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的优秀教学设计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理解“丰碑”的深刻含义,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3、有感情地读课文。
从军需处长被冻死的外部形象,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为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
一、激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1、新课开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背景音乐,同时满怀激情地导入新课。
2、齐读课题。
3、什么是丰碑呢?要想理解好这个问题,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认真体会。
二、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2小节。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勾画出重点的词语,把这些词语多读几遍,认真地体会体会。
2、学生交流勾画的词语,谈自己的体会。
3、(多媒体出示红军在风雪中艰难行进的录像片段)教师旁白: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支队伍正冒着刺骨的寒风,顶着鹅毛般的大雪,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进。在前进的途中,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多媒体出示第2小节第三句,教师引读。)
4、用了几个可能?想象一下,还有其他可能吗?他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自读课文,初步体会。
1、那么,这支队伍在前进的途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指名读3—6小节)
2、将军跑到前面,在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情景呢?学生自由轻声朗读第7小节。
要求: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学生交流读书后的体会,教师适时引导,然后指名读,齐读。
4、同学们边读边想,仿佛看到了老战士的姿势、神态、动作。(多媒体出示老战士被冻僵的画面)看到这个情景,你想说些什么呢?
5、引导学生带着刚才的理解,再一次朗读这个小节。
四、小组合作,深入体会。
(一)、体会将军的神态和情感变化。
1、当将军看到这样的情景,它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课文,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将军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并细读这些句子,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2、分小组学习、讨论。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情感。
4、有人小声地告诉将军“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以后,将军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剧烈变化?请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12小节,体会情感变化。(学生读完后,指名读)
5、(多媒体出示将军站在雪地中的场景)风那么狂,雪那么大,将军却久久的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如果你是将军,你会说什么?
6、多媒体出示第12小节,教师引读。
(二)、反刍第七小节,深入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1、多媒体再次展示军需处长被冻僵的画面,教师深情地范读7小节。
2、读完后,教师用低沉的语气问到: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3、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4、教师适时引导,深化主题。
7、出示13小节画面,教师引读。
8、现在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丰碑了吗?(学生谈自己对丰碑的理解)
五、进一步理解丰碑的深刻含义,总结全文。
1、是啊,这不是一般的丰碑,它是一座闪烁着英雄光芒的精神的丰碑,这样的丰碑随处可见。(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丰碑”精神,然后教师出示课外影视资料,让学生再一次深入体会。)
2、是啊,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千万万的军需处长,有了这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所以红军战士坚信(多媒体出示14小节最后一句,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所以将军坚信(齐读:胜利怎能不属于这样的队伍呢?),所以我们坚信(齐读: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拓展阅读
1、教学设计模板方案
一、教材分析
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
1、教法及媒体选择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由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形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导入: 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
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展示:⑴黑*蜘蛛的图片,黑*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
⑵荧光水母的图片
问: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
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展示:一些食物(肉 、蛋 、乳等)
问: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问: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那么人体中的蛋白质又能承担怎样的生命活动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体中去进行一次旅行?
创设情景:三维透明人体场景。
⑴ 观看人体骨骼肌的三维动画,并问: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
⑵接着让学生观察在人体中可以发生的4个生命活动的场景,并问:在这样的4个场景中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呢?
⑶总结: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教学设计模板方案
1、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体育课安全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树立在安全的环境中参加体育锻炼。
3、 情感目标:学生乐意听讲,并能积极提问,课堂气氛活跃。
体育课要注意的事项
1、上体育课时,学生着装要适宜运动,要求穿运动衣、运动鞋,不携带小刀、钥匙、别针等尖锐、硬质物品,不佩带徽章、胸针等饰品。
2、进行运动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在运动过程中造成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伤害。
3、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掌握自我保护的要领,不准离开教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要服从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的安排,根据规定的教学练习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练习和活动。严禁学生在课堂上打闹,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安全行为。凡不按要求进行活动而造成自伤或他伤者,后果自负。
4、不到有危险的场地去活动,不用有危险的器材设施,不做有危险的动作。
5、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前,需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或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同时报体育老师。
6、在进行投掷项目练习时,学生要严格按教师发出的投掷和拾拣器材信号进行练习。严禁相互对掷练习。无器材的学生应远离投掷区,拣拾器材时,应持器材返回投掷区,禁止抛掷回投掷区。
7、学生生病或者体质特异不能参加体育运动时,要主动报告老师,同时不得参与跳远、跳绳、打篮球、足球、掷铅球或田径赛跑等体育活动。
8、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或中途休息期间,如有学生受伤或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马上报告老师。
9、全体同学都要发扬相互尊重、互助友爱、相互包容的风格,严禁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如果违反将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0、讲究运动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上课前后一小时不饮食,不大量喝水;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坐下休息,应积极整理、放松。 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在体育课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行为,确保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3、教学设计模板方案
【文本解读】
《白鹅》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课。本组教材都是名家笔下的动物,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有趣;二是通过阅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教学本组课文要恰当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白鹅》作为本组开篇文章,更充分体现以上特点。课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本次教研课我选择第二课时教学。我打算在落实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并且能学习作者的幽默的表达方式并能积累运用文中的词语。
1、知识技能:
⑴ 能从叫声、步态、吃相中感受白鹅的高傲。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7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能运用若干好词佳句。
⑶ 揣摩作者写作的表达方式(比较、拟人、贬意褒用)初步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写作语言。
2、过程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说话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体会白鹅的高傲和可爱,并能有滋有味地朗读。
有所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能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一、顺情导入,整体感知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13课《白鹅》,你们觉得风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样的?
