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专题教案
圆明园到底毁灭的是什么呢?以至于人们会有这样的叹息呢?时隔这么多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圆明园毁灭带来的悲痛。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专题教案,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珑、剔、莱、瑶、宏、烬),会写14个生字(损、皇、珑、剔、杭、莱、瑶、宏、宋、侵、统、销、瑰、烬);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课文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教学重点】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制作相关课件;2、借助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圆明园的毁灭》;3、学生学会本课文的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曾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并要求大家借助网络资源或课外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最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下面请大家交流自己学习所得。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课件简介圆明园
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师: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次修缮,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 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
师:然而,“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却于1860年10月被万恶的英法联军一把化成了灰烬!(出示课件)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4、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看图片,听介绍,作交流,心中一定是百感交集,既有自豪感——为我国曾有的“万园之园”而自豪;又有一种悲愤感——对当年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而无比愤怒。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课文
1、(课件)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听朗读边作记号)
2、指名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习字词情况。
4、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师:课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你能说一说是哪一部分?
生:课文的第2—4自然段描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教师点拨: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1)概括的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2-4)详尽的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三段(5)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三、了解布局,感受宏伟
1、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
师: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下面我们就来领略她的建筑风格:
2、导读第2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2节;齐读第2节。
②重点理解:“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的是什么?
“月”是指圆明三圆(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星”是指那些那些小园。
③出示课件,了解圆明园的布局。
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生字新词;2、指名轮读课文。
二、游览园林,激*感
1、出示课件:
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师:在法国作者雨果的眼中,圆明园“恍若月宫的建筑”,她,真不愧为“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漫步于圆明园中,尽情游览观赏圆明园——这一“万园之园”吧!
2、导读课文第3自然段。
⑴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出一种无比自豪的情感。
⑵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和古人们一道游了宏伟壮丽的圆明园。那么,游览之后,圆明园中的哪些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小组学习方式,交流自己的游览后的体会吧!
议:A、文中重点介绍了哪些景观,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B、这一自然在介绍圆明园时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排比)
⑶集体交流。
生:亲爱的同学们,我穿过时空隧道,游览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四野。”
真叫人流连忘返!
⑷师:老师真是好羡慕你这次难忘的游览经历,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你游览的快乐吧!
(出示课件)
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金碧辉煌的殿堂)
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热闹的“买卖街”)
⑸师:同学们,当你游览“金碧辉煌的殿堂”,观赏“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徜徉在“买卖街”,置身于恬静的“乡村四野”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置身于“乡村四野”,我仿佛来到了风光秀丽的田野山乡,看到了麦浪滚滚,听到了潺潺流水和小鸟的欢唱,闻到了稻花的清香……
生:游览金碧辉煌的殿堂、观赏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我仿佛来到了月宫一般,这可真是人间仙境啊!
生:漫步于热闹非凡的“买卖街”,我眼似乎浮现出一派市场繁荣兴旺的情景;耳边仿佛回响着悦耳动的吆喝之声……
拓展阅读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新。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2、抄写生词。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
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
(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
(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
(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
四、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
1、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五、总结。课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它不仅宏伟、壮观、美丽,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第二段。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3、学生自学后讨论。
4、小结。(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
5、再指名朗读第三段,读出气愤的语气。
三、联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朗读全文,体会中心思想。
1、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集中到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中心思想上)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2、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1、认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一、构建话题,导入课文。
1、在我们国家的广州市,刚刚举办了一场亚洲最高级别的赛事,你们知道吗?说说你的了解。我们的祖国国力日益强盛,相继举办了奥运会亚运会,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百五十年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屈辱的事情,美丽的东方园林被西方强盗毁于一旦。
2、板书课题。强调“毁”写法。
3、轮流读课文,检查预习,随时正音。
二、细读课文,感悟“毁灭”。
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用“——”画出来并作一作批注。
生默读,批注。交流。
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
3、这心情从何而来?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
4、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是的,侵略者的本性是残暴而贪婪的,让我们带着愤恨读一读。
5、圆明园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小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样的心情?
生小声读。交流。
6、圆明园的灰烬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探寻一下这座园林的瑰宝和精华。
三、品读课文,领悟“精华”。
1、默读课文,感受一下这曾经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哪些景观和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的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词句)
出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谁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字,指名读。
课文中没有介绍到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重点介绍最让自己欣赏和惊叹的部分)
3、真是巧夺天工,精美而宏伟的圆明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4、圆明园布局精妙,建筑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的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些美景记在心里,我们一起回顾圆明园的美景和宏伟建筑。
出示幻灯片,辅助背诵。
5、欣赏了园林风光,我们再来看看园中丰富的收藏品。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中珍贵文物的收藏情况。
谈谈体会。所以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6、就是这样的一座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告诉了我们:(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两个“不可估量”要强调什么?齐读。
7、(出示圆明园的废墟画面)就在这残垣断壁面前,想象着我们刚刚漫游的圆明园的景象,同学们,你又什么话想说呢?
