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语文复习计划与步骤

发布时间: 2025-07-23 17:35:38

高三的语文复习计划与步骤

一.课本知识梳理与总结:

第六册(11月5日——11月9日):

1.1---2课时指导总结文言文基础知识,形成笔记。

2.复习检测2课时,评估及讲评2课时,共计7课时

3.11月9日---11月10日月考

第五册(11月13日——11月18日):

1.课文串讲:重点:第一单元的1---2课.第二单元的第1课;第三单元;一课时

2.勾画字词指导分类,两课时;第五单元背诵分解到每日课前;

3.第六单元文言文指导总结文言文基础知识,1.5课时,0.5课时机动安排;

4.第五六册文言文知识点回顾与检查(以幻灯形式),2课时

5.一节作文课,共计8课时

第四册(11月20日——12月2日):

1.勾画字词,指导归纳,2.5课时;

2.课文串讲:方法:每位教师负责整理两个单元,形成幻灯式材料;

结合高考考点做好复习指导;

时间:现代文比较重要共用6课时;

3.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复习:4课时;

4.复习情况监测与评估:2课时;

5.作文1课时;共计16课时

第三册(12月4日——12月9日):

1.勾画字词,指导归纳,1课时;

2.课文串讲:散文的前两课,1课时;

3.第1---2单元的复习,1课时(背诵分解到每日课前);

4.文言文课文串讲《项脊轩志》和《游褒禅山记》以及基础知识点复习3课时

5.复习情况监测与评估:1课时;

5.作文1课时;共计8课时;

第二册(12月11日——12月16日):

1.勾画字词,指导归纳,1课时;

2.文言文课文串讲:1课时;

3.知识点归纳:2课时;

4.背诵与检查:2课时

5.作文2课时;共计8课时;

第一册(12月18日——12月23日):

1.勾画字词(包括文言文):1课时;

2.第二至四单元课文串讲:2课时;

3.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2课时;

4.复习与检查:1课时

5.机动:2课时;共计8课时;

小结:12月26日左右完成书本知识梳理与检测

二.专题复习阶段(12月27日-----1月20日)。

专题复习安排:以现代文阅读指导为主,穿插标点符号.病句.语言压缩和语言连贯专题复习。

预计有三周时间24个课时,按如下计划进行:

1.现代文阅读指导每周三课时共计12课时;

具体复习方法:

客观阅读部分重在讲方法,指导掌握设题方法与阅读技巧,2课时;

主观阅读部分重在讲解题思路,指导了解高考要求,训练多种阅读方法以及整合信息.归纳信息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2课时;

2.标点符号讲解与训练2课时;

3.病句讲解与专题训练4课时;

4.语句压缩2课时;

5.语言连贯4课时。

6.作文训练安排在机动时间进行。

学情分析:

,班级缺少领头羊式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当学生因对自己的学习持不自信态度而不同程度放弃努力。约有十个学生几乎完全放弃,造成很大教学困难。他们的分数距高考线还有不小距离,语文是他们尚能有所提高的科目,而帮助他们打好语文基础是提高语文分数的最基本途径。因此,知识点讲解要细化,对每册书的知识点归纳都尽可能带着学生进行,逐项归纳整理。复习过程中必须经常回顾旧知识并力求把知识连成线,理出脉络。复习要求要严格化。针对他们惰性强,爱偷懒的不好习惯,加强每日复习任务的布置与督促,严格管理。方法指导要具体化.。学生学习不得法,则费力而不见收效,因此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拓展阅读

1、备课教学参考范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透彻把握《考考试大纲》和《江苏省考试说明》的精神,全面提学生的素养。同时,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质的方针,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教学教育质量,争取考佳绩。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意识,优化惯,引导学生自能学,全面提学生成绩。

2、突出学科的工具性、人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观念,以成绩的大幅提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3、强化教改意识,加强学交流,不断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整体思路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修教学——《唐宋八大家散选读》《短篇小说选读》。

第二阶段:进行考第一轮,分为7大专题:

