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课文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45:22

《松鼠》课文教学设计范文

1、懂得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模仿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会写简单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教材分析:《松鼠》是一篇有代表性的说明文范文。初一学过的几篇课文侧重于说明的目的、特点,而本册说明文教学重点侧重说明的顺序。这样两者结合便从内容到形式两方面突出说明文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1、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又给我们介绍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内容。

2、自学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让你了解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内容?(联系课文交流自学结果,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

3、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呢?

先介绍自己的“漂亮”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再说说“我”的“驯良”:

活动范围:树林;活动时间:晚上;常吃食物: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等。

最后说说我的“乖巧”:

从动作、行为上: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从搭窝特点上:选择窝址、搭窝过程、窝口设计

4、那能否颠倒介绍的顺序呢?(注意理解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5、思维拓展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认为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请说出来。

6、比较阅读,感知说明文语文。

投影一段平实说明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比较文章和投影各自的特点。

7、课堂训练

学习了本文后,写一个说明文片断,完成习作《介绍一个动物》,抓住它的一两个特点,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实际是课堂教学的内容的辐射和延伸,目的是引导学生会模仿、触类旁通培养和强化说明文的写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能力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拓展阅读

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

1、精读,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在读中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

3、有感情的朗读

一、抓住关键句子

1.请你快速默读,画出题所在的句子。

2.交流后出示句子:

齐读句子

过渡:这条鱼是怎样的鱼呢?昨天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知道了它是指鲈鱼,请你好好读读24小节,你有什么新的了解?

二、细读24小节

1.生自己读24小节,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鱼,你有什么新的了解?

2.交流:那是一条汤姆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指导生从一些语句中体会鲈鱼的大,以及汤姆的惊喜之情。

(1)指导生抓住弯成了弧形一阵惊喜拖哇!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体会到鲈鱼的大。

(2)指导读好句子,体现出汤姆的惊喜之情: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3.讨论: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赞赏的目光。

(1)指名读,生自己体会

(2)从爸爸的这一神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体会:鱼很大,爸爸为儿子的能干聪明而高兴。

(3)指导朗读句子

4.指导朗读,读好24小节。

三、细读512小节

1.比较朗读出示的句子

(1)自己读

(2)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

(3)朗读,读出语气的不同。

生体会到上面一句的语气很坚决

2.你还从哪些词句看出爸爸的态度是很坚决的,语气是强烈的?请你自己读读512小节。

生自己读512小节,读读画画。

3.生交流: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4.指导朗读爸爸的话,读出斩钉截铁的语气

5.讨论:要放掉这样一条大鲈鱼,汤姆是多么舍不得呀。那么可以不放吗?谁能根据说说理由?

生交流:可以不放,因为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是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师:那么能不放吗?

生:不能,应该遵守规定

6.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生交流:自觉遵守规定、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7.分角色朗读。

四、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出示: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爸爸坚定的话语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讨论:那晚的情景指怎样的情景?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话?铭刻是什么意思,爸爸的话语为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3.引导生交流。

五、总结

1.你,你想说什么?或者你有什么启发?

2.有感情地朗读

六、作业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定( )允许( ) 情愿( )

铭刻( )赞赏( ) 急忙( )

2、《南京长江大桥》

第一

1、认识南京长江大桥,初步感受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2、会15个生字及新词,2个多音字。练习给多义字据词定义。

3、通读全

重点、难点:

1、重点:练习据词定义。习积累一些词语

准备:朗读录音,

一、谈话激情,引导生入

(1)说说中国最长的江名称.

(2)简介:中国人们南北交流,要过长江,自古以来都用了哪些方法?

(3)在所有长江大桥中,南京长江大桥是让中国人们最感骄傲的一座桥。

看图,观赏体验。

二、初读,整体感知

2、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怎样一座桥?

