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经典童话《织补针》

发布时间: 2025-07-15 11:51:53

安徒生经典童话《织补针》

从前有一根织补衣服的针。作为一根织补针来说,她倒还算细巧,因此她就想象自己是一根绣花针。

“请你们注意你们现在拿着的这东西吧!”她对那几个取她出来的手指说。“你们不要把我失掉!我一落到地上去,你们就决不会找到我的,因为我是那么细呀!”

“细就细好了,”手指说。它们把她拦腰紧紧地捏住。

“你们看,我还带着随从啦!”她说。她后面拖着一根长线,不过线上并没有打结。

手指正把这根针钉着女厨子的一只拖鞋,因为拖鞋的皮面裂开了,需要缝一下。

“这是一件庸俗的工作,”织补针说。“我怎么也不愿钻进去。我要折断!我要折断了!”——于是她真的折断了。“我不是说过吗?”织补针说,“我是非常细的呀!”

手指想:她现在没有什么用了。不过它们仍然不愿意放弃她,因为女厨子在针头上滴了一点封蜡,同时把她别在一块手帕上。

“现在我成为一根领针(注:领针(brystnaal)是一种装饰*?,穿西装时插在领带上;针头上一般镶有一颗珍珠。)了!”织补针说。“我早就知道我会得到光荣的:一个不平凡的人总会得到一个不平凡的地位!”

于是她心里笑了——当一根织补针在笑的时候,人们是没有办法看到她的外部表情的。她别在那儿,显得很骄傲,好像她是坐在轿车里,左顾右盼似的。

“请准许我问一声:您是金子做的吗?”她问她旁边的一根别针。“你有一张非常好看的面孔,一个自己的头脑——只是小了一点。你得使它再长大一点才成,因为封蜡并不会滴到每根针头上的呀。”

织补针很骄傲地挺起身子,结果弄得自己从手帕上落下来了,一直落到厨子正在冲洗的污水沟里去了。

“现在我要去旅行了,”织补针说。“我只希望我不要迷了路!”

不过她却迷了路。

“就这个世界说来,我是太细了,”她来到了排水沟的时候说。“不过我知道我的身份,而这也算是一点小小的安慰!”

所以织补针继续保持着她骄傲的态度,同时也不失掉她得意的心情。许多不同的东西在她身上浮过去了:菜屑啦,草叶啦,旧报纸碎片啦。

“请看它们游得多么快!”织补针说。“它们不知道它们下面还有一件什么东西!我就在这儿,我坚定地坐在这儿!看吧,一根棍子浮过来了,它以为世界上除了棍子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它就是这样一个家伙!一根草浮过来了。你看它扭着腰肢和转动的那副样儿!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吧,你很容易撞到一块石头上去呀!一张破报纸游过来了!它上面印着的东西早已被人家忘记了,但是它仍然铺张开来,神气十足。我有耐心地、静静地坐在这儿。我知道我是谁,我永远保持住我的本来面目!”

有一天她旁边躺着一件什么东西。这东西射出美丽的光彩。织补针认为它是一颗金刚钻。不过事实上它是一个瓶子的碎片。因为它发出亮光,所以织补针就跟它讲话,把自己介绍成为一根领针。

“我想你是一颗钻石吧?”她说。

“嗯,对啦,是这类东西。”

于是双方就相信自己都是价值很高的物件。他们开始谈论,说世上的人一般都是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

“我曾经在一位小姐的匣子里住过,”织补针说,“这位小姐是一个厨子。她每只手上有五个指头。我从来没有看到像这五个指头那样骄傲的东西,不过他们的作用只是拿着我,把我从匣子里取出来和放进去罢了。”

“他们也能射出光彩来吗?”瓶子的碎片问。

“光彩!”织补针说,“什么也没有,不过自以为了不起罢了。他们是五个兄弟,都属于手指这个家族。他们互相标榜,虽然他们是长短不齐:最前面的一个是‘笨摸’(注:“笨摸’、“餂罐”、“长人”、“金火”和“比尔——玩朋友”,是丹麦孩子对五个指头所起的绰号。大拇指摸东西不灵活,所以叫做“笨摸”;二指常常代替吞头伸到果酱罐里去餂东西吃,所以叫“餂罐”;四指因为戴戒指,所以看起来像有一道金火;小指叫做“比尔——玩朋友”,因为它什么用也没有。),又短又肥。他走在最前列,他的背上只有一个节,因此他只能同时鞠一个躬;不过他说,假如他从一个人身上砍掉的话,这人就不够资格服兵役了。第二个指头叫做‘餂罐’,他伸到酸东西和甜东西里面去,他指着太阳和月亮;当大家在写字的时候,他握着笔。第三个指头是‘长人’,他伸在别人的头上看东西。第四个指头是‘金火’,他腰间围着一条金带子。最小的那个是‘比尔——玩朋友’,他什么事也不做,而自己还因此感到骄傲呢。他们什么也不做,只是吹牛,因此我才到排水沟里来了!”

“这要算是升级!”瓶子的碎片说。

这时有更多的水冲进排水沟里来了,漫得遍地都是,结果把瓶子的碎片冲走了。

“瞧,他倒是升级了!”织补针说。“但是我还坐在这儿,我是那么细。不过我也正因此感到骄傲,而且也很光荣!”于是她骄傲地坐在那儿,发出了许多感想。

“我差不多要相信我是从日光里出生的了,因为我是那么细呀!我觉得日光老是到水底下来寻找我。啊!我是这么细,连我的母亲都找不到我了。如果我的老针眼没有断了的话,我想我是要哭出来的——但是我不能这样做:哭不是一桩文雅的事情!”

