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庄的秋天杂文随笔
故乡黄庄在豫西的伏牛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这里乡风淳朴,邻里和善;这里地灵人杰,物华天宝。
故乡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相对不便,信息也较为闭塞,虽然这些年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硬化了水泥道路,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环境,但这里经济还是比较落后。老百姓都还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农耕,春种粟,秋收谷,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这里的年轻人也会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可在农忙时都会赶回家抢收抢种。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在家守着庄稼,享受颐养天年的天伦之乐,他们会不嫌麻烦的在田间地头种上南瓜,点上高粱……因此,在这里还能见到好多地方见不到的农作物,像蓖麻、谷子、芝麻、烟叶,等等。而像玉米、花生、红薯等传统农作物更是常见。
离开家乡有十几个年头了,虽然我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回老家,但每次匆匆的回匆匆的走,让我总感对故乡的依恋。这不,在这个暑假,我又带着孩子们回老家了,因为,孩子们说,故乡的秋天最美。我也这么认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立秋过后,一场应景的雨水冲去了多天的高温,让人倍感凉爽和惬意,我和孩子们不觉间就走到了田野里。
秋天,是黄庄最迷人的季节。这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有诱人的丰收希望,有清新的天然氧吧,有旖旎的自然画卷……
旋覆花开的正艳,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在空地上铺就一幅金色的画卷;牵牛花倚附在酸枣棵上,热热闹闹的吹起了红色紫色的喇叭;野萝卜花则欢欢喜喜的撑开了一把又一把洁白的花伞,为身下的土地遮出一片阴凉;构树并没有长高,却急急地结出了楮实子,红艳艳的煞是喜人。玉米在一场秋雨后鼓足了劲的长大,毛茸茸的天花和红莹莹的缨子在风儿的帮助下相互调情,正在勾结一场明目张胆的爱恋;棉花早早的结出了桃子,骄傲的挺着大肚子,期待着破腹的那一刻;芝麻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边不声不响的孕育出了无数的子女,一边开满了花继续招蜂引蝶……
漫步在雨后的田野,感受故乡的美。黄庄,一个并不为太多世人所知的豫西小山村,却用她贫瘠的土壤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纯朴而善良的乡亲,或许他们大多都默默无名的生活着,可谁又能否认,他们的内心不都像这花儿一样,也有七彩的梦?只要一有机会,他们都能绽放最美的自己。
晚上吃过饭,我和爱人习惯性的去村子西边的路上去散步,这是黄庄通往外界的重要道路,向北可以到达吉章,向南可以到达沙元,向西可以通到寨西岭,向东可以通到梁家沟。所以,老人们很早以前就管这条路叫西大路。尽管现在看来,甚至连两辆车都错不过的乡间小路,却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叫法——西大路。
虽然节气上已立过秋,可秋老虎依然厉害。这两天高温,直到傍晚才有了凉意,到西大路夏凉的乡亲就特别多。他们见我都亲切的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娃子们都回来了吧,我一一回答着。这就是黄庄的问候特色,相互见面了不说“你好”,也不握手,而是问“喝汤了没”“娃乖着没”“老人身体还好吧”这些话,然后再加上“天真热”“该下雨啦”“再过两天都凉快了”这样应景的句子。看起来这些不咸不淡的话,可在乡亲们特别真诚的表情和语气下,让人感觉特别的亲切。
今天是十六,爱人一边和我踱着步,一边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我吃了一惊,爱人越来越有学问了,也和我越来越有共同语言了。这两年,在我还有孩子的影响下,爱人迷上了看书,散文类的、心理学的、情感类的书读了一本又一本,毕淑敏、池莉、雪小禅、张小娴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图书馆去了一趟又一趟,文字写了一段又一段,练就了出口成章的本领,用孩子的话说*文学涵养甩我好几条街道。
这我承认。就像现在,站在故乡的土地上,竟然黔驴技穷的写不出点像样的文字,只能用绿纱帐、红酸枣、芝麻花、远山、暮色这样的词语来表达我醉爱黄庄的秋色。
没有文化太可怕!我深感自己这些年疏于学习,便想在孩子身上找回面子。而孩子一边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的话嘲笑我的迂腐,还用“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样接地气的语句让我感到汗颜……
还好,这是在故乡的土地上,她可以包容我的一切,包括我的无知和无能,让我即使赤裸裸的站在黄庄的土地上,也让我浑身充满力量!
