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声音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51:09

我们周围的声音优秀教学设计

1、了解生活中的声音,培养对声音的喜爱。

2、培养学收集声音及表达声音的能力。

重点:收集声音、表达声音、研究声音。。

难点:收集声音、表达声音、研究声音。

关键:收集声音

课时:1课时

教具:录音机、课件

学具:录音机

相关知识点:声音收集的方法

教学突破点:在生活中收集声音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采集声音:

1、明确采集声音的范围。(大自然、集市、市场、乐器)

2、明确采集声音的方式,把各种声音录下来(边听边猜是什么声音?)

二、研究声音:

1、把采集的声音进行分类(噪音、乐音)

2、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

三、指导学生采集声音:

1、指导学生活动。

2、学生表演或收集。

3、召开研究成果发表会: 学生汇报交流各组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丰富说话内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非常有趣的说话课听声音说话。好吗?在春天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小动物们哼着歌,向我们走来了,仔细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老师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

二、声音的分类。

1、播放课前学生采集的声音,说一说都是什么声音?

2、这些声音都能分哪几类?

3、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到的声音分类。

4、教师检查,**。

三、有趣的象声词

1、你知道什么是象声词吗?

2、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象声词。

3、请同学演一演,其他同学猜。

四、我们身边的噪音

1、播放噪音

2、你喜欢这些声音吗?他们是那里发出来得?

3、我们应该怎样做?

4、成立噪音治理小组,防止噪音产生。

五、我们喜欢的声音 我们喜欢的声音来自那里? 怎样制造好听的声音?

拓展阅读

1、《坐井观天》及评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对于二年级生来说,正确理解课文寓意有一定难度。认为,应该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放手让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生丰富的想象力,努力培养生创新精神,从而促进生深刻理解寓意。

时可作如下——

师:通过习第二次对话,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看法。

生:知道了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理解得很好。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想知道它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师:很好。下面,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生: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以外的天,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因为小鸟天天在空中飞,亲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认为天“无边无际”。

生:还有一点,文中说“小鸟飞了一百多 里”,“一百多里”既说明小鸟飞了很远的距 离,又说明了“天很大”。

师:说得真好。请同走出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的确很大。

生:天,无边无际。

师:你再用纸卷成纸筒去看看天,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不过纸筒口那么大。

师:你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因为长长的筒壁挡住了的视线,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纸筒口那么大。而走出室看天,没有什么障碍挡住的视线,所以天无边无际。事实上天的确很大。

师:对。看画面,你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多媒体画面演示: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生:明白了。这是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来补充,还因为青蛙整日坐在井里看天,从来没有出去过。

师:说得好极了。下面,来读读第二次对话。

生按四人一组,一人担任引读,另两人分别读青蛙和小鸟的话,一人担任评委。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活动。)

师: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生:它俩笑的含义不一样。

师:小组合作习第三次对话。先分角色朗读,再相互讨论它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生: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

生: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

生: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

生:小鸟笑青蛙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

师:说得太棒了。(师指名两生分别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并说出这么读的理由)

生:觉得“天天”“不会”要重读,这样就读出了青蛙对自己的看法很肯定、很自信。

师:理解得真好。你真是一只“自信”的小青蛙。

生:觉得“是”“看一看”要重读,这样就读出了小鸟很有耐心、很讲道理。

生:来读读小鸟的话。(生朗读)

生:觉得“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要读得婉转一些,要读出很善意地劝告的语气,这样突出了小鸟很有耐心、乐于帮助青蛙。

师:你真是一只聪明可爱的小鸟。

师:假如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的天是怎样的呢?这时它会怎样想呢?投影仪出示习题: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它惊呆了,心想: 。于是,对小鸟说:“ 。”小鸟说:“ 。”

生分小组合作习,续编第四次对话)

生: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哇!原来天真的无边无际。它不好意思地对小鸟说:“对不起,是弄错了。”小鸟说:“没什么,你以后多出来看看,有错就改还是好青蛙。”

生:青蛙跳出井一看,天真大啊!心想,外面比井底好玩多了,以后要多出门看看。它对小鸟说:“是弄错了,真不该和你争。”小鸟说:“没关系,以后不要老呆在井底,常到外面来看着走走,就不会再闹笑话了。”

生: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天的确大极了。它的脸刷的就红了,心想:小鸟说对了,确实错了。它不好意思地说:“小鸟,为刚才的固执向你道歉,希望你原谅。快到家喝点水吧!”小鸟说:“你有勇气承认错误,愿意和你做好朋友。”

师:同真了不起!

