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红领巾真好》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11 09:55:54

小学语文《红领巾真好》教案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红领巾”真好》。一起来读读课题。

上课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小客人,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出示小鸟)小朋友,你看,它在和你们大招呼呢,我们也和它打打招呼?

2、师:想不想和小鸟一起到美丽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但是小鸟说了,小朋友必须通过它设的一道关才行,我们要不要闯关,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词语)

蓬松梳理鸟巢活跃捕捉崭新翠绿木牌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扑棱棱

自己试试。来开小火车。齐读。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请出“小鸟”这位好朋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和小鸟一起去森林看看,但必须闯过一道关”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学生最喜欢挑战,闯关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学习的热情高涨。学生怀着对去森林的期待之情和向往之情开始复习字词。字词复习本是一个枯燥的环节,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很多。同时,用多种形式来让学生朗读,达到字词复习的目的。效果好、记得牢,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朗读感悟

1、师:大家的表现棒极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和小鸟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大森林中的小鸟托我带给小朋友们一封信,来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能自己读读吗,注意读出小问号的语气。(指名——齐读)小朋友,请你打开书本,轻轻地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沿着情境用小鸟的一封信引出“林中谁最快乐?”、“林中谁最活跃?”、“林中谁来得最早?”三个问句,指导学生朗读这三个问句,读出问句的语气。同时抓住3个问句,作为提纲挈领,将课文的3个小节串联起来。

师:刚才是谁问的第一个问题?请你再问问。谁来回答他?(指名)(板书:快乐,小鸟)

我觉得他读得小鸟的叫声读得很好听,小鸟是怎样叫的?叽叽喳喳(课件出示:叽喳)你觉得森林里会有哪些小鸟?它们叽叽喳喳的会唱些什么?

谁能像小鸟一样来叫一叫呢?(指名)

【设计意图】抓住“叽叽喳喳”让学生展开想象:小鸟会唱些什么呢?富有童趣,学生感受小鸟的快乐活泼,再让学生朗读“叽叽喳喳”这个词语,通过朗读将小鸟的快乐表现出来。

2、教学“蓬松的羽毛”

师:小朋友读得真好。快乐的小鸟一会儿在唧唧喳喳地歌唱,蹦蹦跳跳,一会儿在——梳理着蓬松的羽毛。

师:小鸟的羽毛松松的,软软的,我们可以送它一个词,叫——(课件出示)“蓬松”。一起来读这个词语?(齐读)

除了蓬松的羽毛,你还能说蓬松的什么?

3、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啊,请你快乐的读读这段话。(指名)

【设计意图】“蓬松”,理解起来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或许要让学生讲蓬松是什么意思,学生会哑口无言。这里先告诉学生“软软的、松松的,”再让学生举例还能说蓬松的什么?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具体的事物理解词语,加强了语文生活化。

4、快乐的小鸟还会做些什么呢?

(课件)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 ),一会儿( )。

5、朗读指导

师:这么活泼的小鸟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像小鸟一样快乐的朗读这一段,好吗?(齐读)

【设计意图】用“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训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小鸟的快乐。将朗读和感悟相结合,读出快乐,感受快乐。

1、过渡:师:嗯,老师听出来了,你们这群可爱的小鸟非常的快乐,那清晨林中最活跃的又是谁呢?(板书:活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们是活跃的小鸟啊?“扑棱棱”,也是小鸟的叫声吗?那是指什么声音?(学生思考举手)(出示课件动画: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

师:清晨,一缕阳光射进了树林,新的一天来了,小树醒来了,小花也绽开了笑脸,小鸟们也从梦中醒来了,要外出了,小鸟们,准备好,扑棱棱,飞起来吧!(课件配乐)(生起立象小鸟那样扑棱棱飞来飞去)

【设计意图】教学第二段,从“扑棱棱”一词的理解入手,用一个情境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树林中的小鸟,让学生“飞起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通过展开想象表演,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发了情感。

3、师:多活跃的小鸟啊!机灵的小鸟们,告诉老师,你们扑棱棱飞来飞去,在干什么呀?我来采访一下小鸟们。小鸟,小鸟,你要飞到哪里去啊?你在干什么呀?

