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bpm教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2 18:20:14

汉语拼音bpm教学教案

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复习6个单韵母。

小朋友们,看!开来了一辆小火车。上面坐着单韵母宝宝,大家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2. 揭示新课

同学们真棒!在美丽的拼音王国里不只住着单韵母,还住着声母呢!声母家一共有23个兄弟,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汉语拼音第3课,认识4个声母朋友 。

【设计意图】

用儿童喜欢的童话导入新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学习效果也会特别好。

创设情境,学习声母

(一)教学声母b

1.由图引出b

图上有谁?她在干什么?

我们每天在学校也听广播呢!“广播”的“播”读得又轻又短就是b的音了。

2.新授b的音,认识b的形

(1)老师示范b的读音,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变化。老师带领学生练习,强调一定要读得轻又短。

指导发音要领:先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让气流自己冲出来,很轻很短。

(2)领读、正音。(开火车检查)

(3)发散思维,记忆字形。

启发学生:请看,b像收音机,读顺口溜:“右下半圆bbb"。小朋友用你们的火眼睛睛找找看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像b?

(左手拇指向上的时候像b;6字也像b;吃饭的勺子也像b。)

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想个办法或用顺口溜记住它吗?

(左手拇指向上bbb;像个6字bbb;像个勺子bbb;吹哨子bbb)

(二)教学声母p

1.由图引入p

看!图上的小孩在干什么?

可以这样说:“一位哥哥爬在山坡上,他很高兴。”“山坡”的“坡”读得轻短些就是p的读音。

2. 新授p的音,认识p的形

(1)示范读p。强调发“p”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把气送出口外注意也要读得又轻又短。

(2)领读、正音。(开火车检查)

(3)游戏对比b和p的区别。老师用一张彩色纸放在嘴巴前面,分别读这两个声母,让学生观察有什么不一样?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学生自己对着纸条感受不同。

(4)发散思维,记忆字形。

生活中你又发现什么东西和p很像呢?能想个办法把它记下来吗?读顺口溜“右上半圆ppp” (我吹泡泡的时候,手拿着圆圈时也像p;气球很像p。)

【设计意图】非常巧妙地将b和p的发音区别进行了无痕的处理,让孩子们知道b和p的区别,有了这样的课堂体验,孩子们会对它们印象深刻。

(三)教学声母m

1.由图引入m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也做过摸人游戏吗?

“摸人”的“摸”读得轻短些就是m的读音,摸摸你的鼻子,读m的时候,气流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2.新授m的音,认识m的形

(1)示范读。发“m”音时,双唇闭拢,把气赌住,气流从鼻子里出来,声带有些颤动。

(2)领读、正音。(开火车检查)

(3)读顺口溜“两个门洞mmm”,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麦当劳mmm;门洞门洞mmm;两个门牙mmm。)

(四)教学声母f

1.由图引入f

从图上你看见了什么?请跟老师读“大佛”,佛就是f的读音。示范发音,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f音。

2.新授f的音,认识f的形

(1)示范读。

(2)领读、正音。(开火车检查)

(3)读顺口溜一根拐棍f f f。你有更好的办法记住它吗?

(雨伞雨伞fff;鱼钩鱼钩fff。)

(五)儿歌巩固

大家学习得真好!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四个声母朋友了,让我们用儿歌来记住它们吧! 看谁能先读出来。

1.出示儿歌。

1 1 5 5∣6 6 5-∣4 4 3 3∣2 2 1-∣5 5 4 4∣3 3 2-∣5 5 4 4∣3 3 2-∣

右下半圆 bbb,右上半圆 ppp,两个 门洞m m m, 一根拐棍 fff。

2.请小朋友自己先试着读,再跟着音乐唱。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小班乐旅行团》

一、说

根据建构式课程《豆豆和爸爸去旅行》设计的,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幼儿多次倾听乐,以旅行中的各种游玩让从孩子们生活经验中来能引起孩子共鸣的事物的为情节、情境把乐具体化;让幼儿渐渐会合作,解决活动中合作的方式、方法,初步尝试轮流合作的方法,使所有的价值都蕴藏在了生动、有趣的活动中。

二、说目标:

1、用肢体言感受活泼欢快的乐,培养幼儿乐的感知力

2、了解集体游戏游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3、让大家体验一起旅行的快乐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感受乐的节奏、结构;

难点:根据乐创造性的用肢体表现旅游的情景,同时初步尝试轮流的合作方法。

四、说

《纲要》指出:师应成为幼儿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才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取游戏法、提问法、操作练习法、情境

运用这些方法是为了让孩子易于接受的同时引导幼儿探索和思考的表达方式,培养动作的协调性和游戏中的合作习意识,在过程中适当给予激励法,让幼儿对乐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乐游戏更加热爱。

五、说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我做了一下准备:

1、各色旗五面分别写上数字;大纸一张、记号笔一支;

2、幼儿人数,小椅子围成半圆形。

六、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2、师:“老师最喜欢出去旅游了!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分析:谈话导入,经验分享,以“旅行”为话题,激发幼儿习兴趣,感受快乐,表达生活中最喜爱的,

二、基本部分:感受乐,体验合作

(1)初步感受

1、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参加我的乐旅行团,旅行的时候有首动听的曲子,仔细听——播放

2、师:“你觉得什么地方特别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种很特别的声,谁来?”

