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1、理解“追悼、吊唁、恍然大悟”等词的意思
2、初步学会抓关键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3、通过感情朗读,感受鲁迅先生处处为人民大众着想,不怕危险勇于与旧思想、恶势力作*的崇高品质。
图片出示,简介鲁迅。
二、感知鲁迅
2、质疑。
三、走近鲁迅
1、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出示句子: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得多。
2、同桌交流,梳理文脉。
四、走进鲁迅
1、自由读“碰壁”。
2、补充:
_______谈碰壁。
3、以“笑”悟情:
⑴ 对话体会亲切之笑。
⑵ 个性朗读感悟幽默之笑
⑶ 以“哈哈大笑”再现历史的镜头。
⑷ 理解伯父的话语:
出示句子: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⑸ 深化“碰壁”内涵,体悟人物品格。
⑺ 周晔明白伯父的话之后会说些什么?
我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
五、缅怀鲁迅
1、这样一位用生命维护人民,用鲜血唤醒民众的**勇士,一心只想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的鲁迅先生和我们永别了,再读第一段。
(出示句子。)
⑴ 想象画面,回忆情景。
⑵ 倾情诵读。
2、诵读臧克家的《有的人》,升华情感。
拓展阅读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巧用体验移情朗读。
2、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1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利用早读等时间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让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有些了解。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a、他们的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的习惯、穿戴不同;
b、他们学校周围的环境不同;
c、学校里也有些不同(铜钟)。
学习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
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再读课文,讨论并填空: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我们的民族小学)。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字词。
2、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学生写以上五个字。
3、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
3、出示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民族小学在哪儿?这个学校里有哪些民
族的小学生?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5、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6、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生字词读准确没有。(读完学生点评)
7、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刚才小朋友没读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8、分成四个大组分段读课文。
9、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看:这就是课
文里的生词,你还认识他吗?自由读,齐读。去掉拼音再读词语,同桌读,请小老师教读,乱序齐读。
10、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语咱们读得很好,离开词语,这些生字你认识吗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1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小结评价:(我们不仅要在课本中识字,也要在生活中识字,这样我们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
12、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同桌交流,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记这些字,指名说。
13、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字,这12个字也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这些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放才会美观、漂亮,自己仔细观察1分钟再说一说。
14、在这12个生字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最复杂,提出来。师指导范写“戴、舞”。
15、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钢笔,在作业纸上把“戴、舞”各写一个。(同学们可要注意,我们才开始写钢笔,一定要仔细认真,)哪些同学认为自己写得漂亮,给大家展示介绍一下。
16、现在请大家继续仔细观察、认真书写剩下的10个字,每个字各写一个。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漂亮,展示给大家看看。
17、小结: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书写,就一定能把生字写得美观漂亮。
18、刚才我们认真书写了生字,先在请大家把生字送回课文,你能读得更好吗?齐读全文。
一、引入,继续学习课文。
1、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师简单陈述学生的提问),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几个问题。
3、反馈:你通过读书解决了哪些问题,说一说。你是通过哪个句子读懂的。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出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5、民族小学的确很有自己的特色,早晨上学的时候,他跟咱们就有些不一样,你勾画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读书)
(1)第一句,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民族小学里有许多民族的小朋友,相机看图。)
(2)第二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为什么他们都成了好朋友呢?(强调“好朋友”)小结:虽然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祖国妈妈的好孩子,反复读这句话。
(3)他们不同的穿戴,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扮得那样美丽,读第三句话。想看看各民族不同的穿着服饰吗?出示幻灯片。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大粪得更加绚丽多彩。再读二、三两句话。
(4)第四句,师: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民族小学的小朋友很有礼貌,很热爱老师,尊敬国旗)带着你的体会再读。注意三个“向”,指导朗读。(做动作)
(5)总结:各民族的同学来到同一所学校,大家成为好朋友,在一起学习生活多么快乐呀,再读最后一句话。(他们向……)是的,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全班齐读。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课了,民族小学和我们又有什么不一样,你勾画了哪些句子,跟同桌交流交流,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上课的时候,民族小学的校园里是这样安静,就连窗外的花鸟虫草和小猴子都被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深深地吸引了。再读这几句话,通过朗读来感受这份窗外的宁静。(自由体会读,指名读,学生点评。师生一起读,做动作)
这几句话写得特别美,我们试着把它背下来,行吗?指名背,齐背。
3、下课了,校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指名读相关句子)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小朋友还会做哪些游戏?是啊,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呀,连小动物们也跑来凑热闹了,再读这句话。
4、上课时的校园是多么宁静,下课时的校园又是多么热闹,师引:“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它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齐读最后一段话。
多美的民族小学啊,多么幸福快乐的孩子啊,关于民族小学的点点滴滴,作者还有许多想说的,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5、如果有机会,希望我们也能到边疆的民族小学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民族小学的独特魅力。这篇课文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民族小学的美,你喜欢哪句话或者哪几句话,自己带着喜爱之情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配乐)课后请你把这些句子写在摘抄本上。
4、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作为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就带我们走进了具有大中华特色的民族小学,不禁让我们的孩子,对这组课文产生兴趣。
本文从各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起走进民族小学,从他们路上的所见,课堂上的认真,课外生活的丰富等方面展示了新时期孩子们生活的美好。这所学校作为一所边疆小学,更有其特点,让我们体会到了学校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 通过品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 积累课文优美的词句。通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感悟和体验优美语句。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ppt
搜集关于少数民族的资料。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通过知识迁移、图片、生字的偏旁进行生词的学习,为以后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奠定基础。
3、品读课文,通过“绚丽多彩”,通过“向……向……向……”等词语所在的句子,感受民族小学的美丽。
一、 课题导入,引导链接
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能说说这所学校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抓重点词语:民族)
2、 根据我们所学的,你能说出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吗?
