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想起儿时的棕子的散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五月节(即端午节)前几天,母亲都早早地准备好各种包粽子的东西:自己家的粘高梁米,粘小米,集上买的粘大米、粽叶等等。对于这些粘米,有时候会笼统地叫做粘米,因为做出饭来有粘性,如果拌上糖吃会特别的香甜。有的叫“饿儿米”——ne第一声,小时候以为是饿字,因为一闻到它的香味口水就流出来了,立马感觉饿了,想吃。后来才知道应该写作“糯米”。还有的称作叫江米,产于江南水乡的粘米,形状和大米差不多,但个更长一些,更白。包粽子的棕叶,小时候天真的以为只有南方才有,所以才有那股清香,水草的清香味。长大后才知道我们这苇塘也长有这种植物,只不过有些叶子小一些而已。每一次,母亲都要在集市上仔细挑选粽叶,要看大小,开关,色泽,然后还要讲上大半天的价格。小时往往心里埋怨母亲,认为母亲真的有些烦人,看好了就买呗,干嘛要耗上大半天的时间,在拥护的大集上,又热又饿。长大后才明白母亲的苦心,贫困的家境,让母亲不得不精打细算,分分计较。但她又想利用难得的节日让孩子们吃得更好一些,让生活更好一些。
小时候,对于节日的感觉,应该说更多的就是吃,能吃到更多好吃的,能吃得更饱一些。而对于课本上写的节日怎么来的,纪念的谁,才不关心那些东西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伤,一代人有一代人特别有的回忆,如果拿这些记忆与话题与现在孩子们交流,他们一定不会理解,因为他们没有这些切身的经历,又怎会体验到我们的感慨与当时的兴奋、忧伤?也许,这就是“代沟”。
母亲会提前几天把挑好的粽叶用水泡上备用,再把各种米用盆子泡好,然后在先一天早早摆在堂屋的炕桌上,一盆里炮着粽叶,另外几个盆子里泡着各种米。包粽子的时候,对门的二奶常常来帮忙,看着她们熟练地从水里捞起二到四张粽叶,先一张一张铺在桌上摆好,然后一齐拿起来,一手拿一边,在中间部打个回旋,形成那种漏斗状的锥体,接着用一只手捏住接合部位,另一只手则挥起泡好的米添到漏斗里,一边放水,一边还要用手撩上来些,利用水来把米沉淀得更结实一些。待米和边缘一平了,再把棕叶折回来,上面捏出三个角,用准备好的线绳系结实。母亲和二奶边聊边包,我在旁边只看见她们的双手灵巧地上下左右拿着棕叶飞舞,不一会一个就包好了。我也学着捞出粽叶,但笨拙的双手连两三片粽叶都铺不好,拿起来时不是合不到一起,就是上面的圈太大,粽叶脱了节;加上米后,米放得少,包起来却常常漏;最后虽然胡乱系上了,但个头小,样子丑;但看着自己亲手做成的劳动成果,还是别有一番乐趣。
母亲常常把粽子一个一个系成一大串,然后一圈圈地在大锅里摆好,加满水,父亲则在锅底架起劈柴(我们这里的方言,指那些树根、树干,用刀、镐劈成一块块、一条条的用来烧火。劈柴火特别硬,旺,一般过年过节、办事情使用),随着水慢慢升温,粽叶那特有的清香味也不断散发出来。粘米比较不容易熟,一锅的粽子,往往要烧上一晚上,经常我们馋得转着父母问:“啥时候好啊?”父亲则催促我们快去睡觉:“睡一觉儿明天早晨就能吃了。”于是,伴着哈拉子和无限的期待,我们极不情愿地睡觉了。
一觉醒来,当然粽子可以吃了。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不像现在各种零食这么多。能吃上粽子,那是天边的美味!母亲包的粽子,个特别大,而那时刚刚十多岁的我,一次就能吃五六个,父母经常一边爱怜地看见我狼吞虎吞,一边说:“另着急,粽子多着呢,别吃得太多,这粘米不好消化!”
