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优秀教学设计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
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
(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第三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
(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拓展阅读
1、小学生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
1.通过本文的阅读,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主要意思。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课件,导学单
课前读报,每生带一份自己喜欢的报纸
课前板书课题: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大家还记得本学期要求我们养成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师:有哪些搜集资料的方法呢?
师:其实报纸也是传播时事新闻和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
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齐读课题)
二、交流汇报
1.课前,老师发了导学单,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交流交流。
2.哪位同学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随机拓展:
A对吗?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B我们也一起来读读这些四字词语。你们还有补充吗?
C有时也可以说成“荡气回肠”。
大家能找到课文中含有“息息相通”的句子吗?谁来读一读。是谁和谁的关系密切?
D一起来读一遍。
E喜欢这句话的一起来读一遍。你还有不一样的吗?(相机说说喜欢的原因)
F“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再一起看看1-3小节。(板书)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你都做对了吗?有错的同学赶紧抓紧时间订正。
三、有效阅读
1.让我们先来听一件有趣的事儿。(听课文录音)
(1)谁来说说听到了一件什么事?
(2)你觉得这件事怎么样?打开书本,带着这种感受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3)指名读。
(4)你们经历过或者看到过类似的事吗?
2.过渡: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课文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回答,拿起课本,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小节。
3.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请你默读课文第三小节,圈画出相关的词句。(指答)
(1)说得好!我们都读过报纸,你曾经读到过哪些内容,简单地说说。
(2)看来,报纸上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我们——怎可一日不读它呢?
(3)还可以怎么说呢?(指答:不可一日不读它,必须每天都读它……)
4.那么又该怎样读报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读读4-5两小节,再完成导学单(二)
①认识“版面”,并数数自己的报纸有几个版面。
②把自己平时读报的方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再读读文中介绍的读报方法,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有效。
③说说读报有哪些注意点。
(2)你们找到报纸上的“版面”了吗?谁能拿起报纸数数共有几版。(2-3)
(3)面对版面多,信息量大的报纸,你平时都是怎么读的呢?
(4)怎么才能更快,更有效地读报呢?
(5)我们学校、班级都有报刊角,那么同学们平时借阅时,还有哪些注意点呢?你还有补充吗?
5.同学们,平时大家读过不少报纸,你能具体地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指答)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随着老师读读课文的最后两小节。
6.今天,大家学得很认真,知道了读报的重要性,掌握了读报的方法,明白了读报的好处。下面,我们就拿出带来的报纸,用我们学到的读报方法,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读一读。(随机表扬:安静……)
7.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期,向同学们推荐一份你最喜欢的报纸吧。(指答)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从小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3.课后请大家完成导学单三,(出示,)报纸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还很有价值,课后请以小组为单位,从报纸上选择你们喜欢和感兴趣的内容剪下来贴到一个本子上或一张纸上,并加以心得批注,办成小报,参加班内板报竞赛活动。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一篇自主阅读的课文,所以我利用导学单教学本课,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性,自主学习得到了最大体现。前置性学习也是本课的一大特点,利用课前学习,了解了文中多个四字词语的意思,为学生积累运用词语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动手动脑学语文,在操作实践中,学生们对报纸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更明白了读报的重要性,从报纸中了解了不少的信息,使学生掌握了读报的方法,从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小学生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觉性。
2、让学生能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叙述、谈话、讨论、问答等形式。
教师讲话:同学们,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上学的时间都有几年了,通过这几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很多知识,学习,对于你们是非常熟悉的一件事了,但学习习惯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学得轻松自在,又有效率,还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学习。
1、课前,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课前要预习,首先要熟读课文,学会带着问题学习;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
