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镇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7 16:16:55

江南小镇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江南小镇房子的基本构造,学习设计、表现江南小镇的房子。

2.体验作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教具:江南大拼图一个、长条展板一个、音乐《望江南》、

学具:衬衫盒人手一个、黑色和白色颜料、水粉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动。

二、观察拼图画面,了解江南房子的基本构造。

1.提问:你知道这是哪里的房子吗?

2.教师小结:这张美丽的拼图是一张表现有着白墙黑瓦的江南水乡的画面。黑黑的屋顶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梯形的,在白白的墙壁上有的还会开上一个小小的窗户。

三、示范画屋子,掌握屋顶与墙的组合。

1.教师:这么美的江南水乡的房子今天我们要用彩绘的方法来画。

2.教师示范画梯形屋顶的房子。

3.很多房子在一起时我们要先画最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并且要注意,前面的大,后面的小,同时后面的房子可能会被前面的房子挡住了,看不见的地方就不画。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这江南的房子屋顶从不同方向看还会有不同的形状。现在就请你们来画了张江南小城的房子,好吗?

2.要求:最近的房子要画在纸的最前靠下方的位置,远处的房子可以稍小一点并可以不画全,黑白两色不要混在一起。

3.幼儿操作,师指导。

五、展示作品。

拓展阅读

1、防溺水安全

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2、幼儿园班数学《看朋友》及学反思

班公开课数学《看朋友》含反思适用于班的数学主题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数活动中学着仔细观察和倾听,在游戏的情景中感知排序的规律,并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班公开课数学《看朋友》含反思吧。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感知排序的规律,并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

2、让幼儿数活动中学着仔细观察和倾听。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PPT、操作材料(红、绿、蓝雪花片若干)、四种不同排列的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听过《老鼠奇奇的》的故事吗?他是谁?

2、今天兔又要到老鼠奇奇家做客了,他请朋友跟他一起去,因为兔忘了老鼠奇奇家该走那条路了,请朋友帮帮他。

二、找路——感知ABC的排序规律。

1、兔来到了树林里,看见前面有好多条路,看这里一共有几条路?(四条)

2、应该走那条路才能到老鼠奇奇的家呢?每条路都有颜色的,记得

老鼠奇奇说:“走一条颜色有规律的路才能找到他的家,到底哪一条路有规律呢?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红色、蓝色、白色)按这样的顺序,反复出现,就形成了规律。(第二条路对的)(ABCABC)

2、蘑菇排队——感知AAB的排序规律。

兔继续往前走,它来到草地上看见什么?蘑菇是怎样排队?他们有规

律吗?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呢?兔请你们猜猜两个蘑菇后面是什么颜色的蘑菇,接着应该是缺了那只颜色的蘑菇?(AABAAB)兔踩了一只蘑菇把它当礼物送给老鼠奇奇。

3、走过桥——感知ABB的排序规律。

兔子走呀走,过了桥就要到奇奇家可是这座桥能过吗,为什么?兔仔细一看,地上放着两块木板,只要把两块木板放到有规律的桥上就能通过啦,我们帮兔找找这两块板应该放那里?(ABCABC、ABBABB)

三、尝试排序规律

1、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

老鼠奇奇家到了,奇奇说:“春天到了,我要请朋友们来我家做客,要在门前铺一条特别的路别人才能找到我家。今天请兔和四班的朋友一起来帮忙。

老鼠奇奇为你们准备了不同的路的图片,但每条路都是有规律的,请朋友仔细看看路怎么铺,有的朋友是选两种颜色的路面,有的是选三种颜色的路面,然后一定要按规律来排列,朋友们才能找到奇奇的家。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有规律排序的情况

四、分享交流

看看谁的路最特别,它有什么规律。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本文扩展阅读: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

3、幼儿园班数学《看朋友》及学反思

班数学《看朋友》含反思适用于班的数学主题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理解数字1、2的实际意义,体验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乐,能大胆地参与数数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班数学《看朋友》含反思吧。

设计意图:

班初期,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数的实际意义必须与实际事物相联系。在主题活动“我上幼儿园”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做客”、“办家家”等游戏乐此不疲,常常在活动区中为客人做饭、请客人喝茶……看到孩子们欢快地游戏,我萌发了将数学概念与幼儿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渗透数字实际意义的理解,进行初步的手口一致地点数的想法。于是我设计了班数学活动“看朋友”,让幼儿在看朋友、到朋友家做客、给朋友送礼物的游戏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学课的运用、幼儿的实际操作、师生共同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目标:

1. 体验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乐。

2. 初步理解数字1、2的实际意义。

3. 能大胆地参与数数活动。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场景布置:数字宝宝的家。

2.画有1个或者2个的图片若干,饼干、糖果若干。

3.音乐《找朋友》;课件《找朋友》。

活动过程:

1. 带礼物去看朋友。

开上汽车,一起去看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乐,师带着幼儿一起开起汽车,去看朋友。

向数字宝宝问好。

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问:

·红房子是谁的家?(1的家)

·绿房子是谁的家?(2的家)

·让我们一起向数字宝宝问好吧!

2. 参观数字宝宝的家。

看一看:数字宝宝的家里有什么?点数数字宝宝家里的物品各有几个。知道数字宝宝“1”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是1个,“2”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有2个。

帮帮忙:让这些物品回到相应的数字宝宝的家。

(1)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各种物品,数量分别是1个一组、2个一组的):

有一些东西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朋友们快来帮帮忙吧!

(2)提问:

谁应该回到“1”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个?

谁应该回到“2”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2个?

(3)师边提问,边操作,根据幼儿的意见将课件中的物品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找找看:有没有谁走错了家。

验证刚才的操作结果: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刚才的操作中,有没有数量不是1的进了“1”的家?

3. 给数字宝宝送礼物。

应该怎么给数宝宝送礼物,数宝宝才会开心呢?(提示幼儿给数宝宝送相应的礼物)

请幼儿来给数字宝宝送礼物。

4. 听音游戏。

听到几下拍手的声音,就请数宝宝几来跳舞,带着数宝宝跳一个快乐的圆圈舞。

5. 回赠礼物:数宝宝也给朋友准备了礼物,请朋友自己去取,1送给每个朋友1块饼干,2送给每个朋友2块糖果。

6. 和数宝宝再见,开上汽车回家。

班幼儿来说,数字“1”和数字“2”就好象两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样,他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常常弄混淆他们实际上所代表的意义。我们常常看见,有的朋友拿着一个苹果说:“我有两个水果”,也常常看到孩子一边数数一边用手指点着物品,但手里点的和嘴里数的却不是对应的。这就是班孩子在数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现。杜威曾说:“育即生活”,幼儿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与幼儿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构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本活动的设计从生活出发、在游戏中进行、在反复练习中建构经验,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喜爱,初步理解数字“1”和“2”的实际意义。

本文扩展阅读: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

点击查看更多江南小镇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1196.html

热门阅读

  1. 怎样用英语自我介绍
  2. 201年五四青年节微信祝福语大全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优秀教学设计
  4. 201年英文元旦祝福语大全
  5. 三八节读书征文1000字
  6. 客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7.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读后感900字
  8. 实益的解释及造句
  9. 信息技术工作计划范文
  10. 2016万圣节恶搞祝福短信微信
  11. 《会说话的灯》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12. 2016年送亲人的端午节祝福语大全
  13. 长城导游词400字
  14. 励志的短句子
  15. 教师节写给老师的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