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5 09:40:35

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

⑴ 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

⑵ 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⑴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

(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⑵ 范读、生边听边想。

⑶ 分别抽说:

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课件,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⑷ 过渡:

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

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

互帮:

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不仅而且: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4、读生字新词:

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四、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方法:

⑴ 先自己读。

⑵ 再讨论。

⑶ 汇报:

①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 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五、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完成作业本上有关字词的作业

拓展阅读

1、《白鹭》优秀

.引入

在大作家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白鹭就是首诗。浏览,找出能体现作者这情感的两句话。

精巧

韵味无穷

过渡:为什么说白鹭是“精巧的”“韵味无穷的”诗呢?

二.自读,点击链接

找出你认为能感受到白鹭之精巧和韵味无穷的句子,读读,体会其味道,可适当加些批注。

三.交流

“精巧”的交流:

§5.白鹭色彩和谐,体态匀称,使人赏心悦目,而作者意犹未尽,进步写道——(齐读)

这几句用个词怎么形容?

§2.这正对应了二节所概括写的——(引读)

§3.作者还用了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白鹭形态之美。指名读这节。

白鹤大了,生硬了,朱鹭、苍鹭也嫌大,而且因为它们色彩太过艳丽,而不寻常了。相比之下,白鹭色彩更为怡人,身段更为和谐。以上种种,我们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白鹭的——精巧。

再读§5。

“韵味无穷”的交流:

钓鱼图:

漠漠水里,白鹭伫立,映照其中,不是构成了幅鲜明可感的图画么?作者充满诗意的联想,让人感到韵味悠然,寻绎难尽,甚至会不知不觉地进入那种特定的意境之中。

瞭望图:

小树之颠,白鹭独立,披着霞光,迎着朝阳。似乎在极目远眺,所以,人们有了“瞭望”之感,借用作者的追问:“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

白鹭虽孤独却悠然,是清晨的美景吸引了它,还是在等待早出将归的伙伴。作者为我们留下了浮想的空间。

图: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四起,晚景如画。这,你如果瞥见几只白鹭低低地掠过空际,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作者本人呢?齐读——悠然地……

小结:无论是水中的钓鱼,还是枝顶的了望,甚或暮色中的晚,都饱蕴着诗意,是无声的画,所以作者说——白鹭本身不就是首优美的歌吗?(接读)

四.齐读全

白鹭是首诗,首精巧的诗,首韵味无穷的诗,而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让我们以激情的朗读来感受这首诗。

五.作业

给图片配上诗作。

2、《富饶的西沙群岛》

2、会“饶、岛、屿、划、威、武”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懒洋洋”“威武”“盛开”等词的意思。

3、3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带海底的各种物产,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述。

4、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能给用“总分总”句序写的段落划出写出主要意思的句子。

前谈话,揭题。

师生交流:同们,“五"”节快到了,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游玩?

1、生自由说

2、师:今,董老师带你们起去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那儿是个很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的)指生说说“富饶”的意思,

3、师简介在西沙群岛所见,激发生兴趣。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自,整体感知。

1、件播放录像,欣赏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看后说说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自由读,读通句子。

(2)思考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3、检查自情况:

(1)指名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读,随机正音。

(2)说说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三、3段

情境导入:根据咱们的游程安排,今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1、找找,段是写海底的物产的。

2、自由读3段,说说这段话中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3、指生回答。

4、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填空:(件出示)

海底有()的珊瑚、()的海参、()的大虾、()的鱼。

5、指生回答。

6、具体了解海底的物产。

(1)珊瑚

①、找出中描写珊瑚的句子,读读(件出示句子)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A、生长地点:岩石上

B、颜色多:各种颜色。拓展:把颜色多说具体:有()、有()……

C、形状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写的,把珊瑚比作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理解“盛开”。(点击“珊瑚”两字,出现形如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的珊瑚图片)

D、珊瑚的颜色多、形状多,我们可用哪个词来说,更为恰当?(各种各样)

C、齐读句子:这些各种各样的珊瑚是那样的美丽,让人百看不厌,现在我们起把描写珊瑚的句子再读读。

(2)海参:

看图片,理解“懒洋洋”,了解海参的活动方式:蠕动。

(3)大虾:

威武的大虾又是什么样呢?请同们读读写大虾的句子,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大虾的样子表示出来。

(自由准备)

指两生上台表演,结合动作并看图,掌握“威武”的音形义。

(4)鱼:

件出示,看后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鱼多)