有一天几个野孩子在排水沟里找东西——他们有时在这里能够找到旧钉、铜板和类似的物件。这是一件很脏的工作,不过他们却非常欣赏这类的事儿。

“哎哟!”一个孩子说,因为他被织补针刺了一下,“原来是你这个家伙!”

“我不是一个家伙,我是一位年轻小姐啦!”织补针说。可是谁也不理她。她身上的那滴封蜡早已没有了,全身已经变得漆黑。不过黑颜色能使人变得苗条,因此她相信她比以前更细嫩。

“瞧,一个蛋壳起来了!”孩子们说。他们把织补针插到蛋壳上面。

“四周的墙是白色的,而我是黑色的!这倒配得很好!”织补针说。“现在谁都可以看到我了。——我只希望我不要晕船才好,因为这样我就会折断的!”不过她一点也不会晕船,而且也没有折断。

“一个人有钢做的肚皮,是不怕晕船的,同时还不要忘记,我和一个普通人比起来,是更高一招的。我现在一点毛病也没有。一个人越纤细,他能受得住的东西就越多。”

“砰!”这时蛋壳忽然裂开了,因为一辆载重车正在它上面碾过去。

“我的天,它把我碾得真厉害!”织补针说。“我现在有点晕船了——我要折断了!我要折断了!”

虽然那辆载重车在她身上碾过去了,她并没有折断。她直直地躺在那儿——而且她尽可以一直在那儿躺下去。

(1846年)

这篇小故事,最初发表在《加埃亚》杂志上。它所表现的内容一看就清楚。1846年夏天,安徒生和他的朋友丹麦著名的雕刻家多瓦尔生,在丹麦的“新岛”度暑假。多瓦尔生一直喜爱安徒生的童话。有一天他对安徒生说:“‘好,请你给我们写一起新的故事——你的智慧连一根织补针都可以写出一起故事来’。于是,安徒生就写了《织补针》这个故事。”这是安徒生在他的手记中写到的。

拓展阅读

1、读《》有感

有一个小女孩,在过圣诞节时,在外游荡,最终怀着美好地愿望去世了,她的表情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祥,边上没有一个人为她举办葬礼……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有厚厚的棉衣穿她却没有;我们有厚厚的棉帽子棉手套她却没有;为什么我们可以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读书而她却要在寒冷的街上卖火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什么?

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那么冷酷无情?虽然他们都从小女孩的身边走过,但都不理睬小女孩。自顾自的向前走去,并不伸出他们的爱心之手来帮助小女孩啊!

如果当时有一个人伸出他们的援助之手那么小女孩就不会去世。难道我们我们活在这样一个“大同社会”还不懂的知足么,还不好好学习么?我们和那些孤苦伶仃的人比起来我们真的是比他们好多了,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我只有用我的行动来表达我对他们的同情之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这些活在幸福而快乐的家庭里的孩子,我们有父母的疼爱,有老师的教导,有同学的关心,还有一个温暖的“被窝”在时刻温暖着我们,使我们不感寒冷,无忧无愁。可是,在快乐的日子里,我们忽略了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活在世界同一角落的孩子们,他们没有一个温暖的被窝,活在冰冷的世界。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要珍惜这幸福快乐的年,好好地学习知识,学习本领,去圆我们五彩缤纷的梦。

2、读《》有感

说起《》这本书,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但你们对了解吗?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他是一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民*者。这些因素结合一起,促使他的成了不朽的篇章。

其中《海的女儿》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海的女儿”是作者写的中的主人公。她活在海里,是一条美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多年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无忧无虑的一。她的寿命比人类要长好几倍,但是她却是一个低级物,没有人类特有的那种“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入命的较高境界,她放弃了海里的活,忍着痛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人腿后,便喜欢上一个人间王子,希望通过那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王子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她得希望破灭了。若她再想成为“海的女儿”,就得在王子结婚的早上,用尖刀刺进他*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能变回鱼尾,回到她的家人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她这样对命的追求,打动了很多人读者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懂得了命的可贵。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的去面对。还要为他人着想。这才是人的追求。里有很多优美的故事,能让我们得到启发教育。我喜欢《》。

3、读《》有感

》作为世界名著,他不仅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每一篇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令我们受益匪浅,就例如其代表作之一——《狼和人》。

《狼和人》这篇短小而精悍,只有寥寥数百字,却刻画出两个鲜明的动物形象,一只狂妄自大,且目光短浅的狼和一只狡猾的狐狸,作者善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用一句“如果我有一次碰上一个人,我倒要袭击他”足见狼的狂妄,而当狐狸和狼遇见退伍的老兵,小孩和猎人时,狐狸声称退伍的老兵曾是个人,小孩想成为一个人,猎人才是真正的人。足见狐狸的奸诈,狼的愚蠢,也从而可以知晓狼缺乏主见,听信别人的巧语,最终落得个灰头土脸,被狐狸讥笑。读《之狼和人》有感

这篇带给我们的启示:当你不了解或不知道对手时,不要妄自夸大自己,不同的人对一件事或一个有不同的判断,自己也要加以揣摩,最终下判断的人还是你自己,你要知道,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只有自己最可靠,轻信别人,受害的终究还是自己。

点击查看更多安徒生经典童话《织补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26702.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七夕节的祝福语
  2. 最新回民开斋节祝福语微信
  3. 幼儿园教师随笔
  4. 管理寓言故事
  5. 《未完成之美》读后感
  6. 结婚幽默创意祝福语
  7. 专升本的心得体会
  8. 平安夜个性祝福短信
  9. 浅析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与创编原则的论文
  10. 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11. 《小女巫》读后感范文
  12. 青工防护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13. 高中班主任工作总结
  14. 《诗两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15. 2016新年贺卡祝福语集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