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成语故事或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庄公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后来山戎败退到孤竹过境内,齐军深入,最终灭了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1、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3、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4、马迟枚疾: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5、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6、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7、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
8、马上功成:指凭武功建国。
9、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0、马到功成: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11、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12、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13、马壮人强:犹言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14、马瘦毛长: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15、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16、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17、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18、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19、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20、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21、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22、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23、马足龙沙: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24、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拓展阅读
1、有关于老虎的寓言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候,十二生肖中没有老虎的席位,只有狮子。由于狮子的性情刚烈、脾气凶残,把名声搞坏了,主管赐封属相的玉皇大帝就想把狮子除名,但又必须补充一个能够掌管山林的动物,为这事玉皇大帝伤透了脑筋。一日,玉帝把众仙班都召集到庭前,就把这事说了出来要大家在一起议一议。众仙班一阵叽叽喳喳后,都说这事情不太好办,狮子的脾气大家都晓得,把他惹烦哒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难道就看着狮子为所欲为不成?只见太上老君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玉帝面前:“陛下,让我来讲点个人看法。”
只见太上老君捋了捋胡子,清了清嗓子:“依我看呐,把殿前的虎卫士封个属相,看大家的意见如何,可供陛下定夺……”老君话还未讲完,玉帝就连声叫道:“要得,要得!就给虎卫士封个属相。”
众仙班见玉帝那么高兴,也就随声附和地表了态。
却说那虎卫士,从前也是地上一种不出名的动物,它从猫师傅那里学得咬、抓、扑、跃、冲、剪等十八般武艺,在山林动物中名气很大,凡是同它交过手的,不死即伤,有的还落得终身残疾。老虎因此而雄霸山林,威震四方。
玉皇大帝听说老虎勇猛无敌,便传令老虎上天候旨。
自从老虎上天当了卫士之后,地下的飞禽走兽就无人镇管了,它们成群结伙地胡作非为,闹得民间人心惶惶。土地神连忙把这事写成奏本,上报到玉皇大帝那里,请求玉帝派遣天兵天将镇压。玉帝便把老虎叫到庭前说:“朕深知你本事很大,所以派你到人间去走一遭,把那些为非作歹的禽兽教训教训,你可愿去替朕分这个忧吗?”
老虎听后直起腰来,一双前爪子朝着玉帝一拱:“陛下,这不过是小菜一碟,臣当在所不辞。不过,我有个小小请求。”“有什么请求,照直说来。”
老虎把头一昂:“陛下,我身为您的殿前卫士,也是您的臣民,理应为您分忧解难。但我有个怪毛病,就是从来不把肉埋在饭里头,不论大务小事喜欢讲究来龙去脉,明明白白!”
“明白就好,你有什么请求快快道来。”“其实,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求每胜一次,陛下给我记功一笔,不要陛下给我任何奖赏。”玉帝只想人间早日得到安宁,便满口答应了老虎的请求。
老虎来到凡间,了解到狮子、野猪、狗熊是当时最厉害的三种动物。它凭着自己的勇猛和高超的武艺,接连打败了狮子、野猪和狗熊。其他恶兽闻风而逃,躲进了漫无人烟的荒野森林。从此,人间欢声动地,民间都说是老虎为人世间的平安立了大功。
老虎回到天宫后,玉帝因它连胜三仗,便用朱红大笔在它的额头上划下了三道红杠,说这是给它记功的标记。不久,东海龟怪带着虾兵蟹将又**扰人间,大地一片*。这时,老虎又奉玉帝圣旨下凡打*龟怪。玉帝分外高兴,又给老虎记功一次,提起朱红大笔又在老虎的额头上深深地划了一竖。于是,老虎的前额上就留下了一个醒目而又威风的“王”字哒。
不久,玉帝便除去了狮子的属相头衔,被贬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充军去哒,属相中便补进了老虎。从此,老虎也从玉帝的殿前卫士下到凡间,永保下界安宁。
十二生肖中老虎是比较凶猛的生物,同时老虎也是森林之王,没有哪个小动物不怕老虎,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狐假虎威,同时老虎也是我们的国家保护对象,爱护生物是我们人类应尽的职责。小朋友们要做到爱护生物,爱护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2、有关于老虎的寓言故事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3、有关于老虎的寓言故事
有一次齐桓公骑马出游,来到野外山林之中,忽见远处有一只老虎挡道。
齐桓公正打算绕道前行时,不想那只老虎倒先伏在了地上,竟然一动也不敢动。
于是,齐桓公一行得以从老虎身边飞驰而过,打猎满载而归。
齐桓公回宫后,便问管仲:“今天我骑马外出,老虎见了我竟吓得不敢往前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管仲答道:“我想,您可能骑的是一匹毛色驳杂的高头大马,迎着正在升起的太阳奔跑吧?”
齐桓公赶紧点头:“正是这般情景。”
管仲于是分析说:“这种马飞驰起来很像一种叫做‘驳’(bó)的猛兽,而驳是专以虎豹为食的。那只老虎以为您骑的是驳,它又怎么能不害怕呢?”
虎惧马的故事说明,老虎被像驳之马的外表所迷惑,因而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于是将自己给吓住了。我们人类这么聪明,应该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使自己的认识一步步地接近于客观的实际。不要像故事中的老虎自己吓自己哦!
4、中国的寓言故事3则
在一个小镇的菜场里面,一只牧羊犬站在一位屠夫的旁。一位衣着豪华,言语不凡的商人迅速惹起人们注意,人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只牧羊犬突然对商人说道:“商人,你愿意买我吗?”商人摇摇头说:“不,我不会买你,因为你没有藏獒的威猛,也没有贵宾狗的高贵,更没有哈士奇的可爱。” 牧羊犬听后很沮丧,于是,它伤心地来到了公主的宫殿内前睡下了。
第二天,商人再次来到了牧羊犬的旁边,还没等牧羊犬问,商人立刻抱起牧羊犬说:“我愿意用重金买下你,因为你保护了公主。” 牧羊犬十分高兴地笑了。
同一条牧羊犬,因为所站的位置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这就像人生,人生其实说就是一扇窗户,假如这扇窗户不能让你欣赏美丽的风景,你就可以开启另一扇窗户来欣赏风景。
5、感恩父母格言及小故事
1 可怜天下父母心。
2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3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4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5 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6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7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8 *之至,莫大乎尊亲。
9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0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12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13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4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5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6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
17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18 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19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0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21 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22 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尼采
23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24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25 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2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