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古诗大风歌

发布时间: 2025-08-06 09:38:41

刘邦古诗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沛县丰邑中阳里 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朝代:两汉

原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注释

⑴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⑵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⑶威:威望,权威。

⑷加:施加。

⑸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⑹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

⑺守:守护,保卫。

⑻四方:指代国家。

鉴赏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金、高度凝炼。其中第一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诗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同样的,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路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糜,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这样的荣归故里,刘邦的心情是何等的荣耀与八面威风!刘邦是在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低微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关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居安思危,如何让自己与将士们辛劳打下的江山基业,不在日后他人觊觎中得而复失,回到故里后,去哪里挑选出更加精良的勇士来巩固自己的大好河山? 使之大汉江山固若金汤!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了。

拓展阅读

1、中考文复习:《茅屋为秋所破

杜甫

八月秋高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10)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屋。

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⒅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⒆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⒇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八月里秋深,狂怒号,狂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2、陆游的经典

1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力量,除了来自其伟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2梅花绝句二首·其一

闻道梅花坼晓,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梅前 一作:梅花)

这首的首句“闻道梅花坼晓,雪堆遍满四山中。”写梅花绽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晓”一词,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然情态;第二句中则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面对梅花盛开的奇丽景象,人突发奇想,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这种丰富而胆的想象,把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人高雅脱俗的品格。末句之情,试在脑中拟想,能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3、最新小升初语文词考点解析:别董

【**--试题】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

这是一首送别,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乐的人不多。崔珏有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 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 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中,高适却以开朗*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 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 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 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词类题。

4、陆游的经典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2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这首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全表达了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贯穿了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3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情画意,十分动人。

一般地说,这首句顺序应该是:“细雨”一句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这样一来,便平弱而无味了。人把“衣上”句写在开头,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第二句,把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概括于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费力地写了出来。再接以“此身合是人未”,既自问,也引起读者思索,再结以充满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逼真,耐人寻味,正如前人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外”(《示子遹》)。

5、失望心凉的说说全 失望心凉

1、奈何春去红颜老,落花忘情不忘君。

2、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3、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

4、那年曾说,即使前路迷茫不忆过往,而今却是,饮尽沧桑梦锁心房。

5、咫尺天涯,相守不过是难忘的两两牵挂。

6、公子的眼睛甚是好看,没有、没有月、没有星星、亦没有我。

7、书,旧书一叠。十年寒窗泣血。如今成别,一如佳人落尘雪。

8、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9、这一等,青丝斑白,终圆不了一缕夙愿。

10、来世,我是圣阶叩首的沙弥,不管你在与不在,都合十成清澈的皈依。

11、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12、断魂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13、奈何前生未结缘,落花时节又逢君。

14、花开彼岸,花叶至死不见,黄泉碧落,只待你傲然天下。

15、十里花,无缘画,人间别,东错,心思万千,等来从文,只是梦佳期,爱恨冷,等错问,十里苦情,命中注定,谁人裁剪月,等来无常人,奈何离别天,心思万千,等来云梦,相思刻骨,柔情不断,写散今生缘,算我无期心。

16、只求上天,就让她以师徒的名义,永远与他相守紫竹峰。

17、谁洗盏酌了一杯藏了多年的辣和香,入口却真真苦得苍凉。

18、朝朝暮,云雨定何如,花日穿窗梅小小,雪洒雨柳疏疏,人唱晚晴初。

19、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20、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24、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25、一纸休书,诉不清的轮回重道,道不出的前世因果。

26、那一世,你为流水,我为花瓣,相依相偎,一生牵缠。那一世,你为琴弦,我为指尖,弦音沦陷,花事流连。那一世,你为磐石,我为海岸,天地轮转,海枯石烂。我知道我将生生世世与你结缘,于是我跪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在我今生最美丽时刻让我遇见你,如果得不到你的垂青,那么我愿继续修炼,期待来生!

27、城,旧城,守旧城,独守旧城,三壶醉意仰天问,谁愿孤独守旧城?

28、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现知词意唯落泪,不见当年陪孤人。既然亦是曲中人,为何还听曲中曲。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29、那年曾说,即使此生无望也沐潇湘,而今却是,浮华一梦子期不往。

30、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31、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32、假相思,错年华,一梦人间,三世恩怨,续写来世真,佛缘错,世俗变,情眼耽误,错看年华,一梦人间泪,从此华夏算,浮生问,韶华戏,来世情缘错,从此华梦,一人来世心,情眼误众生,从此两别离,一人奈何情。

33、你轻叹世事无常缘分太少只够红袖添香,我不甘陌路相忘偏要誓死不放两败俱伤。

34、你若毁我三千繁华,我必弃你尸骨天下。

35、回到那一刹那,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枯藤长出枝桠,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天地浩

36、一点朱砂,两方罗帕,三五鸿雁,乱了四季扬花,六弦绿漪,七星当挂,八九分相思,懒了十年琵琶。

37、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38、画骨成沙,谁许你花容天下;雪漫红纱,枯颜葬下,这一世弹指花。

39、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40、人成各,今非昨,秋如旧,人空瘦。

41、携天苍,泪千行。

42、一纸凉薄,写我半生彷惶;一纸沧桑,书我一世独殇;一纸微黄;记我此生霜。

43、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44、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45、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

46、西出阳关无故人相陪,醉也不须归,一枝柳,换你一滴英雄泪。

47、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前可奈何。

48、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49、每个人一辈子皆会遇见两个人,最后,一个在心上,一个在远方。

50、佛渡众生,世间七苦,最苦莫过求不得。

51、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

52、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53、一点寒光万丈芒,屠尽天下又何妨。

54、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55、秋起,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

56、绾青丝,挽情思,任雨飘摇,人生不惧。

57、她说,我能献给你,不过这一身热血,你若不要,我只好放你的血。她说,我一生的所有努力,都在与真爱背道而驰,天意弄人是么?那我就只好弄天吧。

58、与你相隔,一山又一山。

59、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

60、我此生心系长留,心系仙界,心系众生,可是却从没为她做过什么。我不负长留,不负六界,不负天地,可是终归还是负了她负了我自己。

61、悄无言,思绵绵,点点清泪挂胸前。不语,花落泪,浓浓哀伤,滴滴清泪最心碎。

点击查看更多刘邦古诗大风歌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49194.html

热门阅读

  1. 静心走路潜入西双版纳重建与自然的联络杂文随笔
  2. 娜仁花名言精选
  3. 高一英语教研组计划
  4.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范文
  5. 供电企业演讲稿
  6.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学设计范文
  7. 万圣节礼物作文
  8. 910经典的教师节祝福短信
  9. 四年级成长的故事作文400字
  10. 除夕贺词祝福语大全2016
  11. 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小学生暑假放假通知书
  12. 赞助商合作的协议书
  13. 情人节过生日的说说
  14. 军心的解释及造句
  15. 2016年冬天温馨问候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