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教案范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一、挖掘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字,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从图入手是本课的切入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兴奋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备课时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将儿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
拓展阅读
1、人教版八年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优秀范文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记住八国联军侵华时间及组成的国家;讲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故事;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民群众蕴藏着的伟大力量和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牢记国耻、国难,树立立志成才、振兴祖国的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条约的影响是难点。
【学法指导】
1.指导阅读图片和文献资料、音像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指导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了解以下问题:①义和团是个什么组织?成员有哪些?②义和团的兴起原因是什么?③义和团的壮大原因是什么?义和团为什么把*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④它为什么要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1、八国联军的组成:指导记忆:“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因祸得福,美日依靠)。
问题:“八国联军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的借口是什么?”
2、义和团在天津和北京阻击八国联军
利用地图册从两个阶段来掌握。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
3、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指导自学,掌握三方面:①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如何对待?②义和团的命运如何?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指导学生找出:联军在北京犯下了哪些罪行?
(三)《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签订:要求学生掌握:条约签订的时间、代表和意义。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采用列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同时训练学生列表格的能力。
①《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条款
内容
影响
赔款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圈地
划定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
使清*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
清*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中国人民受到中外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驻兵。
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自主权。
指出:…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社会形成。
②指导比较:《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签订国家
赔款
土地
其他
影响
总结: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军事和外交上,《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损害较之以前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四)巩固小结: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在积极的搜寻救国之路。
【教学后记】:
2、人教版八年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优秀范文
教学目标
1、八国联军侵华是帝国主义发动的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加深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说明中华民族有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难点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空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什么滔天罪行?
生:火烧圆明园
师:可是中国的劫难并没有停止,就在英法联军占领北京40年后,北京又一次被列强占领。这是什么战争?
【讲授新课】
一、原因:为镇压义和国运动
师:看P24小字,找出义和国运动的兴起时间、地点、、领导阶级、口号。
生:1899年,山东,农民阶级、“扶清灭洋”
师:从口号和P24“阅读广场”中,可以看出义和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生:反帝爱国运动
师:义和国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有什么异同
生:义和国运动只反帝不反清,是反帝爱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既反帝又反清,是反帝反封运动。
师:1900年,义和国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看P24插图,图中写着什么?董军门是指清甘军首领董福祥。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引起谁的恐慌和仇视?
生:帝国主义
师: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生:为了镇压义和国运动
二、经过(1900.6~8.)
师:找出时间和侵略国家
生:1900年6月,英、法、美、德、意、日、俄、奥
1、侵略国:英、法、美、德、意、日、俄、奥
师:1900年6月,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统帅是谁?
生:英国海军中将西摩
2、统帅:西摩、瓦德西
师:战斗在京津铁路线上打响,义和国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狙击敌人。义和团在廊坊大败侵略军说明什么?
生: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国侵略的*精
3、廊坊大捷
师: 西摩率残部狼狈退回天津。与此同时,聚集在大沽口外的各国军舰攻陷了大沽炮台。看25插图,八国联军大沽口登陆。大沽口在天津市塘沽区东大沽海河入海口。八国联军随后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开始了保卫天津的战斗。7月14日,天津陷落。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犯。8月14日,北京陷落。
4、攻占北京
师: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在逃往西安的路上,她下令剿灭义和团。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联军的统帅是谁?
生:瓦德西
师:瓦德西是德国陆军元帅。他特许侵略者公开抢劫三天。看P26小字,看看他们在北京的滔天罪行。他们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圆明园第二次被毁。看插图《八国联军*义和团》,上面写着什么?齐化门就是今天的朝阳门。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英勇*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看P24导入框。
三、结果:《辛丑条约》
师:1901年,农历辛丑年,英、法、美、德、意、日、俄、奥、比、西、荷11国与清*签订了《辛丑条约》。看插图,左边是11国公使,右边是清*代表庆亲王奕劻(前)、李鸿章(后。)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生:①清*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③清*向各国认错道歉,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师:①是哪方面的规定?
生:经济
师: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加上各省各地方的教案赔款(约3000万两),总数超过白银10亿两。当时清*每年*收入只有8千多万两,这相当于清*12年的总收。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赔款4亿5千万两,用意在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这是侵略者要通过赔款来惩罚、污辱所有的中国人。②是哪方面的规定?
生:外交
师:危害是什么?
生: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各国公使成为清*的太上皇,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师:③是哪方面的规定?
生:*
师:危害是什么?
生:清*成为洋人的朝廷。
师:④是哪方面的规定?
生:军事
师:危害是什么?
生:便利侵略者对清*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四、影响
师:《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丧权辱国的条约。从此,清*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社会的深渊。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生:清*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板书
一、原因:为镇压义和国运动
二、经过(1900.6~8.)
1、侵略国:英、法、美、德、意、日、俄、奥
2、统帅:西摩、瓦德西
3、廊坊大捷
4、攻占北京
三、结果:《辛丑条约》
四、影响
3、人教版八年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优秀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能力:理解甲午战争引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借口绞杀义和团出兵侵华,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情感: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04年前的国耻与苦难,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学难点: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赔白银2亿两,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增辟通商口岸,列强扩大商品倾销。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还直接进 入中国生产领域。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过渡: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就是在反教会*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他们便拼凑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
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交流自学成果
1.义和团运动
原名:
地区:
成员:
原因:
口号:
性质:
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2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