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8-07 10:28:12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一、揭题

播放音乐《为了谁》。

1、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歌名是《为了谁》,同学们可以翻开《补充习题》,对照歌词欣赏这首歌。这首歌曾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许多人为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江保卫战(出示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大江保卫战?(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 板书:气壮山河。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课题。

4、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大江滚滚)的画面。

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

书上是怎么描写洪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交流出示: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1)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许多地方出现了灾情)

(2)(播放灾情危急的画面)灾情危急吗?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灾情的危急吗?试一试 指名读、评价(紧张吗?再紧张些!)注意句中的感叹号。

(3)现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员,你该怎样向全国观众播送长江险情呢?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紧张的气氛来)

3、引读:

(1)是呀,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子弟兵为了战胜洪水,保卫长江,他们日夜兼程,顾不上休息以神兵般的速度出现在了灾区。让我们读出子弟兵迎战洪水的英雄气概。

(2)过渡: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请大家读读2—5自然段,看看文中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

学生读课文,概括板书:大堤抢险

铮铮铁汉

勇救群众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让我们先回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出示画面)

2、子弟兵为了抗洪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充分体现了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那么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令你惊心动魄的语句,多读一读体会一下。

(2)全班交流

【1】(出示画面)“四百多名官兵问讯赶到……顿时……出现了。”

从这儿可看出什么? 部队官兵一听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赶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让我们一起读!

【2】 (出示画面)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来回穿梭……全然不顾……保住大堤

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从“穿梭”“奔跑”“全然不顾”等词中,你又能体会出些什么?(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指导朗读。

【3】(出示画面)“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人墙。”

子弟兵面临的困难是狂风、暴雨、巨浪,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多乐观的子弟兵呀!让我们一起高喊……

引读: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官兵们……

这场激烈地战斗就叫“鏖战”(出示、读准)

3、学到这儿,我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4】(出示文字)*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就是讲的“暴雨,大暴雨……撕咬着千里江堤”(引导学生回到上文齐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子弟兵们为了保住大堤,流汗流血,不顾个人的安危。(齐读句子)

【5】(出示画面)小结: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6】(出示文字)齐读:大江,永远……

4、刚才我们领略了九江赛城湖大堤上动人的一幕,那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 来表达对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记者将镜头对准了其中的一位战士,他是谁?

1、黄晓文的哪些言行体现了铮铮铁汉的本色,边读课文边标出相关词句。

2、交流所画词语。,指导朗读。

【7】(出示画面)

3、想象省略号内容。

4、小结:黄晓文只是无数英雄中一位,有多少这样的铮铮铁汉,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

【8】(出示文字)“大江,永远……”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营救群众的场面更是让人感动,自由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能震撼你心灵的语句。

1、交流令人感动的语句。

【9】(出示画面)

2、指导朗读排比句。

3、理解省略号。

【10】(出示画面)

4、齐读。感受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的渔水深情。

5、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感动了。这个自然段写得多好,你愿意让这感人的画面永远留在你的脑海里吗?练习背诵。

6、此时此刻,你们面对可敬可爱的子弟兵,想说些什么?

【11】(出示文字)“大江,永远……”

7、最后再让我们回到那首动听的歌(播放《为了谁》)一起跟着唱起来。

拓展阅读

1、酸碱中和反应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 从H+和OH-结合生成水的角度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3. 初步认识化中盐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 会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反应的探究方法。

2. 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

3. 通过探究,会分析、归纳、分类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会将所知识运到实际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化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化的重要性。

2. 体验化活动充满探究性,激发对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习化的兴趣。 3. 培养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精神。

重难点

A. 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习科探究的方法;

B. 难点:能从微粒观角度解释中和反应的实质并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方程式。

法分析

本课题内容紧密联系生生活实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

1. 引导探究活动法,使生猜想、实验,适当结合师讲解,让生体验科探究过程;

2. 创问题情境-理论联系生活法,让生感受化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从我做起,关注社会与化有关的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 多媒体动画辅助法,利于形象生动解释微观离子反应,突破难点。

根据本节的材特点,鼓励胆猜测,勇于实践,让生猜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调动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实验探究习法,不仅让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科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合作习法,让生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准备

实验仪器:小*、玻璃棒、胶头滴管、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火柴

实验药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铜固体、酚酞溶液

蒸馏水

2、酸碱中和反应

一、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掌握测定溶液酸碱度—pH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及其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浓度同种酸和同种碱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体会到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2、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pH的测定,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重点

测定溶液酸碱度—pH的方法。

三、难点

在坐标系中表示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四、准备

备(投影仪,算机)、酚酞试液、不同浓度的两瓶硫酸溶液、不同浓度的两瓶氢氧化钠溶液、橙汁、白醋、洁厕灵、洗洁精、洗发水、护发素、石灰水、自来水、pH试纸。

五、过程

1、提出问题:洗发时,用过洗发剂后再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护作用。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生阅读材,了解pH在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中的意义,聆听老师讲解。

根据实验测得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的pH,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材、实验中获取信息,并能用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到化于生活。

2、提出问题:分别往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稀盐酸,试着画出pH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关系图。

老师**并指导生画图。

生画出之后,标出A、B、C三点,引导生分析A、B、C三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3、追问:稀释酸溶液或者碱溶液,pH与加水量的关系图是怎样的?