四、也许,圆明园的废墟会提醒我们,不忘国耻,永远要记住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3、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巨大损失,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在安排材料上的匠心是教学的难点。
这篇课文文情并茂,但是不论圆明园的辉煌,还是毁灭,都是距离学生是很遥远的历史,在时空上,学生很难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体会中国的灿烂文化。因此,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激*感。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2,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法国作家雨果曾这样赞美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同学们,知道雨果赞美的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圆明园)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谁也无法看到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放火将它化为了灰烬。(板书毁灭)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通过刚才读书,你了解到课文讲了什么(板书:辉煌毁灭)
(三),体会圆明园"举世闻名"的价值。
1,默读课文2——4段,昔日的圆明园都有哪些辉煌的景观呢勾画重点词句,学生交流。
2,第二段
(1)你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吗看圆明园总的布局图。
(2)看圆明园的平面图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能带着这种感觉有感情的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
3,第三段
(1)园中有这么多,这么美的建筑,自由读,谁能告诉老师具体讲了哪些风格各异的建筑注意写了几个"有"。(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2),师引读有关句子。
(3),园中仅仅只有这七种风格各异的建筑吗
师述: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入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4),课件展示园中景观。师述:圆明园内金碧辉煌的殿堂,亭台楼阁尽在山环水抱之中。这是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这是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江南的名园胜景平湖秋月也仿建于园中。园中不仅汇集全国的名园胜景,还有一组中西合璧的"西洋楼"建筑群。
(5)说说此刻你心里的感受,感情朗读本段。
4,第四段
A,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B,你从那句话体会到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C,圆明园历尽五代帝王总共151年的修建,收藏着大约2300多年的珍宝,圆明园中拥有的珍宝用一个词来概括——
D,感情朗读第4段(引领学生注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
3,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只是冰山的一角,知道法国作家雨果是怎样赞美它的吗配乐诗朗诵。
(四)体会圆明园毁灭"不可估量的损失"。
1,师述: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谁也无法看到这座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次悲伤地翻阅1860年10月18日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上灾难的一天。看影片。
2,齐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来写这群强盗的野蛮行径的。
3,抓住关键词语"凡是","统统","任意",结合资料,认识侵略者野蛮行径。
4,侵略者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艺术宝藏付之一炬。在这三天三夜4320分钟的焚烧中,什么都没有了。
5,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注意体会"不可估量"一词。
(五),激*感,总结升华。
1,孩子们为什么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却会被几千个强盗杀进北京城
2,师: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的证明,希望今天这一课,能让所有的同学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六,课外拓展
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4、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出现的新词。
2.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初步理解词语。
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中国近代历史事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材料并交流。
2、小黑板。
一、谈话导入,由题激趣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从那儿搜集到的的,简要的讲述)
就在那个时代,1860年,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毁灭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后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出现的新词。
2.了解课文基本内容,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初步理解词语。
三:第一次互助学习:(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7分钟左右
1、听说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几遍?(及时鼓励)
好,我们来轮读课文,读得同学要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其他同学仔细听,发现问题请读后举手指正。
学生轮流读课文,读错后及时纠正。板书学生读错的地方,读后及时纠正。
要点:
1、引导学生纠错:读错字词、丢字、长句读法。
2、适时激励学生,保持朗读、纠错的积极性。
四:第二次自主互助学习。(二读课文,理解词语)——————10分钟左右
刚才我们轮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浏览课文,注意刚才出错的地方,把自学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
(4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了解学情。
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和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词语。不能解决的用“?”标出来。
2、同桌合作解决词语。全班合作解决词语。
五:第三次自主合作学习。(三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0分钟左右
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2—4自然段,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了?
