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复习三课堂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本次复习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比较形近韵母;二是拼读音节,并恰当地和图连接起来;三是认读词语;四是读儿歌并动手拼一拼图形。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小,刚进校不久,学习汉语拼音是比较抽象和枯燥无味的,为此在设计时要尽量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性,让学生爱学乐学。
教学目标:1、能区分形近的韵母ie-ei,iu-ui,ei和er。
2、能把图和音节连接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利用儿歌拼图形,培养动手能力。
设计理念:《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本次设计旨在把活动与游戏带入课堂,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
教具学具准备:图片、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比较形近韵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孙悟空和师傅从西天取经回来后,住在花果山水帘洞,悟空每天早晨都要摘几个新鲜的桃子吃,今天他又去果园摘桃子,发现桃子上有许多韵母,师傅对悟空说,如果读不准韵母就不许他吃桃子,这可把悟空难住了,你们原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好,我们就来读一读。(出示写着i、e、u、r四个单韵母的桃子图)(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悟空一定会感谢你们的,可是这些韵母跟孙悟空一样也会变,变了以后你们还认识吗?
生:认识。
师:试试看吧,老师来教大家做一个过家家的游戏,看看它们是怎样变的,能变出哪些韵母来。(分别手持i、e、u、r卡片的同学上台)
师:台上的同学听好啰,老师说,你们变,台下的同学认真看。
师:过家家,过家家,i和e是一家,i在前,e在后,组成一家是个啥?
生:ie(教师板书ie)
师:真好,下面请同学说,看它们变得对不对。(分别变出ei、iu、ui、er)(也可以先变再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变出了这么多,再看看哪几个模样相似呀!
生:ie-eiiu-uiei-er(教师板书)让学生比较齐读。(教师随意变换,出示不同的韵母,检查掌握情况)
二、在游玩,做客的活动中复习音节与词语。
师:花果山不仅有桃子,还有可爱的动物,美丽的风景,孙悟空想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去看一看,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花果山,我们看到了可爱的动物,它们叫什么呀?(出示投影或图片指导看图,然后由教师领读,学生轮读)
师:我们又看到了美丽的景物。(出示投影)是些什么景物?
生:红梅,柳树,小桥。(师指着图领读)
师:说得不错,同学们看得真仔细,你能给它取个拼音名字吗?(学生试着拼读,教师领读,再图与音节连线)
师:孙悟空真是太高兴了,他还要带你们到他家去作客,见一见他的家人,向你们介绍他喜欢做的事。(进入第三题)
师:请同学们按着横排的顺序读一读,想一想。(出示内容)(生开火车轮读,齐读)
师:他家里有哪些人呀?指名读第一排。
生:爸爸、妈妈、哥哥、弟弟。
师:谁来把第一排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读得真好,能把后面的一个字读轻声。(指导学生加上.)教师领读后,指名读,大家一起齐读。
师: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同学们读(指名领读)再读一读第二排,想一想说了些什么呀?
生:说了小鸡、小鱼、河马、水牛。(反复读)
师:为什么说这些?
生:孙悟空喜欢这些动物。
师:孙悟空在家里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呢?(读第三排)你们会做吗?
生:会。
师:谁能给我们表演一下?
生:读书是这个样子的。(边说边做动作,依次读词语,表演)
师:好,我们来一排一排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好?(生归纳)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读儿歌,拼图形,培养想象力。
师:看来孙悟空做的事情,大家都会,孙悟空还会读儿歌,拼图形,同学们和他比一比,看看谁最聪明。
师:跟着老师读儿歌。(老师领读)(反复读)小兔、小鸭长得什么样儿?
生:小鸭嘴巴扁,小兔尾巴短。
师:你会拼图吗?试试看。(老师示范)(分组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象什么?)