我不由得加快步伐,去追赶前面的幸福……
拓展阅读
1、在春天思念一场雪杂文随笔
我总是期待着下雪的。
南方的冬天不常有雪,偶有雪花零星飘落,也大多成不了气候,往往还没等落下,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记忆中家乡最大的一场雪下在哥哥当兵那年的冬天。它来的悄无声息却又浩浩荡荡,一夜之间整个村子就白了头。整个大地一片寂静,寂静到似乎能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隐约听见远处传来一声公鸡的啼叫,才知道天亮了。
早起,一开门我就被那偷藏在门缝上的积雪“袭击”了,那雪花疯狂地钻进我的脖子和衣袖,怎么抓也抓不出来,让人不由得打了一个机灵。门前光秃秃的树枝早已被积雪覆盖,在风中慢吞吞地扭动着枝干,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大黑狗呲溜一声顺着门缝蹿了出去,吐着血红的'舌头在雪地里撒尿打滚,闹的很是欢腾。
那个时候写信寄信还是很常见的,伴随着纷飞的雪花哥哥从部队往家寄的第一封信也到了。由于大雪封路,邮递员来打电话要让去村委会取件。临走前,母亲帮我系上厚厚的围脖,然后又找来塑料袋套到我的袜子上,再穿上*……包的可真是严实。于是我领着黑狗出发了,母亲系着围裙站在门口一直看着我们走了很远。
取信回来,母亲早就点好了火炉,屋子里很是暖和。父亲撕开信封先默默地读了一遍,我和母亲坐在小木凳儿上,围着火炉看着哥哥寄回来的军装照片,大黑狗瘫倒在炉子旁呼哧呼哧的喘着大气儿。母亲拿着照片边看边说,黑了、瘦了、黑了、瘦了……父亲读完,没有说话,转过头打开台灯,又继续鼓捣那台邻村人送来修理的黑白电视机了。我接过信来给母亲念了一遍,母亲边听边翻着炉子里的柴火,最后自言自语道,不知道你哥那里下雪了没。那炉子生的很旺,透过泛*火苗我看到母亲的脸被炉火烤的又红又烫。
一直到过年的时候那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大年那天母亲忙着做年夜饭,我和父亲到坟地烧纸回来,听母亲说,哥哥一下午打了七八个电话,到后来电话通了却咋也不说话……吃晚饭的时候我数了数桌子上多了一副碗筷,母亲说,是给留哥哥的。
后来的许多年里,我再也没见过那样的大雪。那年冬天溜到我的脖子和衣袖里的雪花在岁月中早已融化成一道冰凉凉的细流,牵引着我对每年岁末的期盼。
再后来我到北京求学,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北方的雪,一场雪可以下的如此气势磅礴,顷刻间喧闹的京城变得神秘肃静,顿时有了皇城的气势。这也才懂得了何谓“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在北京的第三年冬天,我听说老家又下了一场大雪。再看看天气预报北京周边的地区几乎都在下雪,却唯独少了北京。仿佛整个朋友圈都在背着北京下雪,有的网友还调侃着说,进京证太难办了,这雪下不来。
可谁曾想,最终北京的雪“迟”但还是来了,那雪花轻盈地,均匀地、细致地飘落到草地上、瓦楞上、柏油路面上,虽顷刻间就消失不见了,却又在不经意间凝固了岁月。于是朋友圈里又一次下起了雪,“去年冬寒玉不来,今载春暖桃花开。偏爱成都芳菲早,始见京城落飞白。”
在这悄无声息的春雪中,推开窗凝视天地之间的一片白,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安详与静谧。毕竟当北京再下雪的时候我们应该不会在这里了吧。(2018年3月17日写于北京)