师:小鸟们,你们飞了很久,捉了很久的害虫,一定觉得累了,让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原来,你们扑棱棱飞来飞去,是在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你们真是森林小卫士啊,那你知道一只小鸟能吃掉多少害虫呢?

听了这一连串的数字,我们小朋友,你想说什么?

4、朗读指导

师:让我们带着对小鸟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再来朗读这一段,好吗?(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此段)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自然而然地引出“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用一连串的数字让学生对小鸟捕捉害虫了解得更加清楚,更为后面第三小节“爱护小鸟”的教学打好基础。学生对这些数字肯定是非常陌生的,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通过“读”把情感表达出来。

5、读了这2段话,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啊?

1、过渡:是啊,林中最快乐的是小鸟,最活跃的也是小鸟,那林中来的最早的是谁呢?(板书:最早红领巾)

2、红领巾,孩子们,摸摸你们胸前的红领巾,想一想,为什么这里的“红领巾”加上了引号呢?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自己读读第三小节,红领巾一大早来干什么呀?

3、汇报:“红领巾”一大早就来到树林里干什么?(放鸟巢)他们为什么要来倒树林里放鸟巢呢?它们还送来了什么?(崭新的木牌)

4、木牌上写着?(板书:请爱护小鸟)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指名)

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人在做着伤害小鸟的事,课件出示人类杀害小鸟的图片。

看到了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你一定很同情那些小鸟,憎恨捕杀小鸟的人,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所以我们这些红领巾应该大声地说——请爱护小鸟(指名——男女生读——齐读)

师:听到了同学们的呼声,难怪小鸟要夸——?红领巾真好哪只小鸟来夸一夸。(指名)

要读出小鸟的可爱,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的坚定。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说一说鸟类捕捉害虫的资料,再出示许多人类捕杀小鸟以其鸟类生存现状的图片,并让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用图片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理解为什么“红领巾”要写“请爱护小鸟!”,与文本产生共鸣。让学生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情感体验中,领会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5、听到小鸟和小朋友的赞扬,你的心情怎样?

师:是啊,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和他们的生命是惜惜相关的,我们只有爱护他们,保护他们,人类才会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一起来夸夸这些红领巾吧。(齐读)

三、拓展延伸

1、指导背诵:师:孩子们,你们读的真好。如果配上音乐,那就更好听了。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欢迎我吗?(课件播放音乐:师生合作读,老师读问题,学生读其他)

让我们再一次用美妙的声音来夸夸红领巾好吗?全体起立。(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多形式背诵活动,先合作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再学生齐背,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配合音乐朗诵,将文中优美的文字与抒情的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美与韵味,受到美的熏陶。

2、请坐。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小鸟有哪些本领?所以我们要?

小鸟会( ),会( ),还会( ),我们要( )。

3、师:小鸟是森林卫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小鸟,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需要我们的保护呢?

( )会( ),我们要保护它。

4、我们保护了可爱的小鸟,为小鸟做了许多的事,小鸟会夸——“红领巾”真好!

我们保护了动物朋友们和它们的家,动物朋友们也会兴高采烈地夸——“红领巾”真好!

如果我们给地球洗洗脸,穿上漂亮的衣服,大自然妈妈也一定会微笑地夸——“红领巾”真好!

【设计意图】首先对教材进行总结,鸟类会……所以我们要保护鸟类。但仅仅保护鸟类是不够的。因此,最后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用“……会……,我们要保护它。”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动物也需要我们的保护。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对鸟类的保护上,而是再上升到对其他动物的保护,对整个自然界的保护。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升华了课文的中心,也完成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课后小朋友可以找找小鸟捕捉害虫的相关资料。

快乐 小鸟

活泼 请爱护小鸟

拓展阅读

1、人五年级范本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背诵课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凭借具体的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联系上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一、欣赏剪纸

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里哪些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2、生自由读课,找出相关的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了解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指名带着赞美的气来读)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几幅剪纸,一起欣赏

5、通过欣赏这些剪纸,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姥姥的剪纸是啊!(板书: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认识姥姥

1、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到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导读第6自然段:

A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

B.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

C.分组读

(4)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准头”?