1、言表达运用训练。

2、阅读训练。

3、诗歌鉴赏题训练。

4、名句名篇默写训练。

5、现代阅读(学类本阅读)(散小小说)。

6、选考类本阅读(论说类本和实用类本)训练。

7、作训练。作训练单列,贯穿始终,每周由各科任老师轮流命题。

四、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明确效率意识。学年转瞬即过,时不我待,教师要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教学的效率。

2、结合学生特点使用好教材。上好选修教材对提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帮助很大,教师要结合本特点认真钻研、深刻理解,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下足工夫。

3、认真落实专题。抓紧抓好阅读、古典诗歌鉴赏、学作品的鉴赏等专题,促使学生的理解、评价、表达等综合能力快速提。突出作技巧的系统训练。

4、教学中要做到个结合。即:课内课外的结合;讲授训练的结合;阅读写作的结合。对课外内容要精心选择,不要拿来就用,对训练试题要精心讲评,通过讲评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对作训练性要强,评改方法可以多样。

五、具体办法

(1) 深入备课,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教师各自的优势,精心进行备课,并加强交流讨论,深入研究考,保证备课质量。

(2)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3)认真设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训练。

(4)在第(3)点的基础上,突出小综合训练——每天一次《小题狂做》练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意识,培养学生学的良好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提优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课、训练课、提优课、补差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等不同类型的课。加强阅读指导,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上好每周一次的写作课, 印发美佳作,加强作指导。

3、辅导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专题辅导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3)每周安排一节学生质疑问难课。

4、作业考试

坚决贯彻学校对提出的作业练的要求,通过练加强落实,提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5、强化知识的积累

充分利用早读时间,督促学生巩固二背诵默写过的课和教材上出现过的知识,做好必修一、必修二、必修、必修四、必修五的第一轮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能力。

6、强化作训练的系统性和效性

总体原则:由整体推进到专题突破,重积累,重感悟,练思维,练规范,促升格,促个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要注重体的规范性,训练学生写规范的记叙、议论、散等;二要注重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无论是“话题”还是“材料”,审读材料都是最初的关键一。在教学和中,要切实提学生审读材料的能力。审读能力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因此,培养思维能力乃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注重讲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每次训练之后,都要将印发美,加强写作指导;还要对中等作进行提升训练,让学生真正明确“好作”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2、关于:病句和古诗词鉴赏

下面归纳了重要知识点:病句和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

中首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不能只顾做题,要把基础知识夯实,例如8分的默写题,这就是考中送分的题,但好同学因为马虎经常丢分,所以基础知识必须巩固,保证得分。其次,不要陷入题海中,最后阶段的固然还要做题,但这时绝不能陷入题海,提成绩的关键是精练善思。精心选择训练内容,认真做好每一份试卷,对本次训练中自己的提失误认真分析,及时总结。最后,素材的收集,搜集意义深刻的章,新奇的事件,并对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吸取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章中。

下面简单介绍下病句和诗歌鉴赏注意的事项。

病句题,在考试中属于较费心力的题,尤其是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感觉那个句子都是对的,总是没有头绪,其实病句题只要掌握了一些小的技巧,是比较容易完成的。首先要知道病句主要分为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两大类,主要错误有: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次、从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寻找病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再次、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同中心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没有发现法错误就从逻辑角度入手,分析句子的推论是否正确,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恰当等问题。

诗歌鉴赏类题型属于考察学生能力的题型,这需要学生丰富的诗歌阅读量,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诗歌的基本涵义。在做题时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入手,首先,读题目,题目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二要注意作者。考命题选取的诗,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四要注意题材。一般而言,试卷中出现的题材都有其特定的情感范围,这就为我们做题降低了难度。例如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

3、第一轮数学学科制定范例

一、的指导思想

第一轮中我们坚持贯彻落实“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创新”的总体指导思想,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面向低、中档题目抓训练,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要研究考题,分析相应的应考对策,优化过程,提效率。

二、的时间

根据本校实际,一轮的时间:xx年9月初——xx年2月初

数学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为科学有效的进行一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研究考、吃透大纲,明确方向