2、不会亏损的婚姻的杂文随笔
开始这篇之前,先讲一个真实看到的故事。来源于是豆瓣的@段本司 ,故事大致说的是:一个朋友和一富二代结婚了,婚后发现他出轨,就要和他离婚,她诉求就是上海一套140平米的房子,这套房子是他们结婚时的婚房。她老公只同意给50万,就那么拖了半年,她老公嫌烦了,主动起诉离婚,最后判离婚那女孩子一分钱没拿到。
此前也有一些人询问过我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债权问题,具体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容易,所以我往往会建议就算是夫妻两个人,也要签署一份所谓的《夫妻财产协议》,不要以为这是一件会伤害感情的事情――要知道真的等到有一天会因为钱而闹僵,那个时候彼此间会做出伤害感情的事情远比之前要多得多。所以倒不如一开始就约法三章,虽然场面会让人有些“尴尬”,都说亲兄弟明算账都已经很伤情害理,就连夫妻之间也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就更显得有些让人不太乐意。
话回到开始讲到的故事,其实很多人也不明白,为什么最终这个男人反而是在理的一方。因为这个男人就算是上亿身价,但是这些财产都是当事人的父母的,并没有过户到孩子的头上,另外,男人的工作也是在家族企业,一个月也只能拿到固定的工资,真的要到离婚分家产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让男人的家族来承担这一切的责任――所以最终闹出了这样的桥段。当然女孩不会罢休,如果逢人必说她固然会遇到一群同情她并且支持她的人,但是尴尬的是法律已经判决女人净身出户,那么接下来或许就会看到我们最习以为常的桥段,例如女性在网络上面发微博声讨又或者是再一次展开全国性的渣男的通缉和讨伐……
但是这一切原本解决的办法就是那个大家都认为或许会伤害到感情的.而签署的协议,一份关于财产的认定和债务的撇清的协议。这或许才是这群人,如此的在乎婚姻时候会亏损,或是究竟自己能不能够通过嫁入豪门的方式获得一大笔离婚款的人最终的办法――但是事实上,这个故事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是这个男人的高等学历和留学经验,如果要加上这样的属性,或许他才是一个真正难以对付的对手――但是如果我说“是不是一开始就是因为想要一份不会亏损的婚姻,而嫁给了他,又或者是原本在一开始知道出轨事实原本可以拿到赔偿款而贪心了一点才导致了后面的事情?”,会不会又让人们觉得我这样的说法仿佛是在为渣男开脱。
而最终的筹码不是在你有多少的道德感,而是在于那份白纸黑字的协议啊!
而人们认为它在破坏感情,但是事实上它是在保存感情最后的理智。
3、立夏故乡麦子该黄了散文随笔
立夏节气是春的结束,夏的开始。立夏之后,夏天就消无声息的来到了西蜀大地。麦,经过秋天的播种,冬天的润育,春天的催化。看吧!看那一片片的碧波绿浪,渐渐变黄,再变黄,布谷鸟成天“快割-快黄-,快割-快黄-”的叫着。秋的播种,将由夏来完成。冬的积蓄,将由夏来散发。春的美好,将由夏来总结。
农人们成天忙得精疲力尽,脸上却挂着甜美的笑容。他们一边忙着收割辛劳与成绩,一边又忙着插秧、种玉米、栽红苕…,种下未来与希望。他们忙了,苦了,累了,心里却乐了。那种喜悦在轻快的脚步中,那种快乐在忙碌的手指间。