三、自读习字词

1、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

(2)有重点的分析字形,记忆字形。

2、生自

3、检查生字习情况:

A读音难点:多音字:铺、扁(piān)舟倾征

B.字形重点:媚、铺、倾、滔、

4、练习检查。

A.多音字

扁 biǎn( ) 铺 pū( )

piān( ) pù( )

B.形近字

倾( ) 饿( ) 俄( )

顷( ) 蛾( ) 峨( )

义( ) 仪( ) 仗( )

蚁( ) 议( ) 杖( )

5、读中词语。

练习后2:据词定义。

1 明媚 ①谄媚、逢迎; ②美好、可爱。

2 挺立 ①笔直; ②撑直; ③量词。

3 顶端 ①端正,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用手平整地拿着。

4 检阅 ①看、察看; ②经历。

四、通读全

指名分节朗读

光荣题:拓展练习:积累词语(有余力的可拓展)

惊涛骇浪 无孔不入 滔滔不绝 波澜壮阔 光彩夺目

倾家荡产 南征北战 穷途末路 海阔天空 旗开得胜

一开始, 让生边听录音边看录象进行感知,效果比较好,生一下子进入情景体验.另外由于生字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后来据词定义没有很好完成.

第二

1、1、2自然段,找出作者观察点的转移,理清描写的顺序。

2、通过有关词句的理解,感受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3、培养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懂得本是按观察点的转移,有条理地描写大桥的。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词句理解体会大桥的雄伟壮丽。

2、难点:生对这座大桥缺乏感性经验,综合运用各种描写顺序,生不易把握。

一、复习引入

1、练习看拼音组词(见作业 本)

2、见第一时的比一比组词,口头练习,再作为回家作业 进行练习。

二、通读,知大意

快速默读,找找哪几节是在写作者在游览、观赏大桥。

三、习第一节

1、自读第一段,用后问题和自提问题思考意思,读后反馈自提的问题。

2、提取重要问题开展习交流。

①这一段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大桥?(引桥)结合板书

②再读,8个句子中哪几句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③细读38句,说说大桥个部分是怎样的?(后3)

④朗读有关句子,谈谈自己感受。

⑤重点理解: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大江上面。

生自己提问的基础上,理解:公路两侧、宽阔、穿梭似的、双轨

3、读这一段:引导思考:正桥接引桥、上层到下层,分别说明作者是怎样观看大桥的。(横看、竖看)

4、读38句:看第3句和后5句的关系。

公路

22孔引桥

双轨铁路

远看:大桥全貌

9 个巨大的桥墩

走近 :高大的工农兵塑像巍峨的桥头堡玉兰花灯柱

→ 轮船像扁舟

眺望

→ 火车呼啸过

倾听

(伫足):

四、积极阅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提出的问题。

2、结合理解:眺望、扁舟、倾听、时起时伏;比较侧耳、两侧(结合完成作业 本3)

3、细读: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大桥?

4、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大桥的雄伟?

找出中描写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的句子。

看图结合理解:巍峨、顶端、鲜艳夺目、检阅的意思(不会的可以)

5、作者为什么要写眺望江面和侧儿倾听的事。

指导感情朗读,烘托大桥高大。

6、感情朗读,选一个句子重点读

7、选一个进行背诵积累。

五、朗读1、2节

六、作业 指导:穿插在堂中

第三

习目标:

1、听写词语

2、习第三段,体会作者在这一段表达的赞美之情。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3、理解并说出征服和通途的意思。

重点: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一、复习引入

1、写词语

2、朗读1、2段

二、接着老师的提示语,复述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作者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引桥上,他看见------

走在正桥上,他看见------

三、习最后一段:

1、自读:质疑

2、理解天堑征服

4、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5、细细品读:作者说这些话时,心理怎么样?

(1)朗读,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2)激情朗诵

(3)师激情小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通途,这是我们祖国解放以后的骄傲,是我们中国人们的骄傲。

四、总结:

1、师生共同朗读

2、汇报习收获

五、拓展练习:

六、

1、作业 :作业 本:5、6题

2、外资料阅读:见件中的外资料

第三段的时候,觉得自己让生通过读来悟,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师说:作者观赏到了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景象,此时他又想到了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三段。

质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释疑:解决生提出的关于字词的一些问题。

作者想到了什么?当时心情怎么样?(生议论)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那只

1、运用过的方法,自主习本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抓住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揣摩父亲的心理,能联系上下谈自己的看法。

读中悟,读中感,读中想。

时:两

一、谈话激趣,引入题。

1、(出示图片)

孩子们,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它吗?

