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精品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56:50

《卖油翁》精品教学设计

1、串讲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2、体会简洁生动的语言。

3、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1、铜钱一枚

2、词句卡片

3、课文朗读录音带

一、情趣导入

1、教师准备铜钱一枚,并表演一个小魔术口吃铜钱,然后让学生认识卖油翁的本领,激发学习兴趣。

2、请学生说出形容射箭技艺高超的带百字的成语。例如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等。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读出下列字词(教师出示卡片)

自矜睨之微颔忿然酌油笑遣

2、听朗读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徐/以杓/酌油/沥之

3、点名学生口头复述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

1、本文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

2、自矜是什么意思?谁自矜?他为什么自矜?这自矜二字概括出陈尧咨的什么性格特征?

3、颔是你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微颔是什么意思?谁微颔?他为什么微颔?

4、陈尧咨和卖油翁之间有哪两处对话?找出来并分角色朗读,细加体会忿然的语气。

5、卖油翁用什么方法来说服陈尧咨?口头讲述出来并表演其动作。

四、精读课文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谈谈你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熟能生巧的例子。

五、拓展迁移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谈谈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附板书:

(七年级上册)

熟能生巧

师:卖油翁在酌油后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表达这个意思?

生:熟能生巧

师:你能够举出你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熟能生巧的例子来吗?

生:我以前看到有人用弹弓打鸟,真是百发百中。

师:确实体现了熟能生巧,可是,同学们看现在的鸟越来越少了。我们不要再随便打鸟了好不好?如果真的有这么好的本事,建议以后去学射击。以后大家要再看到有人打鸟,就送给他两句诗: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生:以前我在家里做饭时,切菜的速度很慢,而且经常切到手指头。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切菜的速度提高了许多,也不会再切到手指头了。

师:一听这个同学的发言,就知道你在家做了不少家务活。老师现在在家做饭时,切菜还得一刀一刀地切,看来真得跟你好好学学。

生:我刚学骑自行车时,怎么也掌握不了方向,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总是摇摇晃晃的。可现在,我骑车的技术可高了,可以放开龙头,两只手放在身后这么骑。

师:老师也看到很多同学骑车的本领确实不错。可是,老师还是要提醒大家,骑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哪怕本领再高,骑车时还是要做到脚踏自行车,两手扶车把,能做到吗?

生:能!

师:在这里,老师也想举一个例子:课前发给大家的这张预习资料是老师打印的。以前刚学打字时,要盯着键盘一个字一个字打,速度很慢。可是现在老师能很快地把这些内容打出来。同学们现在能做到吗?

生:不能。

师:其实,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大家上电脑课多加练习,一定会比老师打得更快。这就是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一个道理

生:熟能生巧!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呢?请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

拓展阅读

1、幼儿园模板范文

活动目标:

1、创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师示范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三)小班算活动:“1”和“许多”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

难点:初步习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环境

小ji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红、黄、绿三种颜色)

四、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了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老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

五、流程

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提高尝试

手段:师讲——〉个别游戏——〉师生讨论——〉集体游戏

(一)、提出问题——〉尝试活动:

师:“叽叽叽,谁来了?”(小ji来了)。

出示小ji:师:有多少小ji?(许多小ji)想不想和小ji做游戏?(想)每个小朋友和一只小ji做游戏。

(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

师:咯咯咯,谁来了?(ji妈妈)ji妈妈要让ji宝宝回来(幼儿送小ji回家,放进筐里)

刚才家里没有小ji,现在怎么了?(许多小ji)

师:ji妈妈要和我们来玩一个小母ji生蛋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些什么样的蛋蛋?(有红蛋蛋、绿蛋蛋、黄蛋蛋、我们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戏规则:挑一个你喜欢的蛋蛋,只拿一个,一边拿一边说:“我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蛋?”

