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学生手抄报文字素材
我眼中的中秋节就像是一张请柬,每年的八月十五都邀请你去参加亲人、朋友的聚餐。请柬的有效期是一辈子,永远不会作废。下面是关于中秋节学生手抄报文字素材的内容,**!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拓展阅读
1、小学生儿童节手抄报文字
谈起我最喜欢的节日呀,那可莫过于儿童节了!小时候,爸爸妈妈总会陪我过儿童节,原本单调的儿童节也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变得温馨,甜蜜了。
幼儿园对儿童节格外重视,于是,每到儿童节,大家都呼朋引伴地张罗起来,什么市场啊,儿童节晚会啊,我们从来都是主角。每到儿童节,幼儿园便会放一天假,这一天假任我玩耍,和大家一起打打闹闹,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
孩子们可不会放过儿童节这宝贵的一天,他们拖着家人,一整天都会奔忙于游乐场之间,大人们也都笑呵呵地跟着。
儿童节,大家可以交换礼物,你一个我一个,都紧紧抱着自己心仪已久的礼物,生怕别人在你不备时夺走。
这一天,女孩子们穿着新买的衣服,一个个比谁的衣服更好看,那表情骄傲得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小公主。男孩子们则一个个挤在角落里玩扔沙包,弹弹珠之类的小游戏,但却没有人在笑,他们紧绷着脸,紧张地看着那场火热的游戏......
现在,我们已经渐渐地长大了,我希望我们的心灵永远年轻,记忆中的儿童节真令人回味无穷呢!
2、小学生儿童节手抄报文字
儿童节快乐,就代表童年过得有滋有味,正如我在乡村里体会到的童年:我和老家的小伙伴将山坡上竹子砍了下来,把两边都削掉后,成了一根名副其实的竹棍。我和小伙伴变成了神气十足的“竹棍英雄”。伙伴提着袋子,从坎上飞似的蹦到了玉米地里,拾起了地上的板栗。
我是城里的孩子,蹦坎儿可没他们那么利索。我别手别脚地下了坎儿,一边用竹棍击倒枯萎的玉米杆,一边拾栗子,此时的我,两眼放光,眼里只有栗子和超越同伴的欲望。我乐此不彼地奔跑着,跳跃着……
精疲力尽后,满满的收获感。回到屋里,坐到凳子上的那一刻,身上就奇痒无比,因为那玉米杆儿上的细毛实在太多了。指甲缝里也插着板栗壳上的刺。也许这种不适感,才最能体现“童年”这两个字吧!
城里的儿童节节目众多,乡下的儿童节自由洒脱;城里的儿童节热闹非凡,乡下的儿童节可以疯玩……乡下的儿童向往城市里的儿童节,城市里的儿童向往乡下的儿童节,城里和乡下,究竟哪个才能真正体会到儿童节的快乐……
3、小学生儿童节手抄报文字
上次预选赛后,我竟然选上了。从那以后,我就非常盼望今天——六一。终于到了今天,开始正式比赛了。
第一项比赛是五(7)班全体同学表演经典诵读,第二项是四(7)班,第三项是全校其中的一个优秀班级站在舞台上给我们表演精美的《木兰辞》,他们表演的认真度非常高,因此表演得也十分好。终于到第四个节目了,那是我们的节目。我们先把古筝搬上去,人先在一旁,因为要先等电子琴弹完《最炫民族风》的最后几个音的时候,我们古筝连走到自己的古筝前,赶紧坐下,电子琴弹好,我们就紧接着连了下去:“索索索咪……”
我们弹完之后,由乐子姐姐——我的一个表姐,也是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刮奏,请演二胡的同学绑着二胡上来,乐子姐姐刮奏刚刚一弹完就开始弹……
二胡之后是琵琶。琵琶也跟二胡毫无不同,也是乐子姐姐先刮奏,再弹……
终于到了最后的《金蛇狂舞》了,先打击乐弹,再古筝、二胡等乐器弹。居然有点混乱,但仔细听,也听得清楚。后边的表演还没完,但大多数我都没看。
4、小学生儿童节手抄报文字
今天是一个快乐六一儿童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
早上,老师与同学们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同学们也穿上自己最喜爱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教室。
没多久,活动开始了。我们首先抽奖,奖品很丰富,有红笔、蓝笔、卡通杯、笔盒……我运气很好,抽到了一支红笔,我可高兴了!
在这次活动中,最紧张要数转呼拉圈了。我们分成两组,分别是男子组与女子组。比赛开始了,观看同学都扯嗓子喊:“加油!加油!”只见比赛同学有越转越快,有只转了几下,呼拉圈就掉在地上。同学们都使劲地转,结果转得满头大汗。
班里气氛紧张极了,最后分出胜负了,身手不凡邓柏亮获得了男子组第一名,敏捷灵活李晓琪获得了女子组第一名,我真羡慕他们能转那么久。跟,老师又请我们班合唱队同学高歌一曲:“小燕子,穿花衣……”听这优美歌,我刚才紧张心情一下子消失了。
最后,老师把五个漂亮蛋糕切开,每人一块,吃这香甜可口蛋糕,我觉得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直到大家都吃饱了,我们才成群结伴离开了学校,这真是一个快乐六一儿童节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4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