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6:22

《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前句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军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这是后话。且说李白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九,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拓展阅读

1、 朗读 全解

【**--教案】

水二首》是唐代大人李白创作的两首,其一为五言,其二为七言绝句。以下是全解,**。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我国名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区境内。

2、香炉:即香炉峰,在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3、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4、川:河流,这里指

5、三千尺:形容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6、银河:又称天河。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7、九天: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8、遥: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像匹白练挂在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香炉,指香炉峰,“在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人才把视线移向壁上的。“遥看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的第一眼形象,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人徐凝也写了一首《》。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戏徐凝》)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着名的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家。

2、描写描写雪

1、曾闻半偈雪中,贝叶翻时理尽通。

2、朝来出门,知在雪中。

3、潮随暗浪雪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4、错步入雪,茫茫谩寻讨。

5、冻鸡未报家林晓,隐隐行人过雪

6、发皑皑而雪,目湛湛而秋潭。

7、放船闲看雪表,风定奇寒晚更凝。

8、公来顿觉雪重,青城增气联峨眉。

9、公来雪重,公去雪轻。

10、归来松下结草,卧对寒流雪白。

11、衮衣人惬意,重为雪愁。

12、足盘厚地背擎天,衡华真成两丘垤。

13、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倾。

14、江驿倾欹留月伴,雪凝沍带春来。

15、金水朗然明皎洁,雪堆积就中高。

16、锦里遥看井底迷,雪忽认屏间误。

17、丽江雪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

18、六载向雪,精进修净戒。

19、六载雪修,几科没合杀。

20、楼外雪森晓色,井边风叶战秋声。

21、绿水傍边上雪。锐然跳出玉门关。

22、千里雪开,沱江春水来。

23、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玉门关。

24、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

25、少壮从戎马上飞,雪童子未缁衣。

26、受用仙家,两腋清风。千埃霾雪胸。

27、桃李洲中别一春,雪肯为障红尘。

28、闻道东来有诏,却恐西留无计,顿使雪轻。

29、无计巢雪,与佛结幽独。

30、西南所击安危大,何止雪分重轻。

31、西烽火尽,不妨樽酒寄平生。

32、昔年湖上客,留访雪翁。

33、雪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

34、雪肥腻更无杂,沌一摩尼相间夹。

35、雪六年冻不死,一麻一麦饿不死。

36、雪六载自欺瞒,耿耿明星碧汉间。

37、雪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38、雪深处我非忘,百一十城印普光。

39、雪水作中味,蒙顶茶如正焙香。

40、雪万叠看不厌,雪尽青又一奇。

41、雪沃天雷动地,出没工旗争锦标。

42、雪西去三边静,沫水东来万井腴。

43、雪修道六年成,云满长空雪满庭。

44、雪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

45、雪中重寄雪偈,问答殷勤四句中。

46、已别剡溪逢雪去,雪修道与师同。

47、忆得雪六载,冻不死,饿不杀,夜半见明星。

48、应念李郎家国恨,留他同春。

49、有长鲸白齿若雪,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50、玉垒顿清开宿雾,雪增重起秋风。

51、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

52、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白。

53、云弄欲晴日,风坚曾雪

1、春临西岭,白雪也阻挡不了春的脚步,一切都如赶趟儿似的苏醒过来。色逐渐柔嫩、红润,很有伸手就能触摸到嫩脂的感觉。“人间四月芳菲尽,西岭杜鹃始盛开”,春夏之交,才是西岭雪杜鹃花最艳最长的花期。一束少则数朵,多则数十朵;朵朵相依,束束簇拥;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那满遍野的杜鹃花舒展着花瓣,斜倚在枝头,或枝干交错,或弯曲盘旋,互寄而生,裹藤而长。

2、春天,西岭雪的雪不厚不薄,又松又软的雪地如一张白色的大地毯,在这时候滑雪最好。夏天,雾从谷里升起来,整个雪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你可以看见沧海一粟的云海和海洋似的蓝天。

3、独特的低纬度冰川雪、错综复杂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而干湿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使梅里雪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羚牛,有二级保护动物黑熊、小熊猫、猞狸、黑麝、大灵猫、小灵猫,还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鹑,以及凤头鹰、红隼、血雉等等种可爱的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其列为世界上片“最后的净土”之一。

4、峰高云自扰,雾重絮飘繁。半飞流泄,林深鸟去闲。

5、据说,从丽江东部西玉龙雪,会清楚地看到玉龙雪的十三座峰,它们高高低低一字排开,蜿蜒如一条飞向丽江城的巨龙,让你顿时明白名“玉龙”之缘由。

6、缆车平稳地出发了,在索道上看玉龙雪,下面坡上,绿树挺拔,郁郁葱葱,棵棵树木组成一片绿色,环绕着雄伟的玉龙雪,壮观秀美。

7、岭上茫茫点绿桠,天边淡淡舞红霞。雪崩轰散坡前鹿,虎啸惊飞谷底鸦。松壁陡,石阶斜。小溪冰冻脆声些。谁言破腊无春意,且看巅雪莲花。

8、梅里雪,洗涤了灵魂。仰,有人双手合十,有人张开双臂,有人泪流满面。“梅里雪就是这样一座,一见就热泪盈眶,就想哭,就想发誓,就想大吼一声,就想大爱一场。”人们在心底祈祷,希这美好的瞬间,永无止境,化为永远,希大自然与人的契合,成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原来,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梅里雪