师:(请每位幼儿拿一个蛋蛋)我这里有几个蛋?(许多)。原来我有许多蛋蛋,现在我把它分给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

请幼儿各自说说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三)、提高尝试:

1、师:现在我们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边生蛋一边说:“小母ji,真能干,生下一个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儿游戏)

师:刚才草地上没有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师:你生一个,我生一个,变成了许多蛋蛋。

2、师: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们来帮ji妈妈把蛋拉回家,一边捡一边说:“我捡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四)、讲评:

1、刚才箩筐里没有蛋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2、告诉幼儿下次再来玩游戏。

评析:

根据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初步经验以及小班算活动中的目标,孙老师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基本要求,即正确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老师在活动中始终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通过对具的操作,感受“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得轻松、自主。如:老师采用了“和小ji做朋友”、“帮ji妈妈捡蛋”、“小母ji生蛋”这三个情景游戏,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并通过反复的游戏,使幼儿能正确区别“1”和“许多”,理解两个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活动中有一个较好的方面,即在活动中,老师强调了让

幼儿用语言来表达“1”和“许多”两个量,符合小班幼儿动作配语言的`思维发展要求,也促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理解“1”和“许多”这两个量的概念。

2、《三角形的内角和》

p.28、29

材简析:

本节课的先通过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度数的和,激发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发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猜想,再通过组织操作活动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1、让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让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3、激发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角板,量角器、点子图、自制的三种三角形纸片等。

一、提出猜想

老师取一块三角板,让生分别说说这三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分别得到这样的2个算式:90+60+30=180,90+45+45=180

看了这2个算式你有什么猜想?

(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等于180度)

二、验证猜想

1、画、量:在点子图上,分别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画好后分别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再把三个角的度数相加。

老师注意**和指导。交流各自加得的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2、折、拼:生用自己事先剪好的图形,折一折。

指名介绍折的方法:比如折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可以先把它上面的一个角折下,顶点和下面的边重合,再分别把左边、右边的角往里折,三个角的顶点要重合。发现:三个角会正好在一直线上,说明它们合起来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

继续用该方法折钝角三角形,得到同样的结果。

直角三角形的折法有不同吗?

通过交流使生明白:除了用刚才的方法之外,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折;可以直角不动,而把两个锐角折下,正好能拼成一个直角;两个直角的度数和也是180度。

3、撕、拼:可能有个别生对折的方法感到有困难。那么还可以用撕的方法。

在撕之前要分别在三个角上标好角1、角2和角3。然后撕下三个角,把三个角的一条边、顶点重合,也能清楚地看到三个角合起来就是一个平角180度。

小结: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试一试

算一算,量一量,结果相同吗?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算出下面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在交流的时候可以分别生说说怎么算才更方便。比如第1题,可先算40加60等于100,再用180减100等于80。第2题则先算180减110等于70,再用70减55更方便。第3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不用180去减,而用90减55更好。

指出:在算的时候,我们可根据具体的数据选择更佳的算法。

2、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 ,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可先猜想: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会不会它的内角和变成1802=360 呢?为什么?

然后再分别算一算图上的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结论:三角形不论大小,它的内角和都是180 。

3、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填一填。

4、说理: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

一个钝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第4、5题

3、老师秋季工作划1000字

一、指导思想

校工作划*,以《小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立足我校习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的研主题,以研促,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培养生的语文习兴趣和自主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重点

1、常规常抓不懈,培养生良好的习习惯。

2、健全以课堂研究*的研,立足校情开展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认真抓好理论习,更新师的的理念。

(1)新课程的习。明确形势发展要求,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服务,为生服务。

(2)常规的习。认真抓好常规的习,每位老师要经常对照检查。

(3)信息技术的习。要继续加强全体语文师在信息技术上的应用能力,不断优化现代化手段。

2、严格执行和落实常规,强化管理。常规包括准备、课堂、批改与辅导、评价、研究等方面。本期要抓好常规的执行与落实。

(1)以提高课堂质量为中心,以优化为目标,以转变方式为重点,提高质量管理,把校的要求落到实处。

(2)抓紧抓好备课工作,备师要根据年级的材特点和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划,落实提高质量的措施,把培养生的习能力放在首位。

(3)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发扬民主,浓厚研气氛。

3、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提高研水平

(1)研组根据划要求,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各年级要积极探讨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如何优化课堂结构,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2)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着重加强对一年级的汉语拼音、二年级的识、三至五年级主要以加强习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的研究为中心,深化*,不搞*,做到“真实、有效”。

(3)鼓励师开展反思。语文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生示范。

(4)坚持集体习研究和个人自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师都要做一个终身习者。除了参加校规定的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味。

(5)重视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实际,搞好测评,搞好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质量考查的同时,还要重视生口试的检查与阅读量的检查,提高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平时作业,要根据生的实际尽可能布置师自己的作业,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少做标准答案,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生的写与朗读的训练,把生的写与朗读列入到考查内容上来。