院子的竹林傍边,有一方小池塘,土埂上芳草青青。翠绿翠绿的芭蕉,那宽宽的叶面上,雨珠随着清风吹拂,像晶莹的珍珠,不停的滚动。芭蕉丛中立着一颗梅子树,树上的梅子正由青转黄。这时你若是有胆子摘下一颗梅子,吃上那么一两口。嘻-嘻-,那么,你肯定一两天都没法咀嚼东西。只要一咀嚼东西,牙齿就会酸得青痛。哈-哈-,可能宋代诗人杨万里老先生就尝试过,看看他的这首《闲居初夏午睡起》的诗,就知道了: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诗人这首诗,就是写的初夏乡村的特有景致。“梅子留酸软齿牙”,这就是吃了半青不熟梅子的感受。而且,诗人肯定不参与农事,在农忙季节还睡大午觉,还有时间“闲看儿童捉柳花。”
池塘的外侧,有一块菜园。小菜园周围的篱笆上,依付着一撮撮的野蔷薇。粉中带白的蔷薇花,映着翠绿翠绿蔷薇藤蔓,在微风中摇摇摆摆,花香四溢。悠悠小径,因很少有人行走,长满了绿茵茵的小草。白墙青瓦红柱头的川西民居,倒映在青青的池水中。看起来,着实有几分迷人。使人不得不想起唐代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初夏乡村的景致: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躺在床上,风透过墙壁的缝隙,将花香送到鼻端。风微微拂动竹叶的沙沙声,轻轻扣着耳膜。她们默默地拥着我,送我进入梦乡。
唐代诗人高骈老先生,宋代诗人杨万里老先生的诗中描述的初夏景致,她伴着我走过了童年,伴着我度过了少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拼搏。再努力,再拼搏,现在是志得意满了。终于把自己关进了一个用钢筋水泥,组成的盒子之中了。
今天就是立夏,故乡的麦子又该黄了。那滚滚的金黄色麦浪,那酸酸的半青半黄梅子,那粉中带白的野蔷薇,那沙沙的竹叶声…。转瞬之间,五六十年就过去了。在梦中,这些仍常常伴随着我。
4、夏天生活随笔范文
我们乡下有句俗语“立了夏,板凳桌子往外拉;立了秋,板凳桌子往家收”。那时,农村里大都住的是泥土墙搭建起来的茅草房,又低矮又潮湿,炎炎夏日里,天气闷热,家里没电也没电器,在吃饭时自然要把桌子搬出来,以享受大自然的凉爽。不过,立了夏正常还没有怎么炎热,所以我想,这里的“立了夏”应该是指过了夏至吧。
那时,家家都没有关院墙,门前或多或少都长着几棵大树,树荫下自然就成了摆放桌子的好去处。中午,等大人从田间劳作回来,家家便抬起桌子在门前找个荫凉处放好,盛好饭,端上烧好的自家种的扁豆或茄子或豇豆,抑或是用一、两只鸡蛋换来的韭菜。虽然三月不知肉味,不过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大人和邻居拉拉家长倒也其乐融融。
当然夏天我们小孩最高兴的莫过是下河洗澡了。我们村子被弯弯曲曲的河流分隔成东一块西一块南一块北一块,可以说全村约有一半的面积是水面。那时的河水犹如一个单纯美丽的少女,是那么的清澈、恬静、温柔、迷人。生在水乡的我们好像有游泳的天赋,大部分七、八岁的小孩随便找个木桶、空塑料壶子或泡沫等能飘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在家门口的码头边两手抓着游上几个来回,就可以推开那些东西而放手畅游了。炎炎盛夏正是我们这些刚上小学的学生放暑假之时,吃了午饭后我们常常就不见踪影泡在河里了,一边享受大自然的凉爽,一边摸着河蚌、螺丝,一边掏着青虾逮着小鱼,渴了就随时喝上几口天然“饮料”,真是惬意之极。不过常因泡在河里时间太长,大人因找不到而担心着急,免不了挨上一顿打。