要求:吐字清楚,声音响亮。组织好与语言,尽量不重复。
要点:(差、中、好)搭配。适当指导学生朗读重点的地方。重点放在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学生集体交流。
训练:小黑板
我知道圆明园在(),是由()组成的,圆明园中有(),有(),……、。读后,我仿佛走进了()。
六:第四次学习(学会写生字和词语)—————————10分钟左右。
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注意笔画正确和结构合理。把遇到的难写的生字写2个。
1、自主练习,同桌互评交流。(谁来提醒大家,范写)
2、新词朗读识记。
当堂训练
1、考一考文中出现的新词。(板演+互相批阅纠正)
如果出错,当堂纠错,再练习。
2、完成作业,(本课生字4个,带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感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回顾前课,复习导入。(3分钟左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课间看到的圆明园的影像资料,相信圆明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像:
板书:通过课文朗读和查阅资料,我知道里圆明园里有()。
给大家1分钟的思考时间。学生汇报(3—5名学生。)
小结:是呀,圆明园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是一座无法用语言描绘的恍如月宫的建筑。
二、板题示标,明确学习方法。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圆明园,通过作者传神的语言,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品味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教育。
(生读)
三:第一次自主互助学习(朗读2—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12分钟左右
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请看老师给出的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一:
1、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圆明园的美景,并把自己的想法标注在空白处。
2、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想想准备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可以和同桌交流。
(6分钟后比比谁最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一)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教师**,规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关注学困生并指导。
(二)学生汇报交流。
指导学生:我喜欢的在(什么地方),我要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
学生赛读: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三)检测:
大家读得这么富有感情,我想,更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背诵下来。
2分钟准备,比比谁能背诵的最流畅。
1、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此时此刻,我想大家有很多的话想说,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给大家2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来说说。
要点:及时鼓励,以小组为单位,激发学生为小组争红旗。
完成板书::爱金碧辉煌建筑宏伟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恨被称为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的瑰宝圆明园
四:第二次自主互助学习。(学习5自然段,重温历史,激*感)——10分钟左右
请看课文中所看到的两幅插图,这就是如今的圆明园。
出示学习指导二:
1、自读5自然段,与同桌交流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2、画出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重点词句,与同桌交流如何朗读。
(3分钟后全班交流、看谁能朗读出自己的感情)
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指导。
好,时间到,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准备。准备好请举手。
学生朗读(3—5),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此时此刻,面对圆明园被毁灭后留下的断垣残壁,回想曾经的金壁辉煌,你想说点什么吗?
给你2分钟的时间,可以说说你从重点词句,或课文前后对比,或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是自己此时的心情等:
学生汇报交流(注意提醒学生的语言描述)
是呀,可恶的英法联军放火后,大火连烧三天,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边说边擦掉板书。
齐读第一个自然段。
五、第三次自主互助学习。(深刻感悟、表达情感)
1、现在,我想大家有许多要说的话,现在请以《读圆明园有感》为题,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2、同桌互相交流修改。
3、朗读自己的小练笔。
5、《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范文
“五一”放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万园之园”——圆明园游玩。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一进圆明园,就能看到极其美丽的景色,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或人工栽植、或野地盛开的花开的正艳,长在草丛中,长在绿树上,为这历史长园点缀着美丽。圆明园中常常能见到已快凋谢的桃花,在深绿的树上一片粉。树、草也随处可见,翠绿、嫩绿,层层由浅入深。垂柳和松树最常见,时时彰显蓬勃的活力。圆明园树多、花多,水也多,湖面清澈而不见底,“海岳开襟”后的湖就很美,水面平静,倒映着岸边树草扶风的美景。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圆明园里约49/50的宫殿建筑被毁坏,这的建筑大多没有,如:宝相寺、泽兰堂、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这些景致都只有一块石碑显示它们曾经存在。存留的遗址,也只有“西洋楼遗址区”了。这里的石质建筑已经坍塌,石块堆积在一起,有的断了,有的倒了,可从那些勉强还剩下的垒起的石建筑中仍然能看出它曾经的辉煌和宏伟。“西洋楼遗址区”中有许多遗址,从一个个有大有小的石块上的浮雕,足以看出古代工匠们的精细的工艺。有花型、有圆形,还有三角形、扇形等等,哪怕只是很矮的石台,也细致入微的雕上了曲线和鱼鳞。
看到这样的断壁残垣,就总是不免想到造成这样场面的英法联军,是他们火烧圆明园,抢夺了无数金银瑰宝,毁了一座难以想象的“梦中园林”,毁了民族文化和历史,毁了清朝人们的心血,毁了这伟大的圆明园。但,他们毁不了民族气节,毁不了爱国之心,梅花之魂,毁不了中国人不服输、不低头,维护国家的赤子热情!
圆明园,历史园,中华园。这样一座极为宏伟的园林,代表着中国的耻辱,代表着中国的气节,中华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5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