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歌

发布时间: 2025-08-12 13:11:04

杜甫的诗歌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8、《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9、《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2、《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3、《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4、《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6、《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7、《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8、《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9、《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0、《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拓展阅读

1、上白帝城古赏析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鹤注】此当是大历元年初至夔州时作。王彦辅曰:周鱼复国,秦置巴郡,汉公孙述僭伪,更曰白帝城,唐改夔州。《十道志》:述称白帝,以据西方,色尚白也。《荆国图经》:白帝城,西临大江,东南高二百丈,西北高一千丈。《水经注》:白帝山城,周回二百八十步,北缘马岭,接赤岬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七十丈。又东傍滚溪,即以为隍。西南临大江,瞰之眩目。唯马岭小差透迤,犹斩山为路,羊肠数转,然后得上。《全蜀总志》:白帝城在夔州府治东五里,下即西陵峡口,大江漰腾澎湃,信楚蜀咽喉。刘禹锡《夔州刺史厅壁记》:夔初城于瀼西,后周大总管龙门王述登白帝,叹曰:“此奇势可居。”遂移府于今治所,隋初杨素以越公领大总管,又张大之。

城峻随天壁①,楼高望女墙②。江流思夏后③,风至忆襄王④。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⑤。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⑥。

(上四登质怀古,下四登城感时。随天壁,依山建城也。临墙遥望,起下二句。杨德周曰:提出夏禹、楚襄,便足压倒公孙子阳,引出公孙跃马,又足折倒崔旰之徒。妙在不直贬公孙,而议刺见于言外,尤为微婉。黄生曰:老去、人扶,写题中上字,正见作者登临凭吊之概。若无五六,则题意不完,而人胸次眼光,俱不出矣。有悲角句,故知公孙当指崔旰也。《臆》:意何长,言虽负雄心而不能久据。)

①天壁,谓壁高插天。宋之问:“崖口众山断,嵌岑耸天壁。”②《释名》:“城上垣谓之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如女子之于大夫。”《古今注》:“女墙,城上小墙,亦名睥睨。”③郭璞《江赋》:“巴东之峡,夏后疏凿。”《左传》:“见河洛者思禹功。”④《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⑤《》:“度其夕阳。”⑥《后汉书》公孙述,字子阳,更始时起兵讨宗成、王岑之乱,破之,遂有蜀土,僭立为帝,都成都,色尚白,改成都郭外旧仓为白帝仓,筑城于鱼复,号曰白帝城。述立十二年,为光武所灭。《蜀都赋》:“临谷为塞,因山为障,一人守隘,万夫莫向。”所谓恃险也。又云:“公孙跃马而称帝。”

-----------仇兆鳌 《详注》-----------

2、成都《望岳》句赏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与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与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与气势,也表现出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与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 这正是能够成为一个伟大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人的谋篇布局与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3、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古赏析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

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

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

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

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

何补参卿事,欢娱到薄躬。

鹤注编在广德二年秋成都作。公在幕中,故云“参军乏。”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①。独鹤元依渚②,衰荷且映空③。

(首叙秋池景物)。

①刘桢:“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②谢灵运:“独鹤方朝唳。”③萧悫:“池清似映空。”

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①,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②片片晚旗红③。杯酒沾津吏④,衣裳与钓翁。

(此记临眺景事。素楫、金盘,(,) 采取菱藕以献也。分杯、授衣,席前颁惠于人也。《臆》:素楫、杯酒两联,写出大官游宴气象。)

①《招魂》:“分曹并进。”②谢灵运:“萋萋春草生。”③庾信:“片片红颜落。”④《列女传》:赵简子击楚与津吏期,津吏醉卧不能度。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严城殊未掩①清宴已知终。何补参军乏②,欢娱到薄躬③。

(末叙陪燕情景。异方淹留,身(,) 在成都。故里关山,心想长安,严城以下,记陪宴也。战功称严。末联自谦。《臆》:菊开花而吐艳,桐脱叶而枝高,艳高二字,死字活用。严城未掩,清宴知终,乐而有节,非纵逸游而忘敌愾者。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

①徐悱:“严城不可越。”②参军,用孙子荆为石苞参军事。③徐勉《戒子书》:“薄躬遭逢,遂至今日。”黄鹤曰:公在严武幕中,自《遣闷有作奉呈》后,如《咏竹》、《泛舟》、《观岷山画图》至《北池临眺》,皆分韵赋,其情分稠密如此,而史谓严武中颇衔之,不知何所本而云。

-----------仇兆鳌 《详注》-----------

点击查看更多杜甫的诗歌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2211.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爱情的个性签名大全
  2. 祝福逝者安息的好句子
  3. 关于最新工作转正自我鉴定范文参考
  4. 4s店市场部月工作计划模板
  5. 小小电报员的红军长征故事
  6. 很长很长的电话儿童童话故事
  7. 2015最经典婚礼证婚人贺词
  8.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9. 关于坚持的优美句子2句
  10. 宣传普通话手抄报素材
  11. 格林童话故事第:白新娘和黑新娘
  12. 《踢活动球射门》教学反思范文
  13. 《爱的教育》读后感的优秀范文
  14. 短格林童话故事大全
  15. 小学关于春节大扫除的话题作文100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