上课前,老师正要走进教室,只看见教室内几名同学追逐打闹,其他同学加油助威。
上课铃响了,某同学还在校园里慢悠悠地走,而且经常迟到。
上课前,某同学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在认真地预习课文;她的同桌桌面上干干净净,还在玩弄电子手表。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前学习习惯方面做得怎么样?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课堂上,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响亮;要发言,先举手。
上课座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努力做到“三个一”。让学生说出哪“三个一”?当场示范写字,看姿势要点是否掌握。
作业要字体端正、规范,书写格式正确,纸面清洁,不边做边玩。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
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同学有的小声说话,有的在做小动作,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偷偷吃东西,有的趴在桌子上睡大觉。
课堂上,老师在提问问题,A同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B同学低下头,老师叫到时,慢腾腾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小。
课堂上,A同学认真写字,纸面清洁;B同学边写边玩,用手转书。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3、课后,我们又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先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
某同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后,再出去玩;某同学晚上玩得很开心,第二天到学校抄作业;休息日两天,小刚玩得开心极了。明天就要上学了,今晚急急忙忙把作业做完;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小玲从来都不完成。
4、考试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做?让学生讨论发言。
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自己做自己的,不看书,不交头接耳,不东张西望。
5、小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考试时该怎么做,能辨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并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将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3、小学生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
一、教学目标
1.懂得抽烟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国家、社会在控(禁)烟方面的措施。
2.初步学会自身远离抽烟恶习,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身边的人宣传不和香烟交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树立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取向:对抽烟行为产生厌恶情绪,自身有远离香烟的意愿和决心。
二、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抽烟对人体的危害,并能树立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取向。
难点:学会辩证地看待控(禁)烟问题,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劝阻身边的人控(禁)烟。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抽烟的危害――我们在认识
1.认识香烟
(1)导入:出示图片,导入香烟。
(2)反馈课前收集:将你认为香烟中危害最大的物质写在卡片纸上,并尝试着用一句话来向大家介绍。
(3)反馈
①学生汇报,贴卡片纸。
②预设深入点:尼古丁和焦油。
(4)小结:PPT出示香烟有害物质图
2.二手烟的危害
(1)过渡:看看书“罪状四”。我们将这种被动吸烟,称之为“二手烟”。
(2)回忆置身烟气弥漫的饭店包厢里吃饭时感受。
(3)了解“二手烟”的危害。活动:猜数字。
(4)小结:二手烟的危害高于直接吸烟,尤其对妇女和儿童的危害更大。
3.小结:烟草就像那一群坐在礁石上唱歌的女妖,她们充满诱惑而诡异,每一口烟都包藏着祸星。当迷醉的外表逐渐褪去,露出的将是她那邪恶的本质。
(二)进入思考的丛林――我们在思考
1.同学们,上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明知香烟的危害那么大,抽烟的人为什么还要抽呢?
2.小组讨论,初步回答。
3.依据材料,深入思考。
(1)香烟具有提神、令人兴奋的作用。
(2)人体并不是100%直接吸入香烟中的毒害,再加上人体人身的适应和排泄功能,因而香烟的毒害并不是一下子显现出来的。
(3)香烟最终会导致人上瘾,慢性中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香烟是诱发癌症高发的主要因素。
(4)中国的习俗决定了香烟在人际交往、婚丧礼节中重要作用。
4.小结: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是延后的,有的在几十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有的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显现出来,但它的毒害性却不容置疑。
(三)加入劝戒的行列――我们在行动
1.青少年吸烟
(1)你看到过青少年抽烟吗?你的看法怎样?
(2)小结:不抽烟,是对自己的一种珍爱和保护,是一种素质的表现。
2.劝人戒烟
(1)你的身边有哪些人抽烟的呢?你打算怎么去劝他戒烟?
(2)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3)在公共场所不抽烟,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对社会尽责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是一种文明行为,更是一种守法表现。
3.全社会的行动
(1)企业的工业改良,可以直接降低香烟的毒害。(加长滤嘴、缩短烟身,改进密度;降低焦油含量,争取尽快降到15mg/支以下;加入中药或者是微量元素。)
(2)小实践:为香烟外包装设计宣传语。
(3)世界无烟日
①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天作为世界无烟日?
②出示与儿童有关的无烟日主题。
③完成书本填一填“知识窗”中的2个空格。
(四)总结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1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