生合作画出图像,然后分析A、B、C中溶质成分。

A点溶质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点溶质只有氯化钠,C点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钠。

生画出稀释酸碱溶液的图像。

将化知识与数知识结合,培养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pH7为“碱性”。

2、测定pH的方法。

3、改变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加水或加酸、碱溶液。

4、酸碱度在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3、酸碱中和反应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酸与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过程和方法目标:生经历酸碱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发现中和反应的本质,提高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体验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和人类健康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难点:理解中和反应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方法:实验探究

一、问题导入

在腌制皮蛋的过程中生成了碱,所以皮蛋吃起来有涩味,如果我们在吃皮蛋时蘸少量的食醋就能去除皮蛋的涩味。是不是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和皮蛋中的碱发生了化反应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二、新课

【合作探究1】指导生演示: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师引导】引导生分析原因

【深入探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继续上述实验,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观察实验现象。

【小结】NaOH+HCl=NaCl+H2O

【讲解】举例其它酸和碱发生的反应,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并引导生观察这三个反应的共同点

生】这三个反应的共同点都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归纳总结】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课件展示】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变化,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H+和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水。

【过渡】实验结束后能将酸溶液和碱溶液直接倒进下水道吗?引导生将中和反应应用到实际。

【课件展示】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

【归纳总结】农业上,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工业上,处理工厂废水;*上,用于医药。

【提出问题】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胃酸过多,你会写出化方程式吗?

生练习】Al(OH)3+3HCl=AlCl3+3H2O

三、巩固练习

基础题: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Zn+2HCl=ZnCl2+H2↑B.CuO+2HCl=CuCl2+H2O

C.Cu(OH)2+H2SO4=CuSO4+2H2OD.AgNO3+HCl=AgCl↓+HNO3

四、课堂小结

师提问习到内容和研究方法,请生自己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五、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六、板书

1.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实质:H++OH-=H2O

(1)农业上,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工业上,处理工厂废水;(3)*上,用于医药

4、酸碱中和反应

一、目标

1.掌握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实质。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3.进一步增强习化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精神;体会化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重难点

三、过程

1.新课导入

实验导入:同们上课前看老师手里是什么,没错是食醋和两个皮蛋。现在找几位同品尝并说一下皮蛋的味道。好的,有同说有涩涩的味道。其实是皮蛋中含有碱。那么现在老师在皮蛋上加点醋,请同再尝一下。哦?涩味没有了。为什么呢?可能是酸和碱混合以后发生了化反应,那么到底是什么反应呢?完今天的《酸碱中和反应》,相信家心中的疑惑就解开了。

(1)初步感知

【活动】每个小组实验桌上有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试剂等。引导同们通过实验探究验证酸与碱是否会发生反应。

【问题】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什么?

【知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逐滴加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现红色,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最终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酸和碱可以发生反应。

(2)合作探究

【活动】多媒体播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动画,生初步感知中和反应的机理。

【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方程式是什么?

【知识】反应过程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HCl+NaOH=NaCl+H2O。

(3)新知生成

【活动】师多媒体呈现其它酸碱反应,引导同观察归纳酸碱反应的概念。

【问题】观察这几组方程式,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呢?

【知识】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酸与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3.巩固提高

【活动】理论应用: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和发痒,已知蚊虫叮咬分泌的毒液是一种酸性物质,为什么可以用肥皂水可以减缓皮肤的不适感呢?(因为肥皂水显碱性可以和蚊虫的毒液发生中和反应。)

4.小结作业

总结:引导生分享本节课收获作业:课后搜集资料,酸碱中和反应在我们的生产中有什么应用呢?

点击查看更多《大江保卫战》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49697.html

热门阅读

  1.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2. 企业成立60周年诗歌
  3. 这也是一种美五年级作文600字
  4. 关于圣诞节的句子英文
  5. 鳄鱼的眼泪幼儿故事
  6. 煮豆燃萁的故事
  7. 关于七夕节的祝福语
  8. 《麦哨》的教学设计
  9. 弟子规之三十一大班语言教案
  10. 大学生爱心义卖公益活动的策划书范文
  11. 爱迪生的故事100字
  12. 春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13. 最新回民开斋节祝福语微信
  14. 2015三八妇女节的祝福语
  15. 晚会校园搞笑小品剧本《新生理发》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