师:我们的小朋友跟孙悟空一样聪明,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庆祝我们取得的成绩吧。
生:好。(手持一个字,找能与自己组成词的字。)(跳找朋友的舞蹈,边跳边找,一曲完了,找对的同学站到旁边,找错了的接着跳,找对为止)
(卡片:花、读、画、骑、吃、爱、草、书、马、小车、河)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好,老师真高兴。
教后反思:这次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设计,意在体现趣味性,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了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也尽量直观多样,无论是韵母,图画都涂上了鲜艳的色彩来增强吸引力,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产生共鸣,整个教学中学生处在活泼乐学的氛围里,由于学生年龄小,遗忘性也较快,在指导会读的基础上还要反复背诵、理解,多指导书写,做到声、形、义的统一。
拓展阅读
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设计及课堂练习
1.化学起源学说
1)概念: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演变为原始生命
2) 四个阶段
(1)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①原始大气:甲烷、氨、水蒸气、氢气、硫化氢和氰化氢等是由火山喷发的气体形成。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缺少氧气
②米勒的模拟实验
A过程:
B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各种小分子长期积累、相互作用→缩合和聚合形成大分子物质
(3)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分子体系
(4)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生命起源的最关键一环,约距今36亿年前
生命起源需要三个条件:①物质条件②能量条件③一定的场所
温度降低后形成了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作用: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安全的场所(避免受到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的伤害);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不含游离的氧(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4.其他几种生命起源学说自然发生学说、神创说、生物发生说、宇宙发生说、生命起源来自太空
5.科学的推测包括:确凿的证据、严密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1、科学家米勒是( )
A、法国人 B、美国人 C、英国人 D、德国人
2、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火山喷发形成 B、不含氧
C、由水蒸气、氨、甲烷等组成
D、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
A、温泉 B、岩层 C、原始大气 D、原始海洋
4、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水中有氧 B、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
C、水是营养物质 D、水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A、太阳的辐射能
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
C、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
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
6、原始的生命形成于地球形成后的( )亿年
A、10 B、40 C、80 D、100
7、下列各项是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是( )
A、氢 B、水 C、氨 D、氧
8、原始生命形成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 )
A、喷射的火山 B、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 D、原始陆地
9、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土壤
10、下列各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的是( )
A、水蒸气、甲烷 B、甲烷、氨气
C、水蒸气、氨气 D、氧气、二氧化碳
11、在生命起源的初级阶段,水蒸气、氨和甲烷等气体在雷电、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
A、原始生命 B、微生物
C、简单有机物 D、单细胞生物
12、米勒实验证明了( )
A、生命是由*创造的
B、地球上的生物来自宇宙
D、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
13、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B. 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C. 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
D. 无机物→有机物→原始大气
14、原始生命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是( )
A.自养、有氧呼吸 B.异养、无氧呼吸
C.自养、无氧呼吸 D.异养、有氧呼吸
15、从陨石中含有能够生物体所需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 )
A.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上
B.在地球上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以外
C.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合成
D.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形成生命
16、如图所示为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将装置内的空气出形成真空,然后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等气体从(a)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经检验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1)(1)A内为模拟 中发生 现象。
(2)B、C中的液体相当于
(3)想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
(4)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5)米勒作出的假设是
(6)米勒在实验中收集到证据是
(7)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8)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2、语文比本领课堂的教案设计
一:导入
用歌曲《劳动最光荣》活跃课堂氛围。
听完歌曲后,教师提问。
“歌中小动物都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
归纳小动物有许多本领,还有,你知道别的小动物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呢?
学生回答。
“小动物都有各自的本领,那么今天梅花鹿和金丝猴却要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本领大,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好不好?”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识字
师:“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生:回答。
师:好吧,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看看这个小故事吧。在读的过程中要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并思考,你是怎么掌握这些字打倒它的。
生:自由阅读。
师:课文读完了,我们先去解决一下生字,你是怎么认识他们的呢?
生:(小组讨论学习方法,互相交流,并且小组互考)
师:大家用自己的方法都解决了这些字,那么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验,去生字王国探险呢?
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生字,学生快速回答,“开火车答字”游戏)
(二)阅读、分析课文
师:生字我们已经解决了,课文也已经读了一遍,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小故事讲了什么事情啊?
生:回答。
师:哦,原来这个小故事讲了梅花鹿和金丝猴比本领的事。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段呢?为什么啊?
生:回答。
师:好了,那我们就***意读第一段的同学给我们读一读吧!(生读第一段)
师:在大象伯伯出了考题后,我们一起看看梅花鹿和金丝猴都是怎么想?
生:回答。
师:哦,那么老师想问大家了,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总结。
师:谁愿意给大家试一试。这么多同学啊,好了那我们班的小梅花鹿在哪里啊?我们喜欢梅花鹿的同学一起来读吧! (生读)
师:大家真棒,那我们班的小金丝猴又在哪呢? (生读)
师:真不错,老师今天带来了小头饰,谁能上前面来表演一下梅花鹿和金丝猴当时的神态呢? (生表演)
师:几位同学表演的真好,咦,我们快去看看,那边的比赛可开始了。大家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看看这个时候梅花鹿和金丝猴是什么样的表情了?
{方法同上,分析“得意洋洋”和“垂头丧气”,并找孩子表演,为了加深识记效果,找孩子造句,现场应用。同时找孩子上台表演整个段落,另一个孩子在下面朗读本段,即,双簧表演。}
师:同学们表演的好不好啊,让我们鼓励他们一下。
大象伯伯看到他们这样,就让他们想办法。是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了也一定不要退缩,要想办法去解决它,这样我们才是勇敢的小同学!对不对?那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想了什么样的办法? (生读最后一段)
师:读完这一段啊,老师看见好多小同学的眼睛都是亮亮的,露出了笑脸,它们一下子明白了,你们明白没有,明白什么了? (生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真好,他们明白了合作才能成功,你们明白了吗?他们的“笑”应该是什么样的“笑”呢? (生体验)
师:好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合作才能取得胜利,那我们一起想一想,在我们的班级里或者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
(生回答)
师:大家都是用心观察的小朋友,那我们最后来做个小游戏结束今天的课程吧!(在已有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引入二人三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意义。)
3、课文《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
1.学生表演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
(吸了一口,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二、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1.小组交流。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在小组内讨论、表演。
2.全班交流。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比较,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
三、拓展、运用。
1.小组交流。
师: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如: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劝说别人。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2.模拟表演。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3.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一、了解发言稿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
2.师在全班朗诵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如: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发言、值周老师的发言新生入队时新生代表的发言,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的发言,厂长任职时的任职演说。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1.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如: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
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师予以帮助)
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
2.明确习作要求: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
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
四、评改、交流
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教师根据**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1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