(6)书中举了个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的?

A 工夫不大……

B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成的?

C 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能感受到?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D 指名分角色朗读,演出作者的调皮

(7)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熟能生巧,总(),()!”

3、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3)指导朗读

(4)板书:勤劳善良

三、体味祖孙之情

1、姥姥对乡亲们是如此友、热情,对我这个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她是怎么通过剪纸传达这份情的呢?

2、读读第三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

(1)指名交流

(2)出示描写剪纸的

一只顽皮的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这三幅剪纸的图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12节(抓住几个“总是”指导背诵)

(5)说说这三幅图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

(6)重点理解第三幅图

A 一片开阔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样的神态?

B从剪纸中看出了,从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四、作业

1、背诵课最后两个自然段

板书: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2、第九册

5古诗词三首

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第一课时

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指数名生说.

6.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字的魅力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的绿字却有大大的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读读古诗.

4.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

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

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家、诗人、*家,立志于国家*.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第二课时

乐调情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读入情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

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议深情

1.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

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记生字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生练写.

3、人五年级范本

一、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积累中优美词句。

2、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感受贯穿全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二、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读中感悟瑞士人民对燕子的关爱。

2、感受贯穿全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过程

(一)复习导入,扣词释

1、分步出示下列三组词。

(1)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满天飞舞 皑皑白雪。

(2)长途跋涉 疲劳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3)冒着春寒 顶着大雪 踏着山路 四处寻找。

指名读,齐读。注意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想一想每一组词与什么有关。

2、用上其中几个词说说这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3、是啊,当时的天气是如此恶劣,燕子的处境是如此艰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体会下当时的情景。出示课一二两段,齐读。

(二)细读第三段,析词品句

1、燕子的处境激起了同们深深的同情,更激起了当地*和居民的深切关注,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三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2、根据生回答,随机引导。

出示句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读着读着,哪些词让你有话想说?

紧扣“纷纷、四处、冒着、顶着、踏着”等词让生谈体会,再进行朗读指导。

(2)同们猜想下他们中间可能会有哪些人?(白发苍苍的老人,怀里抱孩子的妇女,孩等。)

(3)引读提升:白发苍苍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焦急万分,蹒跚地走出家门,生读:冒着──

一群孩子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甩下书包,走出家门,生读:冒着──此时居民们哪顾得上严寒与危险,他们纷纷走出家门,生读:冒着──

意图】这里通过一个句子的两次巧妙的出示,引生的情感体验一步步走向**,天气越冷越能体现人们的爱心炽热。这时让生读出居民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浓浓爱心就有感而发了。让会课中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这个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三)习第四段,感受关爱

1、这群人中有个女孩,名叫贝蒂。出示第四段,轻声读这段,读后哪句话让你特别感动?

2、交流,紧扣“她的脸冻得通,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这句话。

贝蒂不在乎什么呀?预生回答:她不在乎自己脸冻得通,手冻得僵硬,不在乎寒冷。

那么她太在乎谁了?是燕子。

3、仔细看图,想想下,贝蒂是在哪儿发现了燕子?她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自己练习说,再指名说。指导生从贝蒂的动作、言、心理活动,以及燕子的处境等方面进行想象,感悟贝蒂付出的情。

4、配上音乐,我们来一起感受贝蒂对燕子的这份情。配乐朗读。

意图】这里通过析词品句“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将“爱”渗透到每一个生的心灵深处和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入境始于情”,让生去品,去悟,去思,去表达,让贝蒂的言行在生的心目中沉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感情。思想的碰撞,言的磨砺,必然能带来生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

(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1、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为*的伟大决策,居民的爱心奉献,贝蒂的情付出,它们却走进了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并即将启程返回自己眷恋的家园。引读最后一段。

2、选题写话:

(1)列车缓缓启动,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对着人们卿卿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2)贝蒂望着渐行渐远的列车,在心里默默地说……

(3)读完课后,我感慨万千……

独立写话,全班交流。

意图】生独立写话──准备发言──情诵读。让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言中的砥砺中,丰盈自己的心路历程。