拓展阅读
1、又到槐花飘香时情感散文
红曾是我小学时最要好的伙伴。她皮肤雪白,圆脸,胖乎乎的,大眼睛,红嘴唇,一头黄发,像个洋娃娃,十分可爱。可是这张漂亮的脸上竟然长着一个扁平的蒜头样的鼻子。人的长相,五官端正,尤其是眼睛、嘴和鼻子是最占分量的。由此人们常用大眼睛、高鼻梁、元宝嘴来形容英俊、漂亮人的貌相。她的这个鼻子应该说有点大煞风景,大大地影响了她的尊容。她的鼻子咋会长成这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个谜。
那时,学校里流行叫自己最好的朋友为“伴儿”——伙伴儿的意思。她就是我的“伴儿”,我当然也是她的“伴儿”。
我们两家隔得很远,我在村东头。她在村西头。而我俩就像两块磁铁,相互吸引着对方。一块玩耍,一起上学。特别是上学,总是相伴一块儿去,不是我到她家找她,就是她来我家找我。路上我们牵了手又说又笑、又蹦又跳。我俩爱踢着同一块石头或土坷拉,我一脚,她一脚,踢得不亦乐乎;我们还时常偷偷开开别人的玩笑,悄悄交换自己心里的小秘密……有时,我们踢着踢着,她就惊喜地喊道:“哎呀,我捡了个扣子!”“嘿,我又拾了个玻璃球!”……我俩一路走过,洒一路笑语,泼一路欢歌。
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我俩最快乐的时光。红总爱深深吸一口气,无限陶醉地说:“好香!”我就扔了书包爬到槐树上。我在树上摘,她在树下捡。这时,她总是仰了脸,一脸羡慕,甚至含着崇拜,说:“伴儿,你真行!”摘完了槐花,我们坐在树下,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大口大口地嚼。然后,再把剩下的槐花拿回家,让妈妈烙又香又酥的“馅食”。
小学的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俩期末考试成绩都很好,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书包里有新书,有奖状。一路上心里那个乐呀,有点忘乎所以。路过一个麦场,场上晒着厚厚的麦穰,我们扔了书包,跑到麦穰上开心地又呼又叫。最后,我们笑得抱成团跌倒在地上。这一刻,我俩的脸离得如此近,我清晰地看到她脸上的汗晶莹如珠,扁平的鼻子格外明亮,那个该死的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竟从嘴里冒出:“你鼻子究竟是怎么扁的?”
话一出口,我自己也吓了一跳,马上就后悔了。但,已晚了。
她的笑立时抖落了,脸抽搐了一下,“刷”地变白,心像被蜂蜇了一下,狠狠地剜了我一眼,接着“呼”地站起,拍拍身上的麦穰,拽起书包气鼓鼓地走了……
一切来得这么突然,就在一瞬间,待我反应过来,她已不见了踪影。
从此,她再也不来我家找我了,我再也听不见她“伴儿、伴儿”的温柔、甜蜜声音,再也见不到她的面庞。没有她的暑假我过得十分无聊。我后悔呀,当时,我究竟怎么了?明明知道她最听不得这样的话,我还……我悔得肠子都青了。
曾有好多次,我鼓起勇气想找她道歉,可一想到她冰冷的脸、如刺的眼神,就踌躇不敢往前,如果她不原谅我怎么办……常常刚欲举步又停下来。
过完暑假,我们全家随爸爸“农转非”搬到了县城里。我也曾想给她写信、也想回老家时去找她……随着新环境的变迁、学业的不断加重,这些想法渐渐地被时间稀释……
岁月匆匆,但我对红的怀念却日渐清晰,好想再叫她一声“伴儿”。心想:她也一定和我一样为**、为人母了吧?那颗“小性”的心也早已练得刀枪不入了吧?对我那句伤害了她的话是否早已释怀?好想再牵她的手一起走在上学路上……
又见故乡槐花开,可我曾经的“伴儿”她在哪儿呢?
2、"未来作文大赛"特别征集!明天到未来生活节一起畅想未来
小朋友们,你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吗?明天,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给你答案!
0 1
上周六,“爱写作的狮子”推出“未来作文大赛”——邀请杭州的中小学生参加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约你遇见未来,路过未来,畅想未来,创造未来。
其实在“爱写作的狮子”来稿中,许多小狮子用作文跟我们探讨过他们心中未来的模样。
有的说,未来我们现有的交通出行会被**,人们可以在空中开辟新的道路;
有的早已设计好未来的机器人小伙伴;
有的认为未来的我们会离开地球、定居火星;
还有的干脆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信……
小狮子们脑洞大开,畅想未来。
而在杭州,这可能是你距离未来最近的一次——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
这两天,“爱写作的狮子”已经通过杭城各个学校,向那些对未来充满想象的同学发放了一批未来生活节家庭票。同学们的热情很高,门票很抢手。拿到门票的同学,可以跟着父母,一起进入未来生活世界。
在明天的未来生活节现场,你可以看到最新最好玩的AR技术,和虚拟的动画形象亲密合影,体验各种“黑科技”。
当然,大家最感兴趣的机器人也是必不可少,这些专注于卖萌的机器人,除了会陪你聊天、玩游戏,还能充当你的守护神。
就连给长大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的心愿,到现场也可以实现哦!