粘假牛(知了、蝉)也是我们炎暑盛夏的乐趣之一。抓上一小把小麦,用河水洗干净,放到嘴里嚼成面糊时,拿出来在水里漂洗去麦皮,再放到手里揉捏会儿就行了,有时为增加粘性,还会放到腋窝下焐会儿。到河边砍根长的芦苇竹,将粘稠的面糊粘在竹尖上,顺着假牛的鸣叫声悄悄地将竹杆伸过去,就能粘上一只边挣扎边嘶叫着的假牛了。
那时,晚上到桥上乘凉是我们避暑的最好方法。由于人多桥少,加之桥短而窄,因此早上就有人用破席子或坏板凳占住桥的中心位置,然后等到晚上洗过澡后,再换垫上干净席子在占的位置上就可以美美地享受夏日的凉风了。那时,占位置的事情都是我们小孩子的事,有时我们还要经常去**,还会趁人不注意,将自家占位置的东西往中间挪挪,以达到乘凉的最佳效果。不过,有时被发现了就免不了发生争吵,当然这毕竟是很少发生的事。更多时候是,我们早早洗了澡,吃了晚饭,便来到桥上,享受那风儿带来的凉爽和惬意。此时,落日的余晖将西天的云彩映衬得五彩斑澜,煞是好看。我们趴在桥上,观赏着那变幻莫测的云彩,“瞧,那是两条龙在争斗”,“看啊,那像不像孙悟空?”“那是老虎”“不,那是豹子”,大家欢呼着,发挥想象地猜测着,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那天空,和那云彩飘荡在一起,全然忘却那夏日的炎热。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也早已“修到了城脚根”,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然而,每到夏日,那一幕幕儿时的情景,每每记起,常常挥之不去。那遮阳的树荫、那清澈可人的河水、那嘶哑的蝉鸣、那避暑的桥、那变幻的云、那融洽的邻里关系,如今只能成为我记忆里的一个永恒的梦!
5、记录值得记录的微小时刻杂文随笔
我需要记录下我生活中的每一个我害怕遗忘的时刻。我仿佛像一条鱼,时刻记录,是我能做的对生活最好的尊重。
我们今天早晨又一次离别。
这次像上次那样,在清晨,窗帘还没有拉开的时候,透进微微的光的时候,我坐在床上,看着他前前后后收拾着东西。我本来说要送他去车站的,他拒绝了,他说太浪费时间了,你回来就中午了没有必要。我说不我要送你,迷迷糊糊地,想要再多和他呆一会的。
他说不要了,下次我来,让你接我。
我想了一下,总归最后要分开的,或早或晚,也还是要分开的。于是倒在了床上,迷迷糊糊又闭上了眼睛。
他好像收拾好了,很快,我睁开眼,他走近我。低下头,他的嘴唇湿湿凉凉的,刚刚刷过了牙,还喝了一大口矿泉水吧。凉凉的,软软的,绵长而甜蜜的。
不想分开。
想再拥抱一会。他坐了下来,他说你再睡一会吧,我给你盖好被子。我搂住他,他笑了一下,有些无奈。
我有些微微呆住,我这个人,很不喜欢这样拖沓的场景,我喜欢利落干脆,爱恨分明。可是现在我变得黏糊糊,想要拉长、混淆一切,想要黏腻地包裹住他,求他呆在这里,请他抱住我,给我一个从清晨到黄昏的吻。
过了一会,他把我翻过来从正面拥住了我,我呜呜的压在他肩膀的声音像在撒娇。
这不是我,我是干脆利落的人。我是可以体面面对这一切的人。
上一次也是在这个酒店,我急性胃肠炎,在我们相处的不多的几天里,这个最后的夜晚,在医院里度过,我输了四瓶液,终于胃不痛了也不*。我闭上眼睡去又醒来,望向他的时候,他总是回我同样的目光,清澈而又有点深沉。
有时候就这样我凝视他他回望我,我不觉得尴尬窘迫也不会笑,就看着他,他看着我,他目光沉沉的,我觉得我的目光也像深深的海水一样。
哈哈,我这样的矫情狗。
回酒店的时候*四点了吧,他八九点的飞机,七点就要离开。那天的窗帘还没有透进光,他就走了。
