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1 21:14:41

《一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学生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应该是一件很轻松,也很感兴趣的事。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

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2、小结: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

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

学生活动:

⑴ 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⑵ 几名学生模仿着演一演。

3、集中汇报,边演边读,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

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

(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阅读

1、小学年级上册语文精致模板

1、熟读ang eng ing ng和他们的四声调。

2、拼读带有ang eng ing ng的拼音。

3、会书写ang eng ing ng。

4、熟读小儿歌,认识“车、羊”等生字。

二、学情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aebp等拼音,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好了基础。

三、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ang eng ing ng和他们的四声调,拼读带有ang eng ing ng的拼音。

难点:会书写ang eng ing ng熟读小儿歌,认识“车、羊”等生字。

第二课时。

1、复习ang eng ing ng和他们的四声调。

2、复习带有ang eng ing ng的拼音。

3、熟读小儿歌,认识“车、羊”等生字。

二、学重点。

复习ang eng ing ng和他们的四声调、拼读。

三、学时难点。

熟读小儿歌,认识“车、羊”等生字。

四、学活动

1、课前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ang eng ing ng这几个字母,下面我们来复习下他们,这些拼音宝宝十喜欢我们,要和我们玩个摘苹果的游戏,咱们起来看看,到底大家能不能把苹果摘下来呢。

2、复习(游戏方式)。

苹果树上挂满了带有拼音的苹果如cng,ding等。让学生采用开火车的方式,看谁能够次性把苹果摘下来。为了照顾到全班的同学,此游戏可以反复玩,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有摘到苹果的机会。

3、运动词语拼读。

(1)创设情境:动物界举办了场运动会,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参加了哪些运动呢

(2)展示熊猫游泳图片,让学生试着拼读游泳的拼音ung。

(3)展示大象和老鼠骑自行车图片,让学生试着拼读拼音qizixingche。

(4)展示昆虫打乒乓球图片,让学生试着拼读dapingpangqiu。

(5)请学生观察以上几个拼音,找出上节课新学的拼音宝宝。

(6)师带领学生再读遍,起到巩固作用。

把小歌谣读给父母听。

试着给今天学习的生字“车、羊、走、也”组个词。

2、小学年级上册语文精致模板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及词语,认识新笔画“撇点“。

2、朗读课文,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布置学生回家问问家长,我国民间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目有什么特点。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年有多少个月吗?今天我们学习《十二月歌》,你们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的。

二、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完课文,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

3、数数,课文共有几行,让学生明白行是写个月的特点。

4、告诉学生,儿歌中的十二个月指的是农历。

四、读读,看看,想想,说说。

1、“舞龙灯放风筝赛龙舟”,让学生看看插图,再联系平时所见所闻,说说人们在什么时候做这些事?

2、学习“三月清明杨柳绿”,先让学生说说三月有什么节日?这时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学习“八月中秋桂花香”也用同样的方法。

3、学习“四月牡丹花正红”启发学生想想:四月开什么花?“六月荷花满池塘”“十月满园橘子黄”“冬月大雪压青松”“腊月梅花傲冰霜”用类似的方法学习。

4、“七月牛郎会织女”“九月登高过重阳”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

五、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复习巩固生字词。

1、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开火车认读,齐读生字新词。

2、学生相互交流,如何认记生字字形。

七、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认清课后描描写写的生字的笔画笔顺。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字。

八、实践活动。

课后做做“念念,跳跳”的学习游戏,边念课文边跳绳,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3、学大赛等奖《父爱之舟》

析。

《父爱之舟》借梦境来回忆往事,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报考学校与上学这求学主题,记录了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小事,写出了父亲浓浓的父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激之情。

(二)学目标。

1.认识“栈、冤”等13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渔船、报考”等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字里行间描述的浓浓的父爱。

3.感受到作者笔下深深的父爱,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三)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和词语。(重点)

2.感受到作者笔下深深的父爱,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难点)

二、说法和学法。

本课的学采用“朗读法”、“讨论交流法”、“问答法”、“歌唱法”等形式来进行。力求紧密结合课文,贴近学生心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本课的学习要求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三、说学流程。

)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找出课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二)本课的学内容两课时完成:

课时:

、导入课题

1.课件展示吴冠中的画和资料简介。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结合生字表和查字典,认识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进行生字书写。读准字音,强调书写规范和笔顺。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层次。

:第1自然段

第二部:第2-9自然段

第三部:第10自然段

2.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3.小组讨论交流,说说对课文中哪些场景印象最深。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1部。第1自然段是课文的第1部。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回忆往事呢?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梦境好处是以梦境形式更易于抒*感,组织情节,更好地表达主题。

二、学习第二部

1.读第2-4自然段,思考这三段别描绘了什么梦境。

①第2段写父母半夜起来喂蚕,说明了什么?

父母深夜为蚕宝宝添桑叶,是“我”童年难忘的记忆,这情景既交代家庭生活背景,写出父母的辛劳,也由此引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②第3段中写父亲平时节省到极点,文中哪处体现了这句话?

提示:文中写借姑爹的小渔船,带我在船上吃住,省去了饭钱和旅店钱,来体现他平时节省到极点。

③第4段中“我饿了也不忍心叫父亲买”和“我叫父亲吃他就是不吃”这两句话体现了什么?

提示:体现了“我”懂事、体贴父母的性格特征,知道家里穷,没有钱买。而“让父亲吃他就是不吃”则照应了上文中“父亲节省到了极点”,体现了父亲的节约与对“我”的疼爱。

④作者写父亲糊万花筒有何用意?

提示:这件东西曾给童年的我带来莫大的幸福,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2.读第5-9自然段。

①第5段最后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细节描写,这个细节刻画了父亲负重跋涉艰难前行的情态,使父亲形象更丰满,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交代了“我从来没有缺过课”的原因。

②第6段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我”考取鹅山高小要住宿,父亲送“我”到校回家时“我”哭了。看到父母的辛劳,“我”感到十心酸。

③读第7-9自然段。这两段写的是回忆父亲送“我”到无锡考试,“我”成功考取,父亲和姑爹送我去上学。请大家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背影永难磨灭。

三、学习第三部

师:第10段为课文最后。请大家结合开头段落,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提示: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有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的意图。

四、总结拓展

1.再读课文,总结作者描述了梦中哪些场景,说说自己对哪个场景感受最深。

2.思考:为什么作者以“父爱之舟”为题。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第3小题。

五、课文主旨归纳

六、板书设计

以梦境回忆往事。(1)

父爱之舟具体描写梦中场景,回忆父亲为我做的点点滴滴(2—9)

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10)

点击查看更多《一分钟》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7198.html

热门阅读

  1. 傅雷家书摘抄
  2.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教学计划
  3. 送给朋友大学毕业祝福语
  4. 秋季另川小学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发言稿
  5. 有关于高三学生的学习计划
  6. 客服工作工作总结范文简短100字
  7. 体育活动教案计划
  8. 王维的诗意解读
  9. 2情人节告白祝福语201
  10. 民族中学推普周活动总结范文
  11. qq签名的语录句子
  12. 立冬祝福短信摘抄
  13. 201年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活动总结
  14. 江南小镇教案
  15. 轮回的母爱经典散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