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朗读教学是一个重点,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识记生字,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通过讲故事、看课件、搜集资料等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对毛**丰功伟绩的了解,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以解决课文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学生字,并总结识记方法。
2、搜集有关毛**的小故事。
3、制作介绍毛****历程的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讲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取得了解放吗?今天老师就要讲一个毛**的故事。毛**在江西干**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毛**,在井旁边立了一座石碑纪念他。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掌握字音。
⑴ 同桌互相合作,认读音节。
⑵ 出示“我会认”。
2、自主实践,识记生字。
⑴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识字的方法。
⑵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看谁记的又多又快。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同偏旁:忘、念,同结构:挖、刻。
分析部件记合体字:导、解、命、战、席、革,数笔画记独体字:井、土。
⑶ 出示“我会记”,学生自由汇报识记方法。
3、自主探究,领悟汉字特点 。
⑴ 老师板书生字,学生观察,找出每个字的特点。
⑵ 学生分析,重点指导:忘、念、想都是上下结构,“心字底”,都是形声字。
⑶ 出示:“我会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三、游戏巩固,积累词汇
1、听,读,取生字卡片。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再进行扩词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念、井、战、挖、刻。
2、口头扩词。
井(井台)(井口)(井水) 命(**)(救命)(生命)
念(挂念)(想念)(念书)
二、读题质疑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两句)
2、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句式 :
(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
⑴ “毛**“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⑵ 教师介绍毛**生平及主要贡献,培养学生对毛**的尊敬、爱戴之情。
(放映有关毛****里程的课件)
⑶ 毛**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我们应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毛**不仅是一位领导人民**,解放了全中国的大英雄,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反馈。
3、毛**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很远”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 ”回答问题。
4、启发想象,感悟思考:
有了井,乡亲们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地挑水了,毛**带领大家做的是不是一件好事,你能想象的出毛**带领大家挖井的情景吗 ?
(引导学生想象)
5、指导朗读。
过渡:毛**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那我们的乡亲有没有记住毛**呢?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指名读。
⑴ 解决开篇质疑: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又是谁?
⑵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毛**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学生对毛**的崇敬之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对毛**的崇敬之情。
六、拓展迁移,深化情感
毛**一生为人民服务,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你能够为大家讲讲你知道的故事吗?
七、总结升华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万**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在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时,要想想毛**,想想创造今天幸福生活的人们。
拓展阅读
1、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有几位朋友要来我们班坐客,同学们看一看认识它们吗?
二、学习字、词
1.我的发现
①电脑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
②小组内交流不认识的词。
③探究、发现(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
④集体交流、总结规律(两个字的词语,可以调换位置以后组成另一个词语)
⑤合作学习(谁能说出类似的词语?比一比,哪组说得最多、最好)
例:到达──达到开展──展开喜欢──欢喜
2.日积月累
①出示熟字卡,学生自由读。
②观察新生字卡,分组认读。
③小组交流
通过观察两组卡片,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呢?熟字卡上的都是独体字,新卡片上的字都是由两个独体字组成的。
④根据生字读词语。
⑤扩词练习(分组合作,集体交流,用新的生字卡组词)
⑥认读生字、词并交流,记忆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想告诉同学们几件事,可是句子还没想好怎样说,请同学们帮老师完成这几个句子好吗?
二、完成新知
1.我会填
①电脑演示
电脑出示第一组句子和两个近义词,学生自由读,看看选哪个更合适。
②分组讨论
怎样选择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既完整又准确
③指名汇报
④读句子
把填完整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⑤完成第二组句子的学习(方法同上)
2.我会读
①读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鲁班造伞》,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一学
②合作学习
同学之间学习不认识的字
③引导学生默读短文
学习一些默读方法:嘴不动、用心读,可以指读。
④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⑤读后你懂得了什么?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已经布置给大家,准备好做小制作的材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二、完成口语交际
1.动手操作
①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
②分组合作
动手做小制作,边做边想每一步是怎样做的
2.展示作品
①全班欣赏作品:
每一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详细介绍制作过程
②在班级中评出最佳作品,最佳解说员,并给予奖励。
三、展示台
1.收集作品
①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收集好作品。(平时完成)
②可以是名人名言、各种邮票、各式小制作,也可以是绘画(不受拘束越丰富越好)
2.作品展览
①在班级举行一个作品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②评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B案,二下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2、语文一年级添口歌教学设计方案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文中14个生字,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表演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以“口”为偏旁的汉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以掌握相应的识字方法。
4、感受汉字的有趣,激发识字的举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相应的识字方法。
2、识记文中14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查找其它以“口”为偏旁的汉字。
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识字课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汉字:叫 鸣 唤 吃 叶
2、引导发现:这五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五个生字都是以“口”作偏旁,它们表示的意思大多与口有关。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添“口”歌
二、读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学生分行读课文。
3、从文中找出以“口”作偏旁的汉字,用铅笔圈一圈,读一读,记一记。
4、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
问 味 吓 号 召 吐 哈 叽 吹 啥
5、指名学生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
6、引导学生发现:
(1)学生仔细观察。
(2)逐字分析字形,弄清以“口”为偏旁的汉字的组成特点。
门 + 口 — 问 未 + 口 — 味 下 + 口 — 吓
刀 + 口 — 召 土 + 口 — 吐 合 + 口 — 哈
几 + 口 — 叽 欠 + 口 — 吹 舍 + 口 — 啥
(3)练习用这些扩词或说话。
7、指导学生表演读第一句。
三、设疑结束
1、指名读、齐读课文第二句。
2、教师导言:还有哪些字能添“口”组成新字呢?请你想一想,看一看谁说得好、说得多。
3、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六年级上人教版)。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相机指导。
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全课总结。
(二)给出一段材料,要求续写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
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4、一年级语文下册《寄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寄、冰、封、块、箱、退、扫、久”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两点水”;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写汉字“寄、箱、过、退、久、冰”;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封、箱、退”等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和同学合作用打电话的形式续编故事。
4.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气候特点,能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属性。
重点和难点:
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认识部首“两点水”;能用音序查字法查汉字。
2.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和同学合作用打电话的形式续编故事。
一、揭示课题学习质疑
1.出示“冰”及拼音。借助拼音犊准字音,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字形?
2.学习“两点水”说说还认识哪些带有“两点水”的字?
3.补全课题,齐读。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谁给谁寄冰,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1.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按常规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交流反馈(给予充分的时间)。
2.集体交流反馈。
(1)抽读生字组成的新词,注意正音。
(2)出示句子:南极的企鹅给住在火热非洲的狮子洪洪寄了块冰,可是,洪洪却收到了一袋水。
(3)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块”,找到后,和学过的“快”比较一下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深入学习感受内容
1.再读课文想想洪洪和企鹅在收到对方寄来的信后,心情是怎么样的?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说明。
2.出示:生气糊涂(读准字音,注意轻声)。
3.洪洪为什么生气?它又是怎么做的?找到有关的句子,同桌读一读。
4.师生配合读第——第三节
5.从哪里看出来,企鹅糊涂了?自己读读第四节。
出示:企鹅糊涂了,明明是块冰,洪洪为什么说是水?体会企鹅的心境,理解“糊涂”读好这句话。
6.读第四节。
四、训练说话明白道理
1.正在这时,另一只小企鹅解开了这个谜团。于是,他们打了一个电话给狮子洪洪,电话里会说些什么?先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再和同桌演演。
2。交流
3总结: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发现?
五、复习巩固
1.读词语2.写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寄、箱、过、退、久、冰”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