一位小姑娘,年龄和你们差不多,她梦寐以求有一只小作伴。有一天,她的父亲在山林路边等车,意外地逮到一只小,准备送给女儿。可是,父亲最终放了那只。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只

2、师板书题,生齐读题。

二、粗读,感知大意。

1、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生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并把疑难生字向同桌提个醒。

3、出示小黑板上的生词,请生读,齐读,了解自生字情况。

4、用一两句话概括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父亲意外捉到一只,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可是他居然把它放回了山林。当女儿得知这件事后,不但没有责怪父亲,反而关注那只的命运。)

5、师边叙述边板书:逮——放——惦

三、细读,感悟理解。

㈠自主习“逮”部分。

1、我们去瞧睢父亲逮吧。请孩子们自由读第三段。用横线勾出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描写父亲逮的句子,并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汇报自情况。

是什么样的?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⑵当父亲去逮要逃跑,是怎样写的呢?

出示句子:“可是没等我接近,那个圆球就‘嗖’地一下蹿上树梢。~~~~~那些小精灵呢,~~~~~~”

A、④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怎样?

B

、这句中的省略号表明什么?

C、这些语句该怎样读呢?

⑶这样一只活泼伶俐的,父亲是怎样逮住它的?

3、父亲费了很大的劲才逮到一只,心情怎样?联系前面的语句来说。(心里非常高兴)

4、领读感悟。是呀,小机灵、敏捷,父亲逮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写得淋漓尽致,我们再去感受感受一下吧。老师引读第三段。

㈡合作习“放”部分。

1、过渡语:多么伶俐,多么惹人喜爱的小呀,却被父亲逮住了。假如你看到这只可爱的小,你会怎么做?中的父亲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四至六段。分小组合作习,请齐读习要求:

小黑板出示习要求:

⑴小组内读四五六段。

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神情、动作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⑶用三角形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体会父亲的心情。

2、汇报合作习情况。

⑴出示躺在网袋里的小神情的句子:“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A、生读这句话,说体会。

B、假如你是这只,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是呀,这只小也向往自由,向往家园,向往能逃脱,但它却无可耐何,让我们再去感受小的这种心情吧!齐读此句。

⑵交流描写父亲动作的语句,体会心情。

⑶父亲咬咬牙,把放了,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引导板书:热爱自然,关爱动物。)

3、生朗读第七段。

㈢放手习“惦”的部分。

虽然这事过了许久,但父亲始终忘不了那只,忘不了它的眼神。在一次晚餐时,得意忘形的父亲还是讲了那只的故事。

1、理解“得意忘形”的意思。

2、得意忘形后父亲的心情怎样?女儿又怎样?

3、“一块石头”指什么?为什么一块石头落地了?

是呀,父亲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行为影响了女儿,在女儿的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也在我们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我相信,孩子们和中的女儿一样会让这颗种子扎根、生长。

四、拓展延伸。

到这儿,你们一定有说的话想对中的父女俩说点什么吧?用笔写一写。

五、小结。

今天,我们习了《那只》,懂得了我们要热爱自然,关爱动物,做动物的朋友。

板书:略。

4、小模板

一、背景分析:

是小阶段的主要科,基础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科的特性和语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语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素质不仅反映人的`语知识和语能力,而且从本质上看,还反映了人的思想水平、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二、材分析、目标、与写作训练:

本册材共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都有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第一、四单元后各有一个写字训练,第二、三、五单元后各有一个综合性习。本最后还有几个附录,供生自读与参考。

三、具体措施:

1、在阅读中要进一步培养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过程中让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生们在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

2、在各时中,把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生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3、调动生语习的积极性。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情景进行,力求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4、培养生良好的语习习惯:

(1)前预习习惯。

(2)后复习习惯。

(3)背诵习惯。

(4)及时完成作业习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作笔记习惯。

5、成立互帮互小组,对古诗无法过关的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的办法。

6、深钻材,精心好每一节,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作业与考试。

7、注重法指导。

四、互帮小组

各班以习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帮互。在平时的背诵、默写、作业检查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点击查看更多《松鼠》课文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sun.cn/articles/15711.html

热门阅读

  1. 送给同事的祝福语
  2. 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
  3. 成语别具一格怎么造句
  4. 给爸爸的爸爸节祝福语
  5. 默默无闻成语造句
  6.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口号
  7. 201年愚人节经典搞笑祝福语
  8. 春季期开学典礼的学生代表精彩发言稿范文
  9. 供电营业所演讲稿范文
  10. 《大头娃娃秧歌舞》大班律动教案
  11. 实习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
  12. 经典的毕业留言祝福语大全2016
  13. 我的祖国朗诵比赛主持稿范文
  14. 高三理科班工作计划
  15. 201元宵简短祝福语
← 返回首页