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大全

发布时间: 2025-07-22 10:34:36

中国古代诗词大全

1.《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2.《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3.《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5.《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拓展阅读

1、最近的所谓赛是否诈骗行为?

我说是一个温柔的“陷阱”,因为它既是广告,又是一个活动。就像过去要上演一部新电影,之前发布的海报一样,但诱惑的手段既直接又高明,让人无法拒绝。

去年误参加过一次征稿活动,一不小心点开了广告,一步一步就“按图索骥”地走了进去。因为好奇心或者说是虚荣心的作祟,报名参加了,结果进去后才发现,采用的是利用微信点赞以及刷礼物的方式,根本没有专家评委来对每一首进行点评。参赛者谁的朋友多或者说谁的朋友有钱,谁就有可能获得第一第二以及其它名次。让我也知道了,所谓的赛无关于文章质量的高低好坏,只要有足够的人气就是道理 ,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种操作方法。我只能说自己是井底之蛙,少见多怪。

去年年底,头条里一个劲儿地推荐征稿启事,看见一则征集原创文章的广告,因为只能填写相关资料后才能进入其页面,带着好奇心又创进去了,并且迅速有专人电话微信联系上我了,要我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三篇原创文章,由出版社编辑出书,等等。我听了以后顿时醒悟过来,于是就“微”了一下负责我的编辑,问她出书的费用是不是由我来出,出多少钱呢?刚开始不是说我没有任何费用么,怎么现在就下套了?结果等了几天也没有回我微信,估计怕留下文字把柄。我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果断地把相关联系方式给删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令人防不胜防,不过再也不会上这个当了。

【谢谢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配图来源于网络(侵删)。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

2、关于描写《福建省·泉州城》赏析

泉州,从六世纪就是驰名欧、非和东诸的历史文化城,早在南朝时,它就是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泉州进入空前繁荣的黄金时,外商人、旅行家、传教士达数万人。它依山面海,景色妩媚如画,城北、城西、城南有清源山、罗裳山、紫帽山等“泉州四名山”,寺观亭台,文物迹,不可胜数。佛教有开元寺,道教有老君岩,还有老的*寺一清净寺。开元寺的东西二石塔,东门外的*圣墓,以及长1200米的石梁江桥——洛阳桥,都是泉州市辉煌历史的见证。



泉州双石塔



开元百柱话桑莲,留得残枝枕石眠。

妙相毗卢持法戒,柱端伎乐尽参禅。



[名] 泉州开元寺

[作者] 乐时鸣

[注释] ●百柱:开元寺雄宝殿有石柱百根,极为雄伟,又名百柱殿。●桑莲:开元寺相传原名莲花寺,是园主因桑树开白莲花,而捐地为寺,现该桑树仍在,斜欹枕石,或云即是唐开白莲之树。●法戒:雄宝殿后有甘露戒坛,建筑宏伟,塑像严整,颇具特色。●柱端伎乐:开元寺雄宝殿 (又名紫云殿) 内斗拱刻有 “飞天乐伎”24尊。



紫云孤戏拜亭边,双塔对瞻殿前。

情洒春风十万户,飞天乐伎奏天欢。



[名] 泉州开元寺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开元寺:闽南规模最刹。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殿供奉着唐玄宗御赐的、以释迦牟尼居的五方佛,这在福建省内梵刹所仅见,在也属少见。●双塔:开元寺紫云殿两侧有被目为泉州城标志的东西两座花岗石塔,各高44.06米,是13世纪南宋绍定年间建成的,至今已有760年历史。东塔正名镇塔,西塔曰仁寿塔。



天然玉骨略工成,坐眼云空认晦明。

栩栩神飞犹话语,襟山带海笑东风。



[名] 泉州老君岩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老君岩:在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有一尊露天的太上老君的巨石雕像,老君席地而坐,面容慈祥和霭,微带笑容,是一块天然岩石略加雕琢而成,高5.1米,宽7.3米,厚7.2米,是宋作品,一任风雨侵蚀八、九百年,至今神态生动犹昔,是难得的宋道教石刻佳作。每天参拜者数以千计。

老君岩



踞雄九驿欺天堑,风雨固安九百年。

扶海涌出千尺雪,金梁飞驾玉龙欢。

3、关于描写《河南省·龙门石窟》赏析

洛阳城南伊水两岸有两山对峙,遥望好似巍峨壮观的门阙,称 “伊阙”,隋唐开始称为 “龙门”。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险豁,为洛阳四关之一。龙门两山翠柏蓊郁,伊河两岸绿树成荫,柳丝风展,伊水清澈,又有无数泉水自山间迸出,千姿百态,蔚为奇观。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山色为洛阳八景之首。而更吸引人的是伊水两岸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开始,在此建寺凿窟,迄晚唐、北宋,经400余年的规模营造,建有小窟龛2100多个,小佛像竟达10万尊,这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像,令人叹为观止,并使龙门山色更加壮丽,景色愈发宜人。与龙门山隔伊水相望的是香山,即唐人白居易晚年隐居之地,上有白居易墓。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名] 游龙门奉先寺

[作者] 杜甫,唐开元二十四年 (735年)举进士,不第,离开长安,游齐赵,路过洛阳时题咏。

[注释] ●奉先寺:唐龙门著名的十寺之一。为唐高宗时雕凿,武则天曾资助脂粉钱2万贯,是龙门石窟规模最,艺术最精妙的洞窟,其主佛卢舍那佛像高17. 4米,头高4米,耳长1. 8米,是迄今保存的龙门佛像的一尊。●招提:首句“招提”,指寺僧,言自己与他一起游览,后句“招提”,是指佛教寺院,为佛教用语,此处指奉先寺。●虚籁: 籁,泛指声音; 虚籁,就是风。●天阙句:指两山对峙的龙门,高耸得好似逼近了天上的星辰。象纬,星象经纬,指日月星辰。●云卧句:写奉先寺的高寒,宿奉先寺如宿云,故说:“衣裳冷”。



