装、文化引领、相互尊重、把握规律、法治和严打)各开各的锁: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即为基层农牧民群众送去了“发声亮剑”电视专题节目,拍摄制作《亲民模范宝力代》、《吾拉木江的秦腔梦》等本土“去极端化”教材。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认真学习领会三文件一条例,精心组织了一批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突出活动特色的民族团结文体活动;继续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要求,立足“讲、学、宣、治”,确保“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和硕**、宣传部部长,政协*组*牛曼玲说,我们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从加强服务与管理入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定具备一定活动条件、群众居住较为集中、覆盖流动人口较多村和社区、企业,建立“文化大院”,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努力实现暖人心、强管理、增团结、促和谐的目标。一是加强了民族团结,融洽了民族关系,在“文化大院”活动中,流动人口不仅打工赚到了钱,还把爱国团结思想、知情感恩之心、文明守法、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带回了家乡,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中来,有效挤压了*极端思想传播空间。二是群众参与活动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文化大院的活动已经成为大家愿意组织、喜欢参加,人人都争当活动主角的群众文化便餐、快餐;三是乡镇、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普遍增强,文化大院的服务与管理需要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同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做好。
和硕县政法委副*童风权说,要以落实焉耆盆地片会精神为指引,不断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狠抓落实,重点在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上狠下功夫,一是通过加强学习、加强督导、落实责任,解决部分领导**在维稳工作中存在的“三个不到位”问题;二是通过采取集中教育、面对面、一对一的帮教转化等“到人、管用、有效”教育措施,解决好部分重点人员和*击收押人员亲属的思想问题;三是通过用好“五把钥匙”,采取“三管齐下”的工作措施开展“去极端化”工作,解决好广大群众参与*维稳的积极主动性问题,努力形成*政领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维稳工作格局。
市畜牧兽医局是市人民*主管畜牧业的行政部门,下属5个市直事业单位和15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有4个民族成份组成,少数民族**职工占总人数的比例达到95%,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大家庭。市畜牧系统各族**职工紧密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相互了解、相互支持,讲团结、比奉献,“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有利的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面推动了我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畜牧系统这样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中,局领导始终把各族职工的团结问题摆在重要日程,把民族团结做为推进工作的动力。局**总支结合畜牧业工作实际,狠抓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以*精神及第一、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的民族*育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科学跨越、富民强市”这一主题,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个率先”的核心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有机地融入畜牧业工作中,作为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来抓。
在此基础上XX市畜牧兽医局全面传达学习了*、*关于各类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全体**职工对民族大团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紧密结合畜牧业工作实际,在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中,形成了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的良好氛围,切切实实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教育、广泛宣传,营造民模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围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开展“肩并肩•爱国情”团结共建活动,大力开展*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一是组织*员**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的民族政策,教育广大*员**特别是少数民族**从思想认识上做起,从实际行动中做起,做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的模范。二是坚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作为教育重点,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组织畜牧系统各民族未成年人开展野外活动,加深各族**职工之间的感情,使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民族团结的思想。三是把民模创建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四个高度认同”、“五观”、“六史”教育学习。通过学习教育,提高了全体**职工对形势的了解和把握,对建设和发展的理解和认同。四是组织开展双语培训,民族**和汉族**结成“一帮一”“一带一”对子,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文字,取得明显成效。五是组织开展向“我身边的典型”学习活动,用身边事和身边人,启迪和教育系统各族**职工,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达到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的目的,号召**职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
三、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一是开展“心连心•鱼水情”*群连心活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各民族*员**相互走访,增进感情,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民族*员、**群众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尊重,人人讲民族团结,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二是深入榆树沟镇少数民族聚居村,开展“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为生活困难**职工,送去了价值2000元的大米、面粉、和清油,引导各民族群众提高思想认识,鼓励他们自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三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兑现草奖补工作以来,深入排查信访、调处信访案件,不断加大信访问题处理力度,对少数民族观注的草场问题在政策范围内均及时给予答复。四是发挥职能优势、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优化牧区畜牧业产业结构,特别是在牲畜品种改良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对牧民外购西门塔尔种公牛每,麦盖提肉羊补助费等外购纯种肉用羊,发放补助。为加快牧区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对牧区村、集体、合作社和牧民新建的养殖小区,新发生拉电、引水和小区道路建设等
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民模创建与畜牧业工作深入结合
1.将民模创建与实施畜牧业项目相结合。
我局把民模创建与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相结合,不断转变民族聚集地区生产生活方式。2014年,计划继续依托河南援疆项目、国家游牧民定居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二十年不落后”的要求,XX市牧区的牧民定居点,实现定居150户、600人;同时,按照定居兴牧“五宜两结合”模式要求,开发达坂风景区,实现分散定居45户、180人。
2.将民模创建与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相结合
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近期完成禁牧及草畜平衡标识牌安装;给牧民发放草补资金2579.6万元;全年建设2个禁牧管护站,3个草畜平衡管护站,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草场资源利用率和牲畜个体产出率,推动牧区畜牧业快速发展,促进哈萨克族牧民持续大幅增收。
