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风》优秀教案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09 23:00:56

《兜风》优秀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兜风》这个读本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小故事,把孩子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交通标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除了交通标志,还有其他更多的标志也都在提醒着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但是,虽然有了这些标志的提醒,警告,我们还是会看到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正是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强,忽视标志在特定情境中的作用,不遵守规则等等,才会引起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幼儿更要加强其意识。我们通过亲子交通标志大收集;交通标志大分类;标志设计展;看一看,瞧一瞧,谁不遵守规则;倡议大家齐来遵守规则等多种形式活动,把课堂变为生动活泼,孩子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不但提升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孩子的实际行动更是影响了父母及周边的人们,大家齐遵守规则,每个人点滴的努力将为我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城墙!

交通标志大分类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交通标志特点进行分类,学会整理知识经验的方法。

2、通过分类加强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学习。

活动准备;

图表,交通标志图片,音乐〈〈交通安全歌〉〉,大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律动:〈〈交通安全歌〉〉)

“遵守交通规则,保证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交通安全歌〉〉。”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律动。

二.回忆大书〈〈兜风〉〉内容

“小猴和爸爸去兜风的时候,看到了哪些交通标志?这些标志有什么含义?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回忆。(出示大书,与幼儿逐页回忆大书内容)

三.常见交通标志大分类

1.“读了〈〈兜风〉〉这本书,我们从中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小朋友,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其他交通标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逐一出示交通标志,并简单介绍这些标志含义)

2.“我们都认识了这些交通标志,它们看似简单,但在设计上有很多学问。我们把交通标志分为警告,禁令,指示三种类型,它们在形状,颜色上各不相同。”(出示图表)

(1)出示警告标志特点的文字及注意儿童标志图片,向幼儿讲解警告标志特点。

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请小朋友根据警告标志的特点,找出其他警告交通标志填入表格。

(2)出示禁令标志特点文字并讲解

禁令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压杠。请幼儿根据禁令标志的特点,选出禁令标志并填入图表。

(3)剩下的标志为指示标志,请幼儿将指示标志填入图表,并仔细观察,说说指示标志设计有什么特点?(出示指示标志特点的文字:指示标志的颜色为蓝底,白图案)

四.教师小结: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传递特定信息,用以管理交通、指示行车方向以保证道路畅通与行车安全的设施。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以及一切专用公路,具有法令的性质,车辆、行人都必须遵守。不同标志都着不同作用: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交通标志知识,遵守交通标志,保障我们的安全。

拓展阅读

1、一年级上册语

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字,并端正整洁的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了解课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

3、指导学生把对课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

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去找贝贝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呀?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具。随识字: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三、自由读,读准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读课,画出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具、丢、时候、仔细、已经

(2)学生评议,鼓励与纠正并用。

(3)用多种方法读准要认的生字。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读通。

3、读,师生评议:能否做到正确流利。

4、读课,学生边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读懂课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你有过小贝贝这样的现象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怎样才能做到不丢具呢?

3、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了解课内容,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具的好习惯。

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感悟课内容,养成好的习惯。

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训练想像,培养习惯。

1、出示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你会想些什么?说什么?

2、先自己想,再做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自主表达。

二、联系实际,学习表达,自我育。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推选说得的学生作总结。

三、学习会写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具”,并用具说一句话。

2、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哪个字最难记。

4、针对学生的难点,师指导。

5、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

四、巩固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读读我的词语库,说说你还从中积累了哪些词语。

2、说说你是怎样爱护具的

2、一年级上册语

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六”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4、理解课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学重点】

正确的认读本课的认读字。练习朗读。

学难点】

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设想】

在讲课时,要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书诗句,然后引导学生弄懂每行诗在字面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再结合看图和启发学生回忆郊游时看到的景物,让学生思考诗句内容,然后再让学生把课完整的读一读。反复朗读后达到背诵。

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幻灯出示谜语。

猜谜语:

远远看去山是绿色的,走近一听水没有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花儿却盛开着,人来了,鸟却没被吓的飞走。

猜猜看这是什么?

二、学习古诗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古诗。看谁能正确的将诗读下来。

2、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的好。

3、老师读:

幻灯出示古诗。

4、指名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1、幻灯片出示本课中的生字:

⑴自己借助拼音读读本课的生字。

⑵指名读读生字,看能不能正确的朗读出来。

⑶同桌互相检查读音。

⑷齐读生字。

⑸去掉拼音后,看能不能将生字读正确。

2、给生字和拼音找朋友。

课件演示将生字的读音和生字之间连线。

四、带着生字的正确读音再读课

五、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学后记〗

学生齐读齐背都相当好,但单个检查时,有很多同学背不过。在今后应加强个别检查,以防某些同学滥竽充数,使每个同学都认真自觉的学习。

3、一年级上册语

一、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重难点

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学方法。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字的美。

四、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是“画”字)

2.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还是“画”)

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

1.初读课,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一边读一边在课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

(2)请学生对照课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读,学生自由读课

2.指导认字,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远、近、还”,请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认识“辶”。

(2)课件出示:“惊”,认识“忄”。

(3)请学生任意挑选会认字,试着组词语。

3.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课件出示:“人、火、、六”的笔顺,请学生按照笔顺记忆字形。

(2)全班学生跟师书空“人、火、、六”四个字。

(3)学生分别用“人、火、、六”组词语。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学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三)看图读

1.看课插图读古诗,想一想,每一行诗句主要说画了什么?