欢迎进入未来生活世界的小狮子们,回来后把现场的奇妙体验写下来,向“爱写作的狮子”的“未来作文大赛”投稿。作文主题就是“未来生活”,文体不限,题目也可自拟。
现场有哪些新鲜好玩的黑科技?你捕捉到了什么有趣的细节?都可以通过文字和大家分享。当然,也欢迎你对未来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每篇作文800字以内。
“未来作文大赛”截稿时间:2017年6月1日20:00。
最终我们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发放奖金、奖品和获奖证书。其中一等奖2名,奖金各500元;二等奖6名,奖金各300元;三等奖10名,奖品是时尚背包或都市快报黄玉郎限量版纪念杯一份。
未来已来,欢迎小狮子们在这个小长假,到未来生活节遇见未来,畅想未来。
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时间:2017年5月27日-5月29日9:00-17:00;
地点:杭州市东新路245号(杭锅老厂房,杭州城市之星工业遗存保护区);
票价:单人票20元,家庭票50元(两大一小)。
购票直戳二维码哟~
*:
3、端午节的遐想课堂作文
端午,一听到这两个字,我的口中便分泌出了唾液,以为我想起了那美味的甜醅子。
一大早醒来,就看见奶奶在厨房忙活,我连忙跑过去给奶奶打下手。奶奶告诉我,今天做的是甜醅子。我听到这三个字,便不觉精神十足,因为我太想念那清爽可口的味道了。
准备好制作甜醅子的原料后,我们马上开始了制作过程。奶奶先将燕麦洗干净后,将其入锅加水至没过燕麦,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水分收干。而这时我不禁想到了物理知识:沸点。
正当我陶醉在自己活学活用的表现之中时,燕麦出锅了。只见奶奶用娴熟的手法,将燕麦倒入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用勺子划开,这时我的心中便产生了一种疑惑,我便问奶奶为什么要用勺子划一划呢?只听奶奶说了一句,是为了散热,明白之后,我不觉感叹到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学问啊!
这时一碗白开水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奶奶将酒曲放入其中,搅匀之后倒入了事先蒸好的燕麦中,搅匀之后,在中间掏了一个窝。好奇心的驱使,让我的想象力围绕这一个窝尽情飞翔。
奶奶接着用一个保鲜袋抱起来,上面再捂上一个小棉被,这真是把我笑的肚子疼了,难道甜醅子也需要休息?
就这样,甜醅子进入了梦乡,而我也沉寂在电视中,时间仿佛停止了下来,我心中想吃甜醅子的念头不停地进入我的意识,我只好用电视来自我陶醉。
艰难的36小时过后,我闻到了那酒香味,是多么清爽。
我开始了我端午节的第一顿大餐。
甜醅子,家乡的美味!我美好的回忆。
4、端午节的遐想课堂作文
民俗文化是历史和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积极保护,继续传承,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关于端午有一个传说。传说战国时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屈原,他辅佐怀王,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策*,联齐抗秦。后因屈原遭诬陷“调戏”郑袖,致使怀王大怒,将屈原免职。后因奸贼阴谋终于得逞,楚国陷入危亡之中,后因种种屈原愤恨来到汨罗江,投江而死,死后人们去打捞他的尸体,后因打捞不到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往江北扔粽子,和一些吃的东西,在江上赛龙舟,用此办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在江中不受伤害。
屈原受到百姓的爱戴,因此在民间百姓在屈原投江的那一日来吃粽子,在江上赛龙舟门宿上插艾以避邪,百姓以此方式来纪念屈原。因此端午节法定节日的意义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关于端午节自古以人们非常重视,人们在江上赛龙舟来纪念这位伟人,他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关于端午还有一个白蛇娘喝雄*故事,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现在对于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我们应该主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也应该包容接纳西方文化,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端午习俗给人愉快,激励争先,团结协作,爱国爱民等精神,时代传播屈原的“楚辞”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2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