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化学第二章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5 21:56:37

必修二化学第二章教案设计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 了解化学反应中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及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2. 了解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常用电池的化学反应。

1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E应。

2 +H2* ① ② ③ 例题.A练习AC练习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生石灰 B.固体NaCl C.无水乙醇 D.固体NH4NO3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

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例题.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

练习.已知反应X + Y = M + N)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C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巩固练习

拓展阅读

1、数A版4:复习课

一、目标

1. 理解向量.零向量.向量的模.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反向量.相等向量.两向量的夹角等概念。 2. 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3. 向量的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共起点)和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 4. 了解向量形式的三角形不等式:||a|-|b|≤|a±b|≤|a|+|b|(试问:取等号的条件是什么?)和向量形式的平行四边形定理:2(|a|+|b|)=|a-b|+|a+b|. 5. 了解实数与向量的乘法(即数乘的意义): 6. 向量的坐标概念和坐标表示法

7. 向量的坐标运算(加.减.实数和向量的乘法.数量积)

8. 数量积(点乘或内积)的概念,a2b=|a||b|cos?=x1x2+y1y2注意区别“实数与向量的乘法;向量与向量的乘法” 、知识与方法

向量知识,向量观点在数.物理等科的很多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融数形于一体,能与中内容的许多主干知识综合,形成知识交汇点,所以高考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数量积的主要应用:①求模长;②求夹角;③判垂直

三、典型例题

例1.对于任意非零向量a与b,求证:||a|-|b||≤|a±b|≤|a|+|b|

证明:(1)两个非零向量a与b不共线时,a+b的方向与a,b的方向都不同,并且|

2222a|-|b|<|a±b|<|a|+|b|

(3)两个非零向量a与b共线时,①a与b同向,则a+b的方向与a.b相同且|a+b|=|a|+|b|.②a与b异向时,则a+b的方向与模较大的向量方向相同,|a|>|b|,则|a+b|=|a|-|b|.同理可证另一种情况也成立。

例2 已知o为△ABc内部一点,∠AoB=150°,∠Boc=90°,oA=a, oB=b,oc=c,且|a|=2,|b|=1,| c|=3,用a与b表示c i j

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其中i, j是单位正交基底向量, 则B(0,1),c(-3,0),A(x,y),则条件知x=2cos(150°-90°),y=-2sin(150°-90°),即A(1,-3),

也就是a=i -3j, b=j, c=-3i所以-3a=33b+c|即c=3a-33b 例3.下面5个命题:①|a2b|=|a|2|b|②(a2b)=a2b222③a⊥(b-c),则a·c=b2c

④a2b=0,则|a+b|=|a-b|⑤a2b=0,则a=0或b=0,其中真命题是( ) A①②⑤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⑤ 三、巩固训练

1.下面5个命题中正确的有( )

①a=b?a2c=b2c; ②a2c=b2c?a=b;③a2(b+c)=a2c+b2c; ④a2(b2c)=(a2b)2c; ⑤

a?ba2?ab. A..①②⑤ B.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 2.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

①若a与b是非零向量 ,且a与b共线时,则a与b与a或b中之一方向相同;②若e为单位向量,且a∥e则a=|a|e ③a·a·a=|a| ④若a与b共线,a与c共线,则c与b共线;⑤若平面内四点A.B.c.D,有Ac+BD=Bc+AD A 1 B 2 c 3 D 4

3.下列5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对于实数p,q和向量a,若pa=qa则p=q②对于向量a与b,若|a|a=|b|b则a=b③对于两个单位向量a与b,若|a+b|=2则a=b④对于两个单位向量a与b,若ka=b,则a=b 4.已知四边形ABcD的顶点分别为A(2,1),B(5,4),c(2,7),D(-1,4),求证: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高考试题库

3

2、人版小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语文期全套

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单元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 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的 11、蝙蝠和雷达 12、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四单元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斯 32、渔夫的故事 进度:

时间 内容 1 –3周 1单元 4 –5周 2单元 6 –7周 3单元 8 –9周 4单元 10 –11周 5单元 12 –13周 6单元 14 –15周 7单元 16 –17周 8单元 18 –20周 全面复习

一单元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时:13课时

1.《古诗词三首》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一节

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师简介写作背景,让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生的知识积累。

1.通过自主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引导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准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

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

1.同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

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1.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生试背。 四、法迁移,自课文三节。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的,下面请同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三节。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读读:读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法的迁移。) 3.朗读比赛。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听 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为画面配音,其他同欣赏。

(让生读给老师或同老师听,恰似给疲劳的生注入了兴奋剂,极大地激发了生的朗读兴趣,课堂气氛瞬间进入了**。与老师或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这一过程中,生的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可谓一举多得,绝妙。) 5.谈谈值得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围绕单目标,读写结合。让生悟出写作方法。) 五、以读代讲四节。 1.范读。播放录象,音乐伴奏。 2.激情点拨。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 3.出示动画,文字,生齐读最后一节,音乐伴奏。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1.其实,同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 2.说一说,仿照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 后记:心理家布鲁纳说过: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材料的兴趣。”提到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小孩是不感兴趣的。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人胜的小故事,生的注意力定会一下子全部集中起来,同时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记金华的双龙洞》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5自然段。 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难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时间:三课时

一课时

一、目标

(一)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重点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板书:3.记金华的双龙洞) ()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曲”读qū,不要读成qǔ) 呈:显出,露出。课文中指山上沙土显出粉红色。

