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07 10:28:12

《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感受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与长方形的联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条做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以前认识过哪些图形?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师:其实在几何这个家族中还有很多图形等待我们去认识。想认识更多的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

1.认识平行四边形

播放课件,内容设计到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如果没有多媒体,可以展示挂图或举例)

学生看过课件后教师提问:在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学生可能回答有长方形、正方形等,但估计大多数同学会感受到有很多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有的同学说不出平行四边形的名称。这时,教师有意把录像中的有关平行四边形突出显示,并用不同的颜色闪动实物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行四边形。教师把平行四边形画在黑板上,或显示在屏幕上。

教师:看一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些角是什么角?学生交流后,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地方有平行四边形?

学生举例。

2.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师出示一个用木条钉的长方形。

教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好朋友,它们互相之间可以变换,你相信吗?

学生分组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木条钉的长方形,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们发现长方形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你们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吗?学生再次分组活动。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特性?(容易变形)

教师:你现在知道生活中有的自动门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了吗?(此点只让学生有一点感受)

[点评: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三、课堂活动,深化认识

(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活动第2、3题,然后交流。

(2)完成练习五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辨别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3)分组活动完成练习五第2、3、4题。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5题,然后交流。

(5)在小组里讨论怎样做思考题,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四、反思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了解到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还有什么想继续探索的问题?

拓展阅读

1、《》小班数学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椭圆,能将椭圆与其它进行区分。

2、能够让幼儿找到与椭圆相似的物体。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椭圆》,红色、黄色椭圆若干个、各种颜色的若干、小组操作、椭圆和圆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今天我们去参观“游乐园”,路上要经过很多的,我们一边走一边读出它们的名字吧。幼儿听音乐一边走一边复习已

1、引导幼儿观察“游乐园”里有什么

2、找一找“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

4、点击“环球动漫城”标,幼儿欣赏动画。“我们刚才听到的儿歌名字叫“椭圆”,今天有三个小伙伴被带入了椭圆王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知理解:

1、师提问:

①魔镜是什么状的呢?

②他们踩着什么样的来到巧克力喷泉边?

2、视觉感知椭圆

①出示椭圆,引导幼儿观察其边缘。(光滑没有棱角)

②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椭圆具,这些都是椭圆

3、视觉辨别椭圆

①出示圆和椭圆,通过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比圆扁,呼啦圈演示。

②通过比较椭圆和圆的两条中心线不一样长。

③出示所有大小、颜色不同的圆、三角、正方、长方、椭圆,请幼儿从中找出椭圆。并验证。

三、操作体验:

1、第一组幼儿给椭圆涂色:将椭圆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完成《迪多游戏乐园》第21页游戏。

四、经验迁移:

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椭圆的如:椭圆的鸡蛋、镜子、包装盒、饼干等。“我们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椭圆的东西好吗?跟客人师再见!”

随音乐退场。

这节椭圆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2、《》小班数学

设计意

小班幼儿在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游戏、操作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式,如果单纯让幼儿,幼儿会感到很枯燥,兴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会不好。因此,在设计这个学活动时,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见的圆物品与特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和想象能力。

活动目标:

1、能在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的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的物体,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的物品。

2、圆纸一张,圆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师敲击小鼓。

幼儿:小鼓声。

师:快看看,真的是小鼓。知悉观察,小鼓长什么样子?

师: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请小朋友沿着小鼓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圆圆的,滑滑的。

幼:圆圆的,幼:边缘是光滑的,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像小鼓这样圆圆的滑滑的,没有棱角的就是圆

(引出圆这一话题。)师:(出示一张圆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幼:它像太阳,幼:它像……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物品)

二、让我们一起在活动室中寻找,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幼儿在室中寻找。)

三、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观察幻灯片上的圆实物,感知圆的特征。

五、进一步感知圆的特征

1、出示贴着几何的黑板,仔细看一看,哪些是圆?挑选出来,让它们站成一排。

2、幼儿动手挑选。

六、实践操作,添画。

1、小朋友你知道圆能做成什么吗?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看看。

一个圆变变变变出大太阳,两个圆变变变变出可爱的小鸡,三个圆变变变变出好吃的糖葫芦,四个圆变变变变出可爱的毛毛虫。

2、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的纸,启发孩子在圆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3、观看幻灯片中的圆变成的,激发幼儿的想象。

七、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的家中一定有很多圆的东西,回到家仔细去寻找。然后再用圆去变个魔术好吗

在执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孩子新知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3、《》小班数学

设计意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法。将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操作,进一步椭圆,培养幼儿扩散思维。

活动目标

1.椭圆,感知椭圆的基本特征。

2.乐于参与椭圆的探究活动。

3.能在与圆的比较重学会正确感知椭圆

重点难点

重点:椭圆,感知椭圆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在与圆的比较中学会正确感知椭圆

活动准备

1各种椭圆物品若干。(如:椭圆的盘子、镜子、饼干、哈密瓜、红枣等)

2.幼儿用书。

3.师演示用具:可以从圆变成椭圆的细铁圈,圆与椭圆片。

4.幼儿学具:地板上画的有圆心的圆和椭圆,幼儿测量长度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观察感知椭圆师把圆变成椭圆,幼儿观察由圆变成椭圆的过程。

2指导幼儿观察椭圆状特征。

(二)展开部分

1.操作、比较,展开讨论,找出椭圆的特征。

(1)师:“小朋友,刚才老师用圆慢慢地变出了椭圆,那么圆一样吗?到底哪儿不一样呢?下面,小朋友自己来测量比较

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2)师指导幼儿用绳子测量地板上的圆与椭圆。由于幼儿有测量圆的经验,所以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测量,得出椭圆的特征。

(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是正圆,椭圆是圆。

(4)师进行小结,出示圆和椭圆片,比较椭圆和圆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

2实践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物体。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了椭圆,知道了椭圆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的。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然后把椭圆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的筐子里。”

(2)数师组织幼儿到室的各处找椭圆物品。

3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行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圆的东西,请你仔细想想,还见到过哪些椭圆的东西

(三)结束部分

完成幼儿用书中的圆派对“练习

师:“请小明友将中的椭圆圈出来。”

四、活动延伸

幼儿创意活动“圆变变变”。师提供画有椭圆的纸张,水彩笔、彩纸、胶棒等材料,幼儿通过粘贴、添画等方式制作创意画

活动总结

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了椭圆,了解椭圆的主要特点,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类似椭圆的物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对椭圆

点击查看更多《认识图形》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49698.html

热门阅读

  1. 《三个火枪手》英语读后感
  2. 无奈年代抒情散文
  3. aoe的教案设计
  4. 好习惯发言稿范文
  5. 福气糕的睡前故事
  6. 学习汉字教案设计
  7. 美人鱼的故事书拼图
  8. 平顶山交警支队新华大队见习实习报告
  9. 大寒祝福语集锦
  10. 《同上一堂课:诵读经典照亮人生》读后感
  11. 课文《田忌赛马》教学设计模板
  12. 《语文天地十二》教学设计范文
  13. 诗情画意感恩节祝福语
  14. 快乐的暑假随笔
  15. 爱一生情一世美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