(请用一个词表达)
生:高傲、有趣、有意思、威风、可爱、架子十足——(让6、7位同学说)听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这个高傲的动物。生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而鹅不仅表现在姿态上,更表现在
生:叫声、步态、吃相。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师:这节课我们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走近白鹅,欣赏白鹅。赶快读读3~7小节,看看哪些句子表现出白鹅的高傲,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读完、画完。)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可以读你特别喜欢的句子也可以谈你的体会。
(随学生发言学习任何一部分。)
二、细读高傲、品味可爱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白鹅的高傲?
预设情景:
1、叫声: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他的高傲!见到生客他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他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他,他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体会的不错。如果鹅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他会说些什么呢?
生:见到生客,他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他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他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他。谁愿意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从他的叫声中进一步体会鹅的高傲和尽职。
指名读:
多神气呀!多尽职呀!
师:怪不得说养鹅等于养狗,作者表面写鹅叫得凶,高傲,其实是在夸他勇敢尽职,讨人喜欢。我们再来夸夸白鹅,感觉肯定不一样,齐读第三节。带着感情来读读作者的赞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听出了你们的喜欢,听出了你们的赞叹!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了鹅的高傲?
2、步态:
生读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师:由鹅的步态你们想到哪些人?
(大王、老板、将军)
师:你来读读看,鹅老板来了没有。
(指名读)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破像)
评:大模大样的真像个鹅大王。
评:你把他读活了,他可真够霸道的。丰子恺爷爷的笔下的白鹅比你们的都要风度翩翩。课文说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就是京剧里的花脸,你们想象一下黑脸包公、白脸曹操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大模大样,从容不迫、威风、架子十足、不可一世。)
师:带着这样的感觉一起把这样的白鹅带到眼前。
生齐读。
师:既然写鹅为什么前面还要写鸭?
生:这样写更能突出鹅的步调从容。
师:对啊!那你说说鸭的步调怎样?
生:急速、局促不安。
(生表演)
师:这样比较白鹅的傲慢更讨人喜欢了。
师生合作读:
能带着你的感情来读读这句话吗?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3、吃相:
师:鹅的叫声、步调挺有意思,而鹅的吃饭一定能让你笑掉大牙。生快速浏览5~7节。你觉得鹅吃饭好笑在哪儿?
4、反馈:
食物有趣,吃法好玩,要人侍侯。简单处理前两个部分。
⑴ 食物:
引读相关句子,让学生谈体会。
⑵ 吃法:
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最好笑的是鹅狗争饭吃,搞得主人不得不侍侯他。
5、演读:
重点演读鹅狗争饭吃师范读:
你们觉得有趣在什么地方?
生谈感受:
想象调皮狗和鹅的不同表情和动作、对话。
同桌合作练读表演:
第一幕:教给方法,第二、三幕同桌合作选择一幕表演和朗读。
(一人读,一人演。)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来朗读。
6、回归中心:
此时,你想对这只白鹅说些什么呢?
怪不得作者最后赞叹说:
因此鹅吃饭时,非要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不足!
7、指读句子:
⑴ 这种侍侯对白鹅来说是无比的骄傲。
齐读。
⑵ 这种侍侯对作者来说是无比的乐趣。
齐读。
⑶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喜欢这只白鹅吗?你愿意把自己当作白鹅来介绍自己呢?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建议用上这节课我们积累的词语:
厉声叫嚣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大模大样 昂首大叫
净角出场 毫不相让 从容不迫 厉声叫骂 架子十足
学习作者比较幽默的表达方法,把你笔下的白鹅说得让人喜欢。
学习写话:
我是一只( )的白鹅,( )。
姿态
叫声 尽职 勇猛
高傲 步态 从容 神气 (对比)
吃相 架大 好笑
整堂课上下来没有我想象和预设那样顺利和流畅。
在导入时我向学生提出你们觉得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样的?如果加上请用一个词来表达指向性更明确,也便于节省时间。学生说到高傲、架子十足、神气、吃相古怪初步让我感觉学生并不喜欢这只白鹅。这时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接着我按预设的那样教学,当赵永亮朗读高傲的句子: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我问:为什么?赵永亮说:我觉得它要人侍侯,可真高傲。学生感觉没错,我怕大多数学生思维都停留在3、4小节,没转得那么快。就没再趁机追问。于是再问学生还找到哪些句子。终于有学生说到了第3节的内容。我就开始预设中的理想化教学。但尽管学生能够说,读。我感觉学生们的理解很肤浅,与文本还有一段距离。我两次范读,学生才勉强进入状态。之后教学的机械化也开始明显起来。以至于学习到第6、7自然段时,徐昌辉说:我一点也不喜欢这只白鹅。我很惊讶这位悟性高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是我不得不再范读鹅狗争食的部分。终于部分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可是下课铃就此响起。我们不得不停止学习。课后我想学生怎么会进入不了文本?原来课文中用了较多的反语,一个正面赞美的词也没有。难怪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感觉。而我的引导失效也是学生进入不了文本的原因。课后有老师建议你为什么不让学生模仿一下白鹅的步态和鸭子的步态呢?是啊!让两名大胆的学生表演一下,课堂上的气氛就不会那么紧张了。此时的笑声也许会给学生带来灵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4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