五、几点收获
1.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了全系统畜牧兽医各民族相互尊敬,相互尊敬,相互帮助,团结友善,共创创新型系统。
2.促进了学风、教风秩序理向好的方面转化,通过活动狠抓管理。目前,早操整齐了;上班基本不迟到了,各类学习教育及活动秩序好了;各科室卫生好了;工作中助人为乐,团结友善的优秀品质逐渐形成了。我们将继续努力结合实际,结合学习贯彻*精神,为市畜牧系统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
拓展阅读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研讨发言材料
按照会议安排,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的*以来,**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章,成为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2014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考察内蒙古,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2019年**在**视察时,对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乌兰牧骑等工作都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把坚持和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牢记于心、贯穿于行,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要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文化价值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才能促进民族多样性和共同性有机统一。要强化各民族之间的精神文化交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纽带,增强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博采众长,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通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使我对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历史有了更为深入了解,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了更为具体的认识,对如何开展民族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下面我围绕此次所学和自身工作实际,谈谈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明确*定位,指明行动方向。
“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作为*和国家在*提出的重要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对新时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定位、点亮行动的明灯。**曾经说过:政法*是“国之重器”,是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基本力量,是*和人民的“刀把子”。*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队伍必须纪律严明‚我作为*队伍中的一员,要做维护和遵守各项纪律的模范和表率,对此我认为做好新时期*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千方百计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为各民族群众办实事、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同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边疆问题做文章的图谋,坚决依法打击各种民族独立、*极端、暴力恐怖等非法言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汇聚集体智慧,凝聚发展力量。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中,我们*和国家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从*工作实际出发,治安、*工作涉及面广、牵扯人多、复杂性强,需要相关责任单位凝心聚力,努力铸牢共同体意识,以充分疑聚人心、汇集有效资源、整合工作力量提升化解成效,把可能激化的矛盾化解于萌芽之中。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共筑精神家园,提供精神归宿。
现代社会在带来丰饶物质的同时,也裹挟了浮躁、焦虑与不安,从而激发了各类社会矛盾的产生,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凸显即是共同体意识缺失所带来的精神空虚的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创新性地构筑安宁真诚的精神家园,形成一个共同认同、栖息的精神意义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滋养并慰藉共通性的内在心灵,形成精神上的共有归宿,有助于维系良好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第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自我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个体的人生价值虽由自己能动创造,但最终还是由共同体提供机会、由对他者和社会的贡献来获得评判。也就是说,自我人生的价值意义松建,是由整个共同体作为参考并由共同体意识加以支撑。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建立各族群众间接触联系、创造各族群众的价值意义、促进各族群众全面发展,使各族群众都能能获得丰富知识经验、秉持共善性的价值信念,从而促进和维护全社会和谐稳定。第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提供道德规范,提升生活体验。
共同体意识可以提供各民族彼此间相处的良善秩序,也为个体提供了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无论是理性的公共精神,还是感性的同胞情感,都容易为大家所接纳和偏爱。从*工作出发,建立共同体意识可以促成共鸣性的良知和善意动机,进而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使各族群众慢慢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体系,从而实现解决各民族群众思想症结,消解歧视、偏见等不愉快的生活体验,提升生活的品质,从根本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减少各类治安案件及民族独立、暴恐行为的发生。第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形成自信心理,促进积极行动。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当其所处的共同体在灿烂悠久的文明基础上能够团结凝聚、能够富强独立时,其自身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使各族群众都积极的自强行动,努力学习并进步,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和谐,根本上提高群众对各项公共事业的满意度降低各类案事件发生率。通过学习和总结,我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做好*工作目标一致、方法统一、任务相同,唯有参与铸牢过程、巩固铸牢效果,才能更好的体现*工作价值,才能更好的提升*工作效果,才能更好的深化*工作意义,在今后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做好新时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欢度传统佳节
花好月圆日,“双节”喜相逢。今年中秋和国庆是同一天,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9月30日至10月8日,由**、主任、分管领导带队组织**职工分批次赴驻村点下沉,和村民们一起欢度传统佳节。
一是升国旗,感家国之情。
10月1日早晨,驻村工作队组织全村各族**群众举行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上升,迎风飘扬,所有人肃然起敬,向国旗行注目礼。随后进行国旗下宣誓、感恩和祝愿,祝福伟大祖国,点赞美好生活。71年来,中国**带领各族人民沐风栉雨,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国家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愈发富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升国旗感*恩教育已成为各族**群众抒发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瞻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将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进一步树牢坚定坚决听*话、跟*走的决心。二是赏月,品传统文化。
按照下沉时间,大家都提前准备了月饼、水果、糕点、礼盒、干净衣物等,一到村里就赶紧和结亲户联系,送上节日的问候。暮色降临时,收工的村民们来不及洗把脸擦把汗就风尘仆仆赶到村委接结亲**回家。一起烧火做饭,聊天唠嗑,了解身体状况、困难需求;一起吃月饼赏月,拍全家福,给亲戚介绍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告诉亲戚们这次一起过节格外亲切难忘,祖国大家庭里,少了哪个民族都不能称之为团圆。其乐融融的相聚,让村民深深体会到了家庭欢乐、生活幸福,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魅力。三是劳动,解决实际困难。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