2.全班交流,师总结:山、水、花、鸟。

3.请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这四个字并圈起来。

4.指导学生读古诗,注意把“山、水、花、鸟”这四个字读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读,指导学生抓住每行诗句中的重点词,了解古诗大意。

(四)了解诗意

1.想象画面,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

(1)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读第一、二行诗句。读后说一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学生交流“山”和“水”的样子。

(3)导语:远远望去,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一股清泉从山间流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行诗句。

(4)请同学们把耳朵贴近书上的插图听一听,是否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画中的水像真的一样。

2.联系生活,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第三行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天的花是什么样的,课里是怎么说的。感受画上的花不论春秋冬夏,始终盛开。

(2)指名读第四行诗句,说一说生活中的小鸟在树枝上休息,要是有人来到它的面前,小鸟会怎样。感受画中的小鸟不怕人。

3.朗读并且背诵古诗。

(1)根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2)按照“山、水、花、鸟”的顺序背诵古诗。

4.找出诗中的反义词。

(1)学生在古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课件出示“我会说”,学生练习说反义词。

(3)男女生分成两组,开展“反义词擂台赛”,比比哪组说得多。

【设计意图】1.通过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实际,把枯燥地讲解古诗意思形象化、生动化。2.借助划线法和重点词提示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人、火、、六”,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观察交流。

(1)四个字中都有“撇”:“人”字中的“撇”是“斜撇”;“火”和“”字中的“撇”是“竖撇”;“六”字中的“撇”是“短撇”。

(2)三个字中都有“点”:“火”、“”和“六”的第一笔“点”都是“短点”;“六”的第四笔“点”是“长点”。

(3)三个字中都有“捺”:“人”、“火”和“”字中都有“捺”。

3.写“人、火、、六”。

4.学生描红、练习写“人、火、、六”。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汉字,比较相同笔画的不同之处,找准重点笔画,正确、规地在田字格中书写好汉字。

(六)课外延伸

朗读、背诵谜语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设计意图】增加课外阅读篇目,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积累渠道。

4、一年级上册语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1班共有学生47名。这些刚入学的孩子,大多还不能适应小学较为紧张与__苦的学习生活。他们没有良好习惯的概念,如作业不知该如何完成,遵守怎样的课堂常规,如何有效倾听,怎样与人交流。爱护学习用品,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一年级孩子入学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从第一星期观察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没有发言的意识,语言不流利,也缺乏连贯。但很多学生能很快领悟师的要求,并逐渐学会学习。有以下几名学生不能顺利进入学习状况:王金霞、李含宇、陈梦婷、倪婷婷、王炬、许莹莹、许碧容。暂时只观察到这些学生书写困难,难以集中注意力。其他方面情况还不详。

二、各单元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会分角__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能想象课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三、学重点、难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汉语拼音的重点: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课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的形式,让这些好习惯成为琅琅上口、根深蒂固的行为观念。

2、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3、课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正确、读连贯。识字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班级积极推广阅读。采用师读给学生听的方法,先让学生爱上语,爱上阅读。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和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之便利,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童话。

5、让学生积极写话,把他们的童真童趣的作品向杂志推荐,让他们体验学习语的成功与快乐之感。

5、一年级上册语

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读中感悟叠词的表达效果,会说类似的叠词,并积累叠词。

4、理解课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育孩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并努力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知道森林是各种动物的家,初步了解森林的作用。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具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呀?

2、学生齐读。

3、你们知道,小树、小草、帮了山爷爷什么忙吗?

4、许许多多的小树围在一起,就成了森林。森林是什么样的呢?小朋友们看。(出示挂图)

5、小朋友们你们在森林里都看到了什么?

6、小朋友们,你们想对森林说什么呢?

7、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找生字。

2、反馈找生字的情况。

3、认读生字。

4、朗读课

5、学生自由读,把课读通顺,并找找中哪儿描写的是森林,哪儿描写的是大家向森林问好。

三、读一读,理解课

1、中哪几自然段写的是森林呢?

2、学生反馈,师出示句子。

“一棵树,两棵树,好多好多树。手挽手,肩并肩,一片绿色的海洋

3、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4、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手挽手,肩并肩。

5、出示挂图再次感知森林的样子。

6、这句话中海洋指的是什么呢?

7、指导朗读。

8、谁向森林问好了?

9、反馈他们各说了什么?

10、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读它们说的话组长可以安排角色朗读。

11、反馈的情况。

1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了课,你知道了森林有什么作用。

13、集体反馈。

四、熟读课,复习声

1、自由大声地读课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

板书设计

9、森林,你好

小动物的家

森林挡

储雨水

后感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读中感情叠词的表达效果,会说类似的叠词,并积累词语。

4、理解课内容,育孩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并努力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重点难点

理解课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具准备

生字卡片,人类破坏造成的自然灾害图。

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有谁向森林问好了吗?

2、它们都说了什么呢?

3、师小结森林的作用,然后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森林帮我们这么多忙,可是,却还是有人向可爱的森林伸出了可怕的手。(出示图片)

二、畅谈感想,启发

1、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的观后感想。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呢?我们不能做什么?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小结,育孩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三、语实践

1、出示读一读,说一说练习。

2、学生自由大声读。

3、指名读。

4、学生讨论、区别,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练习说:好______好______的______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

3、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让学生自己说说在书写这些字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5、学生写字,师个别辅导。

6、作业展示,集体评议。

7、互相批阅生字,一起修正,争取写得更好。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点击查看更多《兜风》优秀教案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lisun.cn/articles/203.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