也是给了我一个绵长的吻,我因为输液手脚发麻意识混沌,梦里一直迷迷糊糊想醒来又挣扎着睡去。我没有力气起来拥抱他,我很难过不过无能为力。
今天他松开了我,说嘿再不走就要误车了。我很大度地放开他,那你走吧。
他说下个月就能见啦,不要难过。我说好。
我看着他走到门口,回头和我说再见。我跳下床又搂住他,挂在他的脖子上。我亲吻他。
他笑了一下,说地上好凉。
又把我拎回了床上。
好的你走吧。拜拜。我在床上和他挥手,他深深望了我一眼说了再见。
门关上的`刹那。我倒在他睡的枕头上,哭了两声。枕头上有他的味道。他的味道。
前几个小时还在拥抱他,拥抱他,拥有他。现在他离开,留下一地的回忆。我打开手机发了条微博。我把我的难过浓缩起来,放进袋子里,扎上小口,想扔出去。
扔下手机又睡过去。
十一点醒来,在他和我的枕头上翻来覆去。我讨厌离别。我讨厌。
和朋友聊天,心情微微好了一点。想了一下凌晨夜里的相融,微*灯光和我送他的熏香在燃烧。一室的香味混沌人的意识,只觉得好闻而无尽春色的夜啊,如果是永恒该多好。
香的名字叫清水诵经,选择点燃哪个的时候他说就这个吧,很有情色的意味。我说什么鬼哦,但是想了一下又微微明了,他狡黠地笑。
真的很香,是我不曾预料的好闻,就像我不曾预料,和他在一起后相聚的每一次都无比加深我对他的依赖。让我自己的行为不受控制,让我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
他离开带走了我的礼物,我起来收拾的时候发现他落下了他的一件T恤,是我俩同时在异地买的那件黑崎一护的T恤。我很自然地拿起闻了一下,
一瞬间好像被巨大的浪潮淹没,无法言喻的心情。
他的味道。
他的,浓郁的,强烈的,拥抱他的时候,亲吻他的时候,他的气味,排山倒海般向我压下来。我从未如此不体面。从未如此。
像有着奇怪癖好的奇怪女人,捧着一件衣服,深深地吸气。我一瞬间觉得很空。我默默跌在沙发上,我想起断背山里最后出现的那件衬衣,我想起那种我曾以为陌生的心情。我好难过。很难过。
他昨晚洗完澡,搭了条毛巾在脖子上,坐在沙发上读我给他写的信。因为奇妙的缘分我的阴历生日和他阳历生日是同一天。他坐在那里,像一个男人一样看我的信。我跳到他腿上,问他读完了有什么感受。
他抬起头看着我说,“月色真美在日语里并不是我爱你的意思”
我说什么?那是什么?
他说是在那一刻我很爱你但是却说不出口爱你,只好说月色真美这样的心情。
我有点忘了,好像是这样,在淘宝上看到那个香的推荐是这么一句又想起之前看的日剧也有提到这么一句于是写进了信里。可是他看着我说这些的时候我有点恍神,觉得他认真讲道理的模样有点迷人。我说哎呀那就是我爱你的意思啊。
我说你到底有什么感想嘛
他说,我爱你。
我翘起嘴角,说除了这个除了这个呢。
他穿过我望着前方想了很久,然后抱住我说,我会用我的努力一直宠你的。
我嘻嘻笑了一下觉得有点害羞,我说你怎么说这么一本正经的话。可能是我信里写了点什么,可是我自己也记不清了,你看我像一条鱼啊,怎么总是记不住这些事呢。
他抱着我吻我,真是轻轻软软啊真是甜甜的啊,不像我,有时候甚至想咬碎他吞进身体里啊。
和你相遇又在一起,真是奇妙的事啊。
我在你离开之后躺在宾馆的床上,听到外面轻轨的呼啸而过的声音,外面路人走过说话的声音,我想起昨晚隔壁看世界杯的声音,你碰倒矿泉水的声音,我抱住你的声音,你关门的声音。
突然一瞬间声音都消失,只剩下铺天盖地的空白,我吸了吸鼻子。
我讨厌离别啊。
可是离别又让下一次相聚有了意义。
我好想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