明艳:明亮鲜艳。课文中指山上景物的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高耸。课文中指山势高耸。

森郁:树木茂盛繁密。课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儿;缝儿。课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儿。(“隙”读xì,不要读成xī) 昏暗:光线不足;暗。课文中指洞中光线不足,视线模糊不清。

挤压:靠拢压迫。课文中指作者感受山石从左右两边及上方向他靠拢压迫过来。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课文中指头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中形容洞顶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石钟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常与石笋上下相对,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也叫钟乳石。

名目:事物的名称。课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的各种名称。

多端:变多种多样。端,项目。课文中形容钟乳石和石笋的形状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颜色各不相同。异,不同。课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的颜色各不相同。 一转:走一圈儿。课文中指作者在内洞里走了一圈儿。

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课文中指内洞大约有十来排平房那么深。

上源:水流起头的地方。课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头。 (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师**,对有困难的生帮助指导。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师可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板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师根据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四)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导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七段是1自然段;段是2、3自然段;三段是4自然段;四段是5自然段;五段是6、7自然段;六段是8自然段)

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六段:写乘船出洞。)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1.请6名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目标

(一)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5自然段。 重点

(一)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难点

理解课文中“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显得有精神”和“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句话的含义。 四、过程

(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请一名生有感情地朗读段,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

请一位同读一下这一段的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对这句话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师可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请一位同读一读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师告诉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

(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生有感情地朗读3自然段)

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因为山势不断变,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会随着山势的变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三)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请一名生有感情地朗读三段。 (板书:山路美)

(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板书:宽大)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 (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板书:孔隙)

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这是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默读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 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1. 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3.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能力

重点: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能力 时:13课时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策略

本课拟采取以下策略: 1.略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合作讨论、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3.感情朗读、激发想象、说议结合。 时间:2课时 过程:

一课时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3.请成绩一般的同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课时 目标:

通过精读,合作习,理解“诚信与财富”。 过程与方法:

一、让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提问。 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 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

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

师帮助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师要引导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 2.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①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②“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 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 3.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后小结:

生质疑,如何释疑?方法很多:过去传统的做法都是:师释疑或生释疑,其实,师生合作释疑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采用这种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习的主动积极性,使生生互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师的调控引导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使生充分地参与到习的活动中来,真正成为习的主人。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能力 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交流读后的体会。 时间:1课时 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 八、板书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后记:让生真正懂得万年牢的的意思及生活中的运用。

一、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程安排:两课时 四、过程

一课时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一)导入:

故事导入,复述课文(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初读课文

(1)请同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一)分析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 \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 \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后记:引导生通过习用一两句话文中的哈默,从中理解文的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引导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课时:一课时 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了。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课文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3、科版小年级上册

(新材)

目录: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科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重难点】

1.重点:让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 、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难点: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们知道么?

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师**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交流发言

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 五、拓展(2分钟)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板书】: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陆地:山川 动植物 人类

地球 水:海洋 河流

空气 阳光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目标: 1. 科概念目标:

?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 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 探究目标:

? 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 ? 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科态度目标:

? 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 ? 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

? 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 科、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

或生活。

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准备:

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 过程:

(一)创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土壤的图片

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过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课题)

意图:让生真正意识到土壤随然在我们身边,但大多没有仔细观察过土壤的世界,调动生观察土壤的兴趣) ()观察土壤。

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

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意图: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的做实验,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1:土壤中可能会有小生物和一些枯叶子··· 生2:观察要仔细认真,有顺序,细致到每一个角落···

4、《人有两个宝》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会8个生字,认识笔画。

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注重培养生主动、积极、愉快的习情感和习态度等。

重难点:

创建愉快和谐的习氛围,促进生自主习、合作习,懂得课文的意思。

一、创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会读了吗?敢和“录音”比赛吗?

2.录音范读(要求认真倾听)。

3.寸旨定生读课文,和“录音”比赛(巧妙检查复习,相机引导评价)。

、愉快习,主动求知

1.播放录音让生边听边

2.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读懂了什么?(小声读,读几遍)

3.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师参与小组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工人、农民、生、科技者等“做工”的图片,让生观察,并尝试提问,尝试回答。

5.实物创情景.积极导思,突破难点。

展示本校中高三级生的手工制作、图画等,虐发思考:这主要亮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动手动脑皂造三夹芝》

三、动手动脑,做中活

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

2.选部分同的“小创造’通过投影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

四、表演朗读,尝试背诵

1.问题引读: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2.生离开座位,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自由发挥。

3.尝试背诵,边背边表演。

4.边背诵边表演比赛。

5.全体生有感情地齐背,并录音。

6.播放生背诵的录音,让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五、课外延伸,情趣盎然

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存入自己的“档袋”。

点击查看更多必修二化学第二章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28210.html

热门阅读

  1. 表达朋友深情厚谊的诗词
  2. 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
  3. 《光影变幻》的教学设计
  4. 医药公司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5. 新的一周问候语
  6. 学校水电维修合同模板
  7. 人学齐语儿童故事
  8. 爱情童话故事《精灵姑娘》
  9. 标准的综架加工承揽合同
  10. 国土资源承诺书参考
  11. 关注心理健康塑造阳光心态的演讲稿
  12. “尊师”演讲稿范本
  13.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励志美文
  14. 2019年新春贺词祝福语大全
  15. 201年新年给领导的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