我们组要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时间,组织老师认真学年的课程标准、考纲和考试说明,精心研究近几年的考试题,对每节的考试要求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明确方向,根据近几年考试题的难度,确定的广度和深度。

2、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扎实教研

一是加强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全体备课组成员要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针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集体研究,共同寻找对策,加强相互交流,尽心筛选各类考信息。其次,让听评课制度化。我们鼓励老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听课要听出经验,听出问题;评课要评出信心,评出不足,评出改进措施,让讲*讲出*、发现问题、提素质,越讲越好。

3、重视“基”作用,强调通行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中数学的考试宗旨是测试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后继学能力。因此,中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基”,认真体会通行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只有基础打牢了,同形同法掌握了,能力的形成才会水到渠成。为此,在平时中,我们加强了数学基本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注重了通行通法的训练。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知识归纳的过程中,概括出数学思想方法,当然,在方法的总结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学相长,让学生对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形成清晰的方法网络。

4、精选例题,强化跟踪练

在对例题、练题的选择上,我们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典型*原则,所选题目要有代表*,能突出教材的重点。(2)针对*原则,所选题目要针对学生实际,抓住学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紧扣知识的易错点和易混点,做到有的放矢。(3)综合*原则,所选题目能包含多个知识点,达到提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作用。

5、优化课堂,提效率

课中,认真研究上好两种课型,一是课,课是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分工合作,精心设学案,严把学案的质量和落实。课上精讲点拨,包括要点、重点、难点、疑点、错点;引导学生纠错、归纳、整理、概括、总结,使知识网络化,思想方法条理化,加强反馈练,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和方法。二是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必须建立在认真批改的基础上。讲评时教师要做到不讲,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混、易错、易漏点,不讲,即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评后老师要求学生做好“满分卷”,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6、注意学生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应试技巧的训练要从第一节课开始,并贯穿于整个。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环节,平时老师应注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做的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考试,正所谓只有平时如战时,才能战时如平时。

4、第一轮数学学科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的考数学试题逐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校学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数学试卷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校继续学的潜能。在前二年命题工作的基础上做到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创新,兼顾了数学基础、思想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多方面的考查,融入课程*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多层次地考查思想能力,充分体现出湖南卷的特*:

1试题题型平稳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2充分考虑、理科考生的思维水平不同的学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层次*

3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4深化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学潜能

5重视基础,以教材为本

6重视应用题设,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要求

新课已授完,将进入全面阶段,全年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为系统(第一学期),此轮要求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知识,全面落实考点,要做到每个知识点,方法点,能力点无一遗漏。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点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重点抓好各中通*、通法以及常规方法的,是学生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同时有意识进行一定的综合训练,先小综合再大综合,逐学生解题能力。

、具体方法措施

1.认真学《考试说明》,研究考试题,提课的效率。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的依据.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们命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我们的

2.质量备课,

参*上的课件资料,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充分发挥全组老师的集体智慧,确保每节课件都是质量的。统教案、统一课件。

3.效率的上好每节课,

重视“通*、通法”的落实。要把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题上;放在体现通*、通法的例题、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抓作业批改、讲评,教材作业、练课内完成,课外作业认真批改、讲评。一题多思多解,提炼思想方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5.认真落实月考,考前作好指导,试卷讲评起到补缺长智的作用。

6.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分类指导。

要结合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

四.参考资料

1.数学科《考试说明》(全国)及湖南省《补充说明》。

点击查看更多高三的语文复习计划与步骤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40199.html

热门阅读

  1. 爱书读书标语
  2. 中心学校教育科研总结范文
  3. 有关蛇年除夕的祝福语
  4. 寂寞是一种好味道美文
  5. 六年级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6. 《猫》教学设计之与点评
  7. 描写柳树的诗有哪些
  8. 奋斗正能量句子
  9. 关于搞笑的光棍节祝福语大全
  10. 傅雷家书摘抄
  11.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教学计划
  12. 植树造林的标语有哪些
  13. 送给朋友大学毕业祝福语
  14. 秋季另川小学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发言稿
  15. 有关于高三学生的学习计划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