9、那怪石千姿百态,有的如美猴王抓耳挠腮,有的如盆景中重叠着的峦,有的如额头丰满的老寿星。

10、秋天,西岭雪给大家献出了厚厚的积雪,你在雪地上走一走,你的脚印就保留在雪上了。冬天,你可以去日月坪上玩一玩,日月坪上的树最好玩,树上积满了雪,你摇一摇,自己立刻就成了雪人了。西岭雪一年又松又软,怪不得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涌向西岭雪这美丽的地方。

11、四时光皎洁,万势龙从。绝顶星河转,危巅日月通。寒威千里,玉立雪崇。"其气势是何等的伟哉!

12、我想起“玉龙雪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这句赞美玉龙雪句。自然,天地间的雪冰峰无计其数,人世间的高峻岭数不胜数,然而,我觉得,如丽江玉龙雪这样神奇而美丽、圣洁又多情的雪,却不多见,值得怀念。

13、西岭雪的日出早就闻名遐迩,我们第二天早早就起了床,等着看日出。天空开始是一片漆黑,只一会儿,远的背后冉冉升起一轮橘红色的火球,霎时间,万道霞光给银色的世界披上了金色的外衣,远处的峰在这金色的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这西岭雪有名的“日照金”果真让人叹为观止呀。顺车而下,到了脚,我们要和西岭雪说再见了。西岭雪,希你越来越美丽!

14、夏天的西岭雪外的酷暑被雪的原始森林远远地挡在外面。雪主峰袭来的寒气让人感到秋天似的凉爽。蜿蜒的溪水里,清澈的溪水映照出各具风采的景色和植被的倒影,高度不同,季节分明,倒影也各有千秋,万般变化;或见青叠翠,繁花似锦;或窥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更有鱼儿随溪流在色彩斑斓的倒影中游来荡去,好不惬意。

15、雪高,雪娇,索道如飞上碧霄。十二峰峦犹白马,皑皑公主策蹄遥。

16、雪绵绵长长,仿佛还流溢着袅袅的颤音。

17、雪域仙秘境长,无人踏雾揽苍茫。嶙峋万仞终年雪,泻玉流穿镇滂。

18、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19、一是因势非常陡峭,使人难以攀登;二是顶峰雪质松软,容易坍塌或雪崩;三是当地老百姓奉其为神,不宜让人踩在脚下。看来言之有理,不得不信了。

20、玉龙出,是何劫?踞西南,守云穴。终岁惯入云中住,能有几日露鳞鬣?我今跋涉数千里,方闻玉龙隔云咽。

21、玉龙飞舞云缠绕,万仞冰川直耸天。绿雪奇峰披彩带,碧湖倒影映巅。晴霞五色争相熠,夜月双辉染昼眠。原始森林苍郁翠,高原草甸百花鲜。

22、云南,总会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向往。昆明的鲜花,版纳的雨林,楚雄的历史,腾冲的缤纷,大理的悠远,丽江的浪漫,香格里拉的神秘,还有梅里雪的仙境。若是人间有一处春色让人流连,我想,必定是七彩云南。假若,云南的自然风光精华在香格里拉,那么,香格里拉的精华就在梅里雪

23、早晨六点,天色微明,蒙胧中天际里静卧着一条银雕玉塑的飞龙,透过飞檐的翘角晨曦中我看到了雪的影子。

3、杜甫

【**--教案】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

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1、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色,“末了”是表现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无际。这是远之景。

2、三 、四句是近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姿赋予了生命力。

3、五 、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着一只只飞回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腹是何等深远了。

4、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之情,仍是“ ”,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小”,写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的景象,其他的在泰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的高大。

这首的题目是“ 岳”,全篇紧紧抓住“”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岳》一,成为历代描写泰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点击查看更多《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25693.html

热门阅读

  1. 哈尔滨极乐寺导游词推荐
  2. 除夕短信祝福语50句
  3. 中秋节简短祝福语
  4. 章水与贡水现代诗歌
  5. 幼儿园小班学期总结范文
  6. 关于有趣的广告词
  7. 望江南教案范文
  8. 2016最新重阳节经典祝福语大全
  9. 201年简短的小年夜祝福语
  10. 《铁钉有感》读后感范文
  11. 2016年圣诞节送给老公的祝福语
  12. 经典周末祝福语精选
  13. 喜迎新春手抄报素材
  14. 2016年十月一日国庆节温馨祝福语
  15. 5护士节祝福语精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