凿山导伊流,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名] 龙门游眺 (16句)

[作者] 韦应物

[注释] ●凿山二句:写龙门两山隔伊水雄峙的情景,想起了它的悠久历史和老传说:《水经注》云,“昔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并说两山断就像天斧辟开一样。●都门二句:写隋唐时洛阳城正南的定鼎门和龙门山遥遥相望,而龙门一带朝夕弥散着佳气云雾。●精舍二句:描写龙门的寺庙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楼层相叠,佛龛因壁而凿,数以千计。●人间句:为人们终日为生活而奔忙发出感叹。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辇,石壁万龛窦。

金银佛寺,夜籁笙竽奏。

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名] 无题(12句)

[作者] 苏过,北宋文学家,字叔*, 苏轼幼子,时人称小坡。苏轼连年遭贬,苏过均随行,苏轼死后,他定居于颍昌 (今河南许昌) 斜川,自号斜川居士。

[注释] ●峥嵘:山势高峻。●挹:拱卫的意思。●鼓辇:军队的鼓乐仪仗。《礼》:“君子听鼓辇之声,则思将帅之臣。”●窦:孔穴,指佛龛洞穴。●乐天:即 白居易,乐天为其字。●冠绶:作官人的帽和印纽丝带。弃冠绶,即弃官归隐。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

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



[名] (8句)

[作者] 吕维祺,明河南新安人,字介孺,号豫石,万历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后退居洛阳。

[注释] ● 禹削裁:相传 “伊阙”、“龙门”是禹治水时所凿,故称万世神功。●唐雕凿:此系比喻之辞,因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3年) 前后,以后魏、北齐、隋、唐、北宋等各均继续有营造,非唐朝一之功。



天阙高高矗碧空,原漠漠见飞鸿。

山鸟声移红树外,行人影在绿波

两龛石佛多无数,面对城歌舞处。

当年歌舞已成尘,惟有钟声敲白露。



[名] 后伊阙行(12句)

[作者] 吕履恒,清河南新安人,字元素,号坛庵,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元魏史余遗万佛,龙门壁上历千秋。

环屏洛邑连峰抱,遥指黄河入海流。

人伫碧空风瑟瑟,梦回幽窟思悠悠。

缅怀无限苍茫意,清浊倾壶醉倚楼。



[名]

[作者] 爱新觉罗·溥杰,作于1964年秋。

[注释] ●元魏: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造;孝文帝姓元,故称元魏。●伫:伫立,长时站立。



洛阳伊阙有龙门,艺术精华世绝伦。

碑碣刻成千百品,如来雕就万千尊。

双峰对峙群龛见,一水流叠浪奔。

此日终酬平昔愿,来观不惜雨浇身。

4、最近的所谓赛是否诈骗行为?

格律规则应牢记,

灵活运用不拘泥。

若因格律碍佳句,

意趣从来位第一。

谢谢问题主邀请,在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先用红楼梦里林妹妹教导香菱如何做即《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后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平生遭际实堪伤”的香菱,正如一条脂批所说的,“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驰于海棠之社耳。”

说道:香菱搬进观园,便央求宝钗:“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功夫,教给我做罢。”世故的薛宝钗却要她先去从老太太起到各房走走。一心学做的香菱晚饭后情不自禁地往潇湘馆来,拜林黛玉为师学习做。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采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听了深受启发,笑道:“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句新奇为上。”黛玉又进一步指引说:“正是这个道理。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害意’。”

在我看来格律是一种规律,自有歌以来,它就自然诞生了,对于天才来说,他们会自然的跟规律契合或有所超越。不会拘泥不化,至于为什么要学习规律,那是因为凡事需要打好基础,只是统筹规律的人更多是匠人或理论家,他们的优势在于总结,而不是发挥,喜欢墨守成规和在套路里出牌。

格律要不要我觉得不必讨论,没有格律来说这个就算不上,但是如果条条框框非要限制于此,那么文字的魅力就会折扣,人并不是排斥格律非要独辟蹊径,只是在格律的基础上,有合适的灵感就会让它尽情发挥,遵循格律不一定有好,但是好的旧体歌一定有它独特的韵味存在,这就是不必非要死搬硬套的去遵循那基础的藩篱。

而且如果说唐宋要受的限制,我认为不是在格律上,而是歌的风格上,正是因为初唐四杰一改六朝靡靡之音,颓废不堪,过于辞藻堆砌的态势,才有了新的变革。

点击查看更多中国古代诗词大全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39196.html

热门阅读

  1. 设备采购合同模板
  2.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对策的论文
  3. 书的功劳6年级发言稿范文
  4. 2018教师节经典祝福短信
  5. 计生工作落后表态发言稿范文
  6. 201年关于夏天的祝福语
  7. 201年除夕祝福短信大全
  8. 关于历届奥运会的口号
  9. 用我造句职场故事
  10. 我为古诗歌点赞作文
  11. 托班酸酸的甜甜的社会教案
  12. 古代关于水仙花的诗歌大全
  13. 2016年给老师的冬至祝福语
  14. 水电科副主任竞聘发言稿
  15. 百日誓师大会学生励志发言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