(6)开展课改研究活动。根据划,开展汇报课活动,要求师以新的观念上试验课、公开课,在活动中,要发挥科带头人和骨干师的作用。

4、组织各项活动和竞赛,创展示才华的平台。

(1)举办读书节,进行读书竞赛活动。

(2)举行课堂汇报课。

(3)各年级组织生参加专项竞赛,如写比赛等。

(4)作文兴趣小组加大力度开展辅导工作,培养写作苗子。

(5)撰写论文和案例,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评比活动。

4、《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型

新授课

本节课是在生已经掌握了钝角、锐角、直角、平角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让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和习的。

1.重视知识的探究与发现。

中,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而是整节课都是在引导生的实验操作、活动探究中进行。在探究活动中,不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生充分进行主动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生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重视生的合作探究习。

使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活动中,能在实践中感知、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同时也培养了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师准备:PPT课件 量角器 直尺 三角尺

生准备:量角器 三角尺

一、常识导入。(3分钟)

1、介绍帕斯卡:早在300多年前有一个科家,他在12岁时验证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他就是法国科家、物理家帕斯卡。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也来验证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1、倾听师的介绍,了解帕斯卡。

2.明确本节课的习内容。

1、填空。

(1)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8分钟)

(一)量算法。

(1)出示一副三角尺,引导生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

(2)引导生算一算它们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3)引导生得出结论。

(1)引导生猜一猜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组织生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①引导生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算三个内角的和。

②引导生分工合作,把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③引导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引导生明确由于测量有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剪拼法。

1.组织生用剪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内角和。

2.引导生总结发现。

3.课件演示,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折拼法。

1、引导生结合剪拼法尝试折拼法。

2、引导生得出结论。

3、课件演示折拼法。

(一)1.(1)说出每个三角尺中各个角的度数。

①90°;60°;30°。

②90°;45°;45°。

(2)独立算出每个三角尺的内角和。

(3)得出结论:这两个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180°。

2.(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猜测:一种是内角和可能是180°,另一种是内角和一定是180°。

(2)小组合作进行探究,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

5、《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题

手记

1、让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生渗透“转化”数思想。

3、使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生主动习数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让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

难点: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过程

资源

体验目标

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两个三角板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引发生的猜想后,引导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

这是同们熟悉的三角尺,请同们说一说这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生: 45°、90°、45°。

生: 30°、90°、60°。

师:仔细观察,算一算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90°+45°+45°=180°。

生:90°+60°+30°=180°。

师:通过刚才的算一算,我们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

师: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真的等于180°,还需要我们去验证。

构建

模型

每个组准备六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2个、直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2个)

课件

生自己剪的一个任意三角形

大胆放手让生通过有层次的自主操作活动,帮助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不同方法。

生在经历“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中感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一点一滴,浸入生大脑,融入已有认知结构。

这一系列活动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向生渗透了“转化”的数思想,为后继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师:之前老师为每个同准备了①-⑥六个三角形,下面请组长分发给每个三角形,拿到手后,先别着急,先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

生动手操作验证

师:汇报时,请先说一说是几号三角形?然后说一说这个三角* www.***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汇报:

师:除了量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吗?

生1:分别剪下三角形三个角拼成平角,平角是180°,所以推理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2:分别撕下三角形三个角拼成平角,平角是180°,所以推理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3: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平角,平角是180°,所以推理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这些方法都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观察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是不是老师故意安排好的呢?

师:有没有人质疑,用什么方法验证?

生用自己剪的任意三角形再次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否180°。

生:得出内角和还是180°。

师:不管是老师提供的三角形,还是你们自己准备的三角形,通过我们的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都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我们已经习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能把它们概括成一句话吗?

师:看来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师:早在2000多年前著名数家欧几里得就已经得到这个结论,到了初中以后同们还会用更加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解释

运用拓展

课件

正方形纸

生更深的对所的新知加以巩固,从而促使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练习中发展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1、∠1=40°,∠2=48°,求∠3有多少度?

2、算出下面三角形∠3的度数。

⑴∠1=42°,∠2=38°,∠3=?

⑵∠1=28°,∠2=62°,∠3=?

⑶∠1=80°,∠2=56°,∠3=?

师:你是怎样算的?这三个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钝角?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

3、游戏:将准备的正方形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对折一次,现在内角和是多少度?如果继续折下去,越折越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度?

说明:三角形大小变了,内角和不变。

4、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说明:三角形形状变了,内角和不变。

5、根据所知识,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

板书

具准备

课件三角形纸片量角器正方形纸

点击查看更多《卖油翁》精品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9226.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