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2 10:34:36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

学习目的: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教具: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思考:(思考的问题都由多媒体放映)

1 我们从出生开始,2 就不3 停地接触到各种生命,4 但是作者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因为这一次他“真的看到了”那群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这生命让“我感到诧异和震撼”,让我“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状的敬畏。”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觉得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②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生命的“投资”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壮举”。成千上万的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却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为生命,所以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二、品味语言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老师指导。(思考的问题都由幻灯片投影)

思考:①“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

———为什么用“长得不能再长”,而不用“漫长”或“很长”之类的词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长得不能再长”说明长到了极点,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若换成“漫长”“很长”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②“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若把起其换成“我起先…,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白色的纤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定语后置,以示强调。若把定语还原,则不能突出纤维的特征——“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第一段。

三、四人小组朗读剩下文段(每人一段),小组互评。

小组内积极讨论(按老师的方法设计问题,品味语言,特别是对表现作者敬畏生命的语句重点品味),老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老师引导,补充小结。

第一段:(第1~2节)无意中发现植物靠风力播送种子、繁衍生命的现象感到诧异和震撼。观

第二段:(第3~4节)抒发心底强烈的触动。对生命产生敬畏、折服感

第三段:(第5节)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级组统一练习(油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意识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能对生命加深理解。

教具:幻灯机

过程:

一、整体把握,积累语感。

1.师范读《热爱生命》

2.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品味下列语句,并根据自己的体验,看看能否加以补充或扩展。(幻灯片投影下列文字)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只有乐于生的人才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3.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发言讨论,老师点评。(注: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无需统一观点)

二、积累与扩展

1.把成语“浑然不觉”、“无以名状”、“惊心动魄”、“风和日丽”、“枯燥无味”、“躁动不安”、“稍纵即逝”抄在卡片上,并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将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段摘抄下来,并背诵。

三、小结:(略)

板书:热爱生命

第一段:从生的角度阐述应怎样看待生命、活得充实生死

第二段:从死的角度阐述应怎样抓紧时间、留住日子死生

作业:1。从文中再找几处语言来欣赏品味。

2。观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

课外作业:

举行一次班级演讲赛。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谈谈:

对于生命,我们是由“敬畏”到“敬爱”,还是从“热爱”到“敬畏”?

拓展阅读

1、令人心的经典文

1、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有必要不停地向人说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还是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

2、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辈子可能只是一站地铁或是一顿饭,上一秒是巧合,下一秒就是错过,但错过了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

3、时间最会骗人,但也能让你明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留下的尽力珍惜,得不到的都不重要。

4、幸福就是,坚持了应该坚持的,放弃了应该放弃的,珍惜现在拥有的,不后悔已经决定的。

5、不要过分在意一些人、一些事,顺其自然,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不要埋怨自己。

6、所有人和事,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不是你的也别强求,反正离去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

7、何必在意旁人的眼光和话语?没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事;也没有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人。做最真实最漂亮的自己,随心随性,无憾今

8、以后还有很漫长很漫长的路途,都要一个人走完。都要靠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谁。――宫崎骏《千与千寻》

9、活就是这样,*准备好过完一辈子才让你得到的事情,不可能积攒到30岁以前都给了你,如果真有这事儿,那么后面一定没什么好事儿还能等着你了。

10、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背下来,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做出来,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努力做完,那么不好意思,你想去的学校也只能别人去了,你想过的人也只能别人过了。

11、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不论友情还是爱情,你没有前途,爱情就没有未来,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不要做一个讨好别人的人,只要你自己有价值,自然会有人喜欢你。

12、活的磨盘很重,你以为它是在将你碾碎,其实它是在会你细腻,并帮你呈上活的细节,避免你太过粗糙地渡过这一

1、以前以为真正的爱情是山盟海誓,翻山越岭的勇气,是非你不可的执着,而如今开始劝自己,人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2、当你觉得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的时候,一般是你想多了。