傣族、白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德昂族
识记“傣、昌、昂”
注:“昌”在古诗背诵的时候,有学生把“王昌龄”的“昌”读成了“冒”,所以可以根据这个进行知识迁移。
3、 那你们知道这所学校在哪里吗?
4、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所学校。
二、 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在预习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 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3、 生字词学习
摔跤 、穿戴、粗壮、孔雀舞、坪坝、蝴蝶、铜钟、凤尾竹
(1) 自由读生词,读准字音。
(2) 识记生词,理解词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坪坝、蝴蝶、铜钟”三组词语,有共同的偏旁,理解词语。
借助插图,认识“凤尾竹、铜钟”。
4、 再读课文,说一说,这所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美丽的、团结的、快乐的)
完成:这所民族小学是一所( )的学校。
三、 品读课文,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丽。
1、 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美丽?
2、 交流:
(1)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课文里写什么“绚丽多彩”?
·各民族的服装都是怎样的呢?教师检查预习,看看你都能认识哪些民族的服装?瞧穿戴不同(借助图片,对穿、戴进行理解),语言不同,却在了同一所学校。
·你能想象一下这所“绚丽多彩”的学校是怎样的?
青青的草地上,( )的裙,( )的裙在飞舞;白白的墙根下,( )的衣,( )的衣在追逐;绿绿的枝叶间,( )的帽,( )的饰品在闪动,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
(2)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为什么你能从这些里面体会到美丽?(美丽的景色,文明的行为)
·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这个句子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向……向……向……)
·第一段中,还有个句子,跟它很像,你找到了吗?(从……从……从……)
·完成:
同学们从( ),从( ),从( ),捡起了很多垃圾,学校很快变干净了。
放学的路上,我向( ),向( ),向( )。
3、 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四、 指导书写
坪坝、戴、招、铜、粗、尾
练写“戴”,注意它的结构,右上角还有一点。
1、 复习巩固生字,练写两组词语“蝴蝶”、“孔雀舞”。注意“蝶”、“舞”两个难写的生字。
2、 从句子出发,品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感受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的有趣、团结、美丽。
3、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小练笔,培养爱校的情感。
4、 积累课文优美的词句。通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感悟和体验优美语句。
一、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1、 听写
2、 说一说第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哪些句子让你想要背给大家听的。
二、 品读第三、四段,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精彩
2、朗读第三段和第四段。
3、交流:
(1)这是一所有趣的学校。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b、 把你自己当做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读一读这句话。
c、 是啊,这就是在边疆的民族小学。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a、你觉得这里有趣在哪里?(孔雀舞、摔跤)
b、 是啊,这些表演是少数民族的人们他们所擅长的。有在(民族)小学,我们才能看到这些表演。
c、 松鼠、山狸,你能读出什么?这些动物在哪里你才能看到。(体会边疆)
(2)除了美丽和有趣,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团结?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重新回归整体。)
·出示句子: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
·朗读,多美的句子啊,背诵下来吧!
·朗读这个句子,说说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吗?
·假如,你就在这所学校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吧!
·这段话写的真美,边疆小学就这样留在了我们的印象中,让我们也用两句话来写写我们自己的学校的特点吧。
·学生交流评价。
三、 写字
1、出示:“蝴蝶”、“孔雀舞”
·介绍“孔雀舞”
·书写两组词语,注意“舞”
3、 学生练写
四、 交流上一课时阅读的《火把花》
1、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深刻,想要推荐给同学的?
2、或者你能仿着写一写其中美丽的句子,特别是比喻句吗?
5、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1、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预习卡、多媒体课件。
1、朗读课文,圈出下列词语并注拼音。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
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
摇晃
2、再读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三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所()的学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少数民族图片检查词语思考:这是一所()的.学校重点语句的理解
谈话导入:
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这些民族之间都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注意画出的词语。
2、指名读文,检查、纠正生字、新词的读音。
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少数民族(出示图片)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认真完成预习卡的学生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出示图片)
“蝴、蝶、铜“——形声字;”傣“读dai,不读tai;
“昌“翘舌音,不读cang;
戴:
舞:
坪坝:平坦的场地。
(3)完整的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走进这所学校:
1、请大家轻声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所()的学校?(出示思考)
2、结合重点语句交流。
(1)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3)这是一所(欢乐、祥和)的学校: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自豪、赞美、难忘
小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们都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古老的铜钟,粗壮的大青树,凤尾竹。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一所幸福的学校,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
2、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1)赞美:朗读二、三自然段。课文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2)自豪:学校的美丽、团结都值得自豪,“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难忘:“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交流读后感想: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情,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感悟:
在我们祖国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我们血脉相连,团结友爱,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携手前进,共创辉煌。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2遍,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2遍。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仿写《我们的董庄小学》小练笔。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