评析:这一片断,师充分放手,让生自读自悟,合理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强化了对寓意的理解,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应立足促进生的发展,指导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宗旨。

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引导生自读自悟,培养生语感。《试用修订版大纲》指出:“语文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过程中,师积极引导生开展自主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感、形成能力。师给足时间让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生在阅读实践中,会了独立思考,会了读书。

2. 小组合作,强化了主动参与、相互交流。这一片断,师多次小组合作习的内容,拓宽了生之间交流的信息空间,调动了每一个生的习主动性,强化了主动参与。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启发,情感和认识水***融,这就有利于培养生群体的主体性和合作意识。

3. 精心练习,激发生创想象。《试用修订版大纲》指出:“要鼓励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师借助多媒体,出示青蛙跳出井口的画面,绕“青蛙跳出井口会怎么样呢”等问题,采用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赛的方式,让生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让每组生在一个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创造出个性化的语言,促使生的知、能、情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一次体现其个性魅力,将课堂上的知识内化,并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完成了一个以知育情、以情促知的拓展过程。

2、《小白兔和小灰兔》

龙坪民族小 张海艳

1、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与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2、初步懂得劳动的意义。

3、会用“把”字说话,试用“只有……才……”说句子。

了解小白兔与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卡片

翻地 浇水 施肥 饿了 这时候 挑着一担

2、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女生读写小白兔的自然段,男生读写小灰兔的自然段,其余部分老师读。

3、生自己朗读全文。

二、朗读感悟

1、在这个故事中,小白兔与小灰兔各有什么表现?请找出他的表现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分小组习。

3、交流汇报,师引导。

相同之处:①老山羊在地里收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来帮忙,说明了什么?(说明小白兔和小灰兔都爱帮助别人。)

②小白兔和小灰兔称呼老山羊时都说了“您”,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他都很有礼貌。)

不同之处:①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送的菜,而小白兔却要了菜子。(板书:要菜子 要白菜)

②他回家后的表现不同。小白兔辛勤劳动,而小灰兔却不干活,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板书:种白菜 吃白菜)

③小灰兔吃光了老山羊送的菜,又去要。而小白兔却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去。(板书:送白菜 要白菜)

①小灰兔说:“谢谢您!”要读出感谢,有礼貌的语气。

②小白兔说:“不要白菜,请您给一些菜子吧。”要读出请求的语气。

③“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④“是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要读出自豪的语气.(板书: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补充句子:只有 ,才 。

5、引导生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的含义。

6、师小结:小白兔辛勤劳动,他种的白菜长大了,他的心情怎样?(非常高兴。)小灰兔再次来到老山羊家要白菜时,遇到了前来送菜的小白兔,他的心情如何?(很惊奇)他会想些什么?(咦,小白兔的白菜是从哪儿来的?)

7、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朗读全文

1、分角色朗读。

2、讨论: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呢?

3、赏读课文:你最喜欢哪一个(或几个)自然段?先自己试读,然后同桌比赛读。

四、读读说说

1、读例子,感受“把”字句。

2、自己仿说,同桌互说。

3、交流,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五、表演课本剧

通过习课文,了解故事,请把这个故事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要菜子 要白菜

种白菜 吃白菜

送白菜 要白菜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3、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

1.短片(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3.课件:重点品读的句子。

一、创情境,揭题导入

(播放课件)同,看完这个短片,你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

在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生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呢?今天,习一篇新课文《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词,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绕什么来写?(五星红旗)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画出有关句子。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2.

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机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作者去漂流旅行,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举着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①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老板提出用面包交换五星红旗?

②“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可能会想什么?

③“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①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②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什么呢?

中国留生:……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五星红旗》,让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体会国旗在人心中的意义。

点击查看更多我们周围的声音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17211.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除夕给客户的祝福语
  2. 《8加几》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3. 《Asking for help》教学反思范文
  4. 幼儿园感恩节的祝福语
  5. 201年公司开业祝福语精选
  6. 你从高三走来随笔
  7. 管理寓言故事之富人与制皮匠
  8. 读《罗斯福》有感范文
  9. 送给老同学的国庆祝福语
  10. 大三寒假实习报告
  11. 小猪逛果园小班美术教案
  12. 感激一杯温开水美文摘抄
  13. 高二下学期学生大会发言稿
  14. 宝宝讲卫生托班健康教案
  15. 201年新春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7-14 19:19:42
本页面最近被 9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吉林,TA在页面停留了 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