3、人的感情就像牙齿,掉了就没了,再装也是假的,掉了的东西就不要捡了,接受突如其来的失去,珍惜不期而遇的惊喜。

4、有多少人说好了要过一辈子,可是,走着走着就只剩下曾经了。又有多少人说好了要牵手到永远,可转身就成为最熟悉的陌人。再深的感情也有底线,珍惜才配拥有。

5、忽冷忽热最折磨,反反复复最伤人。

6、我不好,但全世界只有一个我。珍惜也好,不珍惜也罢,如果哪一天你把我弄丢了,我不会让你再找到我。

7、你在害怕什么?怕忽然有一天和他在大街上相遇,他却牵着别人的手,怕突如其来的尴尬或多年以后依旧放不下。

8、如果只是友情的话,能好好做朋友就好好做朋友吧,不要太贪心了。爱情这种事太极端,要么一,要么陌

9、时间是一把戳穿虚伪的刀,它验证了谎言,揭露了现实,淡化了承诺。

10、赐我一场相遇,却不赐我一场爱情,赐我一场爱情,却不赐我地久天长!

11、等一个无心于你的爱人,就如同在机场等一艘船,在海上等一辆车,在六月等一场雪。

12、“后来”这个词,概括了所有我们不想要改变,却又面目全非的事。

13、他点了一个赞,你脑补了一出戏,他更新一条状态,你就像在做阅读理解。他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喜欢你。

14、对一个人真正失望是什么样的感觉:我发的事再也不想让你知道,同样你的事情我也一样完全不想了解了。

1、想要忘记一段感情,方法永远只有一个:时间和新欢。要是时间和新欢也不能让你忘记一段感情,原因只有一个: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

2、有个人,给你一份苦药你也开心的吃下去,因为信任;有的人,给你一杯蜂蜜,你也不敢吃,因为他给不了你安全感。

3、人无论再怎么被爱,都会挂念着那些没得到的爱,影响一个人的,不是得到的东西,而是那些求之不得的。

4、唯有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敢想起你。早已习惯不动声色百毒不侵,以为自己没有你也可以。但为何想起你的时候,心还会疼。

5、你可以忽略我的感受,也可以肆意挥霍我的热情,甚至不理会于我的沮丧难过。可是有一点你必须得明白,每个人能付出的爱都是有限的,无论是对朋友还是爱人,如果你让我感觉到力不从心了,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你,那就再也回不来了。

6、你别去打扰他,别一有什么都想和他分享,别满腔热血说完只剩下尴尬。

7、有那么一瞬间,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就像被泼了一盆凉水一样,唰的一下,从头冷到脚,语言这东西,在表达爱意的时候是那么无力,在表达伤害的时候却又如此锋利。

8、气和失望是不一样的。气只需要哄一哄,失望是你做什么都是多余的。

9、每个人最怕自己给出去的是心,别人还回来的却是刀子。友情也好,爱情亦然。

10、突然不想和你在一起了,看你每天这样敷衍我,我也挺累的,我放你走好不好。在这段感情里面,你连跟我说几句话都不愿意,我到底图你什么?

11、有时候不想谈恋爱的人,并不是心里有一个人。而是害怕付出了真感情,最后把自己伤的伤痕累累。

12、喜欢上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真难受,连吃个醋都名不正言不顺。

2、优秀安全用火珍惜班会

一、学活动的目的:

1、宣传、学习和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法律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知识、灭火知识,注意安全,珍爱

3、了解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掌握灭火方法、自救和逃方法,并转危为安。

二、活动准备:

收集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的例子。

三、活动流程:

(一)老师讲两个“火灾例”,吸引学注意力。

例一

20__年2月23日,**省新野县某小学四年级7名学,中午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个体焊补部门门前玩耍。出于好奇,其中一人用火柴点燃自制电石桶(乙炔发器)的细钢管口,引起爆炸。两人死亡,一人重伤,两人当场轻伤。

20__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区春游。学野餐引发火灾,当场烧死29名学,1人重伤,3人轻伤。

(二)学四人一组讨论“消防安全事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同组学,增强防火安全意识。

(三)小组讨论“消防安全”应注意的事项、灭火方法和逃方法。

(1)校园防火需要注意什么?