3、请幼儿再次欣赏乐引导幼儿注意里面的“︱酷 0︱酷0︱酷 气︱气 -︱”,并带着孩子一起念乐里的这个部分。

4、师:“猜猜看,什么是酷气气?”

5、师:“旅行中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就会说︱酷0︱酷0︱酷 气︱气 -︱”。

6、师:你觉得旅游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最开心!

7、引导幼儿交流交、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时候的快乐时刻,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在游玩,如爬山登上山顶时的`快乐。

8、师:“海边游玩真开心,就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做快乐的事,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酷0︱酷0︱酷 气︱气 -︱”。(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也可以说别的快乐事情)

9、师:“登山时,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登上山顶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师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投入到登高望远的情境中。)

10、师:“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让我们大声地说︱酷0︱酷0︱酷 气︱气 -︱”。

(2)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乐。

1、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乐去旅行吧!先去海边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顶啦!(播放乐,师随着乐绘图谱。)

师:“发现了吗?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播放乐,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的结构)。

师:“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

2、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

3、师和幼儿一起听着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酷气气 ”。

4、师指图谱,幼儿律动。

5、个别幼儿指图谱,师和幼儿律动。

6、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师帮助幼儿配合乐优化动作。

分析:通过幼儿会议旅游情景,让幼儿感受快乐,用肢体表达快乐,习快乐录:酷 酷 酷气气

乐融入旅行游戏中,让幼儿探索用不同的旋律再现旅游

(3)合作游戏“快乐的旅行团”。

1、师出示“导游旗”。师:“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乐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海边和高山,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发吧——”

2、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

3、把导游旗递给个别幼儿师引导幼儿根据旗子上的数字找到相应的游客人数组团;出示另外两面导游旗引导幼儿分别组团,在乐声中三个旅游团一同出发。

4、师提出问题——大家都想做导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轮流的方法合作游戏,并且明确在乐进行到“酷气气”的时候进行轮换。三个旅游团在乐声中游戏并轮换导游的角色

分析:设置旅行团旅行,制定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根据导游旗的颜色和数字选择旅行团,进一步感受乐,

三、结束部分: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乐往外走。

师:“除了海边和高山,你们还想到哪里玩呀?”

2、小四年级文《落花生》优秀

1.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居然”、“爱慕之心”。

2.理解课文思想感情,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

二、指导生自课文

1.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认识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纠正生读

3.本文主要内容及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父亲的话

(1)什么是“爱慕之心”,“之”什么意思?“生爱慕之心”什么意思?

(2)父亲对什么产生爱慕之心?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五、生再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六、生活中有没有其它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它事物?

七、讲读“我”的话

1.什么叫只讲体面?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我们要做怎样的人?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八、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九、小结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小四年级文《落花生》优秀

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对人有用的人。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习了课文的词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的作家。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 )、( )、( )、( )、( )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 )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 )的言,他说了( )次话,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点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

(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

(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

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 )、( )、( )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 )、( )、(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不好看 鲜红嫩绿

埋在地里 高挂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 鲜红嫩绿

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我们用赞美的气再读父亲的话,该怎样读,自己先练练。

5、师:*和小华这两们同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上东西都是不好的。”

过渡: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说的?

四、习“我”的话。

1、出示“我”的话,齐读。

2、“体面”是什么意思?(处表好看)“讲体面”是什么意思?(讲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讲体面?

3、“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样的人?

5、“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板书:有用的人)

6、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7、同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好,谁想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

8、朗读对话。

五、谈话解疑,深化育。

1、你们知道许叔叔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吗?

2、师:许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外延伸。

课文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每位同回家后,买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尝尝花生。可别光吃,还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妈妈谈谈有关花生的话题,好吗?

点击查看更多汉语拼音bpm教学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9692.html

热门阅读

  1. 弘扬五四精神国旗下发言稿
  2. 拂舞词原文赏析
  3. 对家人生日祝福语
  4. 2016九九重阳节经典短信祝福语大全
  5. 高三黑板报励志语录
  6. 雷锋在我心中手抄报
  7. 猫和厨师的寓言小故事
  8. 有关《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9. 写出描写秋天的诗句
  10. 沙盘培训心得体会
  11. 公司2019年春节祝福语
  12. 《从外星球来的孩子》优秀读后感00字
  13. 描写冬天雪花的诗句
  14. 201年经典大学毕业离别祝福语
  15. 第三小学第十四周红领巾广播稿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