3、是啊,燕子专列启程了,这燕子专列不仅载着的是一只只获救的燕子,它还载着什么呀?(出示:燕子专列载着──驶向远方。)

4、交流:人们的祝福、燕子的感激、关爱。

意图】这是对本深层次的理解和总结,把这份情感升华为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友情,唤起生对动物的那份爱,以及对所有生命的那份尊重。

5、播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生动可爱的画面描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友情,人类对动物的那份爱,以及对所有生命的那份尊重。

6、课件出示美丽的画面,还有许多保护环境广告,齐读。

7、作业:

(1)试着写写保护环境的广告

(2)可以去看看《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

四、板书

燕子专列

冒着 顶着 踏着 一点儿也不在乎

燕子专列载着──驶向远方

《燕子专列》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生从课的重点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的情意,对生进行爱护鸟类的环保育。在本课中,我注重在读的时候让生抓住中关键的字、词、句,引导生充分展开想象,融读、悟、说为一体,增加生与本接触的机会。注重重建生的精神生活,赋予育以及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4、人五年级范本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重点。要通过朗读让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挂图、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要求:

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重点:

认字和朗读。

三、难点:

要通过朗读让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

2、大家都知道是雨,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3、今天,我们就来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

1、这篇课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出示生字、生词认读。

(三)看挂图,习课

1、第一节 :

〈1〉〈图一〉你看见了什么?看到雨点儿怎样?〈很、很多〉多到怎样?〈数不清〉

〈2〉理解“数不清”,指导朗读第一节。

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飘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落下来?

情景,练习用“飘落”说话:秋天到了,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飘落下来。

〈4〉齐读第一节。

2、第二、三、四节

〈1〉(图2)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

〈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下面请同们拿出笔找出大雨点和雨点分别是怎么问的,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导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

〈4〉分组读对话,指导读疑问气。分男女生扮演大雨点,雨点读对话。

3、第五节

〈1〉同们,读到这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大雨点、雨点去了那儿以后,那里的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去看看课中是怎么说的吧!(自由大声读课,找一找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名说说有花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画)。

(配乐图三)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配乐图四:荒地—有花有草)

〈4〉师: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的花,绿的草。

4、(看图三、图四)想象:如果你是花、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组讨论后,指名说话。〉

(四)总结

今天,我们习了〈雨点儿〉一课,知道了大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草更绿了;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长出了的花,绿的草。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

五、作业布置:

回家熟读课

六、板书

12、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要求: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二、重点:

认字和朗读。

三、难点:

要通过朗读让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习了《雨点儿》这篇课,这节课继续,老师请这一行的同一人读一段。再认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数不清 云彩 飘落(生认读)

2、出示生字。

(二)习生字

这些字你们在课中已经认识,那么离开课你还认识吗?拿出字卡老师读一个生字,你们找一个。

1、指名一组上台。找到读,并贴黑板上。

2、生字“找朋友”(从12个生字中找,找字摆词,并读)

(三)“我会读”生自由读课后三个句子,齐读课

(四)指导书写

1、“方、半、巴”三个字都是独体字。要指导生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均匀。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描、练写、反馈,再练写。

4、口头组词。

(五)布置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

课余时间,请生在家里的花盆里栽花种草,继续引导生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钩。

cai( ) shu ( ) fan( )

彩 数 方

chai( ) su ( ) fang( )

2、想一想,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五、作业布置:

课间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板书

在田字格中写“方、半、巴” 三个字。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语文《红领巾真好》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1695.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沁园春及念奴娇的诗词
  2. 小学教师寒假自我补课计划范文
  3. 《寡人之于国也》最新教学设计
  4. 生活需要支撑也要学会承受随笔
  5. 小动物童话故事作文
  6. 物已是非爱已尽失美文
  7. 教职工诗歌朗诵会优秀主持词
  8. 春节快乐的祝福语
  9. 201年最新长辈对晚辈的结婚祝福语
  10. 校园6人情景剧剧本《要爱要慢》
  11. 20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12. 当好七员服务新农村建设会议发言稿范文
  13.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14. 我血献爱心无偿献血活动总结范文
  15. 中秋和国庆的作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