②(件出示句子)读中写鱼的句子,思考,主要写出了鱼的什么很多?(数量、品种)

③从哪看出鱼的数量多及种类多?(群群、数不清、半是水、半是鱼、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句主要写出了鱼的哪些特点?(形状、颜色)

中哪句话写出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⑤齐读。

过渡:海底还有很多鱼。

件出示几种鱼的画面)

⑥说话训练:请生根据画面或联系生活中所见过的,大家介绍种或几种你喜欢的鱼,像样,说出它的特点。

(指生说,师生评议)

7、引读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说。

师: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可丰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虾全身披甲,划过来,______,样子______。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气来,______。各种各样的鱼,多得_______。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_______,_______。

8、明确并列段式。

指着板书说: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9、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们和董老师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老师们介绍下,介绍,你可以看着说,也可以看着刚才老师在海底拍摄的录像说,当然,如果你在海底游览,看得特别认真,仔细的,已经把自己所看到记在脑海中了,你完全可以凭着记忆说。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四、小结

,我们块领略了西沙群岛带海底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我们还将去领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滩上捡贝壳,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好了,今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五、作业:

(请同们拿出练习纸,把你在今的游览过程中所到的新知识,见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写写)

3、《三个儿子》

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3、欣赏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复习生字:出示件:游戏:小猫走迷宫;

(夸奖小朋友)哎哟!小朋友你们真能干!你们真厉害!你们真棒!

(二)、生活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夸奖你的,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呀?(指名说)

你还能加上**妈的表情、动作,来说说吗?

(三)、朗读指导:

这里,还有几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在小组里面和你的小伙伴先练练。

3、件出示:个妈妈的话。(指名几生读)

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候在想什么呀?

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点?

4、件出示(另个妈妈的话):另个妈妈是怎么样说自己的儿子的?(指名生读)

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指名生回答)出示妈妈的话,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想,你有什么发现。(生朗读)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再去读,用笔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自由朗读)

交流展示:

看了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8、这候,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下,来扮演最后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个儿子呀?(生讨论)

10、这个妈妈和老爷爷还会说什么呀?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和同桌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结果:请两组小朋友来表演对话,随机点拨升华主题。

(四)、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

4、有关《日月潭》的

1、会认1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日月潭美丽的景色,激发生对祖国宝岛台湾和大 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认识17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

难点:初步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激

生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 激趣导入

1、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美,能告诉老师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吗?(本环节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能畅所欲言,便能激*趣,形成良好的习氛围。)

2、今老师要和同同走进祖国的宝岛台湾,去领略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板书题,习“潭”字

3、读了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件出示台湾、日月潭的资料)给生质疑的机会,让孩子们会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问题。

二、影音结合,整体感知。

1、现在就请出导游为我们来详细的介绍日月潭的风光吧。(多媒体件的播放,配上优美的音乐和标准的范读,给孩子营造神奇的视听感受和和谐愉悦的堂氛围。)

2、同们,听了导游的介绍,你定想亲眼去看看。请同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然后和你的同桌或小组同交流你们前预习的生字和词语。(师通过语言来激发孩子的习热情,给孩子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

三、检查预习,指导书写生字。

1、考考你:开起小火车认读生字。

2、读读:自由认读词语

3、写写:指导书写“建”字

4、游戏:摘果子

(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测,既能充分调动生的积极性,又能及合理的对所知识进行巩固)

四、生字回,感情朗读

指名分段读,其他生认真听读,师指导朗读并指导生做出适当的评价。(生字认得牢才能读得熟,读得熟才能有情,只有入情入境才能有所感悟,也就达到了朗读的最佳境界。)

五、走进台湾

(通过多媒体件的播放,使生对台湾的风景名胜有初步的认知,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六、总结

宝岛台湾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虽然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但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部分,下节就让我同走进台湾,近距离去欣赏、去感受日月潭的美。(为习巧铺垫,打下伏笔)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48697.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五四青年节微信祝福语精选
  2. 金工实习个人心得体会
  3. 感恩父母诗歌朗诵稿1000字
  4. 人生励志正能量说说心情短语
  5. 关于春天的古诗100首
  6. 森林防火手抄报推荐
  7. 最大的冒险的美文摘抄
  8. 201立秋温馨祝福语
  9. 领导在学生食品安全会上的发言稿
  10. 西游记优秀读后感范文
  11. 关于美到醉的个性签名
  12. 初一军训总结学生的发言稿
  13. 对人生感悟的说说
  14. 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的幼儿园培训心得
  15. 自我介绍的玄机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