(2)液化气和煤气怎么用?

(3)如何使用电器?

(4)外出野餐需要注意什么?

(5)发火灾如何报警?

(6)灭火方法有哪些?

(7)一个人着火了如何自救?

(8)大楼着火如何逃

(9)如何从山火中逃

(四)了解一些火灾原因

(1)了解吹风机引起火灾的原因

第一,吹风机在用的时候,因为还有其他事情要走(比如接电话,有人敲门开门等。),把吹风机放在木平台上一段时间,彻底忘记了吹风机的用途,结果被搁置了很久,于是吹风机外壳的高温引燃了可燃物。

第二,吹风机使用时遇到停电,继续处理其他事情或者不切断电源就出去了。恢复供电后,吹风机的电热丝长时间发热,温度上升,引发火灾。

(2)烟头引起火灾的原因

烟蒂虽然是小火源,但是可以引起很多物质着火。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 300℃,中心温度为700℃~ 800℃,常见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的表面温度,如纸为130℃~ 250℃,布为200℃~ 250℃。一支香烟的燃烧时间为4 ~ 15分钟。在这一段时间内,普通可燃材料可以被点燃,经过一段时间的闷烧,就会着火燃烧。根据自然通风下的试验,将烟头扔进5厘米深的木屑中,阴燃75 ~ 90分钟后,火焰开始出现;将烟头扔进深度为5 ~ 10厘米的刨花中,60 ~ 100分钟后有75%的机会燃烧。对于化学危险品,香烟的明火会立即导致其燃烧爆炸。

3、优秀安全用火珍惜班会

消防自救

活动形式

活动时间

__年11月3日

育目的

1.使学知道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2.使学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的处理方法。

育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导言:火与人类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可是如果利用不好,它会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毁于一旦。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火与火灾”。

二、消防知识介绍

(一)燃烧的概念:燃烧时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二)燃烧的三要素:

1、可燃物

2、助燃物

3、着火源

(三)防火的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

4、防止火势蔓延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化学抑制法

(五)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左手托住灭火器底部,右手拿住压把,拿出灭火器;

2、奔赴现场;

3、拔掉安全销;

4、左手握灭火器喷头对准火焰底部,右手按下压把喷射。

三、说说防火小品表演

四、总结提升,谈谈收获

育效果

良好

板书

消防安全知识

灭火基本方法

灭火器的使用

4、优秀安全用火珍惜班会

一.目的

为做好消防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我商场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切实将我商场消防安全管理落到实处,防范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特定此方

二.适用范围

本方适用于20__年我商场消防培训工作

三.培训对象

消防安全培训的对象为我商场全体员工

四.具体培训工作安排

(一)商场日常消防安全培训

1.培训主体 商场全体员工

2.培训周期

每月一次

3.培训内容

商场的消防培训内容,涉及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火灾自救技巧等。

(二)新职工的消防安全培训

1.培训主体

商场对公司新入职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2.培训时间

新员工入职的一周之内,配合商场对新员工开展整体培训工作。

3.培训内容

传授基本的消防知识,熟悉商场消防器材置及讲解消防知识。

点击查看更多《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9202.html

热门阅读

  1. 祝开业大吉的祝福语
  2. 一个初中生的暑假计划
  3. 2015关于团结的民间谚语大全
  4. 做个文明好孩子国旗下演讲稿
  5. 造句宝典:有勇无谋造句
  6. 当灾害来临时的教学设计
  7. 关于三字经里的故事
  8. 首个企业服务日的活动总结
  9. 元宵节的祝福语大全
  10. 201年小年给朋友的祝福语
  11. 幼儿园大班体育技能区的活动总结
  12. 圆圆瘦了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13. 建设工程施工劳务的分包合同
  14. 《身边的小能人》教学设计
  15. 《暮春归故山草堂》和《